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

沙洲這邊王厚純一邊收攏各方兵力將前期薛洋爲了節省時間並沒有花太多精力的播仙鎮周邊地區到于闐之間的廣大的安西區域重新派兵佔領,並且緊急抽調後方三個國民警衛隊營配合拓跋思諫這邊準備的民政官員前往接收。而陌刀營在修整了三日之後開始拔營起程重新趕回伊州,準備參加後續的攻城大戰。

“部長。”薛洋站在王厚純面前恭恭敬敬的行軍禮,臉色帶着一絲絲的激動和難以言明的興奮。薛洋能有今天得益於當年王厚純對於他的信任和放權,在自己從原州調任中原出任滄州兵團總制之後就將手中的第三營現如今天策軍鼎鼎大名的最精銳的精銳部隊交給了他。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薛洋在其後收復江南和進軍西南的諸多大戰之中屢建奇功,成爲天策軍成軍以來自行培養的青年將領中最傑出的一位。

“辛苦了,這次跑了一萬多裡。”王厚純拍了拍薛洋的肩膀兩人邊走邊道:“西北這邊的戰事馬上就要結束了,我看你又要去藏區高原了吧?”王厚純來西北的時候總參那邊其實已經在籌劃進藏區的戰役了。而薛洋的第三兵團因爲常年在西南和藏區邊境駐守,所以幾乎是入藏的第一人選。如果不是這一次萬里奔襲騎兵軍團不能勝任山區行軍只能抽調第三營這種步兵當中速度最快最擅長在高原行軍作戰的部隊,或許薛洋都已經在藏區了。

“能夠配合部長作戰,是薛洋的榮幸。此戰之後部長是否要回總參?”薛洋點了點頭,在老上司面前他可不是那種第三兵團的總制,反倒是變成了一個有點緊張的下屬,不過沙洲之戰結束之後王厚純的使命也已經完成,西征軍交給萬毅指揮就可以了,再增加一位主帥容易令出多門,雖然天策軍在李玄清的整合之下沒有太大的派系,王厚純和萬毅本身也都是私交極好,但是畢竟每個人對於戰術理解和指揮風格都不一樣,所以王厚純在將沙洲的戰情詳細的發揮總參之後,李玄清實際上也已經讓徐天翔下令調王厚純立即回總參協助楊天成策劃即將開始的收復流求的海陸聯合作戰。

“我估計皇上那邊的命令已經在路上了。不過還要等內閣和副首相那邊安排的民政官員到位。”王厚純帶着薛洋朝着拓跋思諫的住所而去,笑道:“于闐那邊張勝已經開始出擊了,我需要等到他們換裝完畢接替徐英之後才能走。”于闐那邊雖然徐英依靠山地營一己之力堵住了護密暫時維護了于闐內部的穩定也隔離了薩法爾王朝的報復,但是三月份已經過了一半,難保對方不會採取行動。所以西征軍的當務之急是拿下伊州徹底橫掃高昌回鶻。而王厚純則需要儘快整合南線的力量,在北線天策軍主力放手大戰的同時守住于闐,保護這個安西的前進哨所。

“于闐單獨建省了,副首相這邊已經在安排人手,播仙鎮附近的廣大地區將變成安西省,只不過需要等到後期版圖完整之後再說。”王厚純笑道:“你打算等徐英那邊回來之後再一起回河西還是不等他了?”徐英短期之內估計是沒辦法從護密撤回了,至少在王厚純全面評估出安西兵團的真實戰力之前,徐英的山地營是于闐境內唯一一支天策軍的精銳部隊。

“我聽部長的。”薛洋也知道王厚純這話也沒有真的徵求自己的意思,徐英這邊什麼時候歸建決定權不在他自己手上,雖然第三兵團因此有可能會被拆開,但是在帝國利益面前這都不是問題。

“藏區那邊的氣候和西北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更加惡劣,你們這一跑幾乎是一個多月馬不停蹄,撤回河西稍作休整吧,具體的安排到時候總參會直接聯繫你。”王厚純點了點頭拉着薛洋走進拓跋思諫的住所,見到這位副首相剛剛走出院子頓時笑道:“副首相安好啊,這幾天勞累了。”

“少來,你不會帶着薛洋來我這就跟我說這幾句廢話吧?”拓跋思諫對着王厚純翻了翻白眼,這幾天他一個搞民政的也跟着王厚純他們天天在沙洲城督戰,這好不容易打贏了還需要和楊易及時安排人手去接管軍隊打下來的龐大地盤,尤其是于闐那邊,可是方圓近千里的西域大國啊,就這麼被硬生生的塞到了自己手上,雖然內閣那邊抽調了大批官員,爲了保證前線這邊的需要甚至將河西那邊幾乎所有的州郡級的副官全部送了過來,但是拓跋思諫依然感覺到頭疼。這才和楊易商量完兩部合署先軍管然後再慢慢轉化,剛出來就被這傢伙調侃所以直接一個白眼翻了回去。此時此刻王厚純算是最清閒的一個人了,沙洲附近的軍隊安排都不要他怎麼過問,陌刀營已經返回前線了,有薛洋在,第三兵團會自己處理好後續的雜事,飛鷹旅大統領蘇小虎本人都來了,自然也不需要王厚純操心,玄影衛那邊一向都是獨立於軍政系統之外的。所以這位作戰部次長才有閒心帶着自己的老部下來自己這裡。

“亂說,我是來你這裡有正事的,楊易呢?我來之前親衛還跟我說他在你這裡的。”王厚純對於拓跋思諫的白眼一點惱怒的意思都沒有,反而一本正經的說有正事,還問楊易在哪。這一下將拓跋思諫唬得一愣一愣的,急忙讓身邊的親衛去找楊易並且帶着兩人來到正廳。

“看在你有正事說的份上,來嚐嚐慕容家給我帶來的這洞庭好茶。”拓跋思諫給兩人倒了一杯茶笑道:“這君山銀針可是皇上年前時候專門讓皇后娘娘建的茶廠才炒出來的,我花了老大的功夫才弄來這麼點,今天便宜你了。”

王厚純對於茶葉沒有那麼癡迷,但是好茶還是本着能喝就喝的原則,所以帶着薛洋一點也不客氣的美美的喝了一杯之後才放下茶盞咳嗽了一聲笑道:“副首相,你的茶葉喝了,我來說說形勢並且說下於闐那邊的事情。楊易來了,快坐吧。”王厚純剛開口見到楊易急匆匆趕到頓時笑道:“剛好,這件事趁着薛洋還沒走定下來之後纔好。”

“首先不管曹仁貴會不會被咱們收服,歸義軍從此被咱們掃入歷史塵埃,西北漢人最後一個和我大唐背離的藩鎮煙消雲散,意味着我大唐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徹底統合人心。”王厚純說起民政這一刻居然也是有條有理,而且還沒等拓跋思諫這邊反應就接着道:“而且經過前期的梳理,其實播仙鎮附近的區域在飛鷹旅持續不斷一個多月的打擊之下基本上那些異己分子都已經被全部掃蕩完了,剩下的依靠國民警衛隊維持秩序你們民政就已經能夠慢慢布點將其納入到帝國的正是版圖之中。我今天要說的重點是于闐,也是西北之中南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地方。”

“因爲沙洲之戰之後我們和回鶻人之間所處的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原本我們因爲後勤線漫長,勞師遠征處於戰略不利位置,但是此時在兵力被我們大規模殲滅之後其實我們已經慢慢將局勢扳了回來,尤其是于闐被我們拿下,雖然由此可能需要面臨薩法兒王朝和薩曼王朝的攻擊,但是佔據于闐之後我們其實就佔據了整個安西戰略的主動位置。只要我們在於闐保持五萬人左右的軍隊就能夠震懾住周邊的大小部族,使其不敢異動,這樣一來我們西征軍主力才能夠安心的從伊州開始一路掃蕩至疏勒,完成東西包抄的戰略任務。因此,如何維持好一個穩定的于闐至關重要。”王厚純將沙洲之戰之後敵我雙方的實力消退帶來的雙方在戰略上的地位的改變說了出來之後一指點在了于闐的位置上,神色嚴肅道:“如今于闐境內有山地營一個營的精銳部隊加上張勝率領的安西兵團五萬人,兵力是足夠了,但是安西兵團剛剛組建,本身還沒有換裝,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他們的戰力和對於帝國的忠心能不能值得信賴是軍方接下來考慮的重點,不過相對於軍政而言,民政纔是最複雜也是最難的。”王厚純沒有接着說軍政的事情,事實上軍政分離的政治格局被李玄清確立至今,軍政兩個系統的人基本上不會插手對方的事情,即使幫忙也只是協助,不會起到主導作用。不過王厚純此時說到于闐的民政而且還帶着薛洋過來,頓時讓拓跋思諫明白對方的意思。因爲薛洋和即將要回來的秦空都是對於于闐內部的局勢有着直觀瞭解的人,他們的意見將對接下來拓跋思諫整理安置於闐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秦空那邊還需要等一段時間,他們玄影衛那邊有事情暫時過不來。”王厚純提了一句秦空之後轉頭道:“薛洋將你知道的事情說一說吧。”秦空那邊因爲需要提前安排暗衛去搜集薩法兒和薩曼等地的情報並佈置暗衛的網絡,所以短時間內過不來。

薛洋點了點頭,開始講述于闐內部的具體情況,並且着重介紹了悟心等人之前在於闐內部的影響以及當初李陽對於悟心等人的解決方案,並且彙報了一下自己在出發之前交代給張勝提前解決分化于闐內部軍隊的事情。

“所以我建議國民警衛隊進駐之後想辦法將剩餘沒有分化解散的于闐軍隊全部就地轉化成建設兵團,一方面收攏住于闐國內的青壯年人口,一方面控制這些人迅速進行改革,防止他們被其他人利用。”薛洋介紹完基本情況之後見到王厚純點頭繼續道:“只要我們控制了人口才能夠穩定住于闐的局勢。畢竟相比較其他地方,于闐盛行佛教,所以普通民衆沒有其他部族那樣具有攻擊性,而且唐言在於闐通行比較廣泛,對於我大唐的認同也比其他部族強烈,至少我們天策軍走在於闐都城的大街上那些百姓沒有覺得驚奇。”

“我已經通知大本營那邊,對於悟心一行進行妥善處理,最好內閣那邊組織一下成立皇上上次說的宗教協會什麼的,讓悟心他們佛教的人主持。”拓跋思諫聽完薛洋的介紹和建議之後若有所思道。

“放心吧,這件事我會注意的。”楊易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有多說什麼,但是眼神之中還是透漏出了一絲莫名的神采。他是安西軍後裔,此時馬上就要進入安西了,就算楊易沒有石堅他們那樣執着,但是對於當年先輩的功業還是莫名的神往。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