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反應

bookmark

聽的博果鐸這話,胤禩不由一臉的苦澀,下五旗五個旗主,跟他關係近的就有三個,各旗王公勳貴牽扯進去的不知凡幾,他總不能幫一個不幫一個,再說,這博果鐸和雅爾江阿兩人平日裡跟老十四的關係也不差,何以巴巴的跑上門找自己幫忙?

想到這裡,他已是明白過來,這鑲紅旗被捲進去的定然不止這兩人,博果鐸自問無法在老十四面前保的太多,這纔來找自己分開做保,這算盤倒是打的精。

微微沉吟,胤禩才壓低聲音道:“五叔,您看老十四這位子坐的穩否?”

聽聞此言,博果鐸心裡登時一驚,難道老八還不死心?他不由暗暗叫苦,今兒這趟可是莽撞了,這兩人保不住也就是個削爵革職的下場,若爲這事把自個捲入謀逆的大案中,可真就叫得不償失了,

微一沉吟,他才輕嘆道:“不是我長他人志氣,皇上實乃天縱之才,從康熙四十八年下江南創建海軍開始,這才幾年功夫?他能登基可不是僥倖,之前,你們一衆兄弟尚且奈何不了他,如今誰還能撼動他分毫?”

胤禩微微一笑道:“五叔既是心裡明白,何以還要與老十四較勁?”

較勁?博果鐸不由一怔,訝然道:“你是說這次整頓倉場是衝着各旗來的?”

胤禩微微點了點頭,道:“若我所料不差,老十四整頓倉場一則是爲春旱找幾個替罪羊,以堵天下人之口,二則便是由此案牽扯出與之有瓜葛的京師糧商,京師糧商多是出自各旗王公勳貴的門下,此事京城有誰不知?

再則,太上皇在位時便命老十四整頓旗務、解決旗人生計,旗人進軍工作坊是爲解決旗人生計,這整頓旗務難道您以爲老十四僅僅只是弄一個京師嚴打便算完事?這事僅僅只是個開端,老十四行事曆來是一環扣一環。實不能簡單度之。”

這話說的不錯,從貞武一開始便刻意控制各大米鋪和糧商的情況來看,確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博果鐸神情一下就陰沉起來,真要如此,旗下的這些個王公勳貴怕是保不住了,沉吟半晌,他才道:“如今戰事少。爵位得之不易,而朝廷如今又大力推行海外分封,爵位越發顯的珍貴,爲這點小事被削爵,實是憋屈,難道沒法子可想?”

“五叔這話只說對了一半。”胤禩含笑道:“大清日後的戰事並不少,不過,那都由海軍和禁衛新軍包攬了,沒駐京八旗什麼事。但大清的爵位鐵定會越來越珍貴。”微微一頓,他接着道:“要想保住爵位。也並非不可能,但有得則必有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博果鐸盯着他道:“你是說職位?”

胤禩微微點了點頭道:“老十四行事雖說有失中庸,卻並不偏執,絕不會趕盡殺絕,他鐵定會見好就收的,捲進倉官庾吏營私舞弊案的,不管願不願意,這職位都是保不住的。與其如此,不如退而求其次,主動寫服辯。上摺子請辭,這爵位興許還能保得住。”說着,他輕嘆了一聲,道:“讓他們把心思用在海外吧,

那纔是海闊天空。”

主動寫服辯,上摺子請辭?博果鐸不由大爲猶豫,這些個王公勳貴的職位大多都是各旗的統領、副統領、參領,這一請辭,無異於將各旗的兵權拱手相送,沒了兵權,他們這些個旗主還有什麼威風可言?

見博果鐸猶豫,胤禩肅然說道:“沒什麼好猶豫的,等老十四出手,各旗的兵權同樣會被剝奪的乾乾淨淨,屆時,怕是你們也討不了好,再說了,如今的駐京八旗禁旅能與海軍和禁衛新軍抗衡?裁撤、削減、整頓合併,不過是時間問題,這點您不會看不出來吧?”

博果鐸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海軍和禁衛新軍的擴張速度都相當的驚人,以貞武的性情是不可能白養十幾萬沒用的八旗禁旅的,裁撤、削減、整頓合併是毫無疑問的,不過是早晚而已,自大清建國以來,下五旗的旗主和王公權力便一直被不斷的削弱打壓,貞武有海軍和禁衛新軍在手,已是毫無後顧之憂,加強皇權,一統八旗已是勢在必行,看不清這點,即便是鐵帽子王爺,也絕對沒好下場,沉吟半晌,他才長嘆了口氣,道:“也只能如此了。”

胤禩微微笑道:“五叔無須沮喪,這是大勢所趨,鑲紅旗若能起到表率作用,或許另有好處,這可是大功一件。”

這確實是大功,博果鐸不由微微點了點頭,保住他旗下王公勳貴的爵位應該是毫無問題。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在封倉的情況下,數萬兵馬分別進駐各大糧倉,將所有倉厫儲存的糧食逐一搬出過秤檢查米質好壞,無論一衆倉官庾吏營私舞弊的手段如何高明,在這種笨拙到極點的方法面前都無所遁形。

貞武花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嚴查倉場營私舞弊一案,王掞、田從典等五人自然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各自坐鎮分管的糧倉親自指揮監督,吃住都窩在糧倉中,主官如此,下面的一衆官吏自然不敢輕忽,一個個都分外賣力,尤其是翰林院的翰林官和國子監的監生,對他們而言,這可是極難得的鍛鍊和表現機會。

翰林官雖然地位清貴,卻是窮的叮噹響,對這些城狐社鼠自是深惡痛絕,況且此案是貞武親自主抓的,若是表現好,必然會得到重用,因此他們不僅監督嚴格,而且對一衆倉官庾吏的營私舞弊手段潛心研究,期望能夠在健全規範倉場管理制度上能一鳴驚人。

國子監的監生本來出監之後就有任官的資格,這差事對他們而言是實實在在的鍛鍊,更讓他們興奮的是,貞武在賑災和查案中大量的借調監生,這說明貞武對監生的極度重視,差事辦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國子監的名聲,也關係到他們日後的前程,他們豈敢不賣力。

僅僅三日時間,富新倉、舊太倉、通州西倉的盤查結果就出來了,三個倉總計虧空米麥豆一十六萬石,以次充好一十五萬石,牽連官吏高達七十四人,十二名糧商牽扯其中。

看着統計出的結果和十二名糧商背後的關係,王掞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這才三個倉就虧空如此多,那整個京、通糧倉的虧空有多大?這可是驚天大案,稍稍猶豫了下,他便急忙趕進宮遞牌子求見,這案子實在是太大,不知道要牽連多少王公大臣,這趟水可謂是深不可測,他絲毫不敢自專。

養心殿裡,貞武正大張旗鼓的求雨齋戒祈禱,對於祈禱求雨這一套,他是一丁點也不相信的,不過,他卻必須煞有其事的大做特做,這年頭宣揚的可是君權神授,他這當皇帝的都不敬畏上天,還如何維護君權的神聖?因此,即便不信他也得做,大張旗鼓的做。

聞報王掞在外求見,貞武知道倉場營私舞弊一案有了眉目,立即便命召他進來。

王掞進殿便叩首道:“微臣王掞恭請聖安。”起身後,前行幾步又欲跪下,貞武卻是溫言說道:“免禮,賜座。”

謝恩之後,王掞才謹慎的在貞武面前斜簽着身子坐下,俟其落座,貞武便道:“是有結果了,還是遇上棘手之事了?”

“回皇上。”王掞欠身道:“經過三日的徹底盤查,富新倉、舊太倉、通州西倉的盤查結果已經出來”說着,他便將盤查的結果詳細的彙報了一遍,不敢攙雜一點意見。

貞武聽後半晌沒有做聲,王掞也不敢看他,全神貫注的盯着自己的腳尖,心裡卻頗爲緊張,生怕貞武會勃然大怒,有心開口權,如此大的案子卻又不知任何開口,默然足時,貞武纔開口淡淡的問道:“以次充好,次到什麼程度?”

王掞暗贊這主子涵養好,忙躬身道:“回皇上,以次充好之糧主要是三類,一則系黴爛米糧,二則是陳放不知多少年的陳糧,手一捻便成粉末,三則是石沙攙雜過量。”

貞武點了點頭,仍是語氣淡然的說道:“三個倉總計儲糧二百八十萬石,竟然虧空了三十萬石有餘,京、通之地大大小小糧倉十餘個,總計要虧空多少萬石?”

這話,王掞哪裡敢接,說多說少都討不了好,索性三緘其口,貞武沉吟良九,才沉聲道:“京、通各倉如此,運河沿線的水次七倉怕更是不堪,着嵩祝領驍騎營七千騎兵沿河南下,清查水次七倉,着張伯行、鄂爾泰火速前往協助。

已查明之貪侵官糧的倉官庾吏、糧商嚴刑審訊,務必弄清貪侵舞弊之手段,不論官位大小,一律抄家追回虧空,不論牽扯到誰,一律徹查。”

“微臣尊旨。”王掞忙躬身道。

貞武微微頜首道:“查,繼續加大力度查,不僅要查,而且要深挖!另外,將調查結果泄漏出去。”

王掞聽的滿頭霧水,不知道爲什麼要將調查結果泄漏出去,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04章 和談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226章 玉佩第13章 敲打老九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87章 準備第518章 蹊蹺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716章 管理第459章 千叟宴第355章 陛辭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678章 敲打第561章 入營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71章 試探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30章 刺殺下第200章 機會第477章 升級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92章 徵日(一)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30章 龍虎鬥第500章 徵日(九)第137章 流寇第498章 徵日(七)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66章 關係網第225 章賞第495章 徵日(四)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91章 大喜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89章 眼紅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22章 遊說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191章 大喜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579章 捐納第493章 徵日(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71章 海軍部第552章 佈局第98章 白費勁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10章 票號(下)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431章 唱白臉第644章 暢春園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518章 蹊蹺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578章 蠲免第394章 黃帶子第584章 出路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694章 規劃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
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04章 和談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226章 玉佩第13章 敲打老九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87章 準備第518章 蹊蹺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716章 管理第459章 千叟宴第355章 陛辭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678章 敲打第561章 入營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71章 試探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30章 刺殺下第200章 機會第477章 升級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92章 徵日(一)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30章 龍虎鬥第500章 徵日(九)第137章 流寇第498章 徵日(七)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66章 關係網第225 章賞第495章 徵日(四)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91章 大喜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89章 眼紅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22章 遊說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191章 大喜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579章 捐納第493章 徵日(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71章 海軍部第552章 佈局第98章 白費勁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10章 票號(下)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431章 唱白臉第644章 暢春園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518章 蹊蹺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578章 蠲免第394章 黃帶子第584章 出路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694章 規劃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