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

遼國中京道,以岳飛爲首,張憲和王貴共率八萬禁軍,自汴梁出發已足有半月光景。

浩瀚的原野在遠處不斷起伏,岳飛打馬上前,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再往前,就要真正到了遼國控制的地界,戰爭,隨時都會上演。

回身望去,密密麻麻的禁軍軍卒刀槍林立,反倒顯得岳飛和張憲、王貴三人突兀起來。

畢竟,他們這個年紀還是個孩子啊,驟然當了這統軍大將,誰又會真正服氣。

“傳令全軍,就地安營,張憲你親自帶哨探四周查探。”

“唯!”大軍緩緩停止,張憲和岳飛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匆匆離去。

來的路上三人已經商討過無數次,但真正離戰爭如此接近,依舊忍不住心血沸騰。

......

中京道是如今遼國的京畿之地,周圍自然不缺部族軍駐紮,張憲不過離去半個時辰,就又匆匆趕了回來。

“五哥!有一個好消息,還有個壞的。”

“慢慢說,不急。”岳飛正在和隨行的禁軍將領徐寧請教如何紮營,書中的知識終歸還要和實踐結合。

“前方三裡就有一處遼國部族,似乎是奚人,根據查探,應該沒有埋伏。”

“壞的呢?”岳飛展現出難以想象的沉穩。

“遼國派出了宮分軍精銳南下,估計是要對付咱們。”張憲臉色有些驚慌,那可是宮分軍啊。

“怕什麼,讓俺老貴親手把他們都砍了!”王貴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

岳飛卻沉默了一會,“徐將軍,你覺得我們分兵如何?”

“分兵?”徐寧愣了一下,他得到的軍令是把這些不成器的禁軍兵卒帶過來,打一場敗仗就行,費勁分兵幹什麼?

“徐將軍想過沒有,假如我們一上來就慘敗遼國,回去後就算有官家的旨意作爲託詞,他人會怎麼看待?”

徐寧沉默了,他堂堂將門出身,雖然沒打過什麼實戰,可也不想讓人小瞧了。

“將軍請言,末將自當聽令。”

岳飛滿意的笑了笑,當然,若是他知道徐寧肯聽令和最近流傳的那私生子的謠言有關,估計就沉穩不下去了。

“我打算兵分兩路,不過在此之前,還要勞徐將軍受些委屈......”

岳飛一番低語,王貴的眼睛很快明亮起來,就連徐寧,對於這個看起來年歲不大的孩子也多了絲敬重。

敢想敢做,還能夠利用敵軍的心思,莫非官家真的是慧眼識英才?不是私生子?

......

宋軍發生變故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對面的遼軍大帳,此次遼軍的統帥耶律撻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個岳飛還真是個黃口小兒,仗着自己身份就對那徐寧任意折辱,最後害得其率軍離去,簡直是太蠢了!”

“將軍說的是,想那徐寧好歹是將門出身,如今沒了他,這宋軍更加不用顧忌。”部將們連忙悄無聲息的拍了個馬屁。

耶律撻不也很受用,連帶着對徐寧也多了幾分敬重,大家都是將門,水平肯定差不到哪去。

至於岳飛......

耶律撻不也冷笑兩聲,“傳我軍令,用不着管那些分出來的偏師,本將親率大軍直接南下,讓他們好好見識下契丹鐵騎的風采!”

“將軍英明!”

一片頌揚聲中,剛剛從大定府連夜奔波的遼軍再次出動,直撲南面。

......

戰爭的到來遠比想象中要快,就在徐寧率軍賭氣離開後的第三日,宋遼兩軍的前哨開始有了接觸。

作爲哨探統將,張憲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生死一線。

短短半日,宋遼雙方的哨探少說爆發了十幾次爭鬥,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個,只要碰面,就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廝殺!

而結果,勝少敗多,面對強大的遼國哨探,宋軍即使佔據雙倍的人數優勢也很難討得好處。

張憲親自開弓射殺了一個遼騎,但他卻始終開心不起來,身邊同袍的死去在不斷衝擊着他的心靈。

等到兩軍真正交戰,王貴的日子也變得慘淡起來,面對蜂擁而來的遼騎,大宋禁軍幾乎是毫無反抗之力。

漫天的羽箭一波下來就能帶走數百性命,王貴紅了眼帶人廝殺,卻一樣敗的一敗塗地,差點沒把命給搭進去。

血腥的殺戮在原野上不停上演,契丹人們囂張的呼喊着號子,不斷用手中的兵器收割着宋軍性命。

鮮血,染紅大地,王貴不顧阻攔,又帶人衝了上去,可面對騎在馬上的遼軍,他們就是移動的靶子。

他不甘心,滿臉淚水的向岳飛怒吼,爲什麼要讓他們這麼憋屈,就該和那些遼軍拼命!

而岳飛,始終沉默......

一直到耶律撻不也率領遼軍放棄了傳統的騎射戰法,開始直來直往的衝陣,他們已經完全不把眼前的宋軍看在眼裡,不過是待宰的羊羔罷了。

“貴哥兒,官家要咱們打敗仗,身爲將領就要聽令,可在咱們敗之前,我想拼一把,敢不敢來?”

岳飛握緊了手中的短槍,從小練武打熬筋骨,他已經難以剋制心中的熱血。

“俺貴天王就沒有怕的!”王貴滿臉淚水,看着到處散落的宋軍屍體,他想怒吼。

“全軍隨本將殺敵!”岳飛比他吼的要快,剎那間戰馬嘶鳴,人馬在瞬息間彷彿合體,岳飛率領着剩餘的萬餘中軍,親自加入了戰場!

混戰在一瞬間開展,遼騎這時候急着搶功也沒了章法,往往是四五個騎兵一起,圍着上百的宋軍步卒戲耍。

整個原野上處處廝殺聲,岳飛仗着馬快先行一步,一眼就看到了四個正在利用騎射殺戮宋軍的遼騎。

“大宋岳飛在此!”一聲大吼,尚未變聲的喉嚨卻依舊有風雷之聲,最重要的是,馬快槍利!

幾乎在那四個遼騎還未反應過來之時,岳飛已經催馬上前,一槍將爲首者挑殺!

鮮血浸滿了槍穗,遼騎惱羞成怒,怒吼着打馬衝了過來。

岳飛無動於衷,手腕一擡,紅潤的槍尖忽然向下一沉,兩馬交錯,再斬一人!

“小心!”周圍的宋軍步卒如獲大赦,忍不住開口驚呼。

岳飛的反應卻比聲音來的更快,他好似是早已估算出敵人的動作,在衝出的剎那,整個人來了一個鐙裡藏身。

凌厲的箭矢穿空而過,神色震驚的遼騎還未來得及收起長弓,一柄短槍已經破空而來!

直接沒入其胸口,瞬間斃命!

“將軍威武!”周圍的宋軍如夢初醒,大吼着加入了戰鬥。

僅剩的遼騎只好倉惶逃命,而這樣的場景,隨着岳飛不斷四處出現,還在不斷的上演着。

王貴沒有岳飛的本事,不過好在他畢竟是這支大軍的副將,單單是敢於出戰,就已經激勵了無數兵卒的士氣。

在二人身先士卒的帶領下,原本眼看着要全面崩潰的宋軍竟然一點點穩住了局面,甚至開始和遼軍纏鬥起來。

“該死的宋人!取本將的狼牙棒!”本來準備坐看戰局的耶律撻不也按耐不住了,讓你們看看耶律仁先子孫的本事!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十三章 惠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十四章 賬目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十二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十三章 惠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十四章 賬目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十二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