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

潯州城外,天策軍各式武器紛紛逞威,潯州城在立城百餘年之後到了毀滅的邊緣。但是這一幕卻絲毫沒有讓陳宇動容,對於他來說與其說是在攻打潯州還不如說是背後的大唐帝國在掃蕩一切舊勢力。此時大唐在西南的衆多藩鎮之中,只剩下曲承美還算是有一點漢人血脈,至於眼前的龐巨昭和葉廣略?陳宇冷冷一笑,爆破組在避開城樓上那些被逼迫攻擊的士兵箭矢之後,來到城門口。

“預備,點火起爆。”陳宇見到最後一組爆破手拉響引線不要命的往回跑的時候,右手一招,身後戰鼓隊猛然間鼓聲震天而起,天策軍此時集中在潯州城外幾萬大軍做好了全部準備,一隊隊天策軍組成無數的小隊集結待命。

“轟隆隆”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猛然間想起,潯州城的城樓如同坐上了飛機一樣衝上天空,這一聲爆炸則猶如將整座城牆都掀了起來,然後重重的砸在地上,灰塵漫天而起,伴隨着這個火光四散而飛。

“全軍衝鋒,給我衝。”陳宇一聲怒吼,頓時間所有的天策軍狂嘯而出,朝着潯州城衝了上去。而陳宇這邊的爆炸也讓潯州西城之外柴嘉所在的戰場帶來了新的契機。彷彿是一瞬間的契機,柴嘉也在同一時刻發起了全線衝擊。五萬大軍對陣對面的近乎十萬人卻絲毫沒有怯色,柴嘉甚至親自帶隊發起衝擊,機械弩密集如簧的弩箭打破了對面少數部族聯軍的攻擊步伐,密密麻麻的爆炸讓這羣烏合之衆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攻擊,被柴嘉的部隊硬生生的插入己方隊形之中。這一幕讓柴嘉欣喜若狂,一面率隊衝擊一面迅速讓身後的機械弩迅速調整角度和射距,沿着前線衝鋒部隊的箭頭打開局面。

天策軍在潯州城外兩方面動時動作讓龐巨昭和葉廣略的計謀頓時化爲泡影,相對於龐巨昭尚有些勇氣,帶着部隊在城內和天策軍打的有聲有色,阻攔天策軍入城的步伐,葉廣略此時卻在籌劃着退路,和天策軍三場大規模的戰鬥讓葉廣略喪失了和對付正面交鋒的勇氣。只是此時他的部隊已經和天策軍糾纏在一起,要想全身而退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在彷徨無計之後只能咬着牙催促部隊跟隨龐巨昭衝鋒在前,不過他身邊的親衛部隊卻始終守着南城門,想着該如何撤出去。

其實葉廣略此時是想得太多,天策軍在兩線出擊之後基本沒有能力同時在南城設伏,這一點也在最後救了葉廣略一命,讓他在最後時刻逃出潯州。

但是此時天策軍在陳宇的事先謀劃之下基本上是一邊倒的在巷戰之中取得優勢,三人一組的小隊不斷穿梭在城內各處,依靠着遠近交替相互支援的優勢硬生生的擋住了對付優勢兵力的出擊,在地形佔據劣勢的情況下不僅牢牢的維持住了戰線而且還能夠在大隊人馬進入城內之後迅速往前出擊,幾萬名弓箭手在無數的近戰部隊後面冷箭齊出,將龐巨昭的士兵逐個擊殺,掩護倒盾手和長槍手不斷前進,朝着城中的節度使府衝了過去。

城內天策軍逐步站穩腳跟,城外柴嘉的優勢更加明顯,在天策軍野戰部隊面前,少數部族聯軍雖然佔據兵力優勢卻絲毫沒能擋住柴嘉的步伐,天策軍戰力如虹,不斷切割少數部族的兵力,而柴嘉則親率一隊人馬迅速挺進對方的中軍位置,從內部攪亂對方的部署讓對方徹底混亂。

可以說陳宇和柴嘉在兩個戰場都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如果不是柴嘉想要一舉殲滅少數部族的主力,這場戰役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在柴嘉率隊衝鋒之後,從攻城部隊那邊調來的弩炮也開始發威,炸藥包的威力不是機械弩能夠比擬的,巨大的爆炸在人羣之中不斷響起,讓這股少數部族聯軍徹底崩潰,滿地都是這些亂兵四處亂竄,這一幕倒是讓柴嘉有點皺眉,不過很快就調整部署,將陣型改成了一個四面包圍圈,將這些少數部族亂兵往中間驅趕,而後方的炸藥包則集中對着人潮中間轟擊,這一次柴嘉要鐵了心利用火藥的威力讓這些人亡魂喪膽,一舉震懾住周邊的所有部族勢力,爲以後大唐的統治奠定基礎。

這一幕註定了死亡和鐵血,炸藥包不斷掀翻無數的亂兵,斷肢殘臂在空中飛舞。被打蒙的少數部族亂兵在天策軍巨大的包圍圈中四處亂竄,根本找不到逃亡的路徑,只能在這一聲聲的爆炸中煙消雲散。

城外的爆炸也讓陳宇微微點點頭,他的攻城部隊也開始在城內肅清龐巨昭的部隊,節度使府已經遙遙在望,龐巨昭沒有絲毫還手的餘地被壓的步步後退。這一幕讓身處南城的葉廣略看的心驚膽裂,再也顧不得其他,帶着身邊的親衛部隊不管不顧打開南城門開始逃出潯州城。他的逃亡讓南城迅速失去了守備的力量也讓葉廣略自己的部隊軍心迅速喪失,潯州城內的局勢更加混亂不堪,天策軍前線的將領迅速覺察出異狀幾乎是在中軍命令到來之前迅速發力將攻擊步伐加快,許多天策軍士兵更是直接朝着龐巨昭防守實力最強大的潯州城主大街衝了過去。

不過相比城內的局勢,城外柴嘉那邊卻曬先結束戰鬥,在無窮無盡的爆炸之後剩下的少數部族亂兵被殺的徹底失去了靈魂,見到天策軍一層一層合攏包圍圈,幾乎是急不可耐的放下武器舉手投降,這一幕讓柴嘉點了點頭,揮手讓身邊的部隊開始抓捕俘虜,將這些人迅速押解到大營內看管。與此同時抽調部隊軍隊匯合弩炮部隊開始攻擊潯州西城大門,前後夾擊城內的龐巨昭部隊。這樣一來等於是切斷了龐巨昭的後路,城內守軍幾乎是在爆炸聲從西城響起的那一瞬間軍心徹底喪失,連帶着龐巨昭本身都是心驚膽裂,手中的武器再也拿不住,咣噹一聲掉落地上。他的這股動作似乎也讓周圍的人連帶着一起放下了武器,至此潯州城正式落入天策軍手中。

俘虜了龐巨昭之後陳宇率兵迅速全城抓捕俘虜然後押解到城外看押,龐巨昭及其黨羽家屬等等也全部拿獲快速送到廣州交給指揮部。柴嘉則率兵馬不停蹄的掃蕩周邊的嚴州、橫州和白州等地,抓緊時間拿下這兩個藩鎮的其他州縣。而潯州城內的陳宇在封存了龐巨昭的財產以及潯州府庫之後並沒有拿獲葉廣略,所以特迅速發下海捕文書開始緝拿葉廣略。

只不過此時葉廣略卻已經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地盤帶着沿途的敗兵前往交州投奔曲承美,打算依靠這股最後的漢人藩鎮勢力庇護自己。

陳宇在此時給廣州的指揮部發去戰報,彙報潯州之戰的經過,並將大部分俘虜交給後勤押往廣州,同時催促接受官員前來潯州等地。柴嘉此時也已經率兵掃蕩了白州等地,天策軍兵鋒迅速越過葉廣略的地盤抵達欽州和薛萬里駐紮在此地的一個營匯合然後西向停經扈州,朝着曲承美而去。而陳宇這邊也帶着主力部隊從橫州出發開始往北攻擊賓州和澄州,將戰線和西路軍在牂牁的南部邊界匯合。

這樣一來天策軍在西南的勢力終於徹底連接在一起,南部柴嘉和曲承美遙遙相望,北部陳宇和西路軍匯合之後已經在籌備對於南詔的戰事。

而消息送到廣州指揮部的時候楊天成和王厚純齊齊一笑,西南地區終於只剩下曲承美一個漢人勢力了,在海軍已經駐紮廉州港之後曲承美也已經被天策軍列入了消滅的目標行列之中。不過此時已經是天啓二年十二月底,他和王厚純在交代完諸事之後將前線的指揮權下放給陳宇之後兩人率領指揮部人員登船離開廣州北上杭州然後迴歸長安大本營。

兩人的離去意味着天策軍江南指揮部的任務全部結束,剩餘的交給陳宇就可以了。不過此時的長安大本營,薛洋幾人卻帶着牂牁大祭司蘭槿來到大唐帝國的中樞長慶殿,李玄清接受了蘭槿的牂牁降書和降表,不過緊接着巧兮就帶着蘭槿回到後宮賜宴招待。李玄清和岑天時對視一眼看着薛洋哈哈大笑。 щшш★ t t k a n★ C○

“皇上,我看開年之後就可以給薛洋他們賜婚了,到時候薛洋返回牂牁就可以直接成親。”一旁的徐英笑道。

岑天時搖搖頭道:“還是在長安成親比較好。一會讓小四派人去牂牁傳旨,着李陽和大長老等一行來長安朝見皇上,順便參與大祭司和薛洋的婚禮。”

李玄清點點頭笑道:“我看不僅僅是他,還有天翔他們幾個,乾脆辦一個集體婚禮吧,古人云成家立業,如今你們都是統兵萬衆的大將,只怕也沒有什麼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我看先生不如替他們一起操辦一下。”

“皇上放心,這件事交給我和小四,保證讓他們滿意。”岑天時剛走胡小四就走了進來看了一眼薛洋笑道:“恭喜了我的薛大帥,聽說你要成家了,還是人家大祭司,厲害了。”

幾人取笑了薛洋一番之後又聽了薛洋和徐英彙報西路軍這一年來的戰情彙報之後胡小四才道:“皇上,天成和厚純日前已經從廣州啓程返回長安。陳宇那邊也已經攻下了潯州等地,目前西南那邊只剩下曲承美和南詔了。曲承美還好說,畢竟還是大唐的藩鎮勢力。只是這南詔國有點不好辦。外事部那邊已經接到了南詔國的國書,南詔國使臣已經啓程朝長安而來,聽說是想和我們談判,但是具體的情況還不得而知。”

“談判?有什麼好談的?憲宗時代他們三次進攻四川殺死殺傷我喊人無數,這麼大的恩怨就這麼了了?而且知道我天策軍兵鋒逼近還不投降還想着談判?”徐英對於南詔國的行爲不屑一顧。

“說的也是,要談判就應該投降。我回頭找岑先生讓外事部通知他們備好降表,否則的話直接打過去就是。”胡小四剛剛說完一句之後忽然想起了什麼道:“皇上,我看南詔國搞不好會重新和吐蕃人聯絡,借兵抵抗我大軍攻擊。”

胡小四的話讓在場的人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之前南詔攻擊四川就是收了吐蕃人的蠱惑,只怕這一次真的會讓他們得逞,借兵來對抗天策軍。

不過李玄清倒是不在意,吐蕃和大唐一樣四散分裂這麼多年,其本土的羊羌等地王系腐朽日益嚴重,估計也沒有多少力量能夠借給南詔了。

“薛洋,你們西路軍年後匯合柴嘉攻擊南詔國,如果對方借兵,就索性從南線進入藏區,將吐蕃徹底擊敗。藏北高原也是時候歸入大唐的版圖了。”李玄清點點頭道:“小四到時候通知你岳父,將他們的兵馬全部納入到天策軍的體系當中,作爲第二路兵馬進入藏區。”

“皇上,我記得天翔的謀劃當中明年沒有攻擊藏區的計劃啊?”胡小四點點頭繼而又苦笑道:“進軍藏區只怕未必就比西進河西容易,咱們的準備是不是少了點?”

“皇上不必擔心,進軍藏區就交給我們西路軍吧,薛洋保證一定拿下藏區,將整個藏北高原納入到我大唐的版圖當中。”薛洋行禮道:“我西路軍一年以來基本上都是在山區作戰,熟悉山地作戰地形,而且山地營也久在藏區駐紮適應高原作戰,交給我們最合適不過了。”

李玄清看了一眼兩人點頭道:“你們去交代一下吧,玄影衛全力探查南詔的意圖,如果吐蕃大軍東進,你們西路軍則立即出發,徹底消滅西南巨患,爲我大唐贏得一個安穩的大西南。”

“徐英你應該知道當年厚純和萬毅在西北豎立的兩座京觀吧?”幾人退出長慶殿之後胡小四拉住薛洋和徐英二人道:“吐蕃和我大唐有着百年血仇,安西屠城之恨至今仍是我大唐百年的遺憾,如果你們打進藏區我想你們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徐英臉色一怔,冷冰冰的吐出幾個字,讓周圍的空氣更加陰冷。他和薛洋都是經歷過當年原州一戰的將領,自然知道這股來自百年前的國仇需要怎麼做才能夠化解。此時胡小四的提醒就是要告訴他們兩人,這股仇恨需要他們這一代將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消滅,大唐帝國和天策軍的軍魂需要敵人的鮮血和白骨來洗雪

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
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