第586章 糧價暴漲

京報的前身就是邸報,不僅是發行全國,而且各地的官員、士紳、商賈是期期必看,在京報上刊登商號的名字,商號必將是一夜揚名,此次輸捐的四家商號,前三家皆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在京報上刊載博的不過是樂善好施的名聲,但那家從未聽聞過的廣州萬利隆茶行可就真真是一夜成名了。

京師一衆商鋪掌櫃和大東家們不由大是羨慕,實力強橫在地方有分店的酒樓、客棧、藥店、首飾店、成衣行、皮貨店、顏料油漆店、鞋店、棉絲店的東家、掌櫃們都在暗暗盤算、猶豫,考慮是不是也博一把,二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但能在京報上露臉,帶來的回報想必遠不止這二萬兩銀子,有了名聲,這生意可是自動找上門的。

然而,京師的一衆糧商卻是沒功夫考慮在京報上揚名立萬的事,那與他們無關,不過,他們也未閒着,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忙着漲價,轉眼時間,京城的糧價便漲了兩成,這消息一傳開,京城百姓也都意識到又是一場大旱將至,無不紛紛四出搶購米糧,這更加刺激了糧價的上漲。

糧價上漲,必然導致民心不安,京畿之地民心不穩,這可不是小事,順天府、九門提督、都察院、戶部等各衙署主官聞訊之後立即拜折上奏請開倉減出以平抑糧價。

摺子送抵上書房,輪值的上書房大臣張鵬翮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節略也不寫,便起身趕往乾清宮覲見,一路之上卻隱隱覺得有些蹊蹺,貞武歷來心思縝密,他既然在京報如此大張旗鼓的捅開了大旱的情況,何以絲毫沒有采取防範措施,是百密一疏,還是刻意爲之?

百密一疏的可能不大,貞武不可能預料不到旱情宣揚出去會引發糧價上揚的結果,這根本就是明擺着的事情,那就是刻意爲之了,他這樣做有何目的?想到這裡,張鵬翮心裡不由一緊,糧倉,貞武要整治京師和通州的糧倉!這可是現成的替罪羊!

養心殿西暖閣,貞武正逐一查閱並回復來自各地大員的密摺,這些密摺批閱不能假手他人,御筆批覆之後都要密封原件發回,這是康熙定下的制度,之所以如此,是爲了讓地方大員放心言事,不至於有所隱瞞,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這種密摺制度,貞武感覺有些象是發展線人,同樣都是單線聯繫,而且保密性強,每天批閱密摺是件很辛苦的事,因爲每份密摺都要回復,最簡單的也要寫上‘已閱’或者是‘知道了。,幾字,遇上大事,那就得寫上一大段了。

雖然辛苦,不過密摺制度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能夠隨時隨地的掌握瞭解各地的情況,利於正確決策和推行革新,也利於提高行政效率,能有效的震懾和控制一衆臣屬,也能借助密摺往來與臣屬聯絡感情。

不過,密摺雖然好處多多,害處也不少,這是縱容臣下互相攻訐,使的一衆大員凡事都循規蹈矩,小心翼翼,時時都如履薄冰,不利於發揮大臣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再則,越級言事,容易導致上下不合,不利政務的推行,不利於層層負責的管理體制。

貞武如今倒也不準備改動密摺子制度,即便要改,要廢除,那也得等到鞏固皇權,推行新政之後,相反,他現在還準備擴大上密摺的範圍,爲日後推行新政做準備。

包福全這時躡手躡腳的進來,輕聲稟報道:“皇上,上書房張鵬翮在外遞牌子求見。”

聞言,貞武停筆擡起頭來,微微沉吟片刻,才問道:“什麼時辰了?”

“回皇上,已是巴時四刻。”包福全忙躬身回道。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已經猜到張鵬翮爲何而來,略一沉吟,便吩咐道:“讓他進來。”

張鵬翮進殿見禮之後便從容奏道:“稟皇上,京報發售之後,京師糧價猛漲,如今已經漲到一兩四錢一石,糧價走高,小民必致艱食,輦鍛之旁尚且如此,京畿之側必變本加利,微臣懇祈皇上軫念天下民生,即行開倉減出,平抑糧價,以穩定民心。”

貞武瞅了他一眼,微微沉吟,才問道:“京城糧價暴漲,所爲何因?”

糧價上漲原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張鵬翮微微一怔,忙躬身道:“回皇上,微臣竊以爲,小民百姓手頭錢財不多,驟聞大旱,紛紛搶購儲備,是以刺微糧價上漲。”

“京師通州有大倉十個,儲糧近千萬石,年年春出秋糴,旦遇災荒,必然開倉放賑。”貞武沉聲緩緩說道:“何以聽聞有災,百姓仍是聞風搶購?”

張鵬翮壓根就未料到貞武竟然會如此考慮問題,聞言不覺鄂然,稍一思忖,他便躬身道:“百姓聞風搶購,乃是朝廷賑災措施不力,百姓此舉實屬不信任朝廷,此皆上書房一衆臣子籌劃不周,懇祈皇上降旨責罰。”他實不知貞武究竟是何想法,先坦然認罪再說,認罪總無大錯。

見張鵬翮攬罪,貞武不由暗笑,略一沉吟,便順着話頭道:“此事上書房確有些責任,朝廷的措施制定的不可謂不詳盡,但執行卻總是差強人意,務必由上至下究查原因。”說着,他微微一頓,才接着道:“百姓風聞有災,購糧備荒,亦是天性使然,不過,卻也足以說明京師倉頗不足,儲糧不足以滿足京城百姓所需,此番以工代賑側重於在朝陽小東直小德勝門一代增建幾座倉厫。”

聽的貞武沒有降罪的意思,張鵬翮不由微微鬆了口氣,忙躬身道:“皇上聖慮深遠,見微知著,京師增建倉厥儲糧,實是利國利民之舉,微臣領旨。”

貞武稍稍斟酌了一下,才說道:“百姓爭購,導致糧價上揚,雖事出有因,然此風氣亦應逐步扭轉,否則真遇糧倉空虛之時,易生大亂,不過,此事只能讓百姓稍吃點苦頭,卻不能放任不管。

江南漕運三月初便能陸續抵達通州,南洋首批賑荒之糧五十萬石在二月底三月初亦能抵達天津,上海亦有三十萬石海運而來,京師根本不缺糧,命人將這消息散佈出去,並提前發放京師官吏、兵丁的季米(祿米皆是按季發放,一般都是三月、六月、九月發放。),另外,着海運倉、興平倉各調撥十萬石減出,以平抑糧價,穩定民心。”

“微臣尊旨。”張鵬翮躬身道,心裡卻是暗忖,二十萬石能濟得了什麼事,不過是聊勝於無罷了,倒是提前發放祿米,可以極大的穩定民心,畢竟一衆官吏、兵丁的所領祿米皆有富足,價高發賣,既能賺錢,也能起到平抑糧價的作用,不知這散佈糧食充足的消息是否是請君入甕?

待張鵬翮躬身退出,貞武起身在殿內緩緩的踱了起來,京師、通州的十大糧倉多年未經整頓,其中不知有多少貓膩,這蓋子一揭開,怕是會引起朝野震動,不過,也該下狠手整頓一番了,西北爆發大戰已爲期不遠,待到那時再整治可就遲了,既是要整,就該徹底整治一番,有關制度也要跟着完善。

不過,現在還不到火候,得等糧價再漲點,放出二十萬石糧食減出,對整個京師而言,作用有限,反而可能促使糧價繼續上揚,提前發放季米,不過是爲免糧價漲的太離譜,再則,他也擔憂各倉虧空太大,引起恐慌,得再拖兩日,等漕糧和南洋、上海之糧快到之時再動手,讓他們再蹦達兩日,也便於一網打盡

京師不缺糧,提前發放京隼官吏、八旗兵丁季米、調撥二十萬石稻米減出的消息很快就傳播開來,消息一傳開,京師內城的大小官吏及一衆旗人登時就安下心來,但外城經這消息一刺激,糧價卻是不降反升,轉眼間便升到一兩五錢一石。

京師的商人不僅消息靈通,也多是見多識廣之輩,漕糧徵收僅只限於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八省,所謂三月初有漕糧抵達通州,純粹是開玩笑,三月初開始便有漕船陸續到通州交糧是沒錯,可三月初來交漕糧的是山東、河南兩省。

但京報上明確寫着鐲免山東、河南一年的正賦,這就是說山東、河南皆已遭災,按慣倒,朝廷定然會就地截撥漕糧賑災,哪有運到通州來的?而兩江、兩湖和浙江的漕糧至少要到五月之後才能陸續抵達通州。

至於說南洋、上海兩地走海路運來的幾十萬石糧食倒是有可能,天津二月底便可開港,不過那批糧食一則數量少,二則是用於賑災的,不可能進京師。

官方的消息既是漏洞百出,那就說明京師不是不缺糧,恰恰相反,京師缺糧食,這從僅僅只放出二十萬石糧食來減出就可看出來,二十萬石減出就想抑平京師糧價,開什麼玩笑?這糧價不漲就真是沒天理了。

眼見糧價節節攀升,京師一衆百姓自然是人心惶惶,搶購之風亦是越演越烈,糧價也很快就升到一兩六錢一石,卻仍是供不應求,京師大大小小的糧商一個個都忙的腳底生風,各顯神通四處調集糧食。

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2章 牛B總督第77章 胤楨印象第148章 建軍港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562章 開局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02章 密謀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670章 驛站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618章 觸底線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556章 心結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360章 分田地第489章 出征後記七第660章 對比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55章 宴請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588章 試探第154章 收曹顬第130章 刺殺下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190章 老十三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64章 應對第652章 相親的第49章 白送?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02章 李衛第606章 接見第696章 顧慮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88章 廢了他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91章 工商雜稅第571章 試探第123章 旱情第32章 牛B總督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650章 醞釀第9章 票號(上)第97章 站籠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526章 理關係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330章 龍虎鬥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51章 **老五
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2章 牛B總督第77章 胤楨印象第148章 建軍港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562章 開局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02章 密謀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670章 驛站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618章 觸底線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556章 心結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360章 分田地第489章 出征後記七第660章 對比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55章 宴請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588章 試探第154章 收曹顬第130章 刺殺下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190章 老十三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64章 應對第652章 相親的第49章 白送?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02章 李衛第606章 接見第696章 顧慮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88章 廢了他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91章 工商雜稅第571章 試探第123章 旱情第32章 牛B總督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650章 醞釀第9章 票號(上)第97章 站籠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526章 理關係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330章 龍虎鬥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51章 **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