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

“父親,如今京兆府雖然陷落,但朝廷只是騰不出手罷了,一旦有暇,定然平復唐軍。”

長子跪在牀前,滿臉的疑惑。

“如今咱們歸降唐軍,日後朝廷追究,怕是禍患不小啊!”

這些年來,中央禁軍不斷地強大,而地方藩鎮的實力卻在削減,後漢從河東發起,而後周與北宋,卻是禁軍中軍頭變動罷了。

近些年造反的,如後周時杜重威,宋初的李筠,李重進,都是赫赫有名之輩,但依舊被打得落花流水,東京的強勢,讓人印象深刻。

“糊塗——”李洪義聞言,咳嗽一聲,直接罵道:“小兒比老子還要糊塗。”

“如今唐軍號稱十萬,王彥超都不敵,楊廷璋順服,郭從義系首而降,京兆府一下,河中府豈能保?咱們區區的萬把人,能抵抗多時?”

“咱們保大軍民貧地瘠,咱這節度使當得也憋屈,天天吃黃沙,能有個甚的嚼頭?”

“不如趁着老子年老體衰,還能將就幾個月的功夫,將保義軍賣了,爲爾等謀個好前程。”

“況且,就算朝廷殺回來,我恐怕早就閉眼了,朝廷豈能追究你們的責任?”

“父親英明——”幾個兒子這樣一想,立馬就清楚明白,只有好處,沒有後患,果真是個好買賣,投降的好。

見此,李洪義笑了笑,閉上眼睛,言語頗有些遺憾:“老子我就是從亂世中起來,閉眼中又是亂世,只求你們能長享太平。”

“記住,不要從武,當個文官吧,亂世中最危險的就是武人,動不動就會滅門的……”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

與此同時,位於靜難軍之上,相隔不遠的涇州,彰義軍節度使趙贊,此時聞聽了這般情況,大吃一驚:

“王彥超一向是關中老將,竟然戰敗而降,唐軍真的是所向披靡?”

說起來,趙讚的身份倒是頗爲離奇,與李洪義不相上下。

其父乃是趙延壽,祖父趙德鈞,在鎮壓石敬瑭的途中,契丹人南下,趙德鈞、趙延壽父子一同投降,被契丹國君耶律德光囚禁,遷往北方,只有趙贊與母親興平公主留在洛陽。

後來契丹南下滅晉,其父趙延壽受到重用,甚至得到皇帝的口頭承諾,賣力地爲契丹人效力,就想當個兒皇帝,結果耶律德光,自己當了中原皇帝,建立“大遼”。

後來契丹人在中原打草谷,激起民憤,耶律德光也受不住暑熱而死,製成肉乾回國,趙延壽被政變上臺的遼世宗耶律阮抓獲,在契丹淒涼而亡。

當時趙贊也被任命爲河中節度使,藉機留在河中鎮。

後來其父祖皆死在契丹,後漢就接納了他,後又隨從郭榮徵淮南,授保信軍(合肥)。

宋初又參與平定李重進,授彰義軍節度使,成爲環定難軍州的一部分,專門負責鎮壓党項、渾、羌各族。

長期而來的騎跳,讓他毫不慌張,甚至,他還深思其中,自己能撈得什麼好處。

由於需要鎮壓異族,所以被准許便宜行事,外加榷場貿易,讓他頗爲囊豐,手底下養了近萬的步騎,僅次於王彥超,以及靈州的馮繼業。

“等等,某可不能隨便抉擇!”趙贊搖搖頭,皺着眉頭,他此時處境可不一般。

別的不提,慶州姚內斌,原州王彥升,環州董遵誨,靈武的馮繼業,都是朝廷圍困定難軍,保護西北的一道防線。

因此,趙匡胤不僅沒有削其權,反而不斷地放權,榷場貿易,關稅都與他們,更沒有監軍一說,如此一來,反倒是讓西北的邊軍實力強悍,定難軍俯首稱臣,不敢亂來。

如此一來,尷尬的在於,這些朝廷的悍將們,一旦選擇鎮壓唐軍,就必須南下他的涇州,然後去往長安京兆府。

如此,他怎能敢輕舉妄動?

“還是報與慶州知曉吧!”

趙贊思量再三,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保持中立,看看境況究竟如何吧!

慶州的姚內斌,本是幽雲的瓦橋關使,郭紹北伐時投降,後來趙匡胤建國後,就來到慶州,擔任慶州刺史、青白兩池榷鹽制置使,其壓制党項,使得党項人十餘年不敢南下,稱之爲“姚大蟲”。

聞聽到趙讚的話語,他哪裡往日的猛烈,整個人都平靜許多:“京兆府都失守了嗎?”

他妻兒都在契丹,孤身而降,對於建功立業早就沒了心思,聞聽這般境況,更是沒有參與其中心思,直接吩咐道:“轉呈與通遠軍使董遵誨吧!”

隨即,羅州刺史,兼任通遠軍使董遵誨也獲知了這般情況,他眉頭一皺。

董遵誨的舅舅乃是高行周,平日囂張,與趙匡胤無禮,很是得罪一番,後來老上司韓通被趙匡胤殺死,心懷怨恨,但由於母親曾失陷契丹,後來趙匡胤幫他找回,於是又有大恩。

這種特殊的情緒,讓他分外的掙扎,恩怨相雜,怎是一個複雜了得。

“某隻是軍使,私下調動兵馬,做不得主,還是通稟朝廷吧!”

董遵誨搖搖頭,神色複雜地說道。

而楊師璠以溫末輕騎,很快就襲擊了虢州,俘虜了杜審進,又以五千步卒,緊守潼關,商賈許進不許出。

如此,關中的東大門,已經封鎖。

但,京兆府失陷的消息,還是傳出來了東京,東京上下爲之震動。

“我的舅舅也沒了?”趙匡胤震怒。

大臣們皆不敢言語。

一旁的趙光義也是一臉焦急,這也是他的舅舅。

“關中如此多的藩鎮,竟然這般坐視不理,若不是虢州失陷,京兆府,以及鳳翔軍的境況,咱們還不清楚呢!”

趙匡胤看了一眼武德司王仁瞻,恨鐵不成鋼。

“虢州一失,關中竟成關門之勢,絕不能讓其得逞。”

趙匡胤滿臉怒色:“着令,以韓重贇爲西面招撫使,領兵三萬,西進虢州。”

韓重贇,義社十兄弟之一,“陳橋兵變”六功臣之一,殿前司指揮使,時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已廢罷,韓重贇遂成爲殿前司正長官。

可以說,其乃是趙匡胤看家護院的大將,如今也捨得出去。

趙普一臉凝重,口中錢糧不多的話,也終究沒說出。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1111章三門峽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六章邕州衙內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24章氣惱第1349章小子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1114章利刃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278章拉薩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1346章教子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406章歲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弟1119章瓜州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1228章子嗣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1316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357章人選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一千零零章東進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1111章三門峽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六章邕州衙內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24章氣惱第1349章小子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1114章利刃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278章拉薩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1346章教子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406章歲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弟1119章瓜州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1228章子嗣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1316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357章人選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一千零零章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