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

“皇上,這是外事部和民政部聯合擬定的關於龍家的安置方案,皇上要不要看看?”八月底的長安也迎來了深秋的肅殺,李玄清正在看中原幾個省送來的關於冬季招工修路的計劃書,岑天時從內閣大樓那邊跑到含章殿,道:“龍家已經抵達靈州,不日就可抵達長安,這批人皇上要不要見見?”

“讓那個龍玄和龍毅過來吧,其他人你們內閣處理一下,打散撒入中原各地。另外那龍家軍些軍隊什麼的讓總參去處理。”李玄清一邊招呼岑天時坐下一邊想了想道:“這幫人其實對於咱們現在而言也沒有多大用處,只是暫時不能留在肅州那邊,大軍交戰留下這麼一個軍政合一的家族豪門在前線,還敵友難辨,不是好事。”

李玄清的話讓岑天時點了點頭,大唐帝國進入天啓三年,各項事業都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不僅僅是新經濟模式在帝國內部得到廣泛推廣,之前一直緊缺的官員配置也在民政部這兩年竭盡全力選拔行政學院的新學員補充進入行政體系而得到逐步完善,之前留任的大批舊式官員在一次次的實戰之中淘汰下來,讓位於這些剛出校門但是充滿熱血和幹勁的年輕一代。而且隨着帝國內部交通和經濟的發展,那些大家族也開始逐步分裂,不再聚集一地干擾地方行政。李玄清早期摒棄宗族,堅持依靠鄉里兩級制度管轄地方的辦法雖然一開始遭到了極大的困難和阻礙,但是隨着中央政權的強勢以及各省布政使衙門的權力不斷深入基層,被困擾千年的皇權不下鄉的狀態開始在中原大地逐步被拔除並且逐步往南延伸,覆蓋住各主要省區。而被收復最早的北方各省在這一方面明顯比起南方要激進很多,工業和商業發展越完善的地區,這種鄉里制度也更完善,以幽州和幷州爲代表的北方工業省份現在已經將鄉里兩級行政崗位作爲新下放的行政學院學生鍛鍊的地方。這種類似於後世大學生村官的制度雖然依然有很多弊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打破了鄉里官員依靠當地,逐步形成的那種不允許外人插手本地事務的障礙。在強有力的改革派面前這些都被統統掃進了垃圾堆之中。

事實上岑天時一開始還想着依靠這些本地的宗族穩定地方,但是在看到各地宗族的作用越來越小甚至很多時候拖了當地政務的後腿之後開始果斷清理這些宗族把持鄉里的弊病,將北方几省全部變成新政的試點區,抽調大批的行政學院學員進入地方鍛鍊,並且明確規定凡是加入基層鍛鍊的學員優先提拔。而且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將原本的鄉里官員和其他地方互換,這種不斷加人,然後不斷來回調動的辦法雖然造成了百姓很多時候都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官是誰的窘態,但是卻切實解決了難題。而且在教育逐步普及之後百姓識字率提升的同時思想覺悟和對於政治的理解也拔高了不少,很多政策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有時候又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也是李玄清說龍家這種大家族其實對於如今的大唐作用不大的原因所在。如今的大唐在交通條件大爲改善的同時內部人口、物資和商品流動越來越快,已經形成了一個日益完善的整體。李玄清的這些來自於後世肢解大家族甚至是宗族的辦法也有了實現的條件,依靠國家機器和空前發展的交通將這種以血脈和地域爲傳承的家族間接分解在國家發展的大潮之中,讓其內部的凝聚力沒辦法聚合起來,最終成爲國家這個概念當中的一個個基本個體。

岑天時聽到李玄清的話之後一邊點頭一邊做好記錄,原本還打算問一下什麼時候見見龍玄和龍毅的,結果徐天翔從外面走了過來,見到兩人都在也不客氣走到旁邊坐下道:“皇上,張朝奉那邊是鐵了心要打一仗了,玄影衛報告說沙洲內部天方教滲透嚴重,圍繞着歸義軍周邊的幾個勢力都幾乎全部捲了進來。”

“都妄圖自立了,張朝奉這種叛逆。”張朝奉的行爲自然是刺激到了岑天時這種大一統思想嚴重氾濫的人,所以聽到徐天翔說歸義軍那邊鐵了心要打,頓時氣的鬚髮噴張。

“我估計現在已經打起來了。消息是玄影衛加急送過來的,但是也已經是十天前了,今天是二十九,也就是說搞不好西征軍那邊都和他們打完一戰了。”徐天翔苦笑道:“咱們在後方等消息太慢了,雖然這一路上都是飛鴿傳書,但是依然沒辦法掌控全局。”

“之前塔希他們送來的草原馴鷹手後勤部那邊不是已經在着手訓練鷹隼了嗎?你們沒找到合適的?”徐天翔說的這個李玄清也沒有好辦法,現在就算是他搞出無線電,你覺得你會用?所以想了想揉着眉頭道:“我聽說渤海灣那邊盛產一種叫海東青的鷹,你讓後勤部的人都試試。不行就讓塔希組織一下他們的族人,再聯繫一下達韃省那邊的地方官,捕捉草原那種馴鷹。這樣的話至少可以快一點。”

“我已經和玄影衛還有後勤部那邊打過招呼了,草原上馴鷹的辦法現在也在系統的整理,打算第一批先用在西北。話說這鷹確實和鴿子不一樣。”徐天翔笑道:“如果有鷹的話,那麼我們和前線聯繫上最起碼縮短一半的時間。現在倒好,都不知道西征軍那邊到底打得怎麼樣了。”

“萬毅那邊只怕不是一場戰役能夠解決得了的。不然的話天成和厚純還有小四不會一頭鑽到那邊的。”李玄清放下手中的計劃書若有所思。這三人都是有着敏銳的直覺,只怕也是發現了歸義軍那邊的複雜性。

“只怕更多的是擔心西北漢民這百年以來被各族欺壓形成的那種扭曲性的心態吧?”岑天時對於軍事沒有理會,天策軍的高級將領一次性去了那麼多,這場戰役在他看來幾乎不可能輸,倒是民政這一塊他也和李玄清一樣有着擔心,之前李玄清將龍家整個從肅州剝離只怕也是存着這樣的心思。只不過這種辦法只是權宜之計,總不能將歸義軍下轄的百萬漢人全部從西北抽調出來吧?張家在瓜洲這些年雖然也不得人心,但是比起中原王朝來說只怕這些漢人反而會更加相信張家。

“不管怎麼樣,先打下來再說吧。至少在冬季來臨之前我們拿下瓜沙兩地,用水磨的功夫還是有辦法的。”岑天時看着李玄清沉吟的臉色道。

李玄清點點頭笑道:“說的也是,先打下來再說。大不了當成異族重新融合就是了。”

時間倒退到十天前,也就是天啓三年八月二十左右,在胡小四從瓜洲發出緊急情報的時候,清水河那邊萬毅佈置的口袋陣也終於等到了高昌回鶻的蹤跡。但是此時戰機卻不是特別好,曹仁貴的兵馬進入瓜洲之後倒是沒有多大動靜,反倒是大力整修城防準備依託城牆優勢和天策軍持久作戰,而且爲了應對天策軍的攻擊準備了幾百架牀弩佈置在城樓。這些萬毅倒是不擔心,只要曹仁貴不出城對於他的影響就不大,只不過張朝奉的後續大軍卻讓他隱隱然感覺到不妙。這個人雖然萬毅沒有見過,但是在玄影衛的情報當中卻有描述,他從起兵開始到現在基本上都是一直謀定後動,而且在進軍途中還和南下的高昌回鶻人秘密會見了一次,雙方應該是達成了什麼協議。

也就是這次會面讓萬毅想到了更多,原本自己將陣線前移到清水河源頭,就是要造成一個局部上的優勢讓對方聯軍的兵力人爲的分化成三股,如果對方見面那麼自己的計策也就直接被擺到了檯面上,一旦二者合流那麼自己的正面戰場只怕面臨的壓力就會更大。而算算回鶻人進軍的時間和速度,這種擔心也在不斷的被放大。

“命令李天一率軍從前方陣地撤出,前往左翼隱蔽待命,另外調集一個都的機械弩隨行,讓他不要管正面戰場的戰況,給我盯着左翼,一旦有其他軍隊介入,給我務必攔截住對方。”萬毅對於這種戰場之外的威懾也是無奈,不過想來想去還是打算抽調機動兵力去應對,而且將李天一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因爲李天一的兵團是西征軍中唯一一個保持着完整的騎兵作戰的兵團,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用騎兵衝鋒的辦法和對方打對攻,將戰役拖到主戰場分出勝負爲止。

做完這些萬毅也不再管其他的,靜靜等待回鶻人來進攻。對於奇襲什麼的此時已經沒有多大用途,自己佔了清水河,對方如果不想打就必須退回去,這是沙洲以北最好的水源地,回鶻人十萬騎兵要想過去的話就必須打破天策軍。這也是萬毅直接陳兵在此的原因,畢竟幾十萬人不可能有什麼好隱蔽的。西北作戰比不得中原,這裡其實是騎兵最好的戰場,一望無際無遮無攔,十里之外的騎兵如果全速進攻的話也不到一盞茶十分就能夠抵近天策軍的陣地。

事實上在萬毅發現回鶻人蹤跡的時候對方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現了天策軍的軍陣,二十萬人沿着無數鋸齒狀的陣地將整個清水河的源頭全部囊括進去,這是在逼迫自己攻擊對方的陣地。回鶻人的高層當中有一個人如果天策軍這邊的高級將領見到的話一定會很好奇,甘州回鶻首領龐特勤也在其中,不過此時在高昌回鶻人當中他的龐特勤的身份已經不顯眼了,甚至都已經恢復了本來的名字——扎德勒,畢竟甘州回鶻已經覆滅,他近乎孤身一人來到高昌,能夠位列此次統兵的高層還是因爲高昌回鶻覺得帶着他至少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否則的話就算是同族,在這個強者爲尊的西北失去了族人的首領只怕也就是浮萍一朵了。

“扎德勒,對面的漢人是何人統兵?”此次回鶻的大軍統帥是王子契畢合力,算是當年突厥人的分支了,只不過這些年和回鶻王族合流,成爲王族的一支。說起來這一點高昌回鶻和安西回鶻還是有差別的,他們之前雖然被黠戛斯人追殺的更加厲害,但是也造就了一個更爲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將之前突厥人的遺臣全部囊括進來,經過百年的分化融合,很多當年突厥人的後裔如今都已經成爲回鶻王族和貴族,他們已經徹底忘記了自己之前的歷史,成爲回鶻的一部分。從這一點來看貌似安西回鶻還相對保持着回鶻人最純正的力量和族羣。

“大唐上將萬毅,之前是西北邊軍靈武軍高級將領,後來大唐被皇帝李玄清統一之後就由此人統兵進入西北。此人有多次和我西北各族交戰的經驗,吐蕃人、溫末人以及我甘州回鶻一支都是敗在他的手中。”扎德勒聞言臉色一黯,但是還是如實回答道:“請王子多多重視此人,萬毅用兵綿密堅韌,和其他將領大是不同,而且早年經歷過西北各族攻擊中土的大戰,對於我等有着莫名的仇恨。”

“你放心吧,本王不會輕視的。只是他們唐軍佔領河源,我們失去了水源補給,你說我該從何下手?”契畢合力點了點頭,畢竟高昌回鶻這一代人都沒有和漢人打過交道,對於扎德勒的意見還是很重視的,只不過萬毅的陣地讓他感到爲難,如果沒有水源的話,就算自己率軍衝入瓜洲,也會被對方尾隨追擊。可是選擇對峙的話只怕會渴死在這裡。

“王子莫不如等到張朝奉率軍匯合之後兩軍合力打下河源?”扎德勒看了看身邊其他將領的臉色一咬牙還是將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但是不等他繼續說身邊就傳來了其他人的聲音,“扎德勒你是不是被漢人將腦袋都打壞了?歸義軍主力要跟上我們三五天之內都不會有可能,我們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等待?依我看對面的漢人都是步兵,步兵怎麼會是我回鶻騎兵的對手?”

“王子,如今的大唐可不比以前,他們手上有火器,步兵不會比騎兵差的。”契畢合力能夠聽扎德勒的意見並不代表其他人也一樣,這羣回鶻人將領之前剛剛和西北的葛邏祿打過一仗,現在是兵勢強盛,對於扎德勒的話不屑一顧。說到底還是扎德勒失去了族人,在此地說話沒有分量,加上新敗之後投靠高昌回鶻,這些信奉武力爲尊的回鶻人壓根就看不起這個同族。

“好了,雅克,你帶着默罕僱傭兵上去試試漢人的深淺,其他人準備好,如果對方真如扎德勒所說咱們就再議,如果不是就衝上去將漢人擊敗奪取河源。”契畢合力看了一眼臉色通紅的扎德勒,但是也沒有阻攔身邊的將領,準備先試試水,畢竟是口說無憑。再說了將默罕僱傭兵上對於回鶻人來說就算失敗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反正這種白蠻子在西部花錢都能買得到,損失再大回頭找歸義軍要錢就有多少要多少。

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
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