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

秦東陽和劉益等人策馬追出去很遠,確定海盜船隻已經吃滿了風,不太可能渡江偷襲之後才折馬返回。

這時天光大亮,秦東陽策馬立於武卒隊前,看到了諸多武卒的表現。

他略感不滿,又略感欣慰。

不管怎樣,武卒們渴於求戰的精氣神令人感覺欣慰和驕傲。

放眼天下,不要說福建路一地,就算整個大魏的禁軍和廂軍,過百萬的軍隊,能有南安武卒這樣強烈的求戰欲的軍隊,怕也是沒有幾支。

秦東陽做了一個明顯的手式,他身邊的旗手開始揮動旗幟。

所有的武卒立刻手持兵器,轉運身體向後,然後猛然一跺腳,整個地面發出一陣震顫抖動。

近處的水營工人,碼頭上的人們,大羣的鎮上商民,還有官道一側漳州流民們的窩棚俱是感覺到了這股震動。

“各人看到沒有?”秦東陽指着四周的流民,商人,行人,百姓,工人,對武卒們道:“昨夜興化軍那邊遭了大災,多少人死在刀矟之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咱們南安這邊,卻是安然無事,不僅無事,連跑出去躲避逃難的人也是沒有幾個……這是爲什麼?”

“是因爲有咱們南安武卒!”張虎臣在遠處領着新武卒的陣列,隊伍有些騷動,張虎臣大聲道:“是咱們護住這一方平安,若不是咱們,江岸對面發生的事也會在南安發生,諸人給我聽好了,當兵吃糧,護一方平安,不想自家的親人遭遇昨晚的事,就老老實實的給我好生聽 話訓練!”

劉益長刀指着江面,沉聲道:“遲早練成水營,去踏平岐山盜的老巢,殺他個雞犬不留!”

葛家兄弟當面,則是林定一等商民,衆人不便打擾武卒訓話,卻是趕了大羣的豬,羊,還有雞鴨,並挑着各種熟食,精糧,一位七十餘歲的老士紳對葛家兄弟道:“賢兄弟率武卒保境安民,我等商民自願報效些微吃食,以助軍資。”

衆多人將大量吃食活雞活羊活豬趕入營中,軍需官帶着人來接收,一時間營裡雞飛豬跑,亂成一團。

葛家兄弟先是目瞪口呆,最終葛存忠對葛存義道:“今日才知道,咱們以往自以爲俠義,畢竟還是不如今日所行。”

葛存義沉聲道:“就是他孃的真憋氣!”

葛存忠道:“等君侯來信,咱們就率兒郎至岐州。”

葛存義道:“就怕李星五,董瑞祥這兩貨不服。”

葛存忠冷笑道:“這兩貨也就是咱們走後,纔在齊王殿下那裡出了頭,論武勇,論帶兵,他倆算什麼?若不是看他們還有操守,心懷忠義,老子今晚就翻到岐州宰了他們。”

兩個廂軍指揮對徐子先的不恭,早就在岐州宴會之後傳到了南安,葛家兄弟當然也是不憤,徐,董二人資歷比他們還差些,現在他們都在南安侯麾下,這兩貨卻自恃身份資歷,對徐子先擺出一副不買帳的姿態來,委實是令人氣憤。

“不急。”葛存義反而笑起來,眯眼看着遠處的秦東陽帶着武卒收隊返回,衆人俱是一夜未眠,精神卻是極佳,有軍官帶頭令武卒唱歌,很快江灘邊就傳來雄壯整齊的軍歌聲來。葛存忠看了一會兒,才扭頭對葛存忠道:“君侯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咱們等着瞧好了。”

……

軍歌聲逐漸遠去,飄揚的火紅軍旗也重新回到了武卒大營之中,那些南安鎮的商民百姓也各自回到家中,碼頭上的秩序也恢復了,搬擡貨物的工人將一船船的貨擡下來。

稅卡這裡,在辰時過後恢復正常,大股的遠道而來的商民議論着昨夜和今早的事情,到現在這個時候,對南安團練收團練捐的事情,牴觸的人已經是非常的少了。

事情是顯而易見的,歧山盜昨晚劫掠了興化軍地界,仙遊等兩三個縣均是遭殃。

海盜並沒有深入,也沒有遭遇廂軍或禁軍襲擊,幾乎是明火執仗的搶了整夜。

這件事林鬥耀會相當狼狽,地方軍政官員中,興化軍宣撫使會自請辭官,估計朝廷也不會較真,岐山盜橫行福建十幾年了,歷任三個安撫使,興化軍估計都換了五任宣撫使了,怪在現任頭上也不是太公平。

在冒起的濃煙和火光下,逐漸出現了搶救物品的人羣,百姓家無餘財,可能一張破椅子都值得幹冒生命風險。

李國柱在江邊觀看了半天,發覺自己曾經生活的小鎮已經被燒掉了七成左右的建築,大量的人哀號着在搶救物品,也有更多的人在哭嚎,他們在昨夜失去了親人。

官府下來救助和安撫的官員已經分別下來了,鑼聲不停的敲響着,往常這種高腳牌,大轎,儀衛,這些東西都是叫李國柱敬畏,現在的他卻是面露不屑,看了一會兒之後,李國柱往江水裡啐了一口唾沫,折身走了回來。

不遠處有一隊武卒在站哨,今天局面還不算穩,南安武卒加派了不少固定哨和遊動哨,在看到這些持矟的武卒經過時,李國柱感覺安心了不少。

今天來往的客商很多,貨物也很多,往常時候李國柱已經在碼頭和倉庫區來回的搬擡貨物了,但今天他並沒有去庫區領籌的打算,他摸了摸腰間,布袋裡裝了三千七百多錢,這是他一家的全部儲蓄,錢不多,但還有南安侯府下發的兩石糧,還有一些薰魚和燻肉,省點吃的話也是足夠一家人吃一個月,再加上儲備的銅錢,最少夠支撐三四個月的時間了。

南安侯府的人保證說,四月前種棉,八月前可以收穫,到時候侯府以市場價收購棉花,各人都可以大賺一筆。

李國柱已經登記,他是漳州府人,當年府城被破,城中居民被屠殺到十室九空,李國柱運氣很好,不僅自己跑了出來,還和家人並家族中人一起逃難成功。

此後這十餘年一直流落於興化軍,福州和建州之間,靠打散工賺錢維生,家就是江邊或集鎮邊上的窩棚,甚至是破廟,危房,乃至露天居住。

漳州元氣漸復,當年跑出來的足有幾十萬人,也是陸續返回去不少,還是有大批的赤貧流民難以還鄉。

其實就算是乞討也能回漳州,可是漳州地面殘破,多年之下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流民根本沒有底氣折騰,一旦回去之後發覺更難生存,那就處於更尷尬,更爲難的地步了。

這種艱苦的生活一直是到去年纔開始改變,先是侯府到流民中挑了一些少年當牙將,李國柱的外甥也被挑中了,很多流民家庭都燃起了希望。

然後是南安團練,興造碼頭用工,開菜田,放鴨,捕魚,養雞,豬,放羊等各種行當都紛紛出現。

流民們發覺攬工變得容易,而且多半不是短工,很多人在碼頭工區已經做了好幾個月,有了相當穩定的收入來源。

不少人是打算留在南安,也有更多的人被侯府召喚,前往東藩開荒種地。

東藩的田都是荒地,大家可以算是侯府的官府,不納皇糧國稅,更不必納那些雜稅,光是這一條就足夠吸引人了。

開出來的田畝,只要種的過來,都算是各家自己的田地,侯府可以幫着寫入田契,劃定地界,這又是極爲吸引人的一條。

再加上是要開種棉田,棉田比莊稼更值錢,這倒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種子,技術上的幫助,各種農具器械,耕牛,都是侯府和昌文侯府提供,在出售棉花時抵價就可以了。

這種幫助,還有優厚的條件,成爲侯府官戶後不必納稅的誘惑,流民幾乎是全部被吸引過來了。

困於福州和興化軍等地多年的漳州流民的麻煩,算是被徹底解決了。

李國柱經過一家小飯館,買了幾個肉糉子,幾個肉饅頭,店家還替他燒了開水,他用纏着草的瓦壺拎了回去。

流民的新窩棚區就在往福州官道的一側,在村莊和南安鎮的外圍。

由於地方劃的大,規劃時排水渠,垃圾場都劃分好了,整個區域雖然簡陋,但勝在乾淨衛生,李國柱估計初到東藩時,居住條件未必比現在好多少,所以在進入這個大型的窩棚搭建的臨時村落時,居然還是頗爲留戀。

一路上不少人向李國柱打着招呼,一羣漢子聚集在一起喝酒,有人對李國柱道:“國柱哥,平安無事,大夥心都放下了,來喝幾杯吧。”

李國柱笑道:“南安有團練武卒在,當然是平安無事,有甚可擔心的?我看你們就是哄着自家女人,騙酒喝。”

“別說破了啊。”有人急眼了,笑罵道:“國柱你自己不愛飲酒,也別揭穿我們。”

李國柱哈哈一笑,也就不再多說。

一路上還真有不少人家聚集在一起吃飯,昨夜整夜的鬧騰,武卒在江邊駐隊,流民這邊也是相當的緊張。

十餘年前他們可是死裡逃生,若是海盜再過來,估計很多人都是直接精神崩潰。

整個營地裡到處都是狂歡般的氣氛,比起南安鎮民來,流民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往軍營裡送,李國柱一路行來時,只聽到無數次祝禱的聲音,男子們碰響酒碗,俱是道:“爲南安君侯上壽。”

“南安侯長命百歲。”

“公侯萬代。”

在種種祝禱聲中,李國柱眼眶微紅,特別是走到自家的窩棚之外,看到滿頭亂髮,抱着小女兒在門前迎侯自己的妻子時,看到妻子一臉憂色,面色黃臘,身形似乎又比此前瘦弱了一些,李國柱心中一酸,但很快安慰自己,顛沛流離的生活很快就要結束,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其實也早就結束了,渾家的身體,似乎是比去年都要強多了。

兩個兒子都十來歲年齡,看到李國柱拎着吃食回家,都是歡呼着撲上來,李國柱剝了個肉糉給女兒,又遞了個肉饅頭給妻子,然後由着兩個兒子將吃食分了去。

“花錢做甚……”妻子臉上有笑容,嘴上卻埋怨道:“盡是瞎花錢。”

“今天早晨,俺在江邊看着。”李國柱看着女兒吃肉糉,看了一會兒,轉頭看着妻子,頗爲認真的道:“俺想着,若是昨個岐山盜殺過來,也不知道俺們一家還能不能逃脫性命去?半夜時,俺嚇的睡不着,想着一家人若是有一個走不脫,怎辦?要是俺自己,你們走不掉,俺寧死也不會走,一起死算了。可是再想想你,想想三丫頭,心卻怎地也狠不起來……後來俺在江邊看着武卒列陣,看他們的樣子,就想起海邊的岩石,那浪再大,再兇猛的撲過來,岩石卻是動也不動。後來俺漸漸放心了,南安武卒果然名不虛傳,陳於泰他們不敢過來。後來俺又想,去東藩之後,要是編護院,徵莊丁啥的,俺雖然四十出頭了,兩膀子力氣還剩下一膀子,到時候也去應個募,無非就是多流些汗,多吃點苦,俺莊戶人出身倒是不怕……”

“你到時只管去,俺也是不想再過那擔心受怕的日子,海盜將俺們害苦了,若是南安侯能真的剿了陳於泰就好了。”

“那些讀書人說南安侯不想剿,不願去和陳於泰硬碰硬。”

“真的假的?”

“瞎扯蛋的話。”李國柱怒道:“沒有水營,飛過去剿麼?新武卒才練多久,當不得大用,這些人就是成心。”

“這些事俺不想管。”李妻道:“說了何時走沒有?”

“估摸着是快了。”李國柱沉思着道:“昨個晚上有人牽了幾十頭牛到南安,我去看了,都是快兩千斤重的大水牛,一頭比一頭壯碩,這牛配上好犁,一天幾十畝都開的出來。”

李妻眼中放出歡喜的光芒,在外流落久了,就算不缺衣食,到底心裡不安,不知道何時何地纔算真正安下家來。

兩個小子已經是到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齡,在鎮上的明堂跟着讀了幾個月書,認得了些字就放賴不肯再讀。

攬工做活,又是嫌小了,怕傷了元氣筋骨。

現在若是有田畝,叫自家小子去田裡幫着打下手,學着播種,鋤草,活計不太重,又有正事做,長期在南安這樣富裕的地方小孩子若無所事事,反是容易學壞。

“還有那些犁,鋤,鎬,叉,耙,都是汀州那邊訂購買過來的,聽說光是買這些農具就用了過萬貫錢。”

李妻不停的點頭,這些農具她和一羣婦人都是去看過了。

“應該是快了。”李國柱盤算道:“再不走就誤了農時了,棉田最好是三月種,七月到八月收,若是四月才能下種,農時就偏誤了,怕是會耽擱產量。”

“嗯,早走早好。”李妻道:“今天侯府來人敲鑼說過了,還沒有簽押的趕緊去簽押,簽字畫押之後,就都是侯府的官莊,要在侯府和官莊都備案。”

“俺家早簽押過了。”

李國柱和妻子坐在自家窩棚前頭,四周到處是呼朋喚友的聲音,人們的聲音充滿歡快,愉悅,高興等若干情緒,窩棚區到處都有酒香,很快要離開,並且和家人宗親一起,就算沒有宗室也全部是漳州一起過來的流民,衆人要一起前往東藩開始新的生活,並且在侯府的蔭庇之下,不納皇糧,東藩也沒有官莊徵調的徭役力稅,也不需要交納那些亂七八糟的各種稅賦,一切都是侯府說了算,而徐子先已經通過了衆人的信任考驗,衆人都感覺南安侯府可以信任,值得信賴。

加上海盜昨夜未敢過江,人們普遍還是有劫後餘生之感,這種情緒釋放出來,加上要離開的種種情緒,雖然大亂剛止,流民們也不乏對閩江對岸興化軍百姓的同情,但不管怎樣,流民們長久壓抑的情緒也算得到了一個契機釋放了出來。

……

岐山盜襲擾興化軍的消息,當天就傳到了福州,岐州當然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消息,畢竟是和岐州知州呂問賢,同知兼防禦使徐子先都有一定的關係。

“仙遊縣城外都是有警,應該是唬人用的。”呂問賢也不是草包,看着急報,眉頭緊皺的道:“如果有可能陳於泰恨不得破了歧州,但他也自知辦不到。昨夜襲擾的主要地方還是南安對面,以我估算,是陳於泰原本要試試去攻打南安看看,所幸南安戒備森嚴,其只能放棄,只嘆興化軍的百姓算遭足了此劫,地方官無能,簡直該死。”

呂問賢當然不是真的說興化軍的官員無能該死,其實若換了他去,怕也是結果相差不多。

五個軍的禁軍駐在福州三個軍,一個軍在漳州,一個軍在泉州,興化軍,邵武軍,建州,汀州,這些地方都無禁軍駐防。

沒有禁軍,廂軍對上海盜毫無優勢,而且事發突然,等廂軍江防城守各營集結好,在軍州官員的帶領下趕到戰場也得時間,還得看敵情,軍隊擺開準備迎敵。

這些事都做好之後,也就只能給海盜們送行了。

“被燒燬的房舍有一千多間,有一千多百姓當場遇難,傷者數千人之多,過萬人無家可歸,地方糜爛,還有數百女子被掠走……”徐子先沉聲讀着塘報,心情也是糟糕透頂。

南安他是保護住了,連帶着護住了水口和谷口各鎮,在幾年前,那邊也經常是海盜劫掠的對象。

畢竟攻打州府太費力氣,不太容易成功,搶掠村莊也不合算,太分散,農民又相當窮困,去搶劫很難找到多少有用的東西。

只有搶掠富裕的鎮子,防禦差,聚集的人口多,富人也多,可以搶到不少金銀銅錢和各種值錢的器物。

搶掠丁口,壯年男子和青年婦人,也比村莊容易的多。

“未知君侯何時能平此盜?”呂問賢憂心忡忡的道:“我倒不擔心別的事,就擔心此事過後,朝廷那裡招安陳於泰的聲音會變大,要是此人被招安,真是叫人死也不甘心。”

“呂大人放心。”徐子先沉聲道:“陳於泰絕不會有那麼一天。”

今天發個大章節,這兩天孩子生病,諸多不順,更新慢些,實在沒心思,抱歉。

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十九章 齊王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
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十九章 齊王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