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重兵出擊

二及十二幕十月末,李世民下《討高昌詔》,詔文口!※

“明罰敕法,聖人垂懲惡之道;命將出軍,王者成定亂之德。故三苗負固,虞帝所以興師”而高昌翅文泰,猶爲不軌,敢興異圖,事上無忠款之節,御下逞殘忍之志。往經朝竭,備加恩禮,貉壑難滿,曾無報效,禽獸爲心,遽懷兇狡,詔命之嚴,稟承之誠既闕;王人之重,祗敬之禮亦虧。

今遣交河行軍大總管吏部尚書侯君集,副總管兼特衛大將軍李翼,副總管、右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行軍總管、特衛大將軍契芯何力等,董率衆軍,宏宣廟略,乘驛進路,同會虜庭,

”若文泰面縛軍門,泥請罪,特宏焚摔之澤,全其將盡之命。自徐臣庶,棄惡歸誠,並加撫慰,令各安堵。示以順逆之理,布茲寬大之德。如其同惡相濟,敢拒王師,便盡大兵之勢。以致上天之罰。明加曉諭,稱聯意焉

全文一千多字的《討高昌詔》,嚴詞切責,氣勢如虹,把姆文泰說成是一個忘恩負義,反覆無常的小人,甚至險惡之人連禽獸都不如,全天下人皆可討之,太唐出兵是順應天意和百姓的呼聲。此次大唐出兵針對的只是罪魁禍翅文泰一人,只要翅文泰伏,其他諸人都不會追究。

更是要其他諸勢力不要插手,特別是最後的,“如其同惡相濟,敢拒王師,便盡大兵之勢”就是明確告知其他部落或者小國,這次大唐要教的,只是那不聽話的鞠文泰,與其他小國或者部落無關,若有人敢支持鞠文泰,與高昌同流合污者,大唐的鐵血雄師便會不客氣地攻到他們的頭上來。

第二日兵部下的出征軍令中,卻出現戲劇性的一幕,以兵部名義任命的出征諸將,陣容不是一般的龐大。令中以吏部尚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以李業詡爲副大總管同時領伊列道行軍總管,阿史那社爾以副大總管同時領金讓。道行軍總管,契芯何力領雙河道行軍總管,蘇定芳領弓月道行軍總管,鄭仁泰領契山道行軍總管,執失思力領黑水道行軍總管。

李業詡手下的郭孝恪被任命爲高昌道行軍總管,牛進達爲輪臺道行軍總管。第二衛軍的上官懷仁被任命爲北庭道行軍總管,第三衛軍的薛孤兒被任命爲流沙道行軍總管,程名振領銀山道行軍總管。

唐代行軍總管的任命都是攻擊目標地命名,從這份不同尋常的軍令中可以看出來,此次大軍出征的目標地,並不是簡單的高昌國,將是更遠的伊列河一帶。從行軍總管的任命上也可以看出來,用於正面攻擊高昌的兵力還是佔少數,大量的兵力所攻擊的目標。還是天山北,伊列河到金山一線,這一帶有西突厥欲谷設牙帳所在的鏃葛山,還有欲谷設所領的五咄6所分佈的地泯

更有一點讓朝臣們吃驚的是小此次出征大軍共有十五萬人,過任何一次出征兵員的人數。

出征大軍由由第一衛軍全部,第二、第三衛軍大部爲主要兵力組成,三大衛軍共十萬人,另再從關內、隴傷、河南、河東道徵十萬府兵,五萬隨大軍出征,另五萬填補幾大衛軍出征後京師守衛空虛的情況。

這隻下到軍中的軍令,強烈地傳達着一個消息,那就是此戰的要目標是欲谷設所領的西突厥部,次要目標纔是高昌王翅文泰所轄的高昌國,而且這幾個攻擊目標是志在必得。

兩儀殿內,出征的所有行軍總管都被李世民召來議事。

除這些待出征的將領外,在座的還有特進李靖,左僕射房玄齡,司空長孫無忌,兵部尚宗,戶部尚書唐儉等,明顯就是一次御前的軍事會議。

看着殿內站的滿滿當當的大臣和各高級將領,李世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各位愛卿,年後我大軍即將出徵,所有事項都已經在準備之中,此次議事後,諸位即在軍中待命,隨時等候朝廷出征的詔令下達,有任何事,都可以在提出來

“陛下,臣想知道年後即開始準備的糧草情況如何了?”作爲這次十五萬大部和主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的侯君集,第一個站起來問。

依房玄齡、侯君集還有李業詡的建議,朝廷在年後即開始大規模地往涼州以遠一帶運送糧草及各種軍用物資,只是作爲吏部尚其中的詳情,在出徵詔令下前,作爲大軍主帥的侯君集對這樣的問題必須要弄清楚。

此次能領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職,侯君集可沒少在李世民面前磨蹭,因

例二”勁要助李靖籌建軍事學院,領軍人物之選卜,李世民?刀集和李道宗兩人之間進行選擇,最終侯君集在與吐蕃一戰中優秀的表現,讓李世民決定讓侯君集作爲領兵的人選,當初作爲侯君集副手的李業詡,這次毫無懸念地再次當上了這次副大總管之職。而曾自立爲都布可汗的阿史那社爾,當時勢力最強大之時,所居的地方,也就在這一大塊地方,如今西域各地,還散落着許多阿史那社爾的部族,李世民這次讓阿史那社爾領第二副總管職,也是經過一番慎重考慮的。

另兩位突厥歸將,契芭何力和執失思力也同樣有幸出征。契芯何力因李靖和李業詡的大力舉薦,再加上其內附之前族人也是在這一帶生活,對地形熟悉,也早就是李世民心中領兵的將領人選之一。執失思力多年在草原上生活,習慣了這樣的作戰環境,也被作爲行軍總管之一。其他諸師的配置上,李世民也是在聽取了李靖、李世勳,當然還有侯君集、李業詡的意見後才決定的。

“唐愛卿,即由你來講講糧草準備的情況”李世民聽了侯君集的提問後,看着在一旁想站起來作答的戶部尚。

“是,陛下,臣領陛下旨意,在年後即開始準備出征大軍所需的物資,共計轉運各類糧食一百萬石,其中三十萬石已經運抵瓜州,二十萬石運至肅州,二十萬石運至甘州,餘下的都在涼州;戰馬的草料,一部已經送至肅州、涼州,可供十萬匹軍馬食用三個月,餘下的一部分在蘭州;從青海徵用牲畜五十萬頭,也已經趕至涼州;另從青海及涼州、甘州徵用軍馬計三十萬匹,隨時可交付軍用,”

唐儉像背書一樣,把這些複雜的數據在李世民及諸大臣和衆將面前說出來。

一些不知情的將領,對朝廷已經作出了這樣周密的安排感到驚奇不已。一般出征,糧草都是隨大軍走,數量龐大的後勤物資供應也使得行軍度奇慢,而這次出征,大量的物資已經先一部往前方運送,那大軍出征之時,只需要帶上一路行去途中所需的物資即可。

更有一點讓出徵諸將都欣喜的是,那就是剛纔唐儉所說的軍馬的數量,從青海一帶徵用了三十萬匹,而大軍從長安出,不可能是步行的,肯定都配備戰馬的。也就是說,這次出征所動用的馬匹將達到五十萬匹以上,是兵員人數的三倍小這也是大唐對外征戰以來,所動用馬匹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了唐儉不家絮絮叨叨講各種物資的準備情況,一些將領們已經露出按捺不住的激動,這一戰的規模,那會是無比的巨大。他們被選入出征將領的序列裡面,深感幸運,也爲沒有機會出徵的段志玄、張士貴及另外幾名將軍而感到婉悔

“好,唐卿辦事還是挺有效率,大戰在即,還有許多的物資要轉運,不得懈怠?”李世民臉上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笑。爲了即將開始有戰役,動用了數萬民供,歷時近一年,將這麼多的物資先一步轉運往西北,大軍可以快開拔,抵達瓜州以遠後,不必等待行程緩慢的糧草物資,即可以當地取用,馬上投入戰鬥中,這一點,將會讓所有的敵人大吃一驚的。

“陛下,臣有提議”契芯何力起身說道,“我們此行若要從莫賀延硅過,那所要準備的東西將會更多”看着諸人都把眼光看着自己,契芯何力稍稍的有些緊張,但還是繼續說道,“過莫賀延硅攻擊高昌及更遠,是最好的造反,但莫賀延頁內雖然有數個水源,但極難尋找,即使數次進出的人也不一定能再次找到水源,所以我們要準備一定數量的運水裝置,要保證至少十五天以上的水量?”

契苞何力的話一出,讓李世民皺起了眉頭,十數萬大軍若全部從莫賀延橫過,那所需的水要多少?運輸水源的車類要多少?這將會是個龐大的數字。

“陛下,將作少匠姜行本,極善製作各類器具,其手下所率一般能工巧匠,應該能解決這個事兒?”李世助起身說道。

“好,即讓姜行本領將作監工匠編入出征軍中,所需器具,優先安排?”聽李世劫這樣說,李世民即明白其意。

接着衆將們又七嘴八舌地問了一堆事兒,作爲皇帝的李世民,還有相關負責的大臣們也都儘量作了回答,隨後也都散去。

李世民留下李靖、李世助、侯君集和李業詡一道再商議事兒。而此時,內侍們已經在兩儀殿內掛起了巨大的軍事地圖,,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舊?,

第1章 邀約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4章 回府(上)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82章 夷男被殺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4章 出征時刻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53章 青海道第47章 會師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1章 朝會第64章 回到軍中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8章 訓練繼續第75章 復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37章 壽辰(上)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49章 過年了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72章 凱旋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6章 長安西市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4章 就一招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6章 李靖辭相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87章 一堆名將第33章 皇帝巡視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6章 長安西市第37章 壽辰(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42章 善後事宜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16章 喜歡你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
第1章 邀約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4章 回府(上)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82章 夷男被殺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4章 出征時刻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53章 青海道第47章 會師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1章 朝會第64章 回到軍中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8章 訓練繼續第75章 復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37章 壽辰(上)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49章 過年了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72章 凱旋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6章 長安西市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4章 就一招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6章 李靖辭相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87章 一堆名將第33章 皇帝巡視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6章 長安西市第37章 壽辰(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42章 善後事宜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16章 喜歡你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