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博陵崔氏

簡簡單單地八個字, 卻似有無限風起雲涌, 波瀾壯闊,撲面而來。

袁恕己早已明瞭蘇柄臨所指何人。

自漢魏南北朝至隋唐, 天下世家大族多不勝數,然而其中最可稱道的是五姓: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有隴西跟趙郡,而本朝高祖李淵便是出身隴西,可見顯赫。

而五姓之中, 李氏跟崔氏因各有兩個郡望,所以世人又稱爲五姓七望。

但於當時, 若論名聲鼎盛世所盡知, 就算是至爲尊貴的帝王李姓,都比不上崔氏。

崔姓本源於姜,傳說是炎帝裔孫姜尚之後,因姜尚之後得崔邑爲食邑, 從此後,姜尚子孫以食邑之名稱爲姓,故而追本溯源,崔氏一族從西周開始。

後, 崔氏子孫繁衍生息,宗族日盛,強人輩出,族中子孫,或爲當世權臣,或封侯拜相,累累功勳顯赫,不可言說。

數百年的苦心經營,子孫們皆不懈自勵,歷經春秋戰國,秦,魏晉南北朝,到了隋唐,崔姓儼然已成爲天下第一姓。

世人拱手稱之位: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所以此刻蘇柄臨一提這八個字,袁恕己立即便明白了。

——五姓七望,天下第一,博陵崔玄暐。

十字街,窄巷之側。

阿弦扶着失而復得的這位仁兄,不知他怎麼會跑到這裡來,若是她晚來一步,後果不堪設想。

起初阿弦以爲是老朱頭把人送走了,如今看來卻不太像,難道是他自己要走?

可是先前還說已經忘了所有,這樣病歪氣虛地跑出來,是要去往哪裡?

但目前的燃眉之急,卻是快些將人好生帶回家中,偏偏這人雖看似枯瘦,實則沉重之極,阿弦扶着他的手臂,以肩頭抵着他的胸前,自覺不像是負着一個人,反而如同扛着一堆金石沉檀,舉步維艱。

正在上氣不接下氣,被壓的胸悶眼花,幸有兩個巡街的縣衙公差經過,眼尖看到是阿弦,慌忙衝過來,一左一右將人扶住。

彼時阿弦已經搖搖欲墜,若不是公差們及時相救,只怕這會兒她已被壓的撲跌於地。

兩名公差架住人,問阿弦道:“十八弟,這是什麼人?”一個瞅着男子飛須蓬頭的臉:“這樣可疑,莫非是嫌犯?”

阿弦正拄着腰吁吁喘息,聞言擺擺手,又吸了口氣:“不不,是我……是我堂叔。”

另一人忙笑道:“我正要說呢,先前聽高建提過,說是你家裡來了一位親戚,我們還惦記着得閒去探望,不想這樣巧就遇上了。不過看堂叔的模樣好似不大好?莫非急病?”

阿弦道:“是……有勞兩位哥哥幫手啦。”

那兩人笑得格外燦爛:“自家兄弟,何必說這樣見外的話。”

他們回來仍是抄近路把那小巷走的,阿弦無意瞥了眼,卻見巷子裡“乾淨”異常,雖然仍是有些許陰冷,卻只是單純的風之冷颯,並無其他。

一刻鐘的功夫,終於將人扶擡回了朱家,一進門,就見老大夫坐在堂屋裡,正怔怔發呆。

見他們回來,才忙起身道:“果然找到了?”

阿弦指揮兩人將男子擡回自己房中,道:“我是跟捕頭告假回來請大夫的,本以爲用不了多長時間,誰知出了點意外,哥哥們回去,幫我在捕頭跟前說一聲兒。”

那兩人本要在此多逗留些時候,見阿弦這樣說纔不敢怠慢,便雙雙告辭去了。

阿弦忙回到屋裡,老大夫已經診了脈,詫異道:“如何氣息竟好像比先前更微弱了?”又問藥是否按時服用,以及吃用等物,阿弦一一回答。

老大夫凝神,復又寫了一副藥方:“原先以爲他頭上的傷無礙,如今看來卻是非同一般了。我這副藥裡多加了散瘀活血之物,務必要按時煎服,好生照料,且他現在的情形如強弩之末,很不適宜滿地亂走,只怕力盡神散,又或者頭上的內傷有變,那便是天神也難救了。”

阿弦只顧點頭:“是是是。”她擡手入懷想掏錢,忽然想起身上只幾個銅板,如此寒酸不好拿出來。

老大夫閱人多矣,見她的神色便知端倪,便笑道:“診金不必着忙,那抓藥的錢一併不用急。”

阿弦見如此慷慨,喜出望外,忙連連道謝:“改日有了,立即奉上。”

同大夫出門之時,老大夫止步看向阿弦,問道:“刺史大人近來修善堂的事,我聽說,也有十八子促成之功?”

阿弦意外:“此事跟我並無關係。”

老大夫道:“不必瞞我了,那安善早已經對衆人說了,是你跟刺史大人相識,你又爲了安善他們盡心竭力,刺史才肯發這大願心。”

阿弦道:“其實不是,是刺史大人自己動念。”

她纔要解釋,老大夫含笑道:“這是極有功德的大好事,你是謙遜內斂的孩子,不願張揚也是好的。然而我人微言輕,刺史是見不到了,就替那些小孩子跟乞兒們先謝過你了。”

老大夫說罷,拱手向阿弦深深一揖。

從先前戰亂直到平靖,這桐縣卻仍是千瘡百孔,富人們自樂其樂,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尤其是在遼東極寒的冬天裡,幾乎每天每夜都會有凍餓倒地的死者。

此事別人雖不清楚,這老大夫身爲醫者,又怎麼會不知道?如今袁恕己要修善堂,以後這些無家可歸之人便有了容身之地,可以想象,以後縱然寒冬再臨,也不至於再如先前一樣,割韭菜似的紛紛倒地,讓人連救都不知從哪一個下手。

阿弦忙將他扶住,又急還禮:“您這是折煞我了。”

老大夫點點頭:“家裡病人身邊兒缺不了人,你不必跟着去了,回頭我抓了藥,自叫個夥計給你送過來就是了。”他下了臺階,卻又回頭:“另外,我有句不大中聽的話。”

阿弦道:“您老要說什麼?”

老大夫看向她身後,低聲道:“此人先前的情形雖極敗壞,但好生調養,自有迴旋之極,可因他又勞神竭力,所以竟露油盡燈枯之狀,我想提醒十八子,人好端端地固然萬事大吉,但倘若有個萬一……你也不要過度感傷,還要順其自然纔是。”

阿弦聽出老大夫話中的警醒之意,勉強道:“是。”

老大夫去後,阿弦回到屋裡,卻見男子復又陷入了昏迷。

阿弦趴在炕沿上,遲疑了會兒,握緊他的手。

方纔大夫臨去所說,阿弦自然知道,這是讓她做好了“人救不回來”的準備。

手心裡的那隻手果然有些涼涼的。

阿弦忍不住垂頭,額心抵在那隻手上。

她想不通爲什麼他會出現在十字街,也想不通爲什麼面前纔出現一縷陽光,轉瞬又似雷霆閃電。

不多時,玄影叫了兩聲,原來是外間藥鋪小夥計來送了六副藥。

小夥計道:“謝大夫說,這一天一副,用黃酒做藥引,輔以人蔘湯最佳,因店裡沒什麼好人蔘,謝大夫只包了這一小包鬚子給你用。”

阿弦知道人蔘最貴,何況她又沒現錢給鋪子裡,如此做已經是謝大夫格外周全了。

讓小夥計回去帶上多謝,阿弦把藥泡了,看着紙包裡的三錢人蔘須,瞪了半晌,忽然間想起一件事來!

入夜,老朱頭方收攤回家,進門後卻發現廚屋裡油燈微淡。

因老朱頭在廚下的本事無人能及,只要嘗過他做的飯菜,再吃別的東西便都味同嚼蠟一般,何況他又不肯阿弦操勞,故而家中的廚房,從來都是老朱頭的地盤,如今看亮着燈,自覺奇異。

老朱頭放下擔子,掃了一眼走進廚下一看,幾乎窒息。

只見原本不大但很是整潔的廚內,如被人搶掠過一般,碗碟歪歪扭扭地擠在一塊兒,角落裡堆着幾片碎瓷片。

地上水漬油漬混跡,鍋臺上也稀稀拉拉斑駁狼藉,原本他引以爲傲的掛鏟勺的地方已空無一物,所有傢什都被橫七豎八地扔在鍋臺上,有一個木鏟甚至斷做兩截,放在爐膛前,成了備用之柴。

老朱頭捂着胸口,即將要驚氣倒仰。

“有強盜!”三個字哆嗦出聲,老朱頭提一口氣,嗓音有些沙啞又略覺尖細:“來人……”

就聽身後阿弦道:“伯伯你回來啦!”

老朱頭嚇得一哆嗦,忙回身抓住她:“弦子,咱們家遭賊了……”

阿弦掃一眼廚內:“什麼遭賊,是我做菜了呢。”

老朱頭覺着自己聽錯了:“你做菜?”

阿弦點頭。

老朱頭看一眼面目全非的廚下,神魂雖然歸位,卻仍胸口隱痛:“你、原來是你!你這是做菜,還是在拆房?再說……誰讓你做菜了?”

阿弦道:“我打小兒就只吃伯伯做的菜,如今也該孝敬孝敬伯伯纔是。”

阿弦嘿嘿笑着,拉老朱頭來到堂屋。桌上居然有兩個扣着的菜碟。

阿弦得意道:“這是我做的。”

老朱頭蔓延狐疑:“怎麼好端端地……”半是好奇半是猜疑地打開扣碗,“喲,還真的做菜了?”

阿弦道:“我本來還想煮個湯麪……”

“別,千萬別。”老朱頭斷然制止。

原本好奇的目光轉作痛心疾首,此刻在兩人面前,碗中的東西,渾然看不出本來面目,黑漆漆的顏色,乾柴柴的品相,一嗅,被燒糊了的乾焦煙氣撲面而來,幾乎把老朱頭嗆得咳嗽出聲。

如果沒有些許微溫跟糊鹹味兒,乍一看還以爲是一彈新鮮出爐的黑色溼泥。

“孩子,這是什麼?”老朱頭儘量和藹地問。

阿弦道:“是燜茄丁。”

老朱頭絕瞭望:“去年辛辛苦苦曬了兩個半月才曬好的茄子乾兒,你都給我白瞎了!暴殄天物,實在是暴殄天物……”

阿弦聽到“暴殄天物”四個字,臉上露出類似尷尬的表情。

老朱頭起初還以爲她是意識到犯錯之故,但再看一眼,心忽然又惶惶起來。

他眯起眼睛:“不年不節的,你爲什麼要做菜?”

阿弦道:“這不是孝敬您嗎……”聲音卻越來越小。

老朱頭問:“說吧,除去拆了我的廚房,毀了我上好的菜乾子,你還幹了什麼?”有句話叫“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現在的阿弦,就給老朱頭這種感覺。

而且越看,他越覺着心驚肉跳。

阿弦道:“我……沒做什麼。”

老朱頭凝視她片刻,忽地撇開她,來到柴房前,將門推開看了眼,卻見裡頭空空無人。他想了想,回身進了堂屋,又將阿弦臥房的門推開。

“原來是把人挪到自個兒房裡來了啊?”老朱頭冷笑,“我當你怎麼無緣無故的就來……”

話未說完,老朱頭戛然而止:“不對……這是什麼味兒?”

他忽地如玄影一樣,微微仰頭,鼻子掀動。

阿弦站在他身後:“伯伯,我們不如先吃晚飯吧,待會兒菜就涼了。”

老朱頭顧不上再去心疼他辛苦曬好的茄子乾兒了,因爲他發現了另一件讓他大爲恐懼的事。

空氣中那股熟悉而久違的氣息,讓他心頭警鈴大作,他很快發現了自己的恐懼之源,以及這股氣息的來歷。

老朱頭回頭瞪向阿弦,失聲大叫:“你把我那支價值連城的老山參怎麼了?”

是夜,府衙之中。

打發了左永溟,袁恕己起身,慢慢地往臥房而去。

今夜繁星燦爛,清輝泛泛。

正在回暖,雖然走在廊下仍有些冷颼颼地,可是欄杆外頭的院地之中,卻已經傳來草蟲歡快的鳴叫聲。

袁恕己止步回身,來至欄杆前,那草蟲卻也機警,察覺有人靠近,便停止了吟唱,悄悄地潛藏行跡。

袁恕己笑了笑。

白日跟蘇柄臨在客廳中的那一幕,復又現於眼前。

蘇柄臨說罷那人名字,袁恕己接口道:“原來是他。當時我跟李璟監軍前去護衛之時,路上便也曾說起過這位崔大人。當時……李監軍也說過這位欽差使者來頭非凡,說我們這趟護衛一定要萬無一失纔好,誰知道竟然……”

蘇柄臨道:“不錯,但是李璟跟你,無非是因爲崔玄暐的出身是名聞天下的博陵崔家而動容,卻不知這人的真正不同之處。”

袁恕己道:“哦?願聞其詳。”

蘇柄臨道:“你可知道如今朝中的局勢如何?”

袁恕己頓了頓,道:“我只聽聞聖上英明治下,不知老將軍指的是什麼?”

蘇柄臨冷笑:“你是真的沒聽說,還是怕在老夫面前‘出言成禍’?我聽聞的是,聖上的確是英明治下,只不過,咱們的那位皇后娘娘可也是不遑多讓,委實能幹的很。”

袁恕己道:“老大人……”一聲稱呼,口吻裡多了一二分規勸之意。

原來袁恕己雖看似不羈,實則卻是個有分寸之人,他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先前殺本地豪紳,雖看似驚世駭俗,卻都在他掌控之中,畢竟薛仁貴調他來豳州,不止是磋磨他而已,更是想借他的力,整一整豳州氣象。

所以在蘇柄臨那裡借兵纔會如此容易,只因蘇柄臨也很清楚豳州的情形,同時跟薛仁貴亦心意相通。

但是……妄論朝政,尤其是事關那位“皇后娘娘”,袁恕己卻有些忌憚緘口。

先前的大唐勳貴,最顯赫威風也比不過上官無忌,褚遂良。兩人既是開國功臣,又是先帝託孤的輔命之臣,上官無忌且還是皇親,但就因跟現如今的這位皇后不對付,最後兩人竟都落得個流離身死的下場。

袁恕己心裡有數:這輩子他絕不會蝸居在這偏遠的豳州,吃吃風沙殺殺豪紳修修善堂而已,終有一日,他會回到長安,回到那個風流人物數之不盡權力富貴用之不竭的地方,他將步步登高,叱吒風雲。

所以現在,就算距離長安數千裡,他也不肯貿然失言半個字。

誰知道今日之妄言,會不會成爲明日之斷送根本。

蘇柄臨當然聽出袁恕己話中之意,他凝視着面前的青年人,忽地仰頭大笑。

頃刻,蘇柄臨道:“你放心,你以爲我要非議皇后麼?非也。”

袁恕己蹙眉不解。

蘇柄臨道:“我暗中聽長安之人流言,說是如今中書省裡傳達的宮中批文,多半並非出自聖上之手,而是皇后。”

袁恕己微驚,終於忍不住道:“這恐怕不能罷?後宮不得干政,長孫皇后那樣賢能,都不曾如此,再者說,聖上難道會答應?”

蘇柄臨道:“這就是咱們這位娘娘的獨到之處,聖上偏偏就肯了。起初三省六部的人還並未看出蹊蹺,後發現硃批不對,卻也不敢往這上面想,但皇后卻並未諱言此事,衆人才知。可是經她的手所批的旨意,卻的確找不出什麼錯謬,甚至……往往切合緊要。”

蘇柄臨喟嘆:“你可知,如今朝中已經有人以什麼‘二聖’之稱來呼天子跟皇后。”

袁恕己震驚之餘,略覺悚然。

他彷彿有一點微妙的預感,在他以後的朝堂之路中,這位從未相見過的皇后娘娘,將成爲他避無可避的關鍵之人,可是要站在她的對面,還是跟她站在一起……

此刻的袁恕己,還並不清楚。

定了定神,袁恕己道:“老將軍果然耳聰目明,駐守邊關三十年,對朝中的事卻仍瞭若指掌。不過平心而論,一介女流能做到如此,只怕全天下也挑不出第二人了。”

蘇柄臨點頭:“皇后雖有破格之處,但她有一宗好處,那就是她警醒自剔,並不肆意任用外戚。故而如今,並無任何一個武家的人在朝中當差。”

袁恕己摸了摸下頜。

蘇柄臨又道:“但就算如此,皇后在朝中的人脈卻仍極爲豐厚,而我們所說的這位崔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袁恕己本正在思忖,忽聽蘇柄臨又提起崔玄暐,頓時又正色聆聽:“難道這位五姓七望、天下第一的博陵崔大人,也是皇后娘娘一派的?”

蘇柄臨似笑非笑:“是不是一派的,我們外人並不好說,但是崔玄暐對皇后娘娘舉足輕重,而皇后娘娘對崔玄暐也是格外青眼倒是真的。不然也不會力主在驅趕王勃之後,請了崔玄暐做沛王的老師,而這次出使調停,聽說也是武皇后的力薦,曾說什麼……只要崔玄暐到了羈縻州,一定會令戰事消弭。”

袁恕己傾聽至此,心慢慢沉了下去。

夜色越深,朱家小院兒。

老朱頭覺着自己的心將要跳出來了,想要破口大罵,對上眼前黑白清澈的雙眼,卻罵不出來,但不罵的話,胸口憋悶的將要炸裂。

終於提一口氣,指着阿弦道:“敗家子!混賬東西!你、你怎麼不把我的心也掏出來給他熬湯喝!”

阿弦垂眉耷眼,自知理虧。

那老山參,正是松子嶺黎大所送。

救了黎大的女兒後,黎大給銀子被謝絕,但黎大感恩,於是便將珍藏的一支絕好的老山參送來。

原本阿弦並不肯收,黎大道:“我已經決定金盆洗手,再不進山了,這個便是最後的一支參,乃是山參中的絕品,這多少年來有知情的,出千兩銀子我都不肯賣,只因覺着若是落在個尋常人的口腹之中,也是白瞎了這參。”

那山參靜靜地躺在紅緞子盒子裡,參體有二指之寬,上頭也鄭重地裹着紅綢子。

下面的鬚根完整,就算是最細的一根鬚子,也比今日藥鋪子裡送來的鬚子粗壯十倍。

阿弦因天賦異能,也看出這人蔘絕非反品,她哪裡敢收,便擺手道:“我也是個最俗的平常人,不敢消受,只怕吃了這參反而折壽呢。”

黎大搖頭:“十八子救了阿蘭,便如救了我們全家,這參我是心甘情願奉上,十八子不要將他賣掉,以我多年走山的經驗,這參這般品相,藥力自然非凡,若將來有個艱難的關口,服下這參,未必沒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當時阿弦收下了這參,卻不是因爲別的,一來看黎大誠心的很,二來,卻是因老朱頭。

畢竟老朱頭年紀漸大,又日日操勞,若將來有個勞累過甚病痛之類……

故而阿弦存了這個私心,心想留下這參有備無患而已。

不料,這珍藏至今的山參,居然用在了一個想也想不到的人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三隻,麼麼噠~~~(づ ̄3 ̄)づ╭?~

這章信息有點飽滿~

第288章 桃林第52章 刑場之上第215章 甜的爆炸第351章 安心第340章 最動聽的第344章 喜歡第77章 撿骨令第123章 失控第81章 說的好第170章 吃的很飽第318章 我會盯着他第364章 完結中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197章 知心第223章 我的阿弦第47章 血都熱了!第54章 大逆不道第56章 跟我回第100章 生死關第191章 動心第192章 配合第76章 一夜間第353章 虎貓第135章 口諭第344章 喜歡第93章 只去做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31章 扶我起身第29章 將要財第101章 心之所向第87章 小東西第32章 心服口服第288章 桃林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6章 沛王錯情第267章 紫薇垣第198章 處刑第79章 有星光第69章 不繫舟第345章 報仇第306章 相夫教子第147章 囚於掌中第144章 千萬念第119章 悅第68章 鳶莊第98章 我願意第295章 兩種情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116章 她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28章 親事第152章 生死對峙第268章 吻與吻第41章 心跳加快第40章 絕非天生第276章 賜婚旨意第98章 我願意第272章 帝與後第113章第161章 絕不饒恕第252章 桃花要人命第118章 情第137章 小時候第307章 冰山融化第75章 老糊塗第53章 臨別贈言第49章 百味之冠第223章 我的阿弦第199章 好東西第321章 女裝第66章 雨中第148章 摟入懷內第132章 滴血第171章 勾魂奪魄第128章 親事第31章 扶我起身第250章 抱的這麼緊第230章 脫俗之美第41章 心跳加快第209章 一朵花第130章 抱住第181章 若即若離第341章 大婚第103章 存神煉氣第136章 哥哥第300章 良辰吉日第128章 親事第259章 坦白與白第44章 暮色四合第346章 少卿第247章 酸酸又甜甜第249章 又大吃一頓第136章 哥哥第264章 宮中對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96章 不服輸第293章 不要逃第232章 繞指之柔第282章 生死問答
第288章 桃林第52章 刑場之上第215章 甜的爆炸第351章 安心第340章 最動聽的第344章 喜歡第77章 撿骨令第123章 失控第81章 說的好第170章 吃的很飽第318章 我會盯着他第364章 完結中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197章 知心第223章 我的阿弦第47章 血都熱了!第54章 大逆不道第56章 跟我回第100章 生死關第191章 動心第192章 配合第76章 一夜間第353章 虎貓第135章 口諭第344章 喜歡第93章 只去做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31章 扶我起身第29章 將要財第101章 心之所向第87章 小東西第32章 心服口服第288章 桃林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6章 沛王錯情第267章 紫薇垣第198章 處刑第79章 有星光第69章 不繫舟第345章 報仇第306章 相夫教子第147章 囚於掌中第144章 千萬念第119章 悅第68章 鳶莊第98章 我願意第295章 兩種情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116章 她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28章 親事第152章 生死對峙第268章 吻與吻第41章 心跳加快第40章 絕非天生第276章 賜婚旨意第98章 我願意第272章 帝與後第113章第161章 絕不饒恕第252章 桃花要人命第118章 情第137章 小時候第307章 冰山融化第75章 老糊塗第53章 臨別贈言第49章 百味之冠第223章 我的阿弦第199章 好東西第321章 女裝第66章 雨中第148章 摟入懷內第132章 滴血第171章 勾魂奪魄第128章 親事第31章 扶我起身第250章 抱的這麼緊第230章 脫俗之美第41章 心跳加快第209章 一朵花第130章 抱住第181章 若即若離第341章 大婚第103章 存神煉氣第136章 哥哥第300章 良辰吉日第128章 親事第259章 坦白與白第44章 暮色四合第346章 少卿第247章 酸酸又甜甜第249章 又大吃一頓第136章 哥哥第264章 宮中對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96章 不服輸第293章 不要逃第232章 繞指之柔第282章 生死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