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東天竺乞降

王舍城外,人山人海,天竺百姓個個伸長了脖子,瞪圓了眼睛,打量着官道。

今天是中天竺投降的日子,唐軍會在今天正式進入王舍城,這是一件大事,中天竺百姓得到消息後,趕來觀瞧,想要一瞧究竟,唐軍竟然是何方神聖,竟然能打得中天竺沒有脾氣。

對於中天竺投降一事,天竺百姓倒沒有多少感覺,因爲中天竺的統治很殘暴,可以說是橫徵暴斂了,百姓對阿羅那沒多少好感,他降也罷,不降也罷,對天竺百姓其實沒多大區別。

當時的天竺處於大分裂時期,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差不多。各國之間頻繁發動戰爭,同一塊土地,今天屬於一個國家,明天又屬於另外一個國家,後天又屬於不同的國家,就這樣變來變去,對於更換國家一事,天竺百姓是司空見慣。

“也不知道唐軍會不會給我們帶來好處?能不能讓我們安居樂業?”

“對唐朝我多少有些瞭解,那是一個強大而富饒的國度,他們的皇帝很開明,有一個叫唐太宗的皇帝,那可是一個了不得的皇帝,他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很富饒。”

“我也聽說過這個唐太宗的大名,他很厲害,一手創建了唐朝不說,還開創了‘貞觀之治’。聽說,他在位年間,唐人的日子過得非常富足,就連犯罪的人都很少。”

“真的呀?要是我們有這樣的好皇帝那就好了。唐軍這次來到這裡,會不會給我們帶來富足的日子呢?”

“有可能。不管怎麼說,唐朝比我們的國王好得多。或多或少會給我們一些好處吧。再不濟。也會比如今的日子要好過些。”

對於平頭百姓來說。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他們永恆的追求,誰能滿足他們這些願意,他們就擁戴誰。對阿羅那頗爲失望的天竺百姓,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唐朝身上。

“來了麼?”阿羅那今兒起了個絕早,早早收拾利索,率領羣臣來到城門口。

他既是緊張,又是期盼。緊張的是。不知道唐軍會如何對待他。雖然早就承諾要保他身家性命,可是在折辱他個夠的前提下保全他的身家性命,那日子就難過了。

期盼的是,唐軍能對他好點,讓他活得有臉面。

不僅阿羅那如此想,就是羣臣也是如此想。

“隆隆!”突然之間,只聽一陣驚天動的蹄聲響起,遠方出現一條長龍,滾滾對着王舍城而來。

“來了!唐軍來了!”天竺百姓瞪圓眼睛,死命瞅着官道。

“來了!來了!”阿羅那隻覺心跳加速。他的審判時刻即將到來。

很快的,就看得清楚了。只見走在頭裡的是唐軍騎兵。這些騎兵身材異常高大,馳騁起來如同移動的鐵塔,驃悍氣息十足,給人一種壓迫感。

最爲顯眼的是,他們身穿明光鎧,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平添幾分威勢。

“好威武雄壯的騎兵!”

“這是我見過最爲了得的騎兵!我們天竺就沒有這樣了得的騎兵!”

唐軍騎兵是唐軍的三大利器之一,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陣經驗豐富,戰力強悍,這一出場就震憾住了全場。

“嘶!”阿羅那長吸一口涼氣,暗道唐朝有如此了得的騎兵,怪不得他會敗得如此之快。

騎兵不少,隆隆馳來,徑直進入王城舍,接管了城防。

唐軍要接受阿羅那的投降,這城防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接管,唯有如此,李隆基的安全才有保證。而且,才能控制王舍城。

“那是甚刀?好長好大,一定很沉重吧?”緊隨着唐軍騎兵而來的就是陌刀手了。

陌刀手身着明光鎧,揹負硬弓勁矢,腰挎橫刀,手握陌刀,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而來,太有震憾力了。成百上千把陌刀組成一道明晃晃的刀牆,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奪人心魄,誰能不懼?

“這就是陌刀戰陣?”阿羅那的眼睛瞪得滾圓,把陌刀戰陣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量。

他賴以立國的象兵,就是被陌刀戰陣斬殺不少,他不得不重點關注陌刀。

“天啊,這陌刀戰陣太可怕了。如此密集的陌刀,誰能擋得住?”中天竺羣臣看在眼裡,驚在心頭。

雖然早就聽說過陌刀戰陣的威力,今日一見,這才知道其厲害處遠過傳聞。

“那是甚麼?跟怪獸似的。”緊接着,天竺百姓又看見了強弩。

一架架強弩,如同怪獸似的,很是驚人。尤其是,矢道上的弩矢,又粗又長,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如同兇獸的獠牙。

“這就是強弩?好可怕的強弩!怪不得我的象兵不堪一擊。”阿羅那看清了,心頭狂跳,臉色大變。

弩矢就有一丈多長,手臂粗細,一旦發威,那威力還用想麼?大象雖然皮粗肉厚,遇到強弩,還不過是小菜一碟。

按照預定計劃,該進城的唐軍進城了,該留下來維護秩序的唐軍站在官道兩廂,擔任警戒任務,一時間,整個官道如同鐵桶一般。

就在這時,急促的蹄聲響起,李隆基在衆將的簇擁下,騎着照夜獅王前來。

照夜獅王很顯眼,李隆基很英俊,很引人注目,又惹來天竺百姓一陣叫好聲,更有女人尖叫,叫嚷着要與李隆基睡覺。

“來了!最後時刻到了。”阿羅那一顆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帶着羣臣迎上來,雙手捧着國璽,跪倒在地上。

“亡國之君阿羅那,參見太子。”阿羅那聲音發顫。

李隆基會不會遵守諾言,會不會折辱他,馬上就要見分曉了,由不得他不驚懼,額頭上冷汗直冒。

李隆基飛身下馬,快步上前,來到阿羅那身前,雙手扶起阿羅那,爲阿羅那拍打身上的灰塵,以怪罪的口吻道:“你說你,有事無事的,跪甚跪?”

一聽這話,阿羅那提着的心放了下來,看來李隆基會遵守諾言,不會折辱他。

“來,隨我來。”還有讓阿羅那更加歡喜的,李隆基竟然拉着他的手,徑直朝旁邊的王車而去。

李隆基親自執手相行,這是何等的禮遇,阿羅那心裡好一陣激動,暗想這次他賭對了,主動乞降果然好處多多。

來到王車前,阿羅那身子一躬,雙手撐在地上,他是要給李隆基當“上馬石”,要讓李隆基踩着他的背上王車,這身段兒放得夠低了。

然而,李隆基卻是把他拉起來,道:“我們大唐沒這規矩。”

不由分說,扶着阿羅那,把阿羅那扶上王車。

“這……”一個亡國之君竟然得到李隆基如此禮遇,阿羅那好一陣激動,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

亡國之君在投降的時刻,被折辱,甚至於被殺死,也是正常事兒,李隆基竟然禮遇他,由不得他不激動。

李隆基上車後,眼瞪睜大,掃視一眼,只見天竺百姓個個伸長了脖子,臉上泛起笑容,知道他的“表演”對了,獲得了天竺百姓的好感。

殺掉阿羅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只是,那會讓天竺百姓害怕。李隆基不僅不殺阿羅那,還如此“禮遇”他,這讓天竺百姓大爲寬心,看來唐軍不是窮兇極惡,他們的日子應該大有盼頭。

“天竺的百姓,你們聽着:我是大唐太子李隆基,此番率軍進入天竺,是爲王玄策討回公道!當年的王玄策,是爲友好而來,卻是遭到阿羅順的劫殺,此仇不共戴天,非報不可!”李隆基開始訓話,先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對於王玄策之事,中天竺幾乎是人人皆知,對於此事,他們還真是對阿羅順大有異議,人家是爲了友好而來,你卻貪圖其財化殺了他的隨從,這是有錯在先。

“你們大可以放心,我們已經報了仇,討回了公道,不會再多加殺戮。”李隆基話鋒一轉,道:“你們應該知道,大唐繁榮富強,百姓的日子過得富足,你們不用豔慕,你們也會過上這等美好的日子。”

唐朝的繁榮富強遠近聞名,中天竺的百姓是知道的,一聽這話,百姓無不是升起希望,對唐軍的好感再增。

表演完了,再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今天的事兒算是完事了。至於治理之事,要等到今日之後去了。

李隆基和阿羅那共乘一輛車進入城裡。

接下來,就是乞降的一些細節問題,整整忙碌了多半天這才完成。

然後,就是出榜安民,開始選拔官員,準備治理一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阿羅那仍是國王,只不過,他這國王需要得到唐朝的認可,需要唐朝任命。而且,他這國王只是個傀儡,只有虛名,沒有實權,無法施加半點影響。

而唐朝完全可以打着他的名義進行治理,做有利於唐朝的事兒。

“中天竺已定,應當立時進軍。”李隆基召集衆將,道:“陳玄禮,你去東天竺。楊思勖,你去南天竺。薛直,你去西天竺。”

“遵命。”三人領命。

“東天竺因爲曾被王玄策大敗,深知大唐之威,若是要降就接受其投降。至於西天竺和南天竺,不接受投降,進行一場大屠殺,以此立威。”李隆基道。

這次進軍天竺,進展太順利了,還沒有立威,進行一場大屠殺,以此來立威很有必要。

陳玄禮、楊思勖和薛直領命,各率五萬軍隊出發了。

大軍剛剛出發,東天竺已經得到消息,決心投降。)

第31章 出兵天竺第22章 好大的魚第2章 將星雲集第57章 無理挑釁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0章 討賞第48章 全力出擊第39章 宮變(下)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11章 軍權在握第18章 振聾發聵第21章 要幹大的第60章 開元基調第43章 選邊站第42章 治理天竺第81章 隆基擋道第7章 親情第24章 狼狽勾結第23章 活捉贊普第12章 張說罷官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83章 大軍齊至第34章 投楚王第10章 大軍西征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31章 好小子!第10章 大軍西征第58章 大唐憾事第6章 徵吐蕃第22章 迴歸故國第38章 御前對質第1章 大食東進第26章 陳玄禮第13章 毀滅日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62章 揭皇榜第86章 狗屁詩文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51章 名將之才第54章 精兵第61章 君臣失和第3章 威行大漠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39章 無理取鬧第52章 打擊報復第46章 爭相結納第59章 巨患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55章 我恨楚王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57章 離間計(下)第56章 登基第76章 女皇之怒第32章 識破第48章 全力出擊第33章 輕取第62章 揭皇榜第51章 名將之才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9章 王孝傑上書第41章 睿宗復位第35章 人心思李第32章 識破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5章 各出機謀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1章 跟屁蟲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27章 大爭論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80章 奪馬第56章 隆基獻策第84章 霓裳羽衣第55章 李旦禪位第17章 滅吐蕃?第16章 中亞明珠第31章 好小子!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5章 將門之後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84章 霓裳羽衣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25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39章 張說作證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27章 你比我狠!第61章 張說論兵第15章 信?不信?第10章 揚眉吐氣
第31章 出兵天竺第22章 好大的魚第2章 將星雲集第57章 無理挑釁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0章 討賞第48章 全力出擊第39章 宮變(下)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11章 軍權在握第18章 振聾發聵第21章 要幹大的第60章 開元基調第43章 選邊站第42章 治理天竺第81章 隆基擋道第7章 親情第24章 狼狽勾結第23章 活捉贊普第12章 張說罷官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83章 大軍齊至第34章 投楚王第10章 大軍西征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31章 好小子!第10章 大軍西征第58章 大唐憾事第6章 徵吐蕃第22章 迴歸故國第38章 御前對質第1章 大食東進第26章 陳玄禮第13章 毀滅日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62章 揭皇榜第86章 狗屁詩文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51章 名將之才第54章 精兵第61章 君臣失和第3章 威行大漠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39章 無理取鬧第52章 打擊報復第46章 爭相結納第59章 巨患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55章 我恨楚王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57章 離間計(下)第56章 登基第76章 女皇之怒第32章 識破第48章 全力出擊第33章 輕取第62章 揭皇榜第51章 名將之才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9章 王孝傑上書第41章 睿宗復位第35章 人心思李第32章 識破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5章 各出機謀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1章 跟屁蟲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27章 大爭論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80章 奪馬第56章 隆基獻策第84章 霓裳羽衣第55章 李旦禪位第17章 滅吐蕃?第16章 中亞明珠第31章 好小子!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5章 將門之後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84章 霓裳羽衣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25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39章 張說作證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27章 你比我狠!第61章 張說論兵第15章 信?不信?第10章 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