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體投地

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楊度將洋洋灑灑的九年分期目標一樣樣解讀後,大殿裡靜悄悄地,似乎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兩年以來,雖然陸續有官民上書,要求速開國會,但多數只說三年,少數說兩年者也是指在各省議局設立以後的兩年,從沒有人想着在上諭中斬釘截鐵地提出兩年的時限。

果然疾速!

林廣宇朗聲說道:“楊卿的條陳,朕已預覽,大體都是贊成的。今天特意提出來讓諸卿議議。都說‘大權統於朝廷,萬機決於衆議’,今天朕就想聽聽衆議如何?”

“皇上。”肅親王善第一個出列,“楊提調所羅列之大政,除個別細節尚容商議外,臣全部贊成,一年設過渡內閣,兩年開國會,三年選舉責任內閣之舉臣尤爲同意,這都是海內所矚目之事,兩年來輿情浮動,實在不宜再拖延了。有關於大政中涉及到民政部的條目,雖有難度,但臣一定竭盡全力在9年內辦到。上不負大行太后、皇上的重託,下不負億兆黎民的願望。”

聽着善耆的這番話,奕劻不禁別過頭去,對徐世昌投以感激和欽佩的眼色……

前些日子奕劻發完火後,悶悶不樂了好幾天,除了那桐還來看望過幾次外,平素和自己走的較近的親信卻是連一個都不曾前來。這可着實將他氣得不輕。派載振出去打探地結果更是觸目驚心——那些牆頭草已經開始在走善耆、載澤甚至載灃的門路了,連日來無論肅親王府、醇親王府、鎮國公府乃至載濤、載洵兩兄弟的家門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去,偏慶王府前是門庭冷落。

但就在前幾天的一天夜裡,神秘莫測的徐世昌悄悄來到了慶王府。

奕劻一看到徐世昌,掙扎着便想從病牀起來,載振則撲通一聲。立馬就跪下給徐世昌磕頭:“徐叔,救我們父子倆一命啊!”

“王爺您趕緊躺着,躺着。”徐世昌被嚇了一大跳,一邊示意奕劻躺下,一邊連忙把載振扶起來。

奕劻老淚縱橫:“徐大人,我們父子倆算是完了,哪還敢連累您來看我們?”

父子倆唱得這出雙簧一點都不高明,徐世昌用腳趾頭就可以想明白。不過他別有使命,也不點破,只說:“王爺,有什麼事您儘管吩咐,這麼大地禮世昌承受不起。去年我外放東省,還不是沾了您和振貝子的光?說起來賠罪的倒應該是我,當時沒提醒振貝子。”——去年5月,正是載振和徐世昌考察東三省,確定三省巡撫名單的關鍵時刻,岑春等人授意御史趙啓霖彈劾段芝貴。說他購買天津歌妓楊翠喜獻給載振,又掏40萬兩銀子給奕劻祝壽,查明後,慈禧下令撤銷了段芝貴黑龍江布政使署黑龍江巡撫的任命,載振亦被迫辭去農工商部尚書的位子,徐世昌現在舊話重提。隱然倒有些不好意思。

說罷,他又把頭別過去對着載振:“振貝子,不是我倚老賣老來提點你。皇上一沒有說要免王爺的差事,而沒有要查辦王爺的意思,一切都好端端地,你着急成這樣,傳出去都折了身份。”

聽他這麼一說,奕劻的病倒好了一大半。他知道這些天皇帝召集了徐世昌等幾個新進軍機好幾次,想着是不是皇帝露了口風?

“菊人兄,你倒說說,皇上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奕劻比徐世昌大了好些年紀。以往頂多徐大人、徐大人的,現在連兄都蹦出來了,真是情急之下萬事好商量。

“王爺在擔心什麼?”徐世昌狡黠地…一笑,“皇上的心思您難道沒看透嗎?”

“皇上?”奕劻悵然若失地搖搖頭,“袁慰亭死後,我心亂如麻,身邊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只有那琴軒還跑過來幾次。可菊人兄也清楚,他小聰明是有的,大道卻看不清楚,只等乾瞪眼着急!皇上的心思我真琢磨不透,這兩天一着急便病了。”

“王爺,您說皇上親政後最想幹什麼?”

“肯定還要搞維新變法。”

“變法之前呢?”徐世昌提示他,“10年前爲什麼變不

“太后……”奕劻猛地醒

皇上第一樣事情便是要抓權,有了權纔好辦事。”

“正是!王爺要和皇上爭權麼?

奕劻搖搖頭,苦笑着說:“我哪裡敢和皇上爭權?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這便對了。權分政權、兵權、財權……這政權,軍機處原本也不是王爺一家獨大,皇上要拿權很容易;這兵權,地方上麼在督撫手裡,京畿麼在北洋手裡,剩下的在陸軍部手裡,您一點都沒有;這財權麼,大部分還在各省,朝廷又分在度支部等幾個油水衙門裡,皇上憑什麼要動王爺?”

載振插話:“徐叔,那您說皇上爲什麼要把岑雲階給弄回來?這不是擺着給咱們阿瑪難堪麼?”

“王爺,這事咱們得分開來說。岑雲階的名字不是皇上提的,卻是香帥說出來地,張南皮的老謀深算,不可以常理度之。軍機裡的漢臣,原本以袁慰亭爲首,處處壓他張南皮一頭,但我聽說最近有兩件事慰亭沒想好,讓老傢伙壓了一頭。第一樣便是設攝政王,聽說商議那天您不在場?”

“太后讓我去東陵放佛像去了。”奕劻一想到這事,心裡就異常懊悔。

“原本他們都不主張設,唯獨袁慰亭同意,後來太后非說要設,袁慰亭提議由王爺擔當,張南皮卻說讓醇王爺擔當,有沒有這回事?”

“有,那桐和我講過了。”

“這便是了,以太后的精明,如果她要立王爺爲攝政王,怎麼會把王爺支開呢?此事一提出來就可疑。”

“嗯。”

“第二樣事,便是立大阿哥。聽說皇上的身體是很差的,幾乎都要走在太后地前面,那個杜仲駿甚至還說什麼‘四天必有危險’,是不是這麼傳?”

“有!宮裡頭都這麼傳。”

“這便對了,如果立了大阿哥,一旦皇帝大行,承嗣的必然是大阿哥。可是慰亭又沒看透太后的心思,提倫做大阿哥。如果能輪到倫,早34年前就可以輪到他了,爲什麼還要等到今天?”34前,正是同治駕崩而需立嗣的時候,很多大臣都上書慈禧要求立倫或者別的字輩承嗣,但慈禧硬生生地立了載湉。

“以現在的情形,張南皮這兩條佔了上風也沒什麼。可是王爺,您想一想,倘若皇上沒有神人襄助,真的大行,現在誰掌權?”

奕劻一拍大腿,猛地從牀上竄了起來,說道:“正是大阿哥和攝政王!他張南皮提了這兩條,便是從龍之功,有擁戴之勞了。”

“正是。以袁慰亭的精明,絕不會看不出這一點,所以他才拼命反對,只是太后地心思已定,他能有什麼辦法?”徐世昌微微一笑,“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皇上是真龍天子,命格太硬,居然頂了過來!可香帥也不吃虧,他給醇王爺下了好大的力氣,對方能不承他的情麼?若袁慰亭的主張成了,王爺承他地情不?”

“自然!”

“張南皮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他知道皇上要靠人辦事,也知道醇王爺辦不好差事,於是便推薦了肅王爺,明着是醇王爺的意思,可沒有張南皮敲邊鼓,載灃想得到這辦法?可沒想到袁慰亭罹難,軍機又缺了一個,他想想不放心,還得再噁心王爺一下,於是就提了兩個名字,一個是我,另一個便是岑雲階。”

奕劻回想了一下,當時的場景居然和徐世昌說得分毫不差。

“這如意算盤本來打得挺好——想着我徐某人和袁慰亭是莫逆之交,是鐵的不能再鐵的袁黨,他雖然把我的名字排在前面,但想着皇上因爲忌諱而絕不會用我,那岑雲階便當仁不讓。這樣一來,軍機裡他、醇王爺、肅親王、岑雲階、鹿傳霖就有5人了,王爺即便有那中堂幫腔也是孤掌難鳴,足以壓倒王爺您了。可惜皇上聖明,得仙人提點後愈加如此,早看穿了張南皮的小動作。二話沒說先把我調進了軍機,後來還讓我接了農工商部的差事。”

“言之有理。”到這時,奕劻父子已經對徐世昌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第36章 自求多福第79章 逃之夭夭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章 慈禧歸西第17章 蓋棺論定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7章 外交折衝第72章 惡有惡報第31章 暴起發難第33章 各顯神通第96章 皇位繼承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章 浴雷重生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章 膠東風雲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8章 最後關頭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5章 虛虛實實第60章 投機倒把第83章 箭在弦上第34章 心有靈犀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中日博弈第47章 過於輕敵第91章 禍水旁引第89章 最後攤牌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0章 誘之以利第86章 特殊使命第86章 特殊使命第43章 風雲際會第26 將計就計第13章 暗藏殺機第38章 刺客來臨第8章 海雷神威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7章 表面功夫第55章 首日議程第7章 大浪涌來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2章 千鈞一髮第1章 秘密佈置第24章 兩全其美第46章 晉封爵位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4章 走出陰影第59章 憲法草案第97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雙管齊下第74章 暗度陳倉第60章 投機倒把第3章 鐵廠之辯第79章 面授機宜卷首語第31章 果有天書第30章 聖意難懂第11章 雷霆萬鈞第25章 因勢利導第3章 鐵廠之辯第45章 不虛此行第27章 暗度陳倉第74章 創新思路第6章 驚心動魄第68章 規劃編成第27章 相互妥協第60章 五權制衡第8章 海雷神威第26 將計就計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5章 兵事興革第74章 創新思路第26 將計就計第19節 棋高一着第43章 日新月異第68章 彌留之際第21章 偉大母愛第1章 獨闢蹊徑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9章 最後攤牌第67章 國防經費第6章 驚心動魄第19節 棋高一着第62章 悲情訴說第6章 驚心動魄第53章 不可收拾第33章 各顯神通第8章 箭在弦上第10章 進攻方向第46章 置身事外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7章 狗急跳牆第31章 半推半就第60章 五權制衡第48章 沉着應戰卷首語第18章 精兵強將
第36章 自求多福第79章 逃之夭夭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章 慈禧歸西第17章 蓋棺論定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7章 外交折衝第72章 惡有惡報第31章 暴起發難第33章 各顯神通第96章 皇位繼承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章 浴雷重生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章 膠東風雲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8章 最後關頭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5章 虛虛實實第60章 投機倒把第83章 箭在弦上第34章 心有靈犀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中日博弈第47章 過於輕敵第91章 禍水旁引第89章 最後攤牌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0章 誘之以利第86章 特殊使命第86章 特殊使命第43章 風雲際會第26 將計就計第13章 暗藏殺機第38章 刺客來臨第8章 海雷神威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7章 表面功夫第55章 首日議程第7章 大浪涌來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2章 千鈞一髮第1章 秘密佈置第24章 兩全其美第46章 晉封爵位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4章 走出陰影第59章 憲法草案第97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雙管齊下第74章 暗度陳倉第60章 投機倒把第3章 鐵廠之辯第79章 面授機宜卷首語第31章 果有天書第30章 聖意難懂第11章 雷霆萬鈞第25章 因勢利導第3章 鐵廠之辯第45章 不虛此行第27章 暗度陳倉第74章 創新思路第6章 驚心動魄第68章 規劃編成第27章 相互妥協第60章 五權制衡第8章 海雷神威第26 將計就計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5章 兵事興革第74章 創新思路第26 將計就計第19節 棋高一着第43章 日新月異第68章 彌留之際第21章 偉大母愛第1章 獨闢蹊徑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9章 最後攤牌第67章 國防經費第6章 驚心動魄第19節 棋高一着第62章 悲情訴說第6章 驚心動魄第53章 不可收拾第33章 各顯神通第8章 箭在弦上第10章 進攻方向第46章 置身事外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7章 狗急跳牆第31章 半推半就第60章 五權制衡第48章 沉着應戰卷首語第18章 精兵強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