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

副統制在暗巷被殺,同時還有兩個親隨一起遇害,這件事在半個時辰後就驚動了知府楊世偉和提刑使鄭裡奇。

兩個紫袍大員親自帶隊出行,因爲剛剛發生這樣的重案,兩人都帶着幾十名元隨和過百的護衛,鄭裡奇是帶着捕盜營的營兵,明盔亮甲,楊世偉身邊則是城防營的廂軍,兩人差不多前後趕到,彼此對視一眼後,都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陰沉和無奈。

“看來福州要出大事了。”

初步勘探了現場之後,鄭裡奇下令把何府的下人全部帶過來問話,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問出了和南安侯府有關的事。

上門請人的少年是替侯府牙將節頭楊英明上門求見,然後何揖唐就跟着走了。

“這件事也是件奇事。”楊世偉道:“侯官縣張天勝已經稟報過,侯府世子派人到縣裡報過案,也已經上報到府。節頭楊英明與鐵商何傢俬相授受,拿了何家的好處,賣劣制兵器給南安團練,世子知曉內情後大爲震怒,要逮拿楊英明問話,這姓楊的打傷了幾個牙將之後跑了,現在不知所蹤。”

“麻煩事情。”鄭裡奇大爲皺眉,他當然是向着徐子先一邊。從法理上來說,侯府先報過案,楊英明是貪污軍餉的要犯,理應輯拿。而眼前的命案事涉侯府,也不是那麼好擺脫。

鄭裡奇恨不得自己沒有來過,當下皺眉想了半天,才道:“既然侯府先向大府報過案,我想盤問事先的經過,查清楚姓楊的犯事的原由經過,可以先由福州府來進行?”

“理所應當。”楊世偉道:“明天我便派人到南安去詢問調查,看看侯府所說之事是不是事實。若是屬實,此事應當是何家與吃回扣的節頭之間發生了爭執,以致出了這般血案。”

“本司不會先入爲主。”鄭裡奇道:“等大府查過了,本司再派人複覈。”

“也好。”

待楊世偉走後,鄭裡奇叫過一個心腹長隨,吩咐道:“今晚的事牽涉到了南安侯府,雖然可能幹系不大,但南安侯世子最好要小心一些,近來城中風聲不對,我有些擔憂。這些話,你一字不漏的去告訴齊王。”

心腹答應一聲,說道:“齊王有什麼話,我也一字不漏的帶回給老爺知道。”

“不,”鄭裡奇搖頭道:“這等事齊王殿下不會說什麼,他一個字也不會說。”

……

齊王確實是如鄭裡奇所料想的那樣,聽完了前後經過稟報之後,一無表示,只是下令王府的下人取來兩貫錢,當成對這個鄭府長隨跑腿的賞錢。

近來城中風聲不對,也是早就有人對齊王說過。

似乎有強梁人物在暗中積累力量,但只有一些隱隱約約的蛛絲馬跡。

齊王不認爲是誰在針對自己,不說別的,禁軍五個軍雖然受趙王和林鬥耀分別控制,劉廣泗對齊王也不假辭色,但沒有人知道,齊王對劉廣泗有相當的信心,一旦王府有警,劉廣泗的那個軍將會是第一時間趕至王府護衛的強勢力量。

不僅如此,五個軍裡,趙王等人不過是控制着都統制都虞侯等高層,看似將幾個軍牢牢掌控,但中下層武官裡,大半的人都是齊王曾經使過的老部下。

這等事,齊王只是深藏在心裡,並且盼望自己永遠用不着那些潛藏的實力。

王府的三百牙將,都是百戰餘生,老實說,只要不是兩千多人的禁軍全軍來攻,就算是出動幾千廂軍和私兵,也未必能打破王府的防禦。

也應該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諱,悍然攻殺一個親王。

天子震怒,兩府震怒,朝廷必發大兵至福州,就算是趙王也不會想看到這樣的場面。

不是針對自己,當然也不可能是對付趙王或安撫使林鬥耀,除了這幾個真正的實權人物,齊王也想不到,到底這一次的潛流,奔向何方?

這時被鄭裡奇派來的人點醒,齊王不禁苦苦思索起來,難道這一次的風波,隱隱指向南安侯府?

岐山盜?

不太可能,岐山盜的強大隻是印證着福建駐軍和文武官員的無能。或是說,對海上五盜的忌憚。

如果福州駐軍真的出動全部水師,從岐州和海面兩面進攻,不惜任何代價當然也能拿下岐山盜。

只是這樣一來,海上五盜的怒火委實叫福州這裡難以承受。

最少在三五年內,必定戰火不斷,沿海的福州,漳州,泉州,必被海盜輪番攻擊。

甚至廣南東路等沿海各種也會被攻擊。

事情太大,朝廷都兜不住,其實天子和兩府也是心知肚明。

否則兩府怎麼從未下過嚴旨,一定要剿滅岐山盜?

陳於泰自己出來作死,其身後的五大盜不會替他出頭,官兵強力圍剿那就是兩回事了。

岐山盜的勢力也主要是在岐州,能在福州城裡攪動風雨,岐山盜還真沒有這個本事。

“來呀。”齊王到底壓不住心底深處的擔心,令人進來,磨墨濡筆,匆匆而就寫了一封短簡,然後令道:“你今晚到城門口住下來,明天一早晨開了城門就趕緊往南安侯府送信。”

吩咐好送信人之後,齊王揹着手繞室徘徊。

到現在來說,他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有人要針對徐子先,但幾十年官場和戰場生涯給他的直覺告訴他,無風不起浪,近來的緊張情形還有今晚的這一場血案,毫無疑問都是南安侯府被牽扯其中。

他只盼徐子先能提高警惕,防備可能出現的偷襲。

至於正面強攻,齊王一時還不能確定,在眼下的局面之下,會有人這樣悍然出手,對付朝廷未來的國侯世子,三品昭武將軍,福州府的團練使?

齊王目光凝重,眉頭緊皺,他現在還不能確定,當然也不會出手。

但如果真的有預料不到的情形發生,徐子先能不能頂住,並且等到自己出手救援?

“明達,只能盼你萬事小心了!”

……

沒有幾天就要過年,往福州的道路上,色目商人的數量還是維持在正常的光景,而本土商人中,大商人的數字明顯減少了很多,歲末年初,很多身家殷實的大商家都停了生意,等着過年了。

中小商人的數字則是明顯增長,他們會到各處採辦過年的各種雜貨,到了年底,最小心最儉省的家庭,只要有餘錢能拿的出來,都會選擇在年底花一筆錢。

或是買些大人的衣料,小孩的花布,不值錢的小玩意兒。添幾件衣物,買棉花重新紡一下被褥,買一些生活用具,修補或添置家用的物事,或是農田裡的鐵具等等。

至於吃食,更是重中之重。

一個民族成爲大吃貨帝國,主要原因其實說白了還是窮。

人口衆多,適合養殖和耕作的面積太小,所以大吃貨們當然什麼都得吃,天上飛的水裡遊裡地上跑的,只要是活物就沒有大吃貨帝國不敢下嘴的生物。

到了年底,富貴人家可以打金銀首飾,買成匹的緞子,各種書籍,文房用具,古董器玩,換成套的傢俱,成套的買衣服,帽子,靴子等等。

窮人,大人們多半還是捨不得做新衣袍,不等衣衫襤褸不能遮體,成年人是不會輕易做新衣服的。

其實就徐子先來說,他童年的時候也就是過年纔有新衣服,而父母還是穿着舊衣服,那已經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回憶了。

大魏在這個時候,人們真正捨得花錢的就是犒勞自己的嘴巴。

身體在一年的勞作裡透支很多,孩童們普遍營養不良,一年到底的辛苦勞作和儉省,只有在過年時纔會休息和放縱的花銷積蓄,相對平時出手大方,可以購買囤積肉食,給孩子增加營養,修復大人們勞作了一年的身體。

在官道上來來往往的多半是這些置辦年貨的中小商人,他們最多趕着一輛大車,多半是僱傭着腳行的挑夫,甚至是自己挑着擔子,憑雙腳走幾十上百里路,把不同的貨物帶到不同的地方,用此來獲取利潤。

這也是團練捐在一年中最爲清閒的時候,大半的中小商人不夠納捐標準,到後來徐子先索性大方些,下了手令,本土商人在過年的這十來天時間裡,只要貨物價值不超過千貫,一律直接放行。

這一下南安侯世子的名聲就越發響亮了,開徵團練捐之後在工商羣體中若有若無的一絲不滿,至此煙消雲散。

不明道理的妄人有很多,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蠢貨也多,可是多半的人還是明白道理的,朝廷兵力不足不能防盜,開辦團練是無奈之舉,南安侯世子不管想什麼辦法都得搞錢,不管是募捐,攤派,開徵雜稅,總之這是朝廷給南安侯世子的權力。

政事堂札的那句歷練軍政便宜行事的堂札就是兩府給的權力保證,堂札之下,連安撫使司都只能俯首聽令。

這就是大魏政體之下宰執的權威,雖然右相被人視爲無能爲力,但老相國秉國多年,又豈能真的毫無影響和政治手腕?

南安侯世子的做法,已經是儘可能的權衡利弊,對工商階層的影響並不算很大了。

只有色目商人不太高興,他們不過華夏的新年,新年對他們來說毫無影響,甚至叫他們感覺厭煩。

因爲每到新年,百姓會休息,坊布制絲的工作都會停下來,大片的工廠停工,商行停業,這給色目商人帶來不小的麻煩。

雖然他們可以在福州或泉州甚至東藩島上休整一段時間,追歡買笑每天酒肉不斷,但對商人來說利潤纔是叫他們最爲高興的東西,如果爲了享受,何必萬里之遠跑到大魏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十九章 齊王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九十八 密談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十四章 報館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十九章 齊王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九十八 密談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