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移民入臺

施世驃調派水師戰船,並徵集海船準備運載饑民入臺的消息在不經意間就泄露了出去,立時就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不到半天時間,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禎要將三十萬饑民全部移民臺灣的消息便如長了翅膀一樣飛快的傳遍了泉州府,並迅速的向福建沿海各府縣傳播開去。

消息一傳開,便引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海商和百姓是興高采烈,大戶豪族則是心慌意亂,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大戶豪族的反應是在胤禎的意料之中,也正是他希望看到的,不過,海商和百姓的反應,他就感到意外了,默想了片刻,他便着人將泉州知府劉侃叫來。

劉侃在聽聞胤禎欲移民三十萬赴臺的消息也很振奮,有一種送瘟神的輕鬆感,這批饑民在暴動期間可是殺了不少人,若僅是招撫回來,日後不知道要發生多少流血報復事件,更讓人憂心的是,這批人嚐到了暴動的甜頭,日後的管理也是一**煩。

聞聽恂王爺召見,劉侃匆匆趕到提督府,胤禎待其請安後,便直接問道:“劉大人,移民臺灣,爲何百姓會如此高興?”

見是問這事,劉侃便欠身侃侃而道:“回王爺,福建地瘠民貧,人多田少,而臺灣卻地荒人稀,加之臺灣土地肥沃,地氣和暖,稻米、糖蔗、雜糧有種必獲,一歲所獲,數倍福建。

雖然朝廷對福建與臺灣之間往來管束很嚴,但每年仍然有不少的海商、百姓往返,臺灣的種種情形在福建是廣爲人知,‘臺灣好趁食’,‘臺灣錢、淹腳目’等諺語在福建亦是婦孺皆知,福建百姓盡皆視臺灣爲樂土。

王爺此次一舉將三十萬饑民移往臺灣,實乃是萬家生佛之善舉,於福建、於臺灣、於饑民皆是一大善政,下官謹帶福建百姓叩謝王爺隆恩。”說着,他便跪下,莊重無比的磕了三個響頭。

胤禎聽完,卻是半晌無語,移饑民於臺灣,這不過是他爲了讓福建沿海各府縣的大戶豪族產生恐慌,以達到賤買糧食的目的而放出的風聲,原本打算只是移個幾千人做做樣子,迷人眼目而已,沒想到竟然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他不得不慎重的考慮移民入臺這件事。

瞅了一眼兀自跪在地上的劉侃,胤禎溫言說道:“劉大人請起,本王於臺灣府情形不甚瞭解,劉大人能否詳談一、二?”

劉侃見自己說完之後,胤禎半晌無語,心下已是疑惑不已,聽聞胤禎此語,再聯想朝廷對臺的政策以及胤禎不過是運來五萬石糧食,他不由心裡一沉,恂王爺移民入臺難道只是惑人眼目?他甚爲失望的爬起身來,小心的斜簽着身子坐下,臉上已然沒了興奮欣喜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失落的神情。

見劉侃一臉的失落,胤禎不由暗忖,這知府倒是精明,不過欠缺了點城府,看年紀不過是而立之年,應該是個正牌子進士出身,倒要查查他的履歷,官聲,人望。

劉侃沉吟了下,才緩緩說道:“回王爺,收復臺灣之後,朝廷設立了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爲防颱灣再次成爲各股反賊的集結地,朝廷對臺灣管理極嚴,對沿海各省與臺灣間百姓的往來限制頗嚴,猶以福建爲甚。”

原來如此,難怪聽聞移民臺灣,百姓是不驚反喜,胤禎點了點頭,也有心考較他,便徐徐說道:“本王初下江南,打造遠洋艦隊,創建海軍,所爲皆是爲了扞衛海上疆域,臺灣雖然孤懸海外,卻是東南海防不可或缺之地,開發臺灣,移民入臺不是權宜之計,你詳細說說你瞭解的情況。”

劉侃一聽這話,立時便精神一振,欠身說道:“回王爺,自收復臺灣之後,朝廷便大規模地遣返在臺官兵及其家屬,開海禁之後,朝廷規定赴臺官員不得攜帶家眷,對赴臺百姓管理更嚴,並有嚴格規定,其一,欲渡船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依臺灣海防同知審驗批准方可。此即所謂‘照單’入臺。

其二,渡臺者,不準攜帶家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其三,粵地屢爲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

王爺,福建歷來便是缺糧大省,無田無地之民甚衆,一遇災荒,饑民便流離失所,臺灣對福建百姓的誘惑實在太大,雖然朝廷管理如此之嚴,但仍有大量百姓以小船偷渡入臺,每年死於海上、孤島的百姓,數不勝數。

王爺若能上書朝廷,允許移民入臺,無異於福建災民再生父母。再有,暴*饑民即便是招撫回來,於地方亦是後患無窮,日後,稍遇災荒,便會故態復萌。”

胤禎一陣無語,花了諾大的氣力收復了臺灣,卻不移民開發,反而嚴加控制,以抑制臺灣的人口發展,康熙爲江山穩固真可謂是煞費苦心,不過也讓人無語到了極點。

劉侃告退之後,胤禎冥想良久,康熙苦心抑制臺灣發展,無非就是害怕臺灣再次成爲反清基地,但若是遠洋艦隊建成,他這個顧慮就應該打消了吧?少字臺灣可是寶地,如此荒廢,着實令人嘆息。

沉吟良久,胤禎才提筆給康熙寫了封密信。

五月初八,福建大雨如注。

五月初九,首批招撫回來的三千饑民登上福建水師戰船移民臺灣。

各府縣本就心中恐慌的囤糧大戶,再也不敢坐等觀望了,眼下糧食雖然降價幅度不大,可任誰都能夠看出,糧價已經維持不了多久,整個閩南人口,死的死,移的移,囤積那麼多糧食賣給誰去?不暴跌纔怪。

一衆囤糧大戶紛紛涌向了泉州府,整個福建,現在就胤禎是購糧大戶,他可是負責賑濟三十萬饑民,而且誰都知道,胤禎不缺銀子,今年二月,他僅是賣遠洋貿易船隊的股份就收了五千萬兩,這可是富可敵國的主。

不過,令他們感到恐慌的是,胤禎根本就不見他們,這讓他們更加恐慌,隨着一船船的饑民運往臺灣,隨着旱情的緩解,整個閩南的糧價開始下滑,跟漲價的情形一模一樣,一天一個價往下掉。

旱情緩解,糧商急,胤禎也急,他此時正與藍理研究如何派兵卡住各地關隘,以保證漳州平原、泉州平原、興化平原能夠恢復耕種,不再遭受暴動饑民破壞。

福建下雨了,可京城仍然是滴雨未見。

康熙一面在宮中齋戒祈雨,一邊卻發出上諭:“即日起,着刑部派員巡查北方各省府縣,清察刑獄,減免罪人,在京及地方大小臣僚,務必竭誠齋戒,以祈禱雨澤。

今當此亢旱之際,朕夙夜焦勞,無一時一事,不以羣生爲念,諸臣工宜仰體朕懷,日存憂惕,爲羣黎竭誠祈禱,則甘霖可冀早沛也。”

康熙這道諭旨一出,京城一衆大臣立時都大爲收斂,一衆宗室親貴,也不敢在外肆意招搖,以免被人蔘劾,遭康熙訓斥事小,萬一被削爵可就虧大了。

次日,暢春園,清溪書屋。

康熙看完胤禎從福建泉州發來的密信,便在殿中緩緩踱步。胤禎在信中懇請移福建饑民入臺,並詳細列出了移民入臺的好處:一,緩解福建民衆田寡之現狀,從根本上解決福建缺糧的問題。二,臺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可一年兩種甚至是三種,一旦開發,在糧食方面,可以反哺福建、廣東兩省,從而緩解江南、湖廣的壓力。三,臺灣在東南海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口太少,不利於駐軍防守。四,日後打下廣袤的海外領土,也需移民鞏固,不妨以移民入臺先行積累經驗。

信尾,胤禎又說道,自荷蘭人手中購買的二級戰列艦已經在上海開始着手仿建,僅僅是這種二級戰列艦,一次就可裝載兵員上千,更大的一級戰列艦不過幾年時間,也將建造出來,由此等鉅艦組成的遠洋艦隊遠征西洋尚且不懼,何懼臺灣彈丸之地?

若是臺灣能仿四川例,大舉遷移廣東、福建之無地貧民,既可相互制衡又可促進臺灣開發,數年後,朝廷便可又得一糧倉。

康熙輕嘆了口氣,不是爲了防範漢人在臺灣坐大,禍亂東南沿海,朕又何至於花諾大的精力去限制臺灣開發?不過,既然有了遠洋艦隊,倒確實可以放下心來,另外移民制衡也是不錯的主意。

對胤禎在信中提及的二級戰列艦,上海的密探早有密報呈上,康熙對那種可載千人,火炮近百的二級戰列艦也是大爲神往,暗道,待新仿建的二級戰列艦下水,一定要胤禎開到天津來,開開眼界。

至於移民入臺之事,還需在朝會上議議,方好召告天下。

仰臉默想了下,康熙坐回御案,又寫了一道諭旨:“自古人事有失,必幹天和,或政事未盡合宜,或用人未能允當,大小官員,有暗結黨援,以及殘忍之人,尚居職位,囹圄中或有無辜,凡若此等,方遭天譴,着內閣、九卿、科道,一一詳問具奏。”

第716章 管理第715章 捷報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09章 割地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99章 自做孽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78章 敲打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316章 兵油子第588章 試探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89章 出征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271章 海軍部第709章 失控第504章 和談第633章 揚威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674章 泄露第169章 會審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677章 薄懲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97章 替罪羊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16章 江南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50章 醞釀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524章 豆汁飯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19章 康熙密旨後記6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581章 返京第181章 朝會(二)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92章 徵日(一)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7章 壽禮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62章 狠師爺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60章 對比第451章 **老五第195章 毒師爺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9章 票號(上)第496章 徵日(五)第621章 反應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60章 對比第55章 國家名器第128章 公行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89章 眼紅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716章 管理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83章 酸第730章 皇見皇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四
第716章 管理第715章 捷報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09章 割地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99章 自做孽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78章 敲打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316章 兵油子第588章 試探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89章 出征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271章 海軍部第709章 失控第504章 和談第633章 揚威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674章 泄露第169章 會審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677章 薄懲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97章 替罪羊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16章 江南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50章 醞釀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524章 豆汁飯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19章 康熙密旨後記6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581章 返京第181章 朝會(二)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92章 徵日(一)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7章 壽禮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62章 狠師爺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60章 對比第451章 **老五第195章 毒師爺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9章 票號(上)第496章 徵日(五)第621章 反應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60章 對比第55章 國家名器第128章 公行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89章 眼紅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716章 管理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83章 酸第730章 皇見皇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