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

“總制,大食帝國那邊有使者求見。”天啓十二年四月初,曲承星剛剛從蘇伊士城工地返回波斯都督府,準備受命組建波斯艦隊的時候,也接到了親衛的彙報聲,這讓他眉頭一皺,還沒來得及開口就又聽到親衛的低語聲,“總制將軍,安西兵團張將軍已經在波斯都督府城內驛站等着您,聽說帶來了西征軍萬大帥的命令。”

“那你替我回復大食帝國那邊,就說我這邊有軍事要務處理,明日再來。”曲承星直接將大食使者給擋了回去,然後帶人從軍艦上下來之後直奔波斯都督府驛站,和張勝見上了面。西洋艦隊因爲主要駐紮地在西海郡,按照海軍部傳來的最新艦隊組建名單顯示,西洋艦隊的作戰地域在天竺半島以東海域,波斯都督府及其以西重新組建波斯艦隊,他本人也從西洋艦隊總制任上調到波斯艦隊任上。但是海軍部那邊並沒有傳來消息將波斯艦隊的指揮權劃到西征軍指揮部,但是曲承星也知道目前作爲大唐唯一一個在編的戰時集團軍,西征軍本身就肩負着處置大唐西北所有的突發事件,並且總參給的權力也是在必要的時候所有駐紮在西北各地的天策軍部隊西征軍都有權調動。所以曲承星見到張勝之後,張勝直接道:“曲將軍,按照暗衛那邊傳來的最新消息,地中海海戰在近期將進行展開,外事部那邊也接到了大食帝國的請求,要求我們派遣部分軍官協助他們整合海軍。總參已經要求西征軍指揮部酌情處置。這是大帥給你的命令。”

“大帥的意思讓我抽調一名參謀級別軍官和部分基幹力量幫他們一下?”曲承星看過萬毅的命令之後沉吟道:“按照我們海軍的預測,就算是換上我們的人指揮只怕依靠目前大食帝國海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頂多能夠撐夠半年,也就是一年,一年以後大食海軍目前的地中海艦隊主力都會被全殲,這是實力差距問題,不是抽調一些軍官過去依靠一些戰術革新就能夠彌補的。我不知大帥此舉所爲何故?”

曲承星的疑問張勝是明白,而且他之所以親自前來傳令也是帶有解釋其疑惑的意思,所以聞言開口道:“曲將軍,總參已經受命西征軍指揮部,要盡一切辦法將大食和大秦兩國的戰爭延長,拖得越長越好。所以大食海軍不能這麼快就被打敗,必須要拖住大秦海軍一段時間,這樣兩國陸海兩軍必然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戰績戰果,只有這樣兩國纔會形成拉鋸戰從而相互忌憚,彼此顧忌對方利用自己的優勢打亂自己的部署。”張勝這幾年不間斷的向派遣到安西兵團的參謀長尤溪坤學習大唐新式的指揮體系和戰術,進步非常大,所以解說起來倒是有模有樣,“曲將軍你們派遣過去的軍官要想辦法將地中海海戰的最終結果往後推延,這樣才能夠長久的拖住大秦海軍,使其不能夠援助陸軍。而大食帝國海軍被全線壓制之後也會造成陸軍不敢過分向前推進。畢竟按照目前兩國陸軍實力對比,大秦陸軍根本不是大食人的對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得好好想想辦法。”曲承星點點頭道:“張將軍請幫我轉告大帥,曲承星及西洋艦隊全體必竭盡全力完成大帥交代的軍令。”

曲承星接過軍令之後立即返回戰艦之上召集自己身邊的幾名參謀開始按照目前暗衛那邊傳來的最新消息以及兩軍目前擺在檯面上的實力和軍艦數量和彼此的水平進行推演,同時派人急速傳令目前駐紮在蘇伊士城執行紅海地區巡邏任務的李桂新,要求其立即趕往臥龍港等待自己過去。

而在第二天,曲承星也見到了大食帝國此次派遣過來求見自己的使者,不過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這位使者竟然是前來波斯都督府接收新式戰艦的主將阿姆杜拉。看樣子大食帝國那邊也是真的急了,所以纔會直接將自己的海軍主將派了過來。

“曲將軍,我受命前來請尊敬的大唐帝國能夠派遣幾名經驗豐富的將軍幫助我們贏得地中海海戰的勝利。”阿姆杜拉是個軍人,所以並不擅長客套,在兩人匆匆見禮之後直接開口道:“將軍想必也是知道的,我大食帝國雖然陸軍很強盛,絲毫不懼北面的羅馬人,但是我們的海軍卻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不得不求助我們的上國,大唐帝國和偉大的天策軍,希望將軍能夠助我們一臂之力。”阿姆杜拉說這些話的時候帶着一絲欽羨,大唐的鐵甲戰艦讓所有見到過的大食人都直流口水,但是奈何在這方面大唐卡的很死,不僅嚴禁類似技術出口而且封鎖非常嚴格,就連波斯都督府本地的造船廠都有無數的軍隊現場駐紮,而且暗地裡還不知道有多少密探暗中監視,讓他們這些人根本無法和對方的工人相接觸,連套套話的機會都沒有。而派遣過來教導自己操控戰艦的很顯然都是海軍正規部隊成員,更是讓自己無從下手。事實上,不僅僅鐵甲戰艦大食沒辦法,而且就連那些民用船隻自己這一方想盡了辦法也沒有什麼收穫,這些船隊不論是運送貨物前往巴格達還是蘇伊士,基本上都處於大唐海軍的監控之下,而且聽說對方的情報組織審查非常嚴密,凡是取得海外貿易的商家基本上每一個出海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自己想要靠收買的辦法跟恩就行不通。況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算是大唐願意將這些戰艦賣給自己,那條運河沒有挖通之前,紅海和地中海之間可是隔着數百里的陸地呢,難不成飛過去?

阿姆杜拉的這些心思可不敢說出來,大唐是越來越強盛了,強盛到他們這些將軍都有意的不去想萬一哪天大唐要對大食動手後果會怎麼樣,畢竟北面的羅馬人就已經讓大食帝國竭盡全力了,更何況已經望不到邊際的大唐帝國呢。怪不得去過大唐的商人回來都說那是個天朝上國呢。

“阿姆杜拉將軍,我已經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我協助你們。但是我大唐外事部那邊之前已經和大秦重申過,大唐不能插手泰西事務。所以恕我直言,我大唐無法直接派遣軍事力量參與到你們的爭鬥之中,否則的話就是違反我大唐的對外方略,我本人也是要受到軍法制裁的。”曲承星的這句話讓阿姆杜拉稍微有些失望的同時又有些如釋重負,畢竟大唐不幫自己的原因是要遵守自己的對外承諾,看起來大唐還是百年前那個帝國,對於承諾看的很重。這不論是對於大秦還是大食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所以阿姆杜拉很快調整好自己的思緒聲音急促的問道:“請將軍看在我國對於大唐是誠心誠意的面子上務必幫忙。”

看着眼前的這位長着大鬍子的阿姆杜拉,曲承星擺擺手道:“將軍不要着急,所以我大唐西征軍指揮部那邊也發過來了讓我酌情行事的命令,我的想法是我會抽調一個精幹的成員前往貴國海軍艦隊,負責給貴國海軍主將提供最詳細的戰術策劃和指揮建議,以幫助你們儘可能的拖到大運河修通,這樣一來你們從我大唐訂購的新式軍艦就能夠組成一支新的艦隊參戰,我想依靠着大唐新式戰艦的犀利加上由我們負責幫助培訓訓練,新艦隊一定能夠給大秦海軍一個出其不意。”曲承星的這個辦法並不能讓對方滿意,但是阿姆杜拉的也清楚只怕對方的權限只怕也只有這麼多,而且對於地中海那邊的老式海軍,阿姆杜拉本身也沒多少信心能夠打得贏大秦人,所以想了想點點頭道:“將軍的苦心阿姆杜拉明白,我代表我偉大的哈里發對大唐表示感謝,也感謝將軍能夠幫助我大食海軍。只是將軍我們明日想和貴軍在波斯灣附近舉行一個聯合操演,希望將軍到時候多多指點一二。”

“將軍客氣了。明日我也正好有些戰術需要提前交代給你們。”曲承星既然已經答應了這件事,所以也就不繞圈子,和阿姆杜拉分別之後立即吩咐駐紮在波斯都督府的兩艘出雲級戰艦做好準備,明日代表西洋艦隊和大食海軍的六艘新式戰艦進行聯合演練。而自己則開始思索接下來如何安排去幫助大食海軍拖住大秦海軍的腳步。

其實對於木質帆船戰艦的戰術,大唐這邊能夠有作戰經驗的只怕除了曲承星也只有在于闐任布政使的錢鏐兩人有些經驗了。畢竟大唐海軍從郭崇韜受命組建的時候就直接步入鐵甲戰艦和火炮武器時代,對於之前的風帆戰艦的交戰經驗乏善可陳。曲承星揉了揉腦袋仔細思索着以前在鎮海軍的時候那些海軍交戰戰法以及有了火炮之後木質戰艦究竟應該執行什麼樣的戰術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戰果。

“啓稟總制,地中海海戰的兵棋推演結果已經出來了。”曲承星這邊才思索出一點頭緒,參謀就走進來彙報道:“大秦海軍依照目前的態勢,三個月之內將全殲大食海軍主力,其後可以一次性抽調十萬人左右的陸軍在海軍掩護之下登陸埃及地區,攻入埃及。”

“三個月嗎?還真是夠短的。”曲承星搖搖頭苦笑道:“你們的第二個兵棋推演結果呢?如果我軍派遣人手協助大食海軍嗎?”

“大食海軍撐不過半年,而且還需要我軍爲他們每一支分艦隊配備一名參謀人員。”參謀不知道曲承星這邊在想什麼,所以直接開口道:“前提是大食海軍各級需要聽從我軍的建議,配備完整的號旗傳訊系統。”

“明日你們艦隊參謀處的人去參與和大食海軍的聯合操演吧。”曲承星道:“明日一早我先行一步前往臥龍港,你們參加完操演之後留在波斯都督府等待參謀長前來,然後一起趕往臥龍港和我匯合。”

“明日聯合操演主要演練什麼戰術?”參謀名叫吳三省,也是曲承星前年從海軍學院那邊抽調過來的新一代學員,心思很靈活,此時已經猜到了曲承星的心思,所以試探着問道。

“就演練海上游擊戰術,其他的不要輕易教給他們。但是這個海上游擊戰術你們倒是可以全部傾囊相授。”曲承星目光閃動道:“這是最適合他們的戰術了。不光是他們接收的新式戰艦還是地中海那邊的老式帆船,這種戰術都是以弱勝強最好的辦法。”

“總制說的是羣狼戰術?”吳三省點點頭站在一旁道:“按照他們接收的這批戰艦來看,狼羣戰術確實是最合適的戰術,甚至如果操縱得當的話用來對付咱們都有效果,只是他們在地中海那邊只怕未必能夠取得實際戰果。玄影衛那邊傳來的消息稱,大食海軍不僅僅裝備差,而且他們的戰術理念也非常落後,講究的還是一對一的跳舷戰,白白浪費了我們提供給他們的火炮了。”

“既然你這麼熟悉狼羣戰術,那麼給你一個機會,到時候跟着李桂新前往地中海那邊幫助大食帝國海軍一把。”曲承星倒是眼前一亮,吳三省對於大食帝國的海軍實力看的很透徹,所以這也讓他生出了另外一番心思,點點頭道:“參謀長過來還要一陣子,你安排好波斯都督府這邊留守人員事宜,讓參謀長過來接收。”

曲承星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第二天一早連和大食海軍聯合操演的事情都沒去就直接前往臥龍港,而吳三省倒是在留了下來帶着參謀處的幾名參謀負責和兩艘出雲級開始一點一點教授阿姆杜拉關於海上狼羣戰術的要訣。這種從風帆戰艦戰法中脫胎出來的戰術在有了足夠的速度和自由動力的支持之下,煥發出更強的威力,尤其是利用速度優勢化整爲零之後那不斷吞吐的炮火讓所有參與演練的大食帝國海軍將士雙眼冒光。對於海戰戰術落後整整一個時代的大食人來說,這種戰術已經是讓他們趕到心潮澎湃了。只有吳三省見着衆人的興奮嘴角忍不住歪了歪。大食海軍恐怕還不知道自己的北面敵人大秦人海軍真實威力到底有多大吧?不過吳三省也沒提醒阿姆杜拉他們,畢竟大秦海軍雖然強勁,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是那樣,只要有了火炮,吳三省自信就算是木帆船他也能將狼羣戰術玩出花來。

曲承星自己都沒有料到,自己在波斯都督府的一個無意當中的舉動卻在日後造就了一位海軍新秀的誕生。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