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

“傳令燕赤霞,立即發起反衝鋒,給我頂上去。”東邊的那道長虹讓高思繼兵團的所有官兵瞬間安下了心,援軍如期抵達,戰場之上從來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消息了,高思繼的命令剛剛下達,燕赤霞就帶着自己的部隊開始投入反攻,機械弩負責東邊的一個衛開始放開所有手腳,原本用來打反擊的弩箭被全部搬了殺過來,機械弩一刻不停的朝着前方傾瀉火力,無數的火箭騰空而起,在夜空之中綻放出無數致命的火光,隆隆的爆炸聲讓一切在這一刻都變得無足輕重,燕赤霞的手下趁着這難得的掩護和指引迅速越過和曹仁貴部隊的中間線朝前攻擊。

此時的曹仁貴的五萬歸義軍幾乎算得上歸義軍這支西北漢人藩鎮最後的軍事力量了,而且相比較張朝奉在沙洲城戰鬥到最後一刻,曹仁貴對於手下的兵力更加的珍惜,所以幾乎就在天策軍的機械弩集火射擊的那一瞬間他就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了,恐怕八成自己想左右夾擊對手的同時,對方也在打着相同的主意,而且依照目前對方的動作來看,天策軍的主帥已經實現了自己的部署,自己已經被對方前後夾擊了。

曹仁貴還沒有來得及動作,只見自己的軍隊後方一陣大亂,雷鳴般的槍聲印證了他的想法,自己的後軍被攻擊了。那麼到現在爲止情勢已經很明瞭了,沙洲城和張朝奉估計已經落下帷幕了,那麼自己......

曹仁貴一刻都呆不下去了,所以幾乎是在一瞬間立即傳令,讓部隊快速集結然後不管不顧朝着西北方向急速開拔,這是要強闖坎離山口的節奏。而且不得不說的是曹仁貴其實選擇了一個好時機,燕赤霞的部隊還沒有衝上去包圍曹仁貴,而後方陳裕時纔剛剛抵達歸義軍後軍,雙方一時之間甚至還在開戰,此時選擇快速脫離戰場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只不過坎離山口歷來都只有一條路,也就是被高思繼堵在中間的這條路,通往安西的大屯城和石城地區,也是絲綢之路南線在安西的起點。

曹仁貴本來就經常隨商隊出沒這一代,對於坎離山口的地形自然是非常瞭解,坎離山口的兩端都是懸崖峭壁,之間的距離非常窄,所以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勁的風口,西北風常年在這裡呼嘯,導致這裡的山石風化嚴重。不過這些對於曹仁貴來說都不重要,當務之急在這種情況下曹仁歸必須在天策軍兩方合圍之前將自己的部隊帶入山中,然後順着早先自己找好的小道脫身。

只不過這樣一來那些回鶻人的話只怕難以脫身了,不過這已經不是曹仁貴現在能夠考慮的了,只不過曹仁貴這麼不管不顧的還真的收到了奇效,至少他的中軍和前鋒部隊還真的順利脫離了燕赤霞和陳裕時的包圍,只不過代價就是後軍被全部當成了餃子,而且爲了不讓天策軍察覺曹仁貴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到他們,只能遠遠的吹響了號角然後急急的套進坎離山口附近的大山之中。

高思繼原本並不清楚曹仁貴的動作,但是讓他奇怪的燕赤霞只是一萬人的部隊,但是上去之後居然能夠佔據絕對上風,而且前方不斷有逃逸和投誠繳械的歸義軍被現場抓了過來,這讓高思繼疑竇叢生,按照情報介紹,曹仁貴可是有着五萬人的兵力,燕赤霞纔多少人,就算沙洲那邊派來了人,也不可能有太多部隊,而歸義軍的戰力也不可能因爲統帥的關係而直接降低這麼多。

“機械弩立即打出火油彈照射四方,給我看看曹仁貴到底在搞什麼鬼。”高思繼心裡隱隱然有些不安,當即改變策略,並且開始讓機械弩立即發射火油彈照亮前方道路,想辦法打探到曹仁貴到底在想什麼。這一下火油彈迅速升空然後落地燃燒卻讓高思繼差點咬碎了牙齒,被燕赤霞和陳裕時包圍的頂天了只有一萬人,很明顯曹仁貴已經趁着夜黑逃走了。

“該死的,讓燕赤霞給我全力攻擊,給他一刻鐘必須解決掉這裡的歸義軍。”高思繼一聲怒吼身後的親衛嚇了一大跳,慌不迭的去傳達將令,而此時高思繼也正好聽到了曹仁貴那邊傳來的號角聲,這一下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明白了,曹仁貴這是在提醒回鶻人撤兵。

“豈能讓你如願?”高思繼冷哼一聲,右手一揮身後的親兵立即豎起身後的大纛,高高飄揚的戰旗加上越發激昂的衝鋒號讓在對陣烏斯兒跟着怒吼起來,他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但是高思繼的怒吼和這種全軍奮戰,沒有命令不得後退一步的軍令號角讓他根本沒有時間反應,第一時間帶着親衛隊衝了上去,後續的天策軍更是召喚自己的戰馬立即發起衝鋒,無數的天策軍士兵縱馬馳騁衝向了回鶻人的軍隊。而這一刻身後的機械弩三衛立即開始全力調整射距掩護騎兵軍團發起攻擊。

此時的回鶻人已經開始有所騷動了,曹仁貴給的信號雖然不明確,但是對於回鶻人來說卻也足夠了,而且此次帶隊的安西回鶻人的騎兵統帥對於戰機的把握比起上次的高昌回鶻王子要強的多,幾乎就在烏斯兒發起衝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部署撤退,原本作爲預備隊的回鶻騎兵後隊在奔馳之中強行掉頭然後朝着身後疾馳而去,中軍開始主動上前和烏斯兒衝撞在一起,掩護已經被天策軍擊散的前軍順利撤出天策軍的攻擊範圍。

高思繼的臨機決斷讓回鶻人的撤退變得異常艱難,雖然烏斯兒的第一波攻擊被對方的中軍前出順利化解,順帶着還反包圍了烏斯兒,但是隨後已經召喚戰馬發起衝鋒的天策軍騎兵卻成功的追上了回鶻人的腳步,在放完手中步槍的子彈之後很多天策軍士兵爲了加快速度直接將步槍拋棄,然後揮舞着唐刀開始參與殺戮,已經飆起來速度的天策軍騎兵其實力絕對不在回鶻人的戰力之下,而且高思繼本來就是騎兵戰的高手,他手下的騎兵軍團比起中央警備營的親衛營和直屬營都不遑多讓,這樣一來回鶻人的中軍被天策軍騎兵順利的纏住了。

“機械弩最大射距,給我轟擊回鶻騎兵的後隊,讓他們沒有辦法逃脫。”高思繼是鐵了心要留下眼前的這些回鶻人所以根本不顧烏斯兒被圍,下令除了燕赤霞的本部人馬之外的所有並團主力全部上前,發動集羣衝鋒,與此同時下令機械弩所有弩箭全部執行戰場遮斷任務,將回鶻人的本陣和突出的中軍之間的聯繫全部隔斷,這樣一來就讓這股突出來的中軍就成了孤軍被隨即衝上來的騎兵部隊分割包圍。

這幾下突兀之極但是卻十分精準的戰場指揮讓高思繼將原本將要落空的戰役硬生生的打成了圍殲戰,騎兵軍團主力上前圍殲回鶻人,而燕赤霞和從沙洲趕來的陳裕時則合力將剩餘的歸義軍逼入絕境,大批量的歸義軍將士被生擒俘獲帶來了更爲惡劣的後果,戰場之上的歸義軍士兵徹底崩潰,從後面追上來的陳裕時甚至沒有多少機會攻擊就需要面對一羣一羣的投誠士兵。

這種情景導致的結果就是燕赤霞和陳裕時剛一匯合就將圍捕歸義軍的任務交給了對方自己帶着本部人馬立即上前參與圍殲回鶻人的戰役。燕赤霞的迴歸導致了高思繼兵團全部的主力全部參戰,這場戰役也沒有了轉圜的餘地。絕對的兵力差距讓天策軍有足夠的士兵對付已經鏖戰許久的回鶻人,這樣一來等於宣告了回鶻人的失敗。

戰役打到如今這股地步已經不需要高思繼的指揮了,所以在燕赤霞加入戰場之後高思繼就帶着親衛隊開始朝着曹仁貴消失的方位追了上去。

“果然,這裡有小路。這個曹仁貴只怕以後會對我軍有大麻煩。”高思繼看着前方雜亂無章的腳步以及隨處可見被丟棄的兵器雜物點了點頭,此戰沒有收到全功這個曹仁貴還真是見機得快。只不過高思繼沒想到的是他剛纔對於曹仁貴的評價真的一語成讖,曹仁貴逃到安西之後果然鬧出了天大的動靜,給西征軍進入安西帶來了天大的麻煩,甚至直接讓之前的戰略計劃都成了一紙空文。

高思繼回到戰場的時候烏斯兒也已經接近收尾,大批量的回鶻人被擊殺之後帶來了建制的混亂,烏斯兒也從中突圍而出並且開始指揮部隊四面合圍,一圈圈的開始將回鶻人的部隊外圍切除,這種不斷切割然後縮小的切圓戰法對於輕騎兵來說是最基本的戰術,利用優勢的速度和騎射將對手切碎。

這樣的戰法一出現回鶻人就開始騷動,回鶻人作爲馬上民族對於這種戰術自然是熟悉之極,所以被烏斯兒這一招打的迅速敗亡,戰至天明時分,三萬多人的會糊中軍被烏斯兒幾乎全部剿滅,被打散的回鶻人一萬多人也被生擒。

高思繼帶着大隊的俘虜回到沙洲的時候沙洲也在經過一夜的激戰之後逐漸恢復平靜,柴嘉的大隊人馬在廝殺了一夜之後將歸義軍最後的抵抗力量剿滅,柴嘉幾乎是踏着已經被凍結成冰塊的血跡踏入了歸義軍的節度使府大門,入城的天策軍在搜捕完俘虜和散兵遊勇之後開始在全城執行戒嚴任務,柴嘉帶着一衆高級將領剛剛坐下高思繼也入城了,至此萬毅部署的三路大軍兩路已經完成了任務,只剩下拓跋思繼一路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對於拓跋思繼的話,柴嘉和高思繼倒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三路大軍之中拓跋思繼那邊是相對而言最容易的,目標明確而且對付的還是僱傭軍。僱傭軍和正規部隊最大的差別就是韌性,也就是對於戰爭殘酷程度的承受能力,僱傭軍雖然戰力強勁,有些僱傭軍的戰力甚至比起正規部隊還要強的多,但是卻沒有多少韌性,很容易因爲戰局的僵持和逆轉而導致戰力喪失。

“柴嘉,你給大帥的戰報寫完了嗎?”高思繼見到柴嘉的時候見到城內已經基本恢復平靜,所以問道。在見到柴嘉點頭之後嘆息道:“看樣子我需要單獨給大帥再寫一份戰報了,左翼大軍出了點意外,是我的失誤,我需要向大帥說明情況。”高思繼之前被任命爲西征軍副帥,按道理柴嘉還在他之下,所以聽到他這麼說忍不住好奇到底出了什麼事。

“棋差一招,被曹仁貴逮到了空子,歸義軍除了被俘的這近一萬人之外,剩餘的都被曹仁貴帶着逃脫。”高思繼坐下來苦笑道:“我一時不察放走了曹仁貴,只怕以後會帶來大麻煩。此人雖說指揮不行,但是決斷能力其實還是不錯,而且有一股斷尾求生的勇氣,不能小覷。”

高思繼這麼一說倒是讓柴嘉吃了一驚,自己雖然在沙洲的時候聽蘇小虎的意見及時派出了陳裕時支援高思繼,但是沒想到居然還是出現了這種狀況,柴嘉幾乎可以肯定如果自己的援軍沒有及時到達的話曹仁貴一定會配合回鶻人圍殲高思繼。

“你別寫了,大帥那邊應該已經和副首相開始啓程朝着沙洲來了,如果不是副首相的傷勢還沒好,估計大帥都到了。”柴嘉的話還未說完門外就傳來了蘇小虎的聲音,“老柴,副帥回來沒有?拖把將軍和趙四那邊傳來情報,他們基本上已經完成任務了。”蘇小虎聲音剛落人就已經進來了,見到高思繼坐在那裡頓時笑道:“看樣子咱們都差不多了,拓跋思繼那邊已經擊潰了吐蕃僱傭軍,還帶回來了他們的主帥,趙四那邊也成功的攔截住了張氏一族數百人現在正在趕赴沙洲的途中。”蘇小虎這一嗓子也等於是宣告了玄影衛策劃了將近兩個多月的計劃至此全部結束,天策軍拿下沙洲,歸義軍正式成爲歷史。

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
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