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二荀之抉

擔心一旦產生之後,便如同夢魘一般揮之不去,鄭綸的心情隨着河浪的起伏而難平靜。從北坡到官渡,鄭綸還沒有時間拜會荀爽,直到此時才得便,讓鄭綸稍感意外的是,荀彧向荀爽介紹自己之時的態度,則已完全肯定了朋友的身份。這也是鄭綸唯一可感欣慰的地方。

荀爽和袁紹一樣,很自然地將鄭綸的身份和鄭玄聯繫起來,鄭綸卻很明確地否認了。荀爽倒不太介意鄭綸的身份,就像郭嘉這樣沒有顯赫身世的,在他老人家眼中的地位卻是出奇的高一樣,“伯純能與奉孝爲友,必非常人也。”

鄭綸非常謙恭,這讓荀爽更是另眼相看。

荀攸見鄭綸似乎有些心神不定,忙問道,“伯純可有心事?”

鄭綸想了想,乃道,“不瞞各位,我確實有些擔心。不知各位對陳留之事有何見地?”

荀彧荀攸都是極通透的人,當着荀爽的面都選擇了沉默。荀爽一捻鬚髯,緩緩道,“老夫在陳留,雖是蒙張太守盛情款待,然其心彷徨,其言閃爍,因此老夫斷定此事非其本意。直到文若、公達遠道而來,老夫才明白,他們是利用了我,來招攬人才。遍覽天下人物,除曹孟德外,無人願費如此心機。”

鄭綸笑了笑,“晚輩也多聞曹操其人,不知老大人之見如何?”

“才幹經天緯地,心機城府極深,心機勝於才幹。”有資格評價曹操的人並不多,荀爽也只是簡略地說出了他的看法,這已經算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荀攸與曹操曾同爲一殿之臣,大將軍何進最倚重的就是曹操,可惜何進不聽曹操的勸誡,遭到十常侍殺害,然而曹操在變亂中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天才。荀攸微微搖頭,“其實我和文若對曹操的印象都還不錯,至少比袁紹更有魄力和卓見,可惜他的手段實在不能令人恭維。”

鄭綸突然覺得荀攸的話,透着別樣的意味,可是這種感覺說不上什麼美好。

當時落後的航船技術只能使大船順着湍急的河水,利用河道的轉角曲折,通過船舵來控制方向抵達對岸,因此擺渡的時間很漫長,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水流的速度,差不多從清晨直到傍晚,才勉強可以接近對岸。船上的多半都是北方人,不慣水性,早被顛簸的浪濤攪翻了五臟六腑,不少體弱的還倚靠在船舷不住地嘔吐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船順利靠岸,卻見一片羣山環繞,一眼望不到盡頭。

鄭綸忙問艄公,艄公答道,“官渡水流四時不同,今日郭先生囑咐一早出船,不想水勢比往日都急了些,因此落了下游。前面是烏巢山,由烏巢山往北就是延津。”

鄭綸暗呼糟糕,“延津?那不是都快到了酸棗?”

艄公點頭。

鄭綸立刻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以曹操的軍事才能,絕對不會放棄對烏巢的控制,也就是說,自己隨時可能遭遇到曹操的人馬。鄭綸雖然不敢肯定,曹操會對自己不利,但是說到底,在鄭綸的心裡,曹操絕對是一個太過於特殊的人物,如果用旁觀者的角度,誰都無法抹殺曹操的文治武功,鄭綸對這個極有可能成爲自己最大敵人的人,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鄭綸急忙下令停止了登陸,所有人員都回到船上待命。由於大船擺渡的承載量非常有限,除了勉強容納一駕馬車之外,便只有包括傷員在內的三十多人,其中保持戰鬥力的只有典韋等幾個人,鄭綸打定主意,在郭嘉的後隊沒有上來之前,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隨時通過渡船逃離。

可是艄公卻是爲難了,苦着臉哀求道,“我說這位大人,這船是我跟人租用來的,今日若不歸還,咱就失信於人了,以後還怎麼在這黃河裡擺渡呢?”

鄭綸笑了笑,“我們就在這裡等人,只要郭先生他們來了,我立刻讓你回去,耽擱不了多少時辰。”

艄公卻顯得有些不自然,還想說些什麼,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怎麼,還有什麼事情嗎?”

“沒,我這船原是官渡西村張財主家的,張財主舉家南遷,把船交託給老管家保管。老管家再三叮囑,務必當日歸還,如今您看天色已經不早,我若再不返回,實在難以交代……張財主家還有人丁留下,如若問起,只怕老管家都會被連累。”

鄭綸不禁着惱,怒聲道,“此間地勢險惡不明,豈可輕易登陸!?休再多言,少時多與你些錢物便是了。”

艄公神色一變,便不作聲,走回了船尾。與艄公一起擺渡的,還有兩個伴當,都是十歲的少年,身材修長,兩臂有力。三人相互交換了眼神,鄭綸竟未察覺。

左等又等都不見郭嘉的船趕上來,鄭綸更是心煩。

艄公不敢問鄭綸,卻是偷偷找了荀爽。荀爽也感到很奇怪,既然都已經到了岸了,爲何遲遲不下船,荀彧猜到鄭綸必是在等郭嘉,卻駕不住艄公苦苦哀求,三人都不禁遲疑起來。最後還是荀爽讓人找來鄭綸,鄭綸便把自己的擔憂說與衆人,荀彧道,“反正都是等,還是先下了船再說吧,如果有意外再上船也不遲。”

鄭綸心知三人不想爲難艄公,只得先派典韋帶人去岸上巡視,並且在附近的高地上安排了崗哨,這才勉強下了船去。

不料衆人剛下了船,艄公打了聲唿哨,船尾的年輕人立刻拉起了鐵錨。晚來風急,始終都未落帆的大船瞬間就駛出,順流而下,等岸上人發覺,大船早就出了一箭之地。

荀攸大呼“不好”,鄭綸雖有同感,但一時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荀攸道,“那船根本就不是官渡的!民間哪來如此大的渡船?必是下游渡口上調的船隻。”

鄭綸恍然,“你是說,這根本就是個圈套?!”

“沒錯,那船返回到下游渡口之後,就會發出危險的信號了。”荀攸望了一眼漸遠的船影,後悔不已。

“糟糕,那麼奉孝豈不是很危險?”鄭綸最先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郭嘉。

荀彧的目光中頓時閃過一絲異樣的神采。

“敵人的目標是我們,奉孝應該沒有太大的危險,”荀攸的表現非常冷靜,“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躲避可能出現的敵襲,我不認爲敵人會尋找追擊,而會選擇某一處險要地點伏擊。他們之所以把我們分割開來,那是他們忌憚於我們曾經顯露過的實力,而我們的敵人已經很明顯了。”

“其實,我一直顧忌文若公達兩位,可能心存對曹操的好感,所以一路上我都只跟奉孝商議對策。事實上,我相信兩位早就猜到了敵人,”鄭綸的話說得很繁複,很累贅,可是他清晰地向二荀表達着自己的想法。

荀彧笑了,“我跟公達雖然一直都坐在馬車裡,可是那可並不意味着我們對外界的事情一無所知,尤其是你,你是讓我目前最感興趣的人,你很特殊。在我們走下馬車的時候,已經做出了我們自己內心的衡量標準,現在開始,我們會與你並肩戰鬥。至於以後,我們還不知道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角色,能把玉璽都看淡的人,會有什麼樣的雄心壯志呢?我和公達都感到很好奇。”

荀彧的話已經非常直接,可是鄭綸知道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他實在不知道前面到底有什麼樣的危險,至少曹操表露的信號已經極盡高危了。

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3章 飛熊鐵軍第93章 各懷心思第3章 隨遇而安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3章 隨遇而安第59章 不戰而定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20章 李代桃僵第36章 弄巧成拙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63章 五日之約第8章 潛伏使命第19章 穎川四士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57章 飛戟擲敵第70章 棋風如人第85章 倒行逆施第67章 二虎相鬥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3章 飛熊鐵軍第23章 血戰磐河第66章 激將出擊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9章 世人負我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2章 如約婚期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3章 隨遇而安第34章 馬不停蹄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71章 焦尾琴情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5章 白虎之威第73章 兗州決斷第88章 白髮征夫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5章 刑場混戰第96章 困獸欲搏第4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不戰而定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86章 中山龍嘯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章 潛伏使命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9章 洛陽故舊第43章 黃河水賊第3章 隨遇而安第106章 靈鳥之助第57章 飛戟擲敵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68章 英雄胸襟第18章 命運蛻變第66章 激將出擊第26章 黑衣死士第81章 關中混戰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章 洛陽故舊第18章 命運蛻變第45章 故人相見第25章 戰場第48章 暗潮涌動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23章 血戰磐河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9章 癡情蔡琰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4章 蔡氏父女第101章 意外轉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7章 宜陽血戰第89章 不歸之途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1章 自投羅網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9章 平靜暗潮第61章 弓弩之道第55章 賢士論鄭第10章 適閒雅居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2章 百變伊人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08章 分瓦漸解
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3章 飛熊鐵軍第93章 各懷心思第3章 隨遇而安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3章 隨遇而安第59章 不戰而定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20章 李代桃僵第36章 弄巧成拙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63章 五日之約第8章 潛伏使命第19章 穎川四士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57章 飛戟擲敵第70章 棋風如人第85章 倒行逆施第67章 二虎相鬥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3章 飛熊鐵軍第23章 血戰磐河第66章 激將出擊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9章 世人負我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2章 如約婚期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3章 隨遇而安第34章 馬不停蹄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71章 焦尾琴情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5章 白虎之威第73章 兗州決斷第88章 白髮征夫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5章 刑場混戰第96章 困獸欲搏第4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不戰而定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86章 中山龍嘯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章 潛伏使命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9章 洛陽故舊第43章 黃河水賊第3章 隨遇而安第106章 靈鳥之助第57章 飛戟擲敵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68章 英雄胸襟第18章 命運蛻變第66章 激將出擊第26章 黑衣死士第81章 關中混戰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章 洛陽故舊第18章 命運蛻變第45章 故人相見第25章 戰場第48章 暗潮涌動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23章 血戰磐河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9章 癡情蔡琰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4章 蔡氏父女第101章 意外轉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7章 宜陽血戰第89章 不歸之途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1章 自投羅網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9章 平靜暗潮第61章 弓弩之道第55章 賢士論鄭第10章 適閒雅居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2章 百變伊人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08章 分瓦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