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動之以情

那是自然的,陳璧君見了皇后也不肯跪,隆裕重任在肩,較。小德張原本還想囉嗦幾句,卻被她狠狠瞪了一眼。

“搬個位子讓陳小姐坐吧。”也不用“賞”字,免得刺激人家。

賓主落定,互相打量起對方來。在隆裕看來,陳璧君分明就是個稚氣未脫的小丫頭,雖然神態表情出落的大方與從容,但身體和臉蛋還是顯而易見的稚嫩,臉色偏黑,再加未施粉黛,看上去皮膚略有點粗糙——她早聽人說了,南洋地區太陽太毒,女孩子如果經常日曬,不到30便成了黑狐精。在陳璧君眼裡,隆裕是一個打扮得體、雍容華貴的中年婦女,雖然眼角的皺紋已經顯現,但身體保養的極好,看上去卻要年輕許多,眼波里那種熱切似乎不像是裝出來的,倒是讓她看不透對方的用意。

對視了許久,場面略微有些尷尬,陳璧君也找不到合適的稱呼來和對方攀談——叫皇后主子吧,她不樂意;叫某某女士吧,她又覺得有些怪異,“葉赫那拉女士”聽上去更像形容慈禧的……

半晌後,隆裕撲哧一聲笑出來:“妹妹,你年紀輕輕,倒做的好大事呢?咱們五爺可是被嚇得不輕……”

“姐姐”兩字陳璧君是無論如何叫不出口的,但人家稱呼自己妹妹,亦不算過分,她微頜之,算是認了,只說:“真可惜,四哥的大事沒辦成。”

“汪先生的事情咱們等會再說,今兒個先不說國事。只說家事。”

“若是不說國事。那我們與攝政王亦無個人恩怨。”陳璧君大大方方,“攝政王雖然位高權重,但我倒沒聽說他有什麼劣跡。革命黨與他是公仇,不是私仇。”

“那麼,咱們皇上有什麼劣跡麼?”

“這……”陳璧君愣了半天,想來想去,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光緒地劣跡來——揚州十日也好。嘉定三屠也罷,乃至於“留頭不留髮”,甚至於“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地事蹟都不是他乾的、不是他說的。

恨歸恨,陳璧君卻不願捏造事實。

“咱們實話實說,大清掛了34年地光緒年號,這當中沒皇上真正作主的……甚至於立誰爲皇后也不是他作的主。”隆裕說着眼淚便下來了,“34年來。皇上何曾享過一天的清福?何曾有過一天的歡愉?哪怕沒有成績,有點劣跡也好啊,可是妹妹,咱們皇上就這麼可憐。連想幹點壞事都沒權力,都要看人家臉色。”

被隆裕這麼一哭。陳璧君倒有些心神不定。

“姐姐沒念過幾年書,但宗學總是學過,多少知道點事情。前明那些皇帝,哪個不是風流快活的?有人能煉丹,有人能求道,有人能夜夜風流玩女人,有人能打木匠,有人能幾十年不理朝政……可咱們皇上呢,日日宵衣食,殫精竭慮,就是想讓這個國家好起來。想來想去便只有前明崇禎皇帝類似,可他是亡了國地,皇上一想起這事,天天晚上都睡不着覺。”

陳璧君本來想說清朝氣數已盡,亡國也在眼前的話語,話到口邊卻又沒說,只點點頭。

“妹妹,你是女子,跟着男人風裡來、雨裡去,陪他幹一番事業,即便死了也是轟轟烈烈的大英雄、奇女子,也是自己選的;姐姐也是女子,可我哪一樣事情是自己選的?入這皇宮不是我自願的,嫁給皇上做皇后也不是自己選的……你說,嫁給這樣一個窩窩囊囊的皇帝,連自己女人都保不住地窩囊皇帝,要不是有個皇后的名分,只怕也要起來造反當革命黨了!”

保不住女人一節自然是指珍妃一事。隆裕說得很動情,想起了與光緒成婚後那苦不堪言的20年,簡直是字字血淚,這話卻說到F心坎上,感情永遠是女人之痛,聽着對方地訴苦,想着自己的不易,她地視線也有點模糊。

“捱到去年年末,太后走了,皇上好不容易親政了,纔算是掌了權。掌權之後皇上做什麼呢?第一樣事情便是自斂,太后老佛爺原來一天是4兩銀子的用度,吃頓飯是上百道菜,皇上現在一天的用度怕連個零頭都不到,御膳最多9道菜,而且還不許大操大辦;他身上穿着的袍子你看得光鮮,實

穿了10多年了,有人勸他做一襲,你猜皇上怎麼回答在有些小民連飯也吃不飽,朕怎麼好意思多做衣服?’你說說,便是一般大戶人家恐怕也比皇上過得好些吧?”

陳璧君出身南洋商人,家境不錯,她點點頭,算是認同。

“第二樣事情,便是立憲。皇上下了摺子,要求兩年開國會,九年完成立憲。我知道革命黨不贊成,你們要共和……共和也好,立憲也罷,姐姐都弄不清楚,但都是一個道理——想讓這國家好起來,將來能不受洋人的欺負!甲午年賠給小日本2萬兩銀子,庚子年賠給各國5萬兩銀子,皇上沒忘,都記着呢,提起來就是咬牙切齒,沒一天不想報仇的。”

“第三樣事情,便是殺貪官。你是個有見識的,自然也知道最近查了不少案子,殺了不少人。你們革命黨恨貪官,皇上也恨!他恨不得將天下的貪官全部殺乾淨,還小民一個朗朗乾坤……你說,這也做錯了麼?”

“話都沒錯,可只要皇帝專制獨裁,滿族壓迫漢族,這天下絕不會好起來。”

“不管行不行,總是爲了天下吧,總是想讓國家好起來罷……”隆裕一邊擦拭着淚水,一邊說道,“皇上的苦心有誰能知道?他的難處有誰能體會?這麼大的國家,方方面面都要照看,牽一髮就動全身,當這個家不容易吶。”

陳璧君不同意這個觀點,起來辯駁幾句,無非是人民主權、共和民主的一類。隆裕面不改色,只道:“妹妹,我知道革命黨跟咱們看法不一樣,這不要緊。皇上說了,革命黨也是讓洋鬼子給打痛了,也是爲了這個國家能好起來——說來說去,不管怎麼說,革命黨總要比貪官污吏強。”

陳璧君默然無語,這話總也不能算錯吧,不過還是表態:“無論如何,我們連死都不怕,是不會變更自己理想的。”

“這個皇上曉得,他知道汪先生是革命黨的領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相見恨晚……他也曉得,汪先生是真革命黨,是實幹家,不像有些人那樣整天掛着革命招牌,是‘空頭革命家’。今天找妹妹來說,不是想當說客,只想告訴你,皇上很欣賞汪先生,是絕不會殺他的,請你放心。”

聽到這裡,不知怎麼的,陳璧君那顆懸着的心微微有些歸位。

“今天主要有件大事和妹妹商量,皇上知道妹妹一直傾心於汪先生,不惜跟隨他身履險地,是患難之交,很想替你們操辦一場婚事,幫你把這個心願了結了。那佈告也不是汪先生自己說的,是皇上的主見。”

這消息不用隆裕說陳璧君也猜的出來——她知道依汪精衛的脾氣,即使再想着自己,也巴不得她遠走高飛,佈告必定是捏造無疑。但她依然震驚地無以復加——皇帝是怎麼知道這個消息的?小女兒埋在心底的情愫,除了最親近的同志並沒有知道——難道有人叛變?

“妹妹,姐姐只勸你一句,再怎麼時髦,親還是要成的,堂也是要拜的,即便兩夫妻一起死,汪先生也要給你個名分不是?……”

一語擊中陳璧君最大的心事!她想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回答。

隆裕微微一笑:“妹妹先回去想想吧,已替你在六國飯店安排了住處,你就放心住着,姐姐給你做保,你的汪先生絕不會有事的。”

陳璧君走後,隆裕得意地問小德張:“如何?”

“主子,您說得太妙了,這女革命黨一開始尋死覓活的,到後來眼看就要被說服了……”小德張諂媚地笑道,“照奴才看,都趕上咱大清開國時孝莊老太后勸降大明洪承疇那光景了。”

馬屁人人愛聽,隆裕笑得合不攏嘴:“你個小兔崽子倒會說話,皇上也是這麼說的。”

“只怕有些話皇上聽了會不高興……”

“就是皇上讓這麼說的——革命黨吃軟不吃硬,咱們就投其所好。光說軟還不行,還得說可憐,皇上可憐,皇后也可憐……陳璧君心再硬,也是個女子。”第一輪眼淚攻勢宣告結束……

第26章 徹底解決第42章 五體投地第61章 明察暗訪第98章 國內建設第81章 密謀方案第14章 各懷鬼胎第31章 半推半就第96章 各有招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37章 頭頭是道第74章 暗度陳倉第71章 國造機槍第14章 百感交集第91章 強力彈壓第41章 章程既定第32章 官制改革第4章 暗度陳倉第54章 驚弓之鳥第98章 最後關頭第29章 高深莫測第34章 生離死別第57章 推心置腹第61章 明察暗訪第38章 刺客來臨第7章 多事之秋第80章 亡命天涯第2章 火上澆油第21章 偉大母愛第23章 商討對策第14章 否極泰來第71章 利益交換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7章 戰術轉型第63章 親王鬧事第17章 弦外之音第56章 中外同理第58章 帝國憲法第50章 廢兩改元第25章 煽風點火第93章 步步緊逼第89章 殺氣逼人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1章 章程既定第27章 瞞天過海第5章 膠東風雲第23章 人才薈萃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1章 釜底抽薪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0章 危在旦夕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2章 千鈞一髮第55章 左右爲難第47章 針鋒相對第9章 先易後難第29章 音若沉雷第91章 禍水旁引第23章 人才薈萃第64章 痛下決心第86章 特殊使命第35章 作繭自縛第81章 密謀方案第17章 弦外之音第79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中外同理第6章 驚心動魄第20章 誘之以利第4章 陰謀詭計第54章 驚弓之鳥第2章 試點湖北第10章 驚天鉅變第30章 既往不咎第31章 半推半就第60章 投機倒把第45章 若有所思第39章 曉之以理第42章 五體投地第6章 寧缺毋濫第74章 創新思路第13章 英魂不滅第3章 鐵廠之辯第32章 不速之客第57章 御案九件第53章 帝國國會第31章 暴起發難第89章 殺氣逼人第31章 中日博弈第24章 兩全其美第62章 悲情訴說第61章 近代要素第9章 先易後難第56章 中外同理第6章 寧缺毋濫第40章 雷霆震怒第94章 趁勢改革第35章 作繭自縛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4章 心有靈犀
第26章 徹底解決第42章 五體投地第61章 明察暗訪第98章 國內建設第81章 密謀方案第14章 各懷鬼胎第31章 半推半就第96章 各有招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37章 頭頭是道第74章 暗度陳倉第71章 國造機槍第14章 百感交集第91章 強力彈壓第41章 章程既定第32章 官制改革第4章 暗度陳倉第54章 驚弓之鳥第98章 最後關頭第29章 高深莫測第34章 生離死別第57章 推心置腹第61章 明察暗訪第38章 刺客來臨第7章 多事之秋第80章 亡命天涯第2章 火上澆油第21章 偉大母愛第23章 商討對策第14章 否極泰來第71章 利益交換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7章 戰術轉型第63章 親王鬧事第17章 弦外之音第56章 中外同理第58章 帝國憲法第50章 廢兩改元第25章 煽風點火第93章 步步緊逼第89章 殺氣逼人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1章 章程既定第27章 瞞天過海第5章 膠東風雲第23章 人才薈萃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1章 釜底抽薪第29章 深不可測第90章 危在旦夕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2章 千鈞一髮第55章 左右爲難第47章 針鋒相對第9章 先易後難第29章 音若沉雷第91章 禍水旁引第23章 人才薈萃第64章 痛下決心第86章 特殊使命第35章 作繭自縛第81章 密謀方案第17章 弦外之音第79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中外同理第6章 驚心動魄第20章 誘之以利第4章 陰謀詭計第54章 驚弓之鳥第2章 試點湖北第10章 驚天鉅變第30章 既往不咎第31章 半推半就第60章 投機倒把第45章 若有所思第39章 曉之以理第42章 五體投地第6章 寧缺毋濫第74章 創新思路第13章 英魂不滅第3章 鐵廠之辯第32章 不速之客第57章 御案九件第53章 帝國國會第31章 暴起發難第89章 殺氣逼人第31章 中日博弈第24章 兩全其美第62章 悲情訴說第61章 近代要素第9章 先易後難第56章 中外同理第6章 寧缺毋濫第40章 雷霆震怒第94章 趁勢改革第35章 作繭自縛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4章 心有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