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楚國會盟,楚國要求在盟會的時候首先歃血,趙武當然不同意了。
經過宋國大夫向戍在兩國之間多長調解。最終,羊舌肹對趙武說:“主盟憑藉的是仁德,不是強勢。如果德高仁厚,在後面歃,諸侯也會擁戴;如果無德,雖然先歃,諸侯也會背叛他。而且這次,諸侯們因爲罷兵休戰來參加盟會,因爲誰先歃血爭執起來,讓各國心寒,不如暫且讓他出國先歃。”
趙武這才答應,歃血定盟後,各國代表各自回國,接下來是難得的和平時期。但是,不會太久,耐不住寂寞的人多得是。
這時候,衛國的石惡來參加盟會,聽說寧喜被殺,不敢回國,就跟隨趙武去了晉國。
周景王二年,蔡景公爲世子般娶楚國女子羋氏爲妻室。可這個蔡景公不正經,竟然與羋氏私通。世子般非常惱火,心裡想:“既然父親不像父親,那麼兒子也就不像兒子了!”
這一天,世子般假裝出去打獵,打發打獵的隊伍走後,自己和幾名心腹內侍潛藏在內室中。
蔡景公知道兒子出去打獵,就來到東宮,進入羋氏的住處,世子般帶頭,和手下人不由分說,砍死蔡景公。
蔡國對外向各諸侯發訃告,稱蔡景公得暴病而死,世子般自立爲國君,稱爲蔡靈公。
但是,紙裡包不住火,殺死父親這件事,終究是遮掩不住的,時間不長就傳遍了各國。只是此時的晉平公懶惰,得過且過,懶得出兵征討,晉國的盟主地位漸漸衰落。
這年秋天,宋國宮中半夜失火,國君夫人爲魯國女子伯姬,左右人見火燒到,請夫人躲避。伯姬說:“婦人的道德,傅母不在,夜間不能下堂。火勢即使緊迫,豈可因而廢棄道德?”
傅母是古時負責輔導、保育貴族子女的年老婦人。
等到傅母來時,伯姬已被燒死。宋國都城的人都替她嘆息。
晉平公因爲宋國使晉、楚和解有功,有同情它遭火災,便在澶淵大會諸侯,讓各國出財物幫助宋國。
周景王四年,晉、楚兩國根據原來在宋國的約定,又要在虢(guó)地會盟。
這時,楚國公子圍已接替屈建任令尹,他是楚共王庶子,年紀最大,爲人桀驁不馴,說話做事總想佔個上風頭,恥居人下,依仗自己有些才幹,欺負楚王熊麇(jūn),楚國政事多由他說了算,偶爾表現出想要篡位的野心。
他忌恨大夫薳(yuǎn)掩忠貞正直,誣陷薳掩謀反,殺了他並且兼併其家族。
公子圍拉攏大夫薳罷、伍舉,把兩位作爲心腹。
現在要去虢地赴會,公子圍臨行時,對楚王熊麇說:“楚國已經稱王,名位比諸侯列國高一級,臣出使參加盟會,應該用諸侯的禮節、標識,使各國知道楚國的尊貴。”
熊麇軟弱,就答應了。
公子圍又越級使用國君的禮儀,衣服器物與諸侯國國君相同,隨行隊伍排列、旗幟跟國君一樣。
晉國上卿趙武和宋、魯、齊、衛、陳、蔡、鄭、許各國大夫,都已先到宋國都城商丘,等楚國到來的時候,這些國家派出去的探馬看到楚國的陣勢,紛紛回來報告:“楚王親自來參加盟會,距離此處五里路程。”
各國大夫得到消息,着了忙,心想:怎麼楚國國君親自來參加了,立即穿戴整齊,準備車馬,迎着楚王來到道路去接,看到楚國隊伍後,畢恭畢敬的在路兩邊等候,相見以後,才發現是楚國令尹公子圍。
衆人怏怏見禮,心情鬱悶地回去了,公子圍得意洋洋,虛榮心得到爆炸性滿足。
楚國紮好營寨,安排住處,公子圍派人向晉國傳遞消息說:“楚國、晉國已經有了盟約,這次不必重做誓書,再行歃血,只把舊盟約宣讀一下,各位不要忘記就可以了。”
祁午對趙武說:“上次盟會,楚國提出交替歃血,我們讓楚國在晉國之前,這次公子圍的意思,是怕晉國爭先歃血。如果只是宣讀舊約,楚國總佔先。”
趙武說:“公子圍前來會盟,出行、住處都是用的國君的禮法,和楚王沒有兩樣,他不但蔑視各諸侯國,而且會在楚國謀反,不如姑且縱容他,讓他傲世輕物,忘乎所以。”
祁午說:“您雖然是這樣想的,但是各國諸侯不一定這樣想,他們會考慮晉國軟弱,懼怕了楚國。”
趙武說:“要繼續修好,重申盟約,是爲了消除戰爭。我趙武只知道堅守誠信,維護和平,不管其他的事。”
會盟當天,公子圍宣讀了舊誓書,趙武和各國大夫隨後附和,會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