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龍生九子

bookmark

既是未開化的土着,那最多也就是部落,康熙放下心來,心裡一陣興奮,沒想到老十四竟然帶來如此大一個喜訊!海外新大陸,那至少也能有數個行省之地!再加上南洋衆多的島嶼,完全足以讓他名垂千古,超越古今帝王!

半晌,康熙才冷靜下來,正欲誇讚胤禎幾句,卻是猛的一下想到了海外分封,難怪老十四拋出海外分封,原來是收到了澳洲的消息,想到老十四以征服澳洲爲條件勸降太子,他登時收斂了笑容,平淡的問道:“你是以澳洲誆騙太子,還是真打算用太子去征服澳洲?”

對這個問題,胤禎前思後想了幾日,一聽康熙問及,他起身跪了這來,叩首道:“回皇阿瑪,兒臣有幾句大逆不道、誅心之言,還望皇阿瑪恕罪。”

見胤禎如此慎重,康熙臉色也凝重起來,半晌才道:“說。”

“皇阿瑪,龍生九子,不成龍,各不相同,一衆兄弟生在天家,有非份之想,亦是人之常情,自古以來權勢利祿誘人醉,有幾人能免俗?更何況是九五之尊?”胤禎擡起身朗聲說道:“一衆兄弟開牙建府,各自辦差,時日一長,自成體系,有實力有勢力,一有機會,自然就生出爭儲之心,本心而言,大哥、太子皆是才能出衆,資質橫溢之輩,只是心性稍有欠缺,就此幽禁終身,實是宗室一大損失。兒臣竊以爲,不論大哥還是太子,皆不適宜長期幽禁,流放海外或許更適合。”

康熙聞言一陣默然,之所以會出現諸子奪嫡的局面,確與本朝制度有關,老十四這番話並非妄言,敢於爭儲的皆是諸子中的佼佼者,也正因如此,他才決意要改變立太子這一制度。老十四這番話雖然未說明,卻是暗指,太子所爲,乃是形勢所逼,而且連老大都捎上了。

對於復立太子,康熙本身便是利用,太子走到如今這一步,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愧疚,畢竟他對太子投注了三十餘年的心血,並非毫無父子之情。

不過,這話由老十四說出來,康熙心裡仍然大爲不悅,當下就冷冷的問道:“你不會是想把太子分封到澳洲吧?”

胤禎這番話,既是想給太子和老大爭取個機會,也有爲自己爭儲開脫的意思,聽的康熙如此譏諷,大爲惶恐,忙回道:“海外分封,是兒臣突發奇想,深思熟慮之後,覺的甚爲可行,如何分封,全憑皇阿瑪聖裁,兒臣不敢有絲毫意見。不過,南洋和澳洲,兒臣卻不建議分封。”

南洋和澳洲,不建議分封?康熙聽的微微一怔,這老十四不是放出風聲要把南洋那兩個島嶼分封的嗎?他不由詫異的瞅了胤禎一眼,老十四心裡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沉吟了片刻,他才道:“起來,說說你的想法。”

一見成功轉移了康熙的注意力,胤禎暗鬆了口氣,坐下後,他下意識的瞥了眼門口。康熙留意到胤禎的這個小動作,當即就喝道:“李德全。”

李德全在門外聽的招呼,嚇了一跳,連忙急步在門口應道:“奴才在,皇上有何吩咐?”

“三十步外,嚴密警戒!”康熙沉聲道。

“喳。”李德全忙躬身應道,起身便招呼侍衛離遠點,今日有些古怪,這些個天家秘聞,不知是福。

待聽的腳步聲漸遠,胤禎才款款說道:“皇阿瑪,兒臣初步估計,澳洲面積該有半個大清疆域之廣,此乃無主之地,天授弗取,反受其害。據沿海岸勘探的船隻彙報,他們在與當地土着的交易中,發現有拳頭大的狗頭金,兒臣據此懷疑,澳洲存在特大的金礦,極有可能堪比美洲的銀礦。”

僅僅聽的這幾句,康熙已是不自覺的身子前傾,心跳加快,半個大清疆域的面積!特大金礦!堪比美洲的銀礦!那是什麼概念?記的不錯的話,老十四曾說過,西洋在美洲搶劫了四十億兩白銀!

“澳洲,我們必須佔領,而且必須是儘快佔領,要取澳洲,則必須完全佔據南洋,否則,澳洲於大清而言,便是海外飛地,不利於朝廷的掌控。

現在大清不缺白銀,但黃金卻是奇缺,澳洲的金礦必須要掌握在朝廷手裡,澳洲地域遼闊,物產豐饒,距離大清又近,更是通往美洲的跳板,絕對不能分封。

澳洲不分封,南洋自然也就不宜分封,南洋不僅是通往澳洲的通道,也是通往西洋、非洲、莫臥兒帝國的通道,必須完全的掌握在朝廷手裡。”

康熙聽的微微頜首,老十四還是處處以國事爲重的,澳洲確實不宜分封,必須牢牢的控制在朝廷手裡,經受三藩之亂的他對分封有着切膚之痛,如此大的疆域豈能分封出去?南洋也同樣不宜分封,老十四的眼光還是不錯的,要想保證對澳洲的控制,南洋就必須掌握在手中。

澳洲疆域如此遼闊,派兵佔領,那得要多少兵力?沒有十數萬大軍能夠完全佔領?佔領之後,移民也是大問題,哪有那麼多的人口去填?如今四川、臺灣都是地廣人稀。想到這裡,康熙不由蹙着眉頭默然不語。

胤禎自然明白康熙愁的什麼,當下便沉聲道:“皇阿瑪可是爲人口發愁?”

康熙眉頭一揚,訝然道:“你有辦法?”

“這個問題,兒臣仔細的考慮過。”胤禎從容說道:“攤丁入畝,取消了人丁稅,人口必然急劇膨脹,不過,最快也要十五年,甚至是二十年才能見效,眼下要解決澳洲的人口問題,唯有一個辦法,販賣奴隸!”

販賣奴隸?康熙不覺一楞,脫口問道:“哪裡來的奴隸?”

“非洲黑人奴隸和莫臥兒帝國的天竺人。”胤禎簡潔的回道:“開闢種植田地用天竺人,挖礦就用黑人,海軍可以組織捕奴隊。”

康熙聽的半晌沒做聲,這可不是什麼好名聲,雖說滿族未入關之前,沒少做這些事,可現在畢竟已經入關七十餘年了,捕奴這種事已經絕跡,他現在是一心超越歷代帝王,如果大肆捕奴開發澳洲的消息傳出,他豈不被那些文人士子口誅筆伐?身後又是什麼名聲?

(未完待續)

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3章 探病第504章 和談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397章 誘導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後記四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119章 機會第125章 十三行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96章 徵日(五)第545章 奪權第362章 什麼香?第563章 放縱第623章 晉封第330章 龍虎鬥第95章 軍民械鬥第526章 理關係第212章 不甘心第715章 捷報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54章 苦肉計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94章 黃帶子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528章 不賣帳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615章 撫卹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212章 不甘心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72章 應對第91章 工商雜稅第422章 家務事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撩撥康熙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233章 掃盲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508章 出手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45章 內務府第609章 割地第321章 善後第620章 下血本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532章 托兒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51章 試探第496章 徵日(五)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71章 老辣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623章 晉封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200章 機會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7都是聰明人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459章 千叟宴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673章 滿城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26章 玉佩第461章 放不下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344章 扳腕子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502章 徵日(十一)
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3章 探病第504章 和談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397章 誘導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後記四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119章 機會第125章 十三行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96章 徵日(五)第545章 奪權第362章 什麼香?第563章 放縱第623章 晉封第330章 龍虎鬥第95章 軍民械鬥第526章 理關係第212章 不甘心第715章 捷報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54章 苦肉計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94章 黃帶子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528章 不賣帳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615章 撫卹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212章 不甘心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72章 應對第91章 工商雜稅第422章 家務事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撩撥康熙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233章 掃盲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508章 出手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45章 內務府第609章 割地第321章 善後第620章 下血本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532章 托兒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51章 試探第496章 徵日(五)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71章 老辣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623章 晉封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200章 機會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7都是聰明人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459章 千叟宴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673章 滿城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26章 玉佩第461章 放不下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344章 扳腕子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502章 徵日(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