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

而此時西路軍的另外一支偏軍卻在大部隊的遮蓋之下秘密繞道嶽州等地悄然進入江南地區,兩萬多人晝伏夜行,在沿途玄影衛的策應之下居然繞過杜洪的防區來到鍾傳的領地。

“神福兄,這是臨行之前大帥給咱們的將令。”眼看着江州已經不遠,李陽也不想隱瞞李神福,將薛洋的將令掏了出來遞給李神福笑道:“神福兄咱們這次就是要偷襲鍾傳在長江沿岸的橋頭堡——江州,將盤踞在這裡的趙德樞的軍隊打散,這樣鍾傳是否是真心歸順大唐就一目瞭然了。”李神福原本對於將自己調到西路軍有些不爽,但是在接過薛洋的將令和聽到李陽的解釋之後恍然大悟,他本來就是楊行密的淮南軍旗下第一悍將,對於這種偷襲自然很喜歡,兩人合計完之後讓副將帶隊繼續潛伏,自己和李陽兩人帶少量部隊前往去觀察江州近況。

“還別說這個江州城還算比較繁華啊。”李神福笑道:“比起廬州都要好。”

“等打完這一仗咱們去長安,那才叫繁華盛世。”李陽難得的說了句題外話,緊接着點點頭道:“他們在江州城的城防應該都是朝江邊佈置,如果咱們迂迴到南邊的話,說不定可以奏到奇效。神福兄覺得如何?”

“沒問題,今天早上玄影衛不是還傳來消息說大帥那邊已經在給咱們做戰術佯動了嘛。咱們如果出現在南邊的話,肯定可以出其不意,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李神福點頭不已,對於李陽的心思很佩服,如果換做他自己的話估計肯定直接率軍強攻,和對方硬碰硬。

兩人計議一定,回到軍營開始往後方傳達訊息,讓薛洋的大隊人馬也選定在今夜渡江,吸引對方火力轉移到江邊,好趁機偷襲江州。與此同時玄影衛的人也和城內的暗衛取得聯繫將城內的佈防圖帶到了城外。

兩人給薛洋發了訊息之後立即率軍繞道開始朝江州以南進發,不過很快李陽就開始皺眉,江州附近民居衆多,百姓靠江生活,此時白天行軍如何能夠掩人耳目?而且天策軍的軍服和軍旗也在此刻變得異常醒目。

“李陽兄咱們這麼行軍估計很快就遮不住行跡了,前方哨探彙報,咱們腳下的山勢很快就沒有了,前方五里的地方是一片大平原,好幾個村落都在那裡居住,暫時是沒辦法穿過去了,要不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李神福本來帶隊在前方探路的,此時快速走了過來道。

“命令部隊就地休整,注意隱蔽。”李陽命令部隊停下來之後繼續道:“咱們需要想個辦法隱蔽好自己的行蹤,好方便晚上夜襲。”

“這樣,神福兄,咱們可以派遣少部分人手混入城內,到時候接應大部隊進入,其他人就在此地埋伏。”李陽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道:“此地距離江州南城直道還有十五里左右距離,按照第十五營的速度,十五里的距離兩刻鐘時間就能夠趕到。”

“李陽兄的意思?”李神福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但是身後卻傳來了玄影衛隨軍人員匆匆的腳步。

“兩位將軍,胡統領從洪州傳來最新消息。”玄影衛送上情報之後匆匆而去。

李陽接過情報掃了一眼將情報遞給身邊的李神福獨自沉吟不語,手指也在地圖上不斷的劃來劃去,似乎在思考什麼。

“胡統領讓我們奔襲洪州?這不是鍾傳的老巢嗎?”李神福看完情報疑惑道:“咱們就兩萬人馬如何突進到洪州?”

“把這份情報火速送給大帥,並且配上江州的佈防圖。”李陽將手上的情報連同玄影衛送來的江州佈防圖全部交給親衛帶往江北武昌,然後對着身邊的李神福道:“神福兄,咱們需要立即改變目標配合玄影衛直插對方老巢——洪州。”

“胡統領此時送來情報讓我們改變目標必然是洪州那邊出現了意外,依我看八成是鍾傳的真實意圖已經被察覺出來了。”李陽點點頭繼續道:“而且如果咱們突襲洪州也會一舉打破整個鍾傳勢力的割據,從而攪動整個前方戰事,等到大帥率軍渡江也可以一舉拿下整個洪州地區,結束西線戰事。”李陽已經想到了胡小四讓他突襲洪州的意圖。

李神福點點頭道:“那咱們是立即行動還是等待大帥的命令?”

“時間不等人,大帥肯定也會讓我們先行行事的。”李陽擺擺手道:“神福兄咱們事不宜遲再次繞道從前方右側避開前方村落這樣就到了通往洪州的道路了。”李陽對着地圖想了想道。

“既然如此那就立即出發吧。”李神福見到李陽都這樣說也沒什麼意見,兩人當即率軍朝洪州而去。

此時身處洪州險地的胡小四或許都不曾知道自己傳出去的一個消息居然在後來直接改變了整個江西的戰局,也讓西路軍一舉拿下洪州等地,成爲第一個完成戰略目標的集團軍。

不過此時的洪州也確實已經到了最危險的境地,胡小四和李繼鵬在和鍾傳接觸之後立即被人鎖定了,如果是胡小四隨身將龍組也一起帶進了洪州城,恐怕還真的難以善了。在龍組截殺了幾批前來暗殺胡小四的人手之後,兩人也發現了城中的異動。只怕這洪州城也已經脫離了鍾傳的控制了。

“統領,要不我去想辦法送你出城吧。”李繼鵬在傳出消息之後回來對胡小四道。對於此次行動李繼鵬是最受傷的一個,本來鍾傳幾乎是已經談妥了準備歸順長安,但是沒想到事於願違,反倒是自身都落入險境之中。

“這件事不怪你。不過身爲玄影衛成員你還是犯了大忌,無論何時玄影衛都是諜者的最高境界,但是此刻咱們身處洪州卻被別人算計,你知道爲什麼嗎?你的心思中功利之心太重了,已經破了自己的心境,看樣子之前在成都的事情對你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等到此間事了你回總部一趟吧。”胡小四嘆了口氣道:“失去了心境必然會露出破綻,這樣纔會讓咱們進退失據。”

“去通知龍組,一部今晚去趙德樞的府門前蹲點,如今今晚趙德樞有行動立即動手截殺,另外一部去北城門附近埋伏。我估計以薛洋的速度,如果第三營晝夜兼程的話要不了兩天時間必然會出現在洪州城下。”胡小四拍了拍李繼鵬的肩膀道:“咱們也轉移吧,這裡已經被盯上了。”

胡小四算的沒錯,天策軍的確是在第二天傍晚時分秘密抵達洪州城外,但不是第三營,而是李陽提前過來了。不過對於洪州城的命運來說天啓二年的四月十五是一個關鍵的節點。趙德樞秘密派遣死士準備劫持鍾傳被胡小四的龍組成員擊殺,幾十名培養了十幾年的死士纔出府門不到百餘丈就死於非命。這個噩耗讓趙德樞以爲自己在洪州城已經不安全了,鍾傳已經準備對自己下手,所以於十五日夜準備逃出洪州回到自己的駐防地江州,卻沒想到的是剛好撞上了城外的天策軍。

原本李陽和李神福兩人還想着如何想辦法去攻打城池呢,卻發現城門自己打開了,裡面一彪人馬夤夜出城。兩人對視一眼幾乎是同時殺出。天策軍在兩位主帥的率領下蜂擁而出將趙德樞徹底打蒙,在他尚未反應過來之前,李陽已經率領自己的親衛朝着城門而去。趙德樞正要阻攔卻發現一名身着黑色盔甲的將領猶如一陣狂風一般衝到自己面前,手中長刀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將自己身邊簇擁的親衛一一放倒在地。

“你們究竟是何人?”混亂之中的趙德樞也顧不得李陽了,手中長槊架住李神福的致命一刀怒喝道。

“要你命的人。”李神福渾然沒有把趙德樞放在眼裡,長刀迴轉之後立即揉身再上,一刀重似一刀,根本沒有給趙德樞喘息之機,身形一躍騰空而起,一招力劈華山依仗着自己的騰空之勢壓制住騎在戰馬之上的趙德樞之後,人在空中借力直接到了趙德樞的背後,將他硬生生的提了起來。

這一下變故讓趙德樞的人馬頓時大亂,而李神福的軍隊這時候也趁勢圍了上來。

不過就在此時城門口卻忽然一陣大亂,原本被關閉的城門這時候卻忽然被打開,城內也出現了廝殺,一隊身着夜行服的人赫然打開城門並且抵住了前來圍剿的守城士兵。

“給我殺。”李陽沒認出來這些人其實就是龍組的人,不過此時也顧不得其他的了,直接揮軍就殺了進去,徹底將守城士兵驅散,牢牢地將城門給守住了。而此時李神福拿下趙德樞之後,城外的情勢也變得非常明朗,本來趙德樞帶的人就不多,在爲首之人被拿下之後其他人頓時作鳥獸散。李神福也不遲疑直接率軍和李陽合併進入城內。

“神福兄,咱們兵分兩路,你率軍解決守城士兵,我率軍突入城內想辦法和玄影衛匯合,想辦法拿下鐘傳。”李陽簡單的吩咐了幾句之後直接率軍往城中心突進。而這時那些身着夜行衣之人也開始亮明身份,玄影衛龍組的標誌讓李陽瞬間辨識出來,當下更不遲疑讓龍組的人迅速帶着自己前往鍾傳所在的節度使府。

一路上李陽讓士兵高聲呼喝天策軍的名字,表面自己的身份,對於負隅頑抗的所有人一律格殺當場,血腥的場面也讓這些洪州守軍不斷後退。

“哈哈,李陽怎麼是你?薛洋人呢?你們來了多少人?”李陽剛剛率兵來到節度使府,黑暗中胡小四的身形快速出現哈哈大笑道。

“胡統領。”李陽見到胡小四之後行軍禮道:“事態緊急,李陽剛好率軍在江州境內,所以提前出發前往洪州接應統領。”

胡小四擺擺手笑道:“你小子不要拘束了。咱們都是自己人。這樣吧,你馬上率軍將節度使府圍起來,然後選精銳士兵和龍組一起突入節度使府,拿下鐘傳。”

胡小四的命令李陽沒有任何意見,當即讓副將率兵圍府,自己率親衛隊和龍組用炸藥包炸開節度使府大門,突入裡面。

炸藥包劇烈的爆炸似乎也讓節度使府裡面的人徹底炸醒,一場喧囂頓時上演,不過對於突入府中的天策軍士兵來說卻很簡單,凡是負隅頑抗的全部都是敵人,剩下的全部看押起來。

“你怎麼不進去?”胡小四見到李陽將任務交給副將之後自己站在府門外等候忍不住有些好奇道。

“末將隱隱然覺得這洪州似乎有些奇怪,也許鍾傳已經不在世了。”李陽有點疑惑的說了一句。

胡小四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道:“是啊,鍾傳已經被害了,兇手就是趙德樞。原本鍾傳已經投誠了,只是沒想到趙德樞下手這麼快,我也是沒有料到在洪州他的勢力居然可以延伸到節度使府裡。如果鍾傳不被殺的話形勢也不至於這樣。”

李陽點點頭道:“這也是統領急速召喚大軍前來的原因所在,不給趙德樞任何時間整合各方勢力。而且趙德樞一旦被我軍擒獲,必然會讓整個洪州地區陷入羣龍無首的境地,咱們一戰就可平了江西。”

李陽侃侃而談的樣子讓胡小四彷彿又看到了一位將星的崛起,對於天策府來說年輕將領是層出不窮,不說第一代中的薛洋,就是後面的郭崇韜、李陽等都已經嶄露頭角。天策軍後繼有人了。

就在胡小四沉思不語的時候,節度使府內部的剿殺聲也慢慢平息,胡小四和李陽相視一笑,兩人順着親衛開闢的道路走了進去。

天啓二年四月十五日夜天策軍突襲洪州拿下這個江西節度使的府邸,並且斬殺鍾傳所部兩萬餘人,俘獲趙德樞本人在內的將領十一人,一時之間周邊各地都被捲入了這場戰役的波動之中。

無獨有偶,薛洋在武昌磨蹭了兩個多月之後忽然率軍渡過長江,在海軍的掩護下強行突入江州城防,一舉將這個江西的前線堡壘拿下。佔領江州之後幾乎是馬不停蹄以江州爲中心散開,分兵掃蕩鍾傳的所屬州郡。

一時之間西線的捷報迅速傳遞給渡江指揮部以及長安大本營。

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