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喊冤

距離陝縣城門外壞有幾十步的地方。開路的侍衛看甘的羣官員隨之舉起手示意車隊停下來。

不明所以的李泰感覺到車子的停步拉開車簾低聲問坐在車轅上的文宣:“怎麼停車了?”

文宣站在車轅上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前方城門處整齊列隊的陝州官員小聲的回道:“殿下好像是陝州官員在迎接你。我看見隊列前面的是一身深紅色四品官衣估計是陝州刺史。”

李泰眉頭一皺。無奈的搖搖頭:“不想驚動這些地方官員這些人偏偏還誠惶誠恐的迎接真夠愁人的了

李泰了一句牢騷回頭看向車廂內的慧蘭姐妹二人小聲的吩咐道:“我先下去看看你們就在車上別下來了

聽到李泰要下車文宣快的從車轅上跳下來虛扶着李泰慢步下車。

下車以後的李泰並沒有着急迎上前去而是整理下有些褶皺的衣衫遠遠的打量了一下陝縣城門處的衆位官員。領頭的身穿深緋色官衣身後是按照品級不同排好隊伍的官員。所有官員都穿着代表各自品階的官衣一副恭謹的模樣翹向李泰這方看來。

既然這些的方官員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排場看來想要低調是辦不到了李泰無奈的搖搖頭緩步向前迎去文宣亦步亦趨的緊緊跟在李泰身後。

圍在馬車周圍的衆位侍衛見到李泰下車也紛紛平馬緩緩的讓出一條供李泰前行的道路。大多數侍衛跟隨着李泰前行保持着安全距離。少數一部分人留在原地看守着馬車。

正好是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城門口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見到陝州官員齊至城門。而且是一副恭謹的樣子略微有些見識的人可以判斷出這是有上官前來。在周圍衙役和軍丁的低聲吆喝下膽小的百姓急忙帶着好奇快步離開膽大的卻是笑嘻嘻的跑開站在遠處不斷的向這裡

看到一身月白色閒服的李泰走下馬車眼尖的先是一聲低沉的驚呼震驚於李泰的年歲太小隨後是陣陣的低聲議論。

李泰表面上看好像對這些好無所覺穩步的慢慢迎向城門前的陝州

還有十幾布的距離領頭的四品官員疾走幾步。對李泰拱手一禮:“請問來的可是河南巡察使越王殿下。”

見到李泰輕輕點點頭急忙要跪拜行禮。

“下官陝州刺史徐浩瑜見過巡察使越王殿下。”

李泰伸手托住他下沉的身子笑道:“我也沒穿官服算不得正事見面快快請起。”

順着李泰手臂向上的虛擡徐浩瑜順勢站起身來。李泰只能扶起身前的徐浩瑜。卻無法照顧到他身後的衆位官員這些官員顧不得頭上的烈日和腳下的黃土紛紛跪倒。

“見過巡察使越王殿下

李泰對面前一臉恭敬的陝州刺史徐浩瑜苦笑道:“何必如此張揚?你陝州又沒遇到水患也就不屬於我巡察的範圍您有何必如此呢?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一定會責怪我驚擾地方。”

“無妨。無妨的徐浩瑜撫須笑道:“這不過是地方官吏迎接上官的應有之儀。就是拿到陛下面前也無妨的。何況殿下身爲河南巡察使我們作爲下官理當出城相迎

李泰打量着他身後的衆位官員和氣對衆人笑笑淡淡的說道:“都起來吧不必如此拘。小。

在李泰的示意下衆人紛紛起身。站在一旁一直仔細觀察李泰的徐浩瑜微微點點頭。恭謹卻不掐媚的說道:“殿下您也舟車勞累了半天下官在城中的回雁樓準備了一桌薄酒還請殿下暫移貴步吃上幾盞水酒歇息片刻

李泰本來是有意在陝縣落腳休息一陣但見到徐浩瑜擺下這麼大的陣仗還真就不想進去了到不是李泰怕些什麼而是這種羣星捧月的陣勢讓李泰有些不習慣。徐浩瑜還好只是恭謹但他身後有些官員看向李泰的目光中的含義讓李泰十分不舒服。掐媚期望”惶恐等等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讓李泰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覺。

李泰微微一笑推脫道:“我這一路的行程在吏部都是有規定的這你也能明白。時間緊迫而且那些嗷嗷待哺的災民還在等我去查看賑實事項所以徐刺史的這杯美酒看來今天我是沒機會喝到口中了。不過也不要緊等我歸途的時候再來討擾

李泰說的客氣以皇命在身推脫着徐浩瑜。已經年過半百經歷仕途多年的徐浩瑜災民明白李泰是在推脫但他從心理也不想李泰在陝州多做耽擱誰能說清楚李泰是否會管一些不該他管的“閒事”。而且以李泰的身份來說真若是摻和到某件事情中他還是太過於爲難的。

雖然李泰在推脫但作爲下官的徐浩瑜也不能就因爲李泰一句話就將李泰送走。不管怎麼樣這表面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

兩人之間又是一請一讓的推拒幾番徐浩瑜才笑着說道:“既然殿下一心急於公事下官就不耽誤殿下的行程了。雖然此時殿下無暇這頓接風酒就先讓下官欠下等殿下回程時候一定要到陝州停留一下好容下官爲殿下洗塵。”

“一定一定。

小。李泰對徐浩瑜抱拳拱手錶示感謝之後看向他身後的衆位官員:“由於本王身負皇命不敢久留衆個的這份情誼小王心領了等回程之時在叨擾衆位。這烈日當空的衆位也快回去吧。萬一一不小心得了中喝之症那可就是小王的不走了。”

李泰對着衆位官員躬身一禮轉身向馬車走去。

就在李泰剛剛轉身的時候一個瘦小的身影飛快的從看熱鬧的人羣中竄了出來。李泰剛剛開始還沒在意以爲是哪家的小孩調皮胡鬧之後李泰卻覺這個小孩竟然是奔着自己來的。

李泰身邊的侍衛怎麼能容他近身由於看起來這個小孩年級不到十歲衆位侍衛也沒下狠手而小孩不知道從那裡出來的竟然有幾分精明和狡猾。他見到李泰身邊的侍衛和衙役衆多能跑到李聯…消的可能性很小一邊在衆位侍衛的包圍中亂串。邊籬1濺着!“救命啊我要伸冤。”

李泰沒想到自己竟然會遇到攔路伸冤的帶着幾分好奇的看着小孩一邊高呼一邊躲避着侍衛的圍堵。他卻沒開口說話。作爲賑災的巡察使李泰不太好摻和到地方政事之中。

小孩在侍衛的圍堵下閃躲的空間漸漸的越來越小眼見自己沒路可走的小孩忽然間轉身向外跑去。侍衛的職責只是保護李泰的安全見小孩開始遠離李泰也就不去追趕了。

讓侍衛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孩在奔跑的途中忽然轉向直奔李泰的馬車而去。

大多數侍衛都跟在李泰身邊精力也都放在李泰身上馬車周圍的侍衛很少就是這樣一不留神小孩竟然靈巧的躲避開馬車周圍的少數幾個侍衛掀起車簾鑽進了第一輛馬車裡面。

而李泰不想路途中吃灰。自然是坐在第一輛馬車裡。此刻李泰下車和陝州的官員寒暄但馬車中還有慧蘭姐妹在裡面。

小孩剛剛鑽進馬車就聽見一聲清楚的高呼:“姐姐救命啊我要伸冤啊。”在侍衛企圖拉開車簾將小孩子拉出來就聽到裡面墨蘭脆生牛的說道:“等等。”

侍衛知道里面坐的是李泰的侍女將詢問的目光投向李泰身邊的侍衛頭領洪平身上。洪平知道李泰十分的寵愛蔥蘭姐妹要不然也不能將她們帶在身邊一時無法決定只好小聲的詢問李泰。

李泰擺擺手示意洪平稍安勿躁他可不認爲聳身上下只穿了汗衫短褲的小孩能對慧蘭姐妹兩個產生什麼威脅最大的可能不過是慧蘭姐妹動了惻隱之心。

李泰轉過身來看向徐浩瑜。這位陝州刺史臉色一陣青一陣紅的尷尬無比。雖然他不認識這個小孩但不代表着這個小孩口中的冤屈不走出自他陝州境內的不管如何讓李泰遇到攔路喊冤的事情他都有

任。

即便是李泰半閉着眼睛不將此事當做一回事不去追究根本他也是很頭痛。天知道李泰回到長安會說出什麼來。不將李泰安穩好他會寢食難安的。

念及於此他心中起了無論如何都要將李泰留住能解釋清楚就解釋清楚解釋不清楚就用拉關係套近乎不管怎麼樣也要讓李泰保持沉默。

就在他臉上青白交雜剛剛下定決心的時候馬車上一隻白嫩的素手輕輕的挑起車簾慧蘭帶着剛剛鑽進車廂中的小孩走下了馬車。

身帶黃色圓領宮裝的慧蘭拉着小孩的小手蓮步輕移慢慢都到李泰面前。李泰將注意力從徐浩瑜轉到了慧蘭身上眉頭輕皺低聲問道“如何?”

剛剛那聲輕喚“等等”是墨蘭的而帶小孩下車的竟然是慧蘭。慧蘭可不具她妹妹要知道分寸的多。能讓慧蘭不顧及這份分寸而走下車來可見小孩子不是身世悽慘就是真的冤深似海。

李泰的詢問引起慧蘭輕輕的搖頭:“我不太清楚只問了幾句感覺不僅是冤屈而且還和賑災有關。”

李泰對慧蘭的話深信不疑。慢慢的蹲下了身子看着眼前泥猴一樣的小孩子和藹的笑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

“我我沒有名字別人。別人都叫我小山。我今天九歲了。”此刻的小孩沒有剛剛躲避的侍衛的精明怯生生的說道。

“那你知道我是誰嗎?爲什麼來攔住我的車子誰告訴你的?”

小山開始向慈蘭身後縮去膽怯的躲在惠蘭的身後緊緊的抓着慧蘭牽着他的手。不敢說話。

慧蘭溫柔的低下身子。柔聲哄着他:“來別怕回答殿下的

小山喃喃了半天才說道:“我不認識你也沒有人告訴我我就是聽村口的先生在講故事的時候說過喊冤的事情我就記住了。”山叢慧蘭身邊探出半個身子。指着城門前的衆位官員說道:“我認識他們穿他們那樣的衣服的人都是官老爺我本想找他們喊冤的。結果那些人不讓我過來我沒辦法才跑到你的車子裡的。”

聽着小孩的話語李泰笑着對身邊的徐刺史說道:“呵呵不是找我的是找你們的。”

徐刺史聽到李泰的話。心中大喜急忙說道:“既然如此就由刺史衙門來處理他的冤情殿下你看如何?”

李泰心中暗笑徐刺史想將案件接過去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誰都不想將自己治下的糗事鬧到上官的眼中但李泰卻不能就這麼把人交給他不然即便是有冤屈經過徐刺史的手中這份冤屈也沒了。

李泰微微一笑道:“不忙。我的侍女已經說了這孩子的冤屈和水患的賑災有關且聽聽這個孩子有什麼冤情再說。”

徐浩瑜才網沒有聽見慈蘭和李泰小聲說了什麼他以爲小山的冤屈和他陝州又關但聽李泰一說事關水患他心中稍稍放寬了心。在他的陝州治下還沒生水患由此他認爲小山的冤屈和他的關係不大。最多他不過是個治下不嚴被人驚擾了巡察使行程的罪過。李泰又不是皇帝根本就不算什麼大過。

所以他的心情開始平復了對李泰的提議附和道:“那就讓下官聽聽這個孩子究竟有何冤屈。”

其實李泰根本不必徵得徐刺史的同意李泰的詢問不過是給徐刺史一個面子略微的對他表示尊重而已。

李泰儘量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親切一些語氣盡量的溫和:”山那你告訴我你怎麼冤枉了。又是誰冤枉你了。”

小山的臉色蒼白而無力。潔白的牙齒死死的咬着青紫的嘴脣小、臉充滿了恐懼彷彿那次災難就生在眼前渾身顫抖的說不出話來。

“別怕現在沒有壞人了慢慢說。”

在李泰和慧蘭的柔和的安慰下過了許久小山才斷斷續續說出了他的經歷不聽還好李泰一聽之下眉頭緊皺心中更是憤怒不止。

第85章 干卿何事(上)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38章 將來如何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34章 立政殿嬉鬧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59章 母子唱和第67章 爛好人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89章 兩難(下)第186章 天災第228章 孫思邈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107章 挑釁第203章 河南府刺史(下)第75章 麗正殿(下)第26章 智擒薛萬徹第228章 孫思邈第161章 癩皮狗第107章 挑釁第221章 回京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144章 長孫府(上)第14章 秦王危機第79章 升官(上)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18章 萬事俱備第177章 轉變第157章 聚會第160章 衝突第62章 閉門羹第201章 未雨綢繆(0)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第236章 橫刀奪愛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229章 病重第83章 風乍起(下)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34章 承乾算計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47章 漢王多心第89章 兩難(下)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139章 告誡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7章 爛好人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64章 收尾第19章 李泰當家第173章 願賭服輸第187章 請教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16章 事變前夜第183章 初到河南第97章 謀反餘波..第46章 點撥李承乾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75章 麗正殿(下)第181章 求官(下)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80章 求官(上)第93章 李泰病倒第12章 李淵探病第21章 陰險李泰第22章 千古一箭第91章 找茬生事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188章 人禍第139章 告誡第66章 好自爲之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237章 腳傷第238章 緣起第158章 環彩閣第39章 討論伊始第14章 秦王危機第165章 多情的曖昧第21章 陰險李泰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63章 親人團圓第27章 誰錯了第157章 聚會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55章 問策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90章 離別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領悟
第85章 干卿何事(上)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38章 將來如何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34章 立政殿嬉鬧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59章 母子唱和第67章 爛好人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89章 兩難(下)第186章 天災第228章 孫思邈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107章 挑釁第203章 河南府刺史(下)第75章 麗正殿(下)第26章 智擒薛萬徹第228章 孫思邈第161章 癩皮狗第107章 挑釁第221章 回京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144章 長孫府(上)第14章 秦王危機第79章 升官(上)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18章 萬事俱備第177章 轉變第157章 聚會第160章 衝突第62章 閉門羹第201章 未雨綢繆(0)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第236章 橫刀奪愛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229章 病重第83章 風乍起(下)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34章 承乾算計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47章 漢王多心第89章 兩難(下)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139章 告誡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7章 爛好人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64章 收尾第19章 李泰當家第173章 願賭服輸第187章 請教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16章 事變前夜第183章 初到河南第97章 謀反餘波..第46章 點撥李承乾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75章 麗正殿(下)第181章 求官(下)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80章 求官(上)第93章 李泰病倒第12章 李淵探病第21章 陰險李泰第22章 千古一箭第91章 找茬生事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188章 人禍第139章 告誡第66章 好自爲之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237章 腳傷第238章 緣起第158章 環彩閣第39章 討論伊始第14章 秦王危機第165章 多情的曖昧第21章 陰險李泰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63章 親人團圓第27章 誰錯了第157章 聚會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55章 問策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90章 離別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