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遭彈劾

bookmark

三月十八日上午,胤楨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午門,趕緊的遞牌子求見。

今年的萬壽節,康熙原本沒心思操辦,轉念一想,可以借這個機會消除一下京師內外的緊張氣氛,也就欣然允了諸大臣所請。十八日一早康熙就率領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等,到太**中行禮,而後才移駕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上表朝賀,之後是宮廷樂師奏樂,獻舞,禮畢後一衆大臣們自然是免不了要歌功頌德一番。

康熙聽着也沒覺着有什麼意思,也是,聽了幾十年,那些陳腔濫調聽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有意思纔怪,但他仍然是耐着性子,笑吟吟的接受一衆大臣的恭賀,時不時還表揚一兩句,一直等到接近尾聲,他才微微動了動腳,一旁的李德全立刻會意的喊道,“禮畢,進獻壽禮。”

當先敬獻壽禮的自然是皇太子胤礽,今年的壽禮,他可是動了番腦筋,也下足了功夫,他進獻的是一尊翡翠雕刻的老壽星,玉質和手工自然都是極品,難得的是這份寓意。

太子之後自然是一衆皇子了,各人或獻書畫,或獻珠玉不一而足,而後是一衆宗室親貴,最後纔是衆大臣,一應壽禮康熙倒是沒多大在意,見的多了,幾十年下來他見的收藏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些壽禮,他往往只是瞅了一眼,便讓李德全放在一邊,待一衆皇子的壽禮獻完,他就留意到了今年沒有十四的壽禮,心裡登時就尋思開了,是十四沒送?還是有人截了十四的壽禮?

正自琢磨,李德全上前一步輕聲說道:“皇上,十四阿哥在外遞牌子求見。”

十四竟然跑回來了?康熙頓時一喜,輕聲道,“速宣。”

胤楨從小太監口中得知獻壽禮已經接近尾聲,拔腳便跑,進的太和殿,他便趨前幾步跪下,“兒臣胤楨,恭祝皇阿瑪壽比南山,萬事如意。”

康熙含笑點了點頭,望着兩手空空風塵僕僕的胤楨不覺有點納悶,這個莽撞小子,竟然空着雙手來拜壽?

胤楨的突然到來,自然引起了一衆皇子和大臣的關注,他們也跟康熙一樣納悶,胤楨怎麼就空着手跑來拜壽?整個大殿裡立時便鴉雀無聲,目光都黏在胤楨身上。

衆目睽睽之下,胤楨不覺大感尷尬,他跑的太快了,那捧在禮盒的小太監這會兒還沒跟上來呢。可這事不好解釋,他只好回頭向外望,這個動作讓所有的人都明白過來,不是沒帶禮物,而是東西在後面沒跟上來。

康熙心裡鬆了口氣,他剛纔還在想怎麼把這事圓過去,對於這個會賺錢的兒子,他現在是打心裡喜歡,要是遠洋貿易船隊能順利組建起來,他馬上就又有二千萬的進帳,這可是國家一年總歲入的一半了,有了這筆錢,還有什麼不能辦的事?

胤楨的到來,胤禩、胤禟、胤誐三人自然是高興了,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心裡可就膩味了,這個老十四,居然從上海趕來祝壽,可真是會來事兒。

由於壽禮沒到,大家也更爲好奇,這十四爺巴巴的從上海趕來,進獻的是什麼壽禮?就在一衆大臣好奇猜疑之時,都察院左都御史徐元正閃身而出,跪奏道:“微臣徐元正彈劾十四皇子恂貝勒胤楨八大罪狀。”

滿殿的人頓時都驚呆了,今兒可不是朝會,是萬壽節,這傢伙是吃錯藥了不成?竟然選在這個節骨眼上彈劾胤楨,康熙不僅也是一呆,他還從未在萬壽節遇上這種情況。皇太子一黨就不用說了,興災樂禍的等着瞧熱鬧,八爺黨則是驚鄂萬分,胤楨就別提多鬱悶了,我這壽禮都還沒獻呢,你就急烘烘的彈劾個什麼勁,還八大罪狀,有那麼誇張嗎?

徐元正卻不理會衆人的反應,他知道這機會難得,在一衆人等還沒反應過來之時,他就朗聲說道:“十四皇子胤楨在上海期間,一,私納漢族民女爲妾,不尊祖制。二,納妾卻又上門提親,招搖入府,實乃傷風敗俗有違禮儀。三,目無朝廷,擅改海關制度,私募海關吏員。四,擅調國家稅率,邀買人心。五,哄擡棉布價格,中飽私囊,禍亂地方。六,任用私人掌控棉布貿易,以私廢公,欺君妄上。七,身爲欽差,差事未竟,不奉旨而私自回京,實爲欺君之罪。八,滿身塵垢面君,君前失儀。爲臣請皇上治其罪,以正朝綱。”

徐元正說完了,滿殿的一衆人等卻都如泥槊木雕一般,一些事不關己的人心裡卻是暗道這徐元正好膽,這彈劾的罪狀是否屬實且不說,胤楨既然敢這麼做,他父子倆肯定就早有溝通,哪用你來鹹吃羅卜淡操心,你今兒怎麼死不要緊,可別累及我們遭罪啊。

康熙一聽完,心裡就琢磨開了,這徐元正乃是徐倬之子,字子貞,浙江德清人,二十四年進士,平素善詩文,著有清嘯樓草、鸞坡存草各一卷,在京城士林中頗有聲望,他向來都是嚴守中立,怎會在這種情況下突然發難彈劾十四?是博取虛名,還是十四觸及了他家族利益,還是暗中投靠了太.子一黨?想到這裡,他瞥了皇太子胤礽一眼。

胤礽聽到徐元正這八條紮紮實實的罪狀,正自興災樂禍,等着看胤楨如何出醜,卻被康熙一眼瞥的心驚肉跳,他也不是等閒之輩,立馬就反應過來,康熙這是在懷疑這徐元正今天的表現是出自自己的指使,一瞬間,他就嚇得冷汗都出來了,今兒可是萬壽節,康熙若是這樣想,那可是大不孝!

他立時便心念電轉,這徐元正今兒唱的這一出到底是何居心?是受何人指使?這哪裡是彈劾十四,這是陷自己於不孝不義之陷境,難道是老八的一石二鳥之計?不過,此時他是無暇多想,當前得先把自己摘開再說,

想到這裡,胤礽跪奏道:“啓奏皇阿瑪,徐元正妄自飽讀經書,卻心疾賢能,不知謹守人臣之道,爲一己之私利,妄言誣告,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於朝廷,實乃我大清之讒臣,兒臣懇請皇阿瑪將其逐出太和殿,以儆效尤。”

第148章 建軍港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54章 自保第242章 出征第580章 官缺第477章 升級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497章 徵日(六)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01章 徵日(十)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552章 佈局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86章 述職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52章 佈局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l85章 京報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30章 龍虎鬥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63章 放縱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169章 會審第591章 反應第715章 捷報第448章 倭子國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136章 不厚道第582章 倉鼠第588章 試探第669章 啓程第569章 大旱第375章 大忽悠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222章 放貸第448章 倭子國第673章 滿城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01章 徵日(十)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277章 僱傭軍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544 康熙病危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195章 毒師爺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178章 摘桃子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577章 勸輸第599章 使團第698章 失控?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83章 下馬威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02章 李衛第715章 捷報第526章 理關係第270章 康熙發飆
第148章 建軍港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54章 自保第242章 出征第580章 官缺第477章 升級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497章 徵日(六)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01章 徵日(十)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552章 佈局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86章 述職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52章 佈局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l85章 京報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30章 龍虎鬥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63章 放縱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169章 會審第591章 反應第715章 捷報第448章 倭子國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136章 不厚道第582章 倉鼠第588章 試探第669章 啓程第569章 大旱第375章 大忽悠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222章 放貸第448章 倭子國第673章 滿城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01章 徵日(十)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277章 僱傭軍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544 康熙病危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195章 毒師爺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178章 摘桃子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577章 勸輸第599章 使團第698章 失控?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83章 下馬威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02章 李衛第715章 捷報第526章 理關係第270章 康熙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