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孫享福的書房,不是比較親近的人,是不允許進入的,馬周便是很少有的能夠進入孫享福書房談事情的人。

“下官是來向都督請罪的。”進了書房,馬周便一臉慚愧的拱手行禮道。

“賓王無需如此,以你之品級,雖然能出入中樞,但所掌的權力終究有限,往後,還是多與武將多交流,能借力時需借力,有時候對付那些世家子,跟他們扯皮打智謀戰,還不如果斷選擇武力解決。”

武力是使人遵守規則最簡單的辦法,馬周是有武將關係基礎的,他的關係戶常何的級別就不低,而且,就是鎮守長安的主要將領之一,如果馬周請他來擺平那些霸佔礦場的山賊土匪,估計就不會拖到現在了礦場的拍賣會都還沒有召開。

“都督說的是,下官今日才知道都督與他們周旋之不易,今日所來,除了請罪之外,還想邀請您到渭南去看一看,恐怕也只有您幫忙出謀劃策,才能讓各個行業的工廠加快建設。”

“呵呵,才說了你不會借力,就馬上到我這裡來借力了,行吧!陛下後天回長安,我明天倒是有一天時間可以去看看,不過能不能真的幫上忙還不好說,另外,等陛下回來之後,我會借給你四個人,他們或許能幫到你不少忙。”

孫享福說的,便是跟着李世民的大隊伍回來的馬林張全和王富王貴兄弟,他們四個人雖然是普通工匠出生,但卻是孫享福手上最早一批開始搞各種技術研究的人,像馬賽,于傑這樣農門的後起之秀,都是被他們引着走上技術研究的道路的。

現在的他們,已經比較擅長解決各種生產難題了,此前在善陽掌管了一段時間的製造業之後,對於管理方面,他們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馬周雖然聰明,但畢竟是個讀書人,而且是知識面比較窄的寒門書生,有他們四人時常在旁邊做一些技術方面的提點和建議,能幫馬周解決很多問題。

“如此,下官便多謝都督了。只是這礦場······”

“礦場的事情,我已經和潞公商量解決了,過兩日,你便能得到清單,拍賣的事情,你按照善陽的那套來就行了,協議供礦是必須要實行的,在不知道礦場具體儲備量的情況下,可以制定一個階梯式的價格,分不同金屬,每開採出一萬石礦石,和每開採出一百萬石礦石,都要定個價,在特殊時期,必須保持七成以上的款項,用礦石與朝廷結算,其它時期,可以與朝廷協議結算。

至於地方民壯自行組織開礦的,還可以把條件再放寬些,冶煉廠出車馬上門收貨,他們只要負責從礦場裡把礦石開出來就行。

對於那些有礦產資源,卻沒有人開採的地方,可以採取承包制,即,每交上來一定量的礦石,咱們給他們一定量的工錢,任何地方有能力組織大量勞動力的商賈,大戶等,都能包工。開的多,他們也賺的多,這樣,咱們就能儘快的得到各色礦石,而等所需要的礦石足夠了之後,可以隨時叫停。”

“都督之才勝下官多矣,頃刻之間,便出了這許多能夠解決問題的好計,下官佩服。”

“可別誇我,你的問題要是解決了的話,就趕緊回去忙活吧!陛下回來之後,只怕過不了幾天也會去渭南視察,你得再加把勁了。”

“下官明白,那明日上午,下官便在冶煉廠恭候都督前來指導了。”

孫享福笑着揮了揮手,示意自己知道了,馬周便退出了書房,本來想着這下終於有時間跟孩子們培養培養感情了,德叔卻是送了一張邀請函進來,是之前長孫無忌送來的,請他晚上到望江樓吃飯,看看這時辰,孫享福只得搖頭起身,出了府門,邁步向望江樓走去,沒辦法,長安城有宵禁,晚飯的時間,也就下午四五點左右,因爲大多數人都要在天黑之前吃喝完。

長安城可供孩子們休閒娛樂的場所,便只有望江樓的遊樂場了,即便現在不是夏日可供游水的時節,攀爬網,牛筋蹦牀,滑梯,鞦韆,各種兒童玩樂設施上,都有很多孩子在玩耍,由於場地有限,還有很多孩子需要排隊。

孫享福來到三樓外側的包間的時候,長孫無忌正在窗口,居高臨下的看着遊樂場玩耍的孩子們發呆。

“距離不遠,在下就步行來的,讓長孫尚書久等了。”

“正明說的那裡話,老夫也是剛到不久,今日一早,府上收到了侯君集的信,老夫可是被他信中的一番描述,弄的是坐立難安,先前已經去他府上談過,他也解釋不清楚,便想來問問你了,莫非,這錢莊,真的可以讓我大唐,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長孫無忌就是大唐管錢的,兩千三百萬貫的軍備費用,最刺激的當然是他的神經,孫享福知道他跟侯君集擔心的點不同,他已經知道了如何操作貸款,只是擔心錢莊一下子放兩三千萬貫的貸款出來,會影響整個經濟體系。

想了一下之後他才答道,“非也,國用,始終是國用,是國家花出去了的錢,這些錢如果不能快速回籠,歸還到錢莊,那麼朝廷就不能再度向錢莊大額度的貸款。

所以,要想國用足,光是一個錢莊還不夠,還需要足夠流通和開放的市場,保證國家的稅收不斷的增加,不使出現過度貸款的情況,將整個市場搞垮。”

“正明能否說的細些?”長孫無忌。

對於後世一些最普通的經濟問題,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兩眼一抹黑,那麼孫享福就只有用實例說明了,指了指窗外的遊樂場道,“長孫尚書請看,咱們長安只有一個遊樂場,即便現在是十月冷天,遊樂場裡也人滿爲患,可想而知,夏日,水上樂園營業的時候這裡有多擁擠,這證明了什麼?

光長安城內的常住人口便有七十萬戶,加上週邊半天之內可以到長安城的縣城和村落的百姓,至少也有兩百萬以上人口,那麼孩童的數量至少能夠達到五六十萬,只靠這一個能供兩三千孩童玩耍的遊樂場,顯然是不夠的,這就說明了咱們的遊樂場的數量沒有滿足市場的需求。

要知道,這些場所,雖然是在賺百姓的錢,卻也是在不斷給朝廷提供商業稅收,這樣的場所多了,市場上錢財的流通量就更大了,朝廷的稅收,自然也就更多了。

另外,還有一個開放的問題,長孫尚書雖然沒有去過善陽,但應當知道善陽的街區制吧!”

“這一點老夫知道,聽說善陽的街面上比長安還熱鬧,白天晚上都一樣。”長孫無忌從孫享福的話裡面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快速的接話道。

“您主官戶部,應該知道長安城和善陽城的稅收的吧!”

“知道,長安截止上月,總稅收七十八萬貫,善陽好像是一百二十八萬貫,咦,善陽居然比長安多出這多。”

聞言,孫享福笑了笑道,“要加上這個月的數字,差距就更大了,因爲善陽上個月開始在舉行全軍大比,稅收會有一輪猛增。

這也是開放政策和封閉政策的區別,善陽採用的是街區制度,臨街商鋪大多營業到午夜,沒有宵禁,雖然只有長安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大概三四十萬人的樣子,但是,商業消費很旺盛,每個人,每個月都在掙錢,給官府上繳個人所得稅。他們也幾乎每天都在花錢,給官府創造商業稅收,這才導致了善陽的稅收屢創新高。

反觀長安,一百五十多萬人口,三成以上是大戶人家的奴僕,幾乎完全不給朝廷創造稅收,四成以上普通民戶,自給自足,一年也不消費幾次,還有一成左右的窮人,想消費,消費不起,沒有個人所得稅,而真正經常逛街消費的,不過是一兩成人而已,這樣,就導致了長安的創稅人羣基數,沒有善陽大。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是因爲制度的不合理,首先,宵禁就限制了很多生產和消費。

善陽沒有宵禁,很多工坊,晚上都開工,任何人,臨時起意了,都可以馬上去到自己想要消費的場所消費,甚至很多街面上的店鋪,晚上的生意比白天還要好。

可能有官員會說,長安實行宵禁,是爲了治安考慮,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想要偷,想要搶的人,不會因爲實行了宵禁,就不出手犯罪了,因爲去偷,去搶的人,都是生活拮据的人,不去偷,搶,他們就沒有飯吃,人餓了,可不管你有沒有宵禁,都是有可能冒險出手的。

只有讓經濟好起來,讓大家都可以輕易的找到一份工作賺到錢,滿足自己的吃穿住行,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去犯罪了。

其次,就是長安各種不知所謂的條條框框太多,我給您打個比方。

在長安,當官的,在街頭吃個東西,被御史看見了,要彈劾。

擺個奢侈些的酒宴,被御史看見了,也要彈劾。

甚至,衣服穿的不規整,也要彈劾。大熱天的,把官袍系的嚴嚴實實的,熱出毛病了,也不願意敞開了,這不是什麼保持官員威儀,這純粹就是傻。

在善陽,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管你是朝廷大臣或者升斗小民,看到街邊有賣好聽吃的,停下來腳就可以買,買了就可以吃,當官的也好,百姓也好,穿個短打衣衫木屐拖鞋什麼的,就可以上街,甚至夏日裡,有些男人喜歡裸着上身逛街,也不會有人管,因爲這些情況,並沒有引起什麼社會混亂啊!

按說,善陽的不識教化的胡人居多,治安應該會很差的,但情況卻剛剛相反,善陽的治安不說有多好,起碼比長安要好。因爲,大家都有工作,能賺到錢養活自己。

讓所有人能夠肆意的消費,就會讓更多人的產出能夠賣的出去,掙到了錢的他們,會再度消費,讓另外的人,把他們的錢賺走,金錢在百姓手中不斷的流通,不僅會讓大家都有事做,得到物資上的滿足,還讓官府的稅收也增加,一舉多得。”

“你的意思是說,作爲官府,咱們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雞毛蒜皮的條條框框上,應該要關注的是擴大金錢的流通,讓更多人的消費起來,這樣朝廷的稅收就增加了?”

長孫無忌在經濟上面,總算是比侯君集懂的多些,聽了孫享福舉的一些實例之後,立馬就懂了。

這樣,孫享福纔好繼續跟他聊下去,點了點頭道,“正是,刺激消費,國家纔能有稅收,而創造消費市場,就能解決很多窮人的工作,就業問題,當那些富人,花錢的地方多了,他們手頭也會緊,那麼他們會做什麼?將那些養着不能幫他們創造多少收益的奴僕,也放出來工作。或者,拿出自己家裡的資本,也來投資做生意,這樣,朝廷的稅收面就更廣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00章 再對質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18章 殺倭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11章 戰略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00章 大動作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7章 進村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10章 回朔州第118章 殺倭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717章 到遼東第265章 會夷男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10章 回朔州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37章 五年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75章 唐奉義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60章 治理難第130章 計策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33章 種稻第146章 制海鹽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21章 開工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706章 開武舉第149章 歸來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543章 採紅菱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
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00章 再對質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18章 殺倭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11章 戰略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00章 大動作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7章 進村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10章 回朔州第118章 殺倭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717章 到遼東第265章 會夷男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10章 回朔州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37章 五年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75章 唐奉義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60章 治理難第130章 計策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33章 種稻第146章 制海鹽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21章 開工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706章 開武舉第149章 歸來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543章 採紅菱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