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木秀於林

魯仲連氣急敗壞道:“好你個田單,我不過就只一開始的時候和你開了此玩笑,你竟接二連三的反駁、報復我,真是一點情面都不給啊。”接着小聲道:“嘿!夥計,看在有屈老在場的份上,給留點面子,如何?”

田單三人爲之愕然。

田單啞然失笑,變本加厲道:“面子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要自己去爭取的,魯仲連你明白嗎?”接着再不給魯仲連發作的機會,對着敖烈道:“以前輩的身手,前輩覺得自己能否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人來人往的煙花閣膳房。”

“不能。”敖烈斷然道,“就算是赤松子想要在這裡偷去一滴酒而不被察覺,都恐怕辦不到。這裡的姑娘,在胥煙花的影響和指點下,人人都懂得功夫,且要比江湖上那些所謂的好手只高不低,她們的感官異常敏銳,而且在我進入煙花閣那一刻開始,就覺得有些不自在,似乎總有一種被人監控的感覺。”

田單點頭道:“還是敖前輩精明,事實上,在煙花閣的任何舉動都難逃過胥煙花的眼睛,當然關鍵就在於她有沒有興趣去看,去注意。只要她有興趣去了解,她甚至能在一盞茶的時間裡,統計出地上總共有幾隻螞蟻。”

魯仲連咋舌無語。

此時正好令伯親自送來夜宵,四人自然暫時沒有心情開吃,令伯退下之後,魯仲連似心有不甘的道:“那蓮姬爲何不乾脆隨便找個顯眼的地方放下金樽,卻爲何偏要跑到膳房,徒引起我們的警覺。”

田單道:“若只隨便找個地方安着,先不說金樽很可能被貪圖小利的人順手牽羊的拿走,你說那蓮姬可能傻傻的站在金樽一旁親眼留意着金樽被送過來嗎?再者,這金樽也只有出現在膳房,胥煙花的人才不會刻意去注意這個細節,而且蓮姬也可以從容的看着金樽的動向。”

田單怕魯仲連又提出什麼麻煩的問題來,接着道:“其實你如果想要證據的話,大可派我的人再去煙花閣問一下,什麼時候,蓮姬在什麼地方出現,諸如此類什麼什麼的,你都能找到答案,我可以保證你能清楚所有細節的來龍去脈。”

魯仲連苦笑道:“細節你說得還不夠清楚嗎?我又何必多此一舉,老實說,我剛纔一連問了幾個比較沒有水平的問題,主要是想觀察一下你,看你有沒有從被胥煙花的打擊中回覆過來,恢復往日應有的從容和睿智,現在我就可以徹底放心了。”

田單爲之一愕,顯然沒有考慮到魯仲連說的這種可能,不禁心存感激的望了他一眼。

魯仲連立即消受不起,道:“你千萬別用這種眼神兒看着我,這可不是我認識的那個田單,言歸正傳,現在你該想想,如何解開屈老心中的疑惑。”

敖烈道:“屈老的疑惑,也正是鄙人的疑惑,究竟田宗主憑什麼說,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最害怕齊楚連橫的,反是燕國。”

田單自信道:“因爲秦國已經把握住了形勢,再沒有必要爲此事擔心,在他們眼裡,齊國已經再沒有與楚國連橫的機會。”

屈原一驚道:“何出此言?”

田單淡然道:“幾日前我曾收到密報,得知秦王和楚王秘密在宛城會晤了,想必屈老尚不知此事吧?”

豈料屈原神情一鬆,道:“實不相瞞,朕在來齊之前,已蒙我王告知,今早朕覲見齊王的其中一個目的,正是想第一時間將此事知會齊王。不過按理說此番會晤極爲機密,若非我王相告,朕到現在還可能被矇在鼓裡,由此亦可見,你們田家間諜的效率之驚人,實在叫人歎服。”

屈原的反應大出田單的意料,這不禁讓田單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

看來當今的楚王雖然懦弱而缺乏魄力,但卻絕對是個玩弄陰謀詭計的好手,他的這一招左右逢源耍得確實相當漂亮,若非他田單對楚國早有自己的一番定見,這一回怕也要被他糊弄過去。

楚王將此事私下告訴屈原等人,已顯得他對屈原的格外看重,然後他就可以用事先想好的說辭說,秘密會晤其實不過是他敷衍秦國的一個手段,目的只是爲了先穩住秦國,而他真正的意圖是想要聯合齊國。屈原聽此必然會心動而主動請纓,讓楚王派他出使齊國,皆因連齊抗秦、富強楚國乃是屈原此生最大的夙願。此舉不但可拉攏了不得志的憤世嫉俗的屈原,更可以利用屈原的民望穩定人心,使得楚國人民再一次團結起來。此其一也。

接着楚王又派屈原出使齊國,知會齊王宛城會晤一事,既可以獲得齊王的信任,同時又有麻痹齊王之效,再者萬一連橫失敗,則罪不在楚王,他可以將責任全推在屈原身上,既不影響自己的聖明,又能借此以削弱屈原的民望。此其二也。

等到秦國的間諜得知屈原出使齊國,楚王很可能早已暗中派人聯繫了秦王,說此舉只是爲了麻痹齊王,並不影響他們在宛城定下的協議,至此,楚國可謂兩面討好,再不用擔心會遭致齊秦兩強任何一個國家的攻擊,而且還能作壁上觀,看着齊秦二國相互征伐,然後他們再可根據形勢,坐地起價,秦強則助秦,齊勝則幫齊,從容的牟取戰爭暴利。此其三也。

屈原、魯仲連、敖烈三人哪知道田單僅憑這麼一句話就能猜出許多,魯仲連更以爲田單被屈原的反應弄至啞口無言、一時語塞。

田單見三人都怪異的看着自己,才知道方纔有些走神了,不禁訕訕抓頭道:“也許是我的看法出現了偏差吧。我可能是因爲被燕王的雄才大略、樂毅的智謀武功給誤導了我對天下形勢的分析,使我下意識的將來自燕國的威脅放在第一位,我尚以爲燕國早已對我的齊國的復仇一戰上弦待發,迫不及待了。不過仔細的回想起來,這二十多年,燕國雖在發展,而我齊國也在強大,他們應沒有足夠實力對我們構成威脅。”

屈原三人都是老一輩的人了,他們當然清楚田單所說的復仇一事,指的正是二十多年前,齊宣王趁着燕國內亂而派名將匡章征討燕國一戰。是役,匡章率齊國“五都之兵”,一路北上,僅僅五十天就攻下燕國全境,而燕軍則是傷筋動骨,幾臨亡國,當時若非匡章的軍隊對着燕民過於殘暴,且又遭到來自秦國等各方面的壓力,恐怕燕國早已被齊國納入了版圖。

魯仲連有些怪異的看着田單,皆因他是最清楚、瞭解田單的人,而且當日他也確實被田單的“齊國的最大威脅來自燕國”的說法說服。

對此屈原當然不清楚,只聽這位老態龍鍾的長者道:“田單你的看法是對的。燕國確實不容小視,二十多年的厚積薄發,並不是開玩笑的,再加上燕王的開明賢德,又有樂毅、郭槐等奇才的輔佐,其實力一旦爆發出來,天下諸侯必爲之側目。若非有你刻意提醒,連朕也要差點被燕國多年的伏養生息、養精蓄銳騙過。”

魯仲連這才恍然,想不到田單用的竟然是以退爲進的說法,不過不知爲何,他總覺得田單還有話未說出來。

田單忽然想起一事,道:“在煙花閣的時候,我曾聽屈老說,你本不打算來見我,到現在我還不太明白這是爲何。”

屈原被田單這麼一說,彷彿勾起了對往昔崢嶸歲月的感懷,首次拿起案上的酒杯,淺嘗了一口之後,喟然道:“當年,在懷王當政的時候,朕也曾像你現在的年輕,那個時候,朕可謂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鋒芒畢露,以爲只要有朕從旁輔佐,必能滅越吞魯,連齊抗秦,成爲天下的第一強國。可是結果又如何呢?懷王客死於秦,爲天下笑,而朕至今也淪落的慘淡下場。”

田單安慰道:“屈老不用如此介懷,世人都知道您爲了楚國鞠躬盡瘁,沒有什麼好遺憾的。怪只怪楚國君臣嫉妒心太強,沒有容人之度量,不然說不定現在屈老已達夙願。”

屈原道:“當時朕的想法也是和你一樣,總認爲問題出在他們身上,以爲這羣人成天只知獻讒邀功,養尊處優,揮霍享樂,不足與謀。可是到了後來,朕發現,錯的並非是他們,而是錯在己身。”

田單一驚,道:“錯在己身?”

“沒錯,是錯在己身。”屈原不住點頭,嘆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怪只怪朕自己當年鋒芒太露,不知收斂,實在與人無尤。須知世間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想象成那麼美好,沒有嫉妒,沒有邪惡,沒有欲求,這根本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無法阻止別人去嫉妒,去追求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爲他們完全有權利這麼做。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保護好自己,對他們則唯有從旁勸解、開導而已。”

田單開始明白過來,道:“屈老所以不想見我,莫不是因爲怕我因此而引起大王等其他人的警覺,徒遭猜忌和閒話?”屈原正是在以身說教,告誡他不要太露鋒芒。

魯仲連道:“小子你還不算太笨,屈老這也是在替你着想,希望你在沒有掌握的絕對的權利之前,不要鋒芒太露,要注意立身處世,中庸謙卑,虛心隱忍,免致步上了屈老的後塵,此可謂用心良苦也,你明白了嗎?”

田單欽佩之餘,置疑道:“然而屈老若不肯來見我,我又怎會有機會來聆聽您的這番教誨呢?”

屈原嘆道:“這番話,本來是該由煙花告訴你的,朕該說的和想說的,其實早已全都和煙花說了。你可知道,在煙花閣上,朕見你發現新娘不是胥煙花的時候,你的面容上竟察覺不到絲毫的波動,朕就知道你有足夠的修養和城府去和那些個貴族們去周旋了。再加上現在和你的一番談話,發現你雖嶄露過人的鋒芒,卻絕對有能力去處理好一切難題。因爲你夠從容,夠自信,兼曉權謀之術,這正是當年的屈原比不上你的地方。若早知田單是如此深不可測的人才,我也許就不用多此一舉阻止這門美事,叫煙花暫時不要下嫁給你。現在朕開始感到後悔哩!”

田單臉色大變,失聲道:“什麼!”顯然想不到胥煙花臨場換了婉娘,竟是因爲屈原的一番說辭,他是一片好心皆苦心,怕自己娶了胥煙花之後,鋒芒太露也遭致宵小的陰謀暗算。如此田單除了苦笑之外,還有什麼好說的。

不過仔細一想,胥煙花這麼做,也不無含有“預演離別”的那麼一層意思。

魯仲連、敖烈對此也是爲之一驚,顯然想不到屈原對胥煙花竟有這麼大的影響。

⊙ttКan ⊙C〇

屈原接着解釋道:“你可能還不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娶沒娶胥煙花對你個人來說,也許並沒有多大區別,但是此事對別人造成的影響卻相當巨大。你娶了胥煙花,已不僅僅是鋒芒的事情了,首先來自齊王方面的壓力就足以使你窮於應付。齊王本來就已經對你心存不滿,欲除之而後快,而你娶了胥煙花就等若幫助齊王下了殺你的決心,你們君臣之間從此將再沒有緩和的可能。關於這點,你自己該比誰都清楚。”

田單此時早已冷靜下來,屈原說的沒錯,齊王暴虐好色,有着極強的佔有慾和嫉妒心理,若他真是娶了胥煙花,說不定齊王真有可能會失去理智,不顧一切的要置他田單與死地。在這種情況下,他田單除非背離齊國,否則再沒有生還的可能。

齊王如果不計後果,不折手段的一心想要置一個人於死地,那實在太容易哩!

只不過此前田單尚心存僥倖、幻想,希望大王不會如此糊塗,所以才一心想娶胥煙花過門。而經過婚禮上,田子孝、金戈的那一幕,使得田單深信大王是絕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的。

想到這裡,田單不禁直冒冷汗,一步之差可決生死,他哪想得到胥煙花在這種關係上,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亦幸好屈原看破這點,及時阻止了他和胥煙花的婚禮,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此刻,他就不是坐在這裡說話聊天,而是要面對大王的城衛軍的圍攻了。

至此,田單對古人所說的“紅顏禍水”四字,深以爲然。

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赤松第六章 變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二章 神威第一章 魯仲連的掙扎第四章 杜溫香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一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赤松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六章 中伏第六章 水亦酒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五章 在商言政,呂不韋第五章 王孫賈第七章 衆叛親離第二章 一戰成神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分歧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章 魯仲連的掙扎第六章 水亦酒第三章 陣營第六章 疑鬼神第一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新娘第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二章 出城第四章 胥煙花第二章 西施故里的南施導讀:告家長書第七章 滿庭芳第七章 傷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六章 中伏第一章 赤松第四章 博弈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四章 先出聲於天下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三章 伐謀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六章 中伏第六章 亮劍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驚雷變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傷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四章 博弈第四章 博弈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三章 新娘第五章 王孫賈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七章 傷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三章 驚雷變第七章 墨者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三章 俱折服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五章 分歧第三章 新娘第六章 變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五章 虛與委蛇
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四章 若雪第七章 混亂,寧靜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六章 魯仲連出馬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赤松第六章 變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二章 神威第一章 魯仲連的掙扎第四章 杜溫香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一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赤松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六章 中伏第六章 水亦酒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五章 在商言政,呂不韋第五章 王孫賈第七章 衆叛親離第二章 一戰成神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七章 脣亡齒寒第八章 四個字,天下勢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分歧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章 魯仲連的掙扎第六章 水亦酒第三章 陣營第六章 疑鬼神第一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新娘第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二章 出城第四章 胥煙花第二章 西施故里的南施導讀:告家長書第七章 滿庭芳第七章 傷第五章 魏公子,無忌第六章 中伏第一章 赤松第四章 博弈第六章 亮劍第三章 盜本無道,苟道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四章 先出聲於天下第三章 技不如妓,煙花閣第三章 伐謀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急轉直下第六章 中伏第六章 亮劍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二章 虎視何雄哉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章 驚雷變第八章 當年神童,魯逆流第二章 養兵千日,將軍劍第七章 傷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四章 博弈第四章 博弈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三章 新娘第五章 王孫賈第二章 下九流劍第七章 傷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一章 心的自由第三章 驚雷變第七章 墨者第一章 不治而議論第三章 俱折服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四章 蘇秦,王子,全勝第五章 分歧第三章 新娘第六章 變第五章 木秀於林第二章 石破天驚第五章 虛與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