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災星

京兆皇城中,是一片愁雲慘霧。

紫宸殿中,時不時會傳出皇上心情不佳的消息,不管是宮女還是內侍,都是小心翼翼的。

兩個新上任的殿中丞,每日在紫宸殿伺候都是戰戰兢兢,生怕皇上心情一個不好,就會殃及到他們。

這也難怪他們如此心驚,先前有幾個內侍,因爲一點小事就被皇上杖殺了;就連門下侍中左良哲和司農卿雷致遠都被皇上訓斥了兩次。位高的官員尚且如此,他們這兩個五品官,會受到殃及,又有什麼出奇的?

誰叫景興帝最近心情不好呢?大永的災難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從各地送進京兆的,都是壞消息,沒有一件樂事。

北疆和隴右道,已經被蔣博文佔據,整個隴右衛,竟然唯蔣博文馬首是瞻;北疆和隴右道的官員,不是投向了蔣博文,就是被蔣博文所殺;至於這兩地的百姓,都是蜷縮成一團的,主位的那個是誰,他們其實也不關心,有“蔣氏王,大永亡;蔣氏出,萬民實”這樣的傳言在,只要不妨礙到他們的性命就可以了。

可以說,這兩地亂得不成樣了,隴右道的消息,都被蔣博文控制了,京兆知道的消息,也不準確。

兵部已經調配了關內衛前去平亂,到目前爲止,都沒有什麼捷報傳來,甚至有了幾次敗仗。關內衛大將軍嚴律政親征領兵,卻是敵不過彪悍的隴右衛士兵,損傷也頗爲慘重。

兵部尚書鄭棣恆已經出了調令,着劍南衛前去援助關內衛,以遏制住蔣博文的攻勢。劍南衛尚未靠和關內衛匯合,如今形勢如何還不知道。

這僅是其一,其二還有來自河內道的噩耗。河內道觀察使範載常,已經送來了好幾封急信,道是河內道洪水加劇。水災已然可見,向兵部和戶部申請援助。若是河內道再有當年的臺前水患,河內道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局面,必定會毀於洪災了。

但是這幾封急信。景興帝根本無暇顧及,因爲還有另外一個消息,讓他心神震動作如針氈。西寧道早前傳來的消息:西燕皇帝司馬昊帶着三十萬大軍親征!

這個消息,震得景興帝和朝臣坐都坐不住。景興帝和朝臣都知道,西燕大軍入侵是比河內道洪災要嚴重得多的噩耗。若是西燕入侵成功,那麼大永將國將不國朝將不朝,又何來君君臣臣?

兵部已經連夜下了急令,讓嶺南衛前去西寧道援助,只希望嶺南衛的援兵還來得及。

只是景興帝和朝臣的美好希望落空了,隨即。傳來了文鎮失守、蕭若元戰死的急報!

文鎮失守、蕭若元戰死,大永在西寧道的第一道防線,已經被西燕攻破了。那麼昆州胡i如何?西寧道會如何?大永會如何?

此時的京兆,沒有一個人能斷言接下來的局勢。隨着蕭家支起了喪棚白幡,京兆的官員。只覺得頭頂有黑沉沉的天壓下來。

紫宸殿中的景興帝,當然也是這樣的心情。一連幾日早朝,他都是陰沉着臉色的。

這一日,景興帝上完早朝,神色依舊黑沉。宣政殿上,西寧道再次傳來了消息,道是西寧衛大驚軍趙鈺罡通敵叛國。已經被憤怒的西寧衛士兵斬殺了。

這對於京兆朝堂來說,是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原本景興帝還指望着趙鈺罡抵抗西燕入侵的,沒想到竟然會這樣!

“趙鈺罡這個逆賊!和憫王有關係的,果然不是好東西!”返回紫宸殿之後,景興帝恨恨地吐出這一句。

他還記得當年長泰帝爲上官永平指婚,對象正是趙鈺罡之女。

唐密低着頭。聽着景興帝的狠話,心中百味雜陳。他伴隨景興帝的時間不短了,在景興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從鍾粹宮去了東宮,接了夏奇的缺。

主僕、君臣之情誼。都是相處出來的。時間越久,情義就會越深厚。可是唐密服侍景興帝的時間越久,心中就越失望。

他長時在景興帝的身邊,知曉景興帝的每一個想法,自然就知道,景興帝是怎樣一個人。

掩蓋在帝王至尊威嚴下的,是一顆狹隘自私殺伐多疑的心!這是唐密對他服侍的主子的真實評價。

唐密是一個內侍,卻有着和普通內侍不一樣的過去,在家道中落之前,他見到過的知道過的,讓他有了不一樣的判別力,尤其是在沈家活躍朝堂之後,他對景興帝的看法,就有了自己的思想。這些年他見得越多,想得也就越多。

在沈家周圍的人,無形中都會被沈家人所影響。他們知道何謂忠君,也知道何爲愛國,更知道何謂“自己”,說到底,這也是沈從善影響之故。

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文明,始終還有些不一樣。

當然,唐密不知道什麼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文明,他只是在想,大永四處瘡痍的時候,景興帝會怎樣處理?身爲地位,知人用臣,能不能割掉腐肉救治瘡痍?

景興帝所能做的,就是嚴令兵部的官員,調配兵力,應對蔣博文的謀反和西燕的入侵;同時讓工部和戶部的官員,加緊應對河內道的洪災。

在景興帝看來,君令出了紫宸殿,剩下的就是各官員的事情了。如今中書令空缺,幸好暫代中書令一職的樓樂封是個實誠的人,景興帝的旨意,都能通過中書省下達,至於底下的官員能做到多少,對於局勢有多少把控,那就不是中書省所能掌握的事情了。

景興帝的帝王之威,皇權的影響,能令官員們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君令的影響的。

景興帝是不知道這一點的,他知道的是,現在他的皇位坐得並不牢固。他的幾位皇兄們,都已經死絕了,但是還有逐漸年長的皇弟們。這個事實,在大永災難重重的情況下,會讓他更加心驚。

這也讓他意識到,大永的皇位,並不是只有他纔有資格坐的。

“唐密,傳朕旨意,令金吾左衛司階孔武前來紫宸殿。”隨即,景興帝這樣吩咐道。

“奴才領命。”唐密應了一句,心卻提了起來。皇上喚這些暗衛,是要想做什麼事情?

在官制上,金吾左衛司階是六品武官,官職不高。但是在實際上,大永的左衛司階卻是大永皇帝的暗衛首領,帶領着一部分金吾衛士兵,只聽命於皇上,就連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都不能隨意調動他們。

上官皇族經營多年,總有一些暗中勢力,司階這一支暗衛,就是其中之一。這還是景興帝從長泰帝手中接過來的。

司階暗衛的人數多少,就連唐密也不清楚,皆因景興帝召見孔武的時候,是令唐密避出紫宸殿外的。

這一次,景興帝召見孔武是爲了什麼?唐密避了出去,沒有聽到景興帝對孔武說的話語,自然也不知道。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景興帝召見孔武是爲了什麼事情。因爲隨後,長泰帝留下的幾名幼子,比景興帝還有年輕的幾名皇子,也就是景興帝的皇帝們,在短短時間內,就因爲溺亡、重病等不同的原因暴亡了。

就和當初的十皇子差不多。

自然,唐密也知道了景興帝斬草除根的心思。說起來也好笑,這根,還是上官一脈的根。

天家無親情,向來如是。

唐密聽說了這些事情之後,也只是揚了揚嘴角,眼神暗了暗。他再一次覺得,自己的胞弟沈其,說得是很正確的:大永氣數已盡,另有賢主取而代之。

不管怎麼說,在幾位皇帝過世之後,景興帝的心情愉悅了不少。儘管隴右道、西寧道還沒有什麼好消息傳來,但景興帝總覺得,會有好消息傳來了。

這一日,司天監許鳳章在紫宸殿外求見。許鳳章和前司天監君復樂一樣,在司天臺頂層的時候多,出現在朝廷的時候少。非詔,都不會來紫宸殿。

這一次,他求見,是爲了什麼事情?

景興帝有些疑惑,待他聽清楚許鳳章的奏言後,他稍微愉悅的心情,就像被潑了冰水一樣,馬上就煙消了。

許鳳章在說什麼?

“皇上,臣三擲靈卦,確是災星現、方困厄、寸步難行之象。”

許鳳章所說的,是他起卦所得的結果。

他先前已卜出熒惑守心之象,卻一直不敢向景興帝明說。如今天下四處有亂,皇室接連有喪事,他便起了此卦,從卦象看來,恐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他作爲司天監,這個卦象,是怎麼都要向景興帝述說的。

可想而知,景興帝聽到這個卦象,是何等不快的心情。他作爲大永的君主,但是大永災星現,這說明什麼?

災星,是什麼東西?景興帝還來不及問出口,紫宸殿外就有內侍在唱道:“啓稟皇上,坤寧宮內侍求見!道是皇后娘娘提前作動了!”

皇后作動,是要生了?可是皇后有孕,尚不足十月,這麼快就要生了?

紫宸殿中的景興帝,還有正在彙報災星現的許鳳章,聽到皇后即將臨盆的消息,卻沒有一點喜悅。

ps:

一更!感謝珠圓潤玉圓潤的粉紅!感謝瀟瀟的評價,感謝小金的催更,感謝蘇子的打賞!感謝所有的的人,斷更了五天,我都沒有面目見大家了!深深對不起!還有深深的感謝!?我現在正在外面出差,要到18號才能回廣州,更新有困難,回到去之後,我一定會補上所有的欠更!

第486章 掌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67章 趕緊走!第288章 朝徵第425章 不由己第122章 測帝心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73章 太子妃第520章 不臣第522章 扶幼主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82章 代價第237章 見太子第343章 身死!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12章 保不得!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0章 流言四起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378章 征伐出第369章 逼反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58章 噩耗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315章 寇色第531章 緩稱王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章 餘緒第449章 沈家動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339章 不慈第219章 謀利第449章 沈家動第265章 舊情第497章 災星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44章 沈餘憲第367章 皇家宴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25章 互市之爭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382章 立功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99章 左半朝第379章 押俘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337章 奪爵第342章 帝視朝第412章 將才第539 萬骨枯第346章 想不到第306章 平步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96章 鑑華堂第493章 沈家大悲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20章 差一點第529章 改制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48章 兩難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291章 出手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
第486章 掌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67章 趕緊走!第288章 朝徵第425章 不由己第122章 測帝心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73章 太子妃第520章 不臣第522章 扶幼主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82章 代價第237章 見太子第343章 身死!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12章 保不得!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0章 流言四起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378章 征伐出第369章 逼反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58章 噩耗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315章 寇色第531章 緩稱王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章 餘緒第449章 沈家動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339章 不慈第219章 謀利第449章 沈家動第265章 舊情第497章 災星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44章 沈餘憲第367章 皇家宴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25章 互市之爭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382章 立功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99章 左半朝第379章 押俘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337章 奪爵第342章 帝視朝第412章 將才第539 萬骨枯第346章 想不到第306章 平步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96章 鑑華堂第493章 沈家大悲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20章 差一點第529章 改制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48章 兩難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291章 出手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