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彌留之際

自那日一病不起後,張之洞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絲毫不見起色。人逐漸消瘦,活動能力也越來越差,原本還能在院裡溜達兩個來回再吟上兩首詩的,但後來非但下牀要人攙扶,便連吃飯也要人餵了。

就這樣磨磨蹭蹭,好容易捱過了六月天,天氣剛有些涼爽下來之 時,他的氣喘病卻又犯了。對付氣喘中醫沒有特效藥,只能用調理的方子,但緩不濟急,家裡人便尋了西醫來診視,專門服用治療氣喘之藥。誰知第二天氣喘病是減輕了,胃卻隱隱痛起來,一刻也不得安生,只好再找止痛藥,就連張南皮平素最深惡痛絕的鴉片也上了。好容易減輕了胃痛,他的腸道又不行了,吃什麼都吐,連藥也一併吐出來。

到了最近幾個晚上,張之洞自知大限已近,也不願再行服藥,每日便靠着流質維持生命,苦捱時日。所幸他的病拖延許久,不是驟然發 作,從春至秋,各地前來之人絡繹不絕,想見面的人都見了面。

徐世昌之所以鄭重其事地將張南皮的病情當作一件大事提出來,實是因爲收到了張之洞奏請開缺的摺子。當然,摺子是旁人代寫的,但他不願死猶戀棧的願望卻是躍然紙上、字字赤誠。

收到條陳後還不算,張之洞地姐夫鹿傳霖還親自拜見了徐世昌。和盤托出詳情。他雖比張之洞還要大一歲,但身體眼見要強得多。

知道消息後徐世昌大驚:“皇上平日一口一口張師傅,雖然未曾受業且多謙恭之語。但‘師傅’二字畢竟滿朝文武都是知曉地,如何能不算數?得奏明皇上去探視,否則外界還以爲皇上如此無情,亦不遵師 道。連帶我們亦要跟着捱罵……”

鹿傳霖心裡很矛盾,他來徐世昌府上通報這件事就猶豫了許久,拖不下去才上門。以張之洞的身分地位。臨終前該有皇帝親往視疾之 舉,否則面上就不好看。但按自古以來的經驗,一旦皇帝真地親臨視 疾,病人之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好起來的。他既是張之洞多年好友,亦是親戚,何嘗不想對方再拖些時日?

看他猶豫,徐世昌忙道:“這事明天我會奏明皇上。無論如何,這趟必須去。否則史官刀筆鑿鑿,連我等都是鞭撻之人。”

文人最怕身後罵名,見他這麼說,鹿傳霖便點頭應允。所以纔有奏事之舉。亦纔有王商先打頭站的道理張之洞既正兒八經地上了折 子,皇帝不能不有個迴應。是故王商一到張府便宣讀旨意。張之洞病得如此厲害是不可能接旨的,其長子張權跪地代接。

“軍機大臣、大學士張之洞公忠體國,夙夜勤勞,茲因久病未痊,朕心時深 念,着再行賞假,毋庸拘定日期,安心療養,病痊即行銷假入值,賞給人蔘二兩,俾資調攝,所謂開去差缺之處,着勿庸議。欽 此!”這道聖旨也是大有講究,表面上看皇帝還指望張之洞能夠再行入值軍機處多少有些過分,但實際是在宣揚一種企望病人痊癒的心情朕還指望你繼續效力呢,而後一句“勿庸議”亦是對大臣的肯定之詞。

那顆野山參交給了張權,醫生看得兩眼發直,從未見過這麼好地人蔘,直讚歎皇恩浩蕩,但卻不得不遺憾告訴衆人:“張中堂藥石罔效,拖一天便是一天了,再好的人蔘也不濟事,若是再早兩年服用,倒可能有所起色。”這話說得滴水不漏,可兩年前張南皮身體矯健,哪想到會有今日?

在王商宣旨、問疾的前一天夜裡,張之洞也深知自己病情嚴重,已在吩咐人寫遺囑,執筆之人是他兩個得意門生,出身於兩湖書院。自科舉廢除之後,從理論上說,大臣除非是直接授學,否則已無師徒之道援引,張南皮最重視的便是他在湖廣任上的幾個學生。

“大意我已有了。”張之洞氣喘吁吁,每說一個字都要耗盡所剩無幾的精力,“大意如此平生以不樹黨援、不植生產自勵,餘無他 念,惟時局艱難,民窮財盡,唯願皇上廣開言路、發憤日新,所有應革損益之端,務審先後緩急序。這一句很要緊!你們懂我意思不?

“恩師是不是說新政維新不可操之過急,一定要按部就班來?”

“正是如此!”張之洞繼續說下去,“滿漢視爲一體,內外必須兼籌。理財以養民爲本, 守祖宗永不加賦之規,教戰以明恥爲先,無忘古人不 自焚之戒。”

禁衛軍的建立和國防部的軍權集中張之洞並不以爲然,以爲中央手伸得過長,違背了“同治”之道,但他亦恪守君臣之分,對皇帝一力堅持之事不會死命反對。

他說一句,兩個學生就寫一句,一邊寫,一邊悄悄擦眼淚。

“大勢遽變,急公奉上者日多,尤願登進正直廉潔之士,凡貪婪好利者,概從屏除。庶幾正氣日伸、吏治日新、國本自固。”最近連續清掃兩個貪污集團,雖對盛宣懷張之洞不無惺惺相惜之意,亦認爲此人有幾分真本事,但他終究是清流出身,雖已轉爲洋務巨擎,對貪污受賄仍是深惡痛絕,即便不像岑春煊那樣以懲治貪官爲己任,但看官員他還是首重一個“德”字,操行差者他亦恥與其爲伍。

就在王商抵張府之時,閒廢二十年、亦是多年老友地陳寶琛前來探望(若無林廣宇,則宣統立,而陳該爲帝師)。

“我有樁心事,本想在皇上視疾之時面陳,但瞧現在這模樣,今日不知明日事,還是先在遺疏中敘了,將來也有個說法。”一邊說,一邊手哆哆嗦嗦地在枕頭邊掏,一雙手乾癟、蠟黃,活像枯乾了的樹皮。陳寶琛深知對方平素喜歡在看書時用手抓蜜餞吃,那時何等靈活、圓潤,現在居然這般模樣,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掏弄了半天,張南皮終於將昨日兩個學生擬就的稿子取了出來,遞給陳寶琛。

“韜庵!這是我兩個學生擬就的,雖然學問已算出類拔萃,功底亦屬紮實,但較起你來,仍不到十分之一,便替我改動幾處。”

陳寶琛忍着淚,輕聲答道:“好。”

看着對方磨墨提筆、斟酌文字地模樣,張之洞忽地笑出聲來:“又想起舊歲年少,在詞林中意氣風發的光景。只不過歲月蹉跎,你我皆是白首相間……”

年歲大了,便愛回憶從前,張之洞如此,陳寶琛亦如此。只是英雄遲暮,壯志未酬!

一路念下來均無異議,但唸到“臣秉性庸愚,毫無學術,遭奉先朝特達之知,殿試對策,指陳時政,拔置上第,備員詞館,洊升內閣學 士”時,張南皮開口:“‘特達之知’四字雖極扼要,但太過簡略,似乎該有個交代。”

幾十年前,張之洞殿試之時將策論試卷繕寫出格,按評卷要求屬於嚴重違規(有舞弊嫌疑),好在閱卷人並不苛刻,仍打算錄取,只是名次列在三甲之尾,點翰林是休想了。但由於試卷極爲特殊,閱卷人需徵得主考同意,哪知主考地寶中堂(寶鋆)極爲欣賞,不惜動用自己的權力將其列爲至二甲第一,有考官持不同意見,後來官司鬧到御前,慈禧太后閱後大爲欣賞,親自將張之洞提爲一甲,由傳臚而變爲探花。

與岑春煊一般,張之洞對這份破格拔擢之恩感激涕零、至死不忘。哪怕在遺疏中也要特書一番,但又不能太過明顯,否則就有淺薄之憾。他對弟子之稿並不滿意,但一時間難以修繕,陳寶琛略一沉吟後說道:“如果改成‘殿試對策,指陳時政,蒙孝貞顯皇后、孝欽顯皇后,拔至上第,遇合之隆,雖宋宣仁太后之於宋臣蘇軾,無以遠過。’下面再接‘備員詞館’云云,您看如何?”

“太好了!”張之洞連連點頭,“韜庵,你是寶刀未老!”

陳寶琛想笑,但覺分外苦澀,怎麼也笑不出來。

王商進入內堂之時,張南皮雖已躺在牀上奄奄一息,見了他卻兩眼放光,還想掙扎着起來,他連連攔住:“張中堂,幾日不見,怎麼病成這樣了哇?”

“老夫大限已近……”

“皇上牽掛中堂的病情,特命我今日來送人蔘,明日親來探視。”

“好,好。”張之洞只說了兩個字,連“謝皇上恩典”的應景話也說不出來,兩眼直勾勾地看着王商,手卻顫抖地指着陳寶琛……

第97章 圖窮匕見第83章 箭在弦上第84章 睚眥必報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5章 循序漸進第15章 兩相權衡第5章 建章立制第26 將計就計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章 試點湖北第79章 面授機宜第18章 精兵強將第23章 內外有別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0章 語重心長第76章 校閱大典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3章 內外有別第42章 五體投地第73章 革新兵器第18章 職官考試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9章 音若沉雷第55章 首日議程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8章 動之以情第84章 睚眥必報第8章 海雷神威第40章 革故鼎新第93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弦外之音第80章 亡命天涯第94章 趁勢改革第7章 身陷雷區第39章 平地驚雷第53章 帝國國會第38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首日議程第31章 中日博弈第55章 左右爲難第38章 動之以情第28章 心亂如麻第39章 平地驚雷第43章 日新月異第72章 校場展示第5章 果斷決策第79章 逃之夭夭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6章 大義凜然第66章 以權制權第79章 逃之夭夭第66章 羣策羣力第71章 國造機槍第90章 鐵的手腕第50章 衆矢之的第27章 暗度陳倉第76章 校閱大典第82章 如履薄冰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1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革命前途第92章 鬥爭哲學第26章 徹底解決第79章 逃之夭夭第43章 鹽政改革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7章 暗度陳倉第16章 內緊外鬆第24章 兩全其美第2章 試點湖北第77章 羣情洶洶第44章 顛撲不破第8章 改弦易轍第83章 箭在弦上第22章 方寸大亂第23章 深明大義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3章 商討對策第14章 否極泰來第27章 瞞天過海第12章 脣槍舌劍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以退爲進第92章 鬥爭哲學第62章 另有用意第67章 國防經費第58章 帝國憲法第49章 同仇敵愾第68章 彌留之際第77章 暗雲飛舞第65章 心有靈犀第15章 惴惴不安第18章 敲山震虎第66章 以權制權第23章 內外有別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2章 如履薄冰第84章 利器準備第13章 僞託神蹟第36章 當頭一棒
第97章 圖窮匕見第83章 箭在弦上第84章 睚眥必報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5章 循序漸進第15章 兩相權衡第5章 建章立制第26 將計就計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章 試點湖北第79章 面授機宜第18章 精兵強將第23章 內外有別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0章 語重心長第76章 校閱大典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3章 內外有別第42章 五體投地第73章 革新兵器第18章 職官考試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9章 音若沉雷第55章 首日議程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8章 動之以情第84章 睚眥必報第8章 海雷神威第40章 革故鼎新第93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弦外之音第80章 亡命天涯第94章 趁勢改革第7章 身陷雷區第39章 平地驚雷第53章 帝國國會第38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首日議程第31章 中日博弈第55章 左右爲難第38章 動之以情第28章 心亂如麻第39章 平地驚雷第43章 日新月異第72章 校場展示第5章 果斷決策第79章 逃之夭夭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6章 大義凜然第66章 以權制權第79章 逃之夭夭第66章 羣策羣力第71章 國造機槍第90章 鐵的手腕第50章 衆矢之的第27章 暗度陳倉第76章 校閱大典第82章 如履薄冰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1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革命前途第92章 鬥爭哲學第26章 徹底解決第79章 逃之夭夭第43章 鹽政改革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7章 暗度陳倉第16章 內緊外鬆第24章 兩全其美第2章 試點湖北第77章 羣情洶洶第44章 顛撲不破第8章 改弦易轍第83章 箭在弦上第22章 方寸大亂第23章 深明大義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3章 商討對策第14章 否極泰來第27章 瞞天過海第12章 脣槍舌劍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以退爲進第92章 鬥爭哲學第62章 另有用意第67章 國防經費第58章 帝國憲法第49章 同仇敵愾第68章 彌留之際第77章 暗雲飛舞第65章 心有靈犀第15章 惴惴不安第18章 敲山震虎第66章 以權制權第23章 內外有別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2章 如履薄冰第84章 利器準備第13章 僞託神蹟第36章 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