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

“大哥。”黃來貴正了正自己頭頂的兜鍪,沉重的鐵盔壓的他相當難受,他道:“俺出來十來天了,你剛出來,爹孃怎樣?”

“好的很。”黃來福笑道:“爹孃用棉花還了三成的欠款,王上暫且還不收田賦,他們心氣高的很,俺怎麼勸都沒用,只得給他們又買了頭牛,兩匹挽馬,他們是想着再開一甲地。俺說,可千萬別再開了,咱們兄弟又不得回去幫手,別累壞了。”

黃來貴笑道:“有兩頭私牛,還有一頭騾子,兩匹馬,一共不到四甲地,應該還好!”

此前的東藩開發,徐子先沒有如鄭成功那樣設置官田,收取重賦。那樣會影響普通百姓的墾殖,使移民的動力減弱,開發過程緩慢。

所有的田畝,開出來便是百姓自己的,只是百姓有官戶身份,需得向徐子先交納賦稅。

徐子先近來的重心放在福建路,東藩的人口他也沒有再繼續刻意吸納,就算要開發中部的礦山,在北部建立定居點,在三五年內,東藩的人口增加到三十到五十萬人,將福建路很多無地的困苦百姓吸納過來,然後緩慢增長,二三十年時間增加到百萬以上,應當不是太大的問題。

對大的方針策略,黃家兄弟當然不甚瞭然,但他們知道自家日子越來越好過,這纔是最真實的東西。

黃來福是戰艦水手長,每年收入已經有三百多貫,還有持續存入公帳的退養金,也是相當優厚。

黃來貴收入略低,不過水師隊官的月俸,花紅,賞賜,加起來也有十來貫一個月,收入之高,此前的他完全不敢想象。

家裡還有四甲地,也就是一百二十畝,有五十畝棉田,其餘的是茶園,甘蔗田和豆田。

黃家就沒有種稻了,種稻要自家開挖引水渠,時不時的要徹夜看水,插秧的時候異常勞累,黃父黃母已經年過半百,吃不得這種辛苦了。

黃家的家族收益已經有數百貫,在此之前,就算黃來福當水手,一年也落不得幾貫錢,窮困窘迫的日子彷彿還在昨天。

……

黃家兄弟,羅方孝等人俱是輪休,衆人出艙下船時,又聚集了不少夥伴,羅方孝和黃來福都是大戶,各人相約着與他們一起走,一併去吃大戶。

“流寇有沒有新消息?”

“還沒有,王上已經到了岐州港,南安的商民百姓,新募兵馬,都在撤離之中。”

“岐州,東藩,一下子要安排不少人,也是夠忙亂的。”

“所以咱們這裡也是要緊。”羅方孝沉思道:“棉布順利出脫,拿回一百幾十萬貫,對殿下的大計很是有幫助。”

一羣水手和官兵從船上下來,此時天色早黑,碼頭到港口內部卻還是相當熱鬧。

月亮升起照映在海面上,一艘艘小船還在忙碌着,海船是沒有辦法精確計算自己的到港時間,就算半夜到了,也是有小船拖引入港,有一些心急的貨主,貨物裝滿了便是急着要走,天黑之後離港的也是不少。趁風夜航,一夜就能走出很遠距離,貨物越早運到,利潤便是越早到手,有能奈的貨主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出脫貨物,再購買想買的有利的貨物,出貨和進貨都有穩固的貨源,這纔是最賺錢的法子。

整個港口儼然就是一個個繁榮的集鎮的集合,天黑之後很多酒家點亮了酒招,倭人習得漢字,其文字中有七成左右的漢字,大體的意思差不多,有的是相反,不過酒字還是很明顯的。

路上還有不少湯泉,給常年在海上的水手們泡澡用,水手們也確實很喜歡。

到處都是吱吱呀呀的音樂聲,聽起來頗感怪異,和倭人這個奇妙的民族一樣,他們的音樂也有一種獨特的壓抑和悲觀的感覺。

府軍的將士和水手們並肩行走着,羅方孝和黃家兄弟相約,一會喝完了酒便找個不錯的湯泉泡一泡,雖然他們出海不過十來天,但水手們已經習慣了這種享受。

一路上行人衆多,各種異國人摩肩擦踵的經過,各種奇特的帽飾,衣袍,各種奇特的長相。黑膚深目高鼻的南洋人,矮小的緬甸人,暹羅人,和漢人差不多的,但黑瘦一些,牙齒也不好的是安南人或占城人,白膚高鼻的是天方人,他們穿着白袍,相當顯眼。同樣的白膚,但眼睛有藍色諸色,頭髮顏色也更顯眼的是泰西人,他們一般是穿着短袍,身量異常的高大,比魏人都普遍高出一頭,在倭國這裡,簡直就是鶴立雞羣的存在。他們一般都帶着尖頭的長劍,腰間插着一支裝了火藥和彈丸的短火槍,這就使得他們的身份更顯眼了。

羅方孝倒是知道,這些泰西人多半是荷蘭人,他們身高比西班牙人要高的多,皮膚更白,還有不少是金黃色的頭髮。

這一羣大魏的水手和府軍也相當的引人矚目。

都是身量高大,勻稱的漢子,比不及泰西人,但比倭人和南洋人都要高出不少。肩背厚實,看的出來經過苦練,肌肉凸起,腰是熊腰,肩厚而腰細,這是典型的武夫體形。然後大腿粗壯長直,走路時都有相當有力的感覺。

所有人都戴着紅纓笠帽,其實這就是府軍的軍帽,休息時不必戴着,但大夥兒已經戴慣了,不戴反而感覺頭頂光光的不舒服。

灰色的短軍袍,裁剪的相當合身,胸前都有銘牌,隊官的肩膀上有銅星,胸口正中都有起裝飾作用的銅釦,腰間都是殺的很緊的皮製革帶,懸掛着小刀,荷包等物,短袍的袍角到大腿處收束,下身是褲子和黑色的軍靴。

由於是出來喝酒,沒有人帶長矟,但幾乎人人都在腰間懸着刀。

府軍將士的打扮大體類同,如果一個人這般的打扮,最多能叫人多看一兩眼,感覺是個很有氣勢,裝扮也出色的赳赳武夫,但十幾二十人的打扮相同,就相當引人矚目,甚至有不少人一直跟着看,似乎是看到了天底下什麼最稀奇的事物一般。

泰西人,南洋各國人,倭人,天方人,都是各自聚集着,打量着這些魏國武夫,很多人私底下小心交談,議論,商討,逐漸在臉上都有凝重或是敬畏的神情。

“步子,步子,你注意看他們的步伐。”

一個滿頭金髮,年紀在三十五六歲的荷蘭人兩臂抱着,臉上原本漫不經心的神色逐漸消失,他放下手臂,捅了捅身邊的夥伴,說道:“尼克,你注意到他們的步伐沒有?”

另一個荷蘭漢子也是差不多的年齡,和他的夥伴一樣,高大健壯,兩腿挺拔,兩人的個頭都在六尺以上,在大魏北方也是高個子,魏人隊伍中,只有黃來福的個頭和他們相差不多。兩個荷蘭人身高類似,體格都異常的魁梧健壯,他們身上佩戴着刀劍和好幾支裝好了火藥和彈丸的短火槍,自從有了這種武器之後泰西人就愛不釋手,特別是這些敢於在海外奔波冒險的航海家,幾乎每人都擁有好幾支這樣的火器。

現在的火器還相當粗糙,這兩個荷蘭人身上的短火槍就很明顯是早期的產物,打造的相當粗糙的短管,連扳機都沒有,只是夾着火繩,開槍時需要將一手拿火繩,另一手將點燃的火繩放出藥池,引燃火藥來擊發。

這種短火槍是意大利人制造,叫希奧皮,意思就是手槍,算是最早的手槍的雛形。

現在法國人已經在製造有扳機的短火槍,可以單手擊發,用彎勾將火繩壓入藥池,節省了很多操作,由擊火槍往火繩槍的轉變,可以視爲是火器的一大革命,現在泰西各國幾乎都在迅速列裝,只是這兩個荷蘭人久在海外,使用的還是擊火槍,這相當困難,需要長久的訓練和實際操作,這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擊發火槍,並且殺傷敵人。

如果動作快捷,這種短火槍的威力並不弱,雖然現在還沒有提升火藥的性能,但短火槍原本就是在近距離使用,每支火槍的槍管裡塞着好幾顆彈丸,十步之內噴發之後深入人體,能打出極深的血洞,令人瞬間就受重傷,並且鉛丸,火藥可以使人受到感染,被近距離打傷之後,只有少數人有可能活下來。

這並非兒童的玩具,也是兩個荷蘭人自信心的來源。

他們原本對亞洲這邊的土著相當輕視。

兩個荷蘭人,一個叫範,尼克,另一個是馮,尼爾科,都是這個時代典型的航海家,冒險家。

他們的氣質也是顯露的相當充份,健壯和勇武也是外貌,內裡的彪悍,大膽,還有冷漠,甚至是殘忍纔是最根本的東西。

看到府軍將士之後,尼爾科和範尼克都收斂了臉上自負的表情。

他們就算身在倭國,身邊只有幾十個同伴,整個倭國的荷蘭人也就好幾百人,但不管在大名府邸,還是在武士的倭刀身側,他們永遠都是那種自負和驕傲的神情。

倭人自號文明,他們的文明也確有可觀之處,但對這個時代的歐洲人來說,也就是那麼一點異國情調。

難道那些衣不遮體剃了光頭的倭國矮子們很文明?那些身量纔到他們一半,動輒拿手按刀的武士,算是什麼文明國度的戰士?那些藝妓,臉上的粉要用小刀刮,倭人自己卻是聽着小曲,看着藝妓半遮半掩的甚是開心,令荷蘭人感覺相當的怪異。

只有眼前的這些府軍將士們,這些來自大魏的軍人,才叫這些泰西人刮目相看。

軍裝袍服,軍靴,革帶,相同的飾物,加上彪悍勇武的體形外貌,還有統一的兵器,這些東西很容易叫人感覺到這是一支強力的軍隊,而不是那些逞悍夫之勇的散兵遊勇。

“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每次起腳,落足,都有相當的節奏,嗯,簡直就是一種力與美的韻律,象是最協調的鋼琴曲。”

“你看他們的臉。那種驕傲,自負的模樣,還有一點暴戾氣息,那是久經戰士的精銳戰士才擁有的東西。”

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