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

五十一章襄國之戰(一)

二月初十。慕容俊、慕容恪相繼離開清樑.慕容俊帶張舉、常煒北上回轉薊城。慕容恪一行則向西而去。

二月十二。江屠告知天騎營斥候,鮮卑大軍隨時會南下;與此同時,悅綰率三萬鮮卑精騎啓程南下,大張旗鼓地趕往冀州。

二月十三。得到鮮卑援軍已經南下而且都是騎兵的消息,石琨在冀州聚集六萬步卒,先行出發,西行增援襄國。當晚,江屠將鮮卑人軍情輾轉送到大魏軍中,冉閔得報後,一邊加派斥候前往冀州方向探查,一邊連夜傳令襄國周邊另外三營主將,第二日午時前趕赴中軍行轅商討軍情。

二月十四。午時正。大魏皇帝行轅。

“探馬急報。石琨六萬大軍昨日啓程西來,此時距離渚陽只有一百餘里,明日黃昏前就會和我渚陽守軍發生接觸。大燕御難將軍悅綰率三萬精騎已過博陵,今晚會趕至冀州城,預計明日黃昏可能攆上石琨,抵達渚陽。”

行轅帥帳,冉閔雙手據案,一臉凝重地通報軍情。

“三萬精騎?鮮卑人也太過狂妄,三萬人就想救援襄國?”車騎將軍胡睦跳出來嚷道:“慕容氏這是送死!”

帳內凝重的氣氛經胡睦一攪和,頓時輕鬆下來。有幾員將領跟着跳出來,大呼道:

“石琨算什麼?在我大魏軍面前,六萬人幾等於無。”

“鮮卑人真當自己天下無敵了?三萬人就敢南下!俺們豈是大趙軍可比的!”

“滅了這股大燕軍,給鮮卑人一點厲害瞧瞧。。。”

衆將羣情激昂,冉閔聽在耳中,忽然一悟。是的,如今的大魏軍豈是大趙軍可以比擬的!

華林苑之戰、邯鄲之戰、蒼亭之戰,大魏軍將士頑強拼殺以少勝多,已將後趙末期離散之軍的陰影拋下,成爲天下至強之軍。有這等強軍在手,還需要擔心鮮卑人嗎?

鮮卑人確實有棘城大勝、密雲大勝。但那兩次大勝來自於計,並非來自於力。他們只是運氣好,遇上的對手太過無能,並非本身勇悍無敵。。。。。。

冉閔凝重的面容漸漸化開,露出些許笑意:可笑,自己受石雲重影響至深,時刻將鮮卑人的威脅放在心頭,以至於把名不傳經傳的悅綰當作慕容恪一般慎重。

冉閔的微笑鼓舞了將士的鬥志。大帳內的氣氛更加熱烈。車騎將軍胡睦才從領兵省尚書這個文職轉到武職上來,建功之心最重,搶先道:“皇上,北上以來,兩萬後軍兒郎不是滯留邯鄲,就是在滏陽河隔岸相望,出征數月寸功未立,如今渴求功業之心若久旱盼甘霖。求皇上成全,准許後軍出戰石琨,建功立業。”

冉閔還未作答,胡睦這番話已經刺激到一人。

戍衛將軍孫威跳出來請命道:“皇上。戍衛軍一直衛戍都城,華林苑之戰、邯鄲之戰、蒼亭之戰盡皆錯過,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出徵,襄國石祗卻龜縮不出,把兒郎們都憋悶壞了。末將請令,率戍衛軍兒郎前往渚陽截住敵軍,不斬下石琨、悅綰首級誓不罷兵。”

胡睦、孫威一帶頭,其他將領自然不會落後,王泰、劉琦、蘇彥等人俱俱上前請命。

如此士氣,何愁不勝!

冉閔欣然地向下看去,心中原有的一絲隱憂不翼而飛。目光落在孫威、胡睦焦灼的臉上,早先有意讓王泰迎敵的打算動搖了。同是心腹大將,王泰立了不少功勳,眼前的兩位卻還是寸功未立。

心念電閃間,冉閔在几上攤開輿圖,開口招呼道:“諸位近前來看。。。。。。”諸將圍到矮几之前,只見冉閔手指點在滏陽河上。。。。。

滏陽河流經襄國城南之後改變東西流向,轉向東北而去,經南和縣進入渚陽地界,與灃河、溜壘河、渚水等另外八條河流交織成一片水網地帶。冉閔手指隨着滏陽河向東北移去,指着渚陽位置,道:“渚陽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雖有九水,石琨從冀州往襄國,卻可避過其他八水,只有滏陽河任他如何都不可能避過去。是以,沿滏陽河佈防是爲截擊敵軍最佳之所在。”

諸將觀察着輿圖,不少人附和道:“不錯。若論地勢,再沒有比滏陽河更好的了。”

“但是,這一仗我們不能這麼打!”

冉閔口音一轉,說道:“滏陽河沒有險關要隘,河谷平坦,隨處可渡。若欲阻止對方過河,我軍防禦寬度將達三十多裡,要動用五六萬兵力。敵軍此來是爲給襄國解圍,一旦我軍調集大隊人馬趕赴渚陽,對方目的便即達到,那時即便隔河與我對峙,也算勝了。”

“不錯。”王泰、張艾頻頻點頭。

“是以,這一仗的目的不是阻擊襄國援軍,而是速戰速決,擊潰他們、殲擊他們,讓他們不敢在側翼騷擾爲害。”

冉閔向四周一掃,見諸將心領神會,遂繼續剖析道:“石琨、大燕軍兵馬合計九萬,人多勢衆,令人頭痛的是其中還有三萬騎兵。對方若是會合一處,步騎相配,此戰必定十分兇險。以寡人之意,若想穩操勝券,定不能讓對方合二爲一。”

冉閔這句話裡透露出大魏軍的尷尬,那就是騎兵數量太少。鄴城雜七雜八合計二十餘萬大軍,騎兵還不到三萬,佔全軍比例剛過一成。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鄴城原有騎兵大多流失,以至於冉閔只接手了一小半。流失的有:王朗入關中帶去的兩萬精騎,石青截留了魏統部五千精騎,駐守另外三大倉的一兩萬禁軍精騎。

史料上記載:冉閔率十餘萬騎攻襄國。這種說法不是不對,只是不夠準確。

如同描述鮮卑慕容二十餘萬騎南下一樣,這裡的‘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而是騎馬機動的步兵。在馬鐙還未普及的時代,騎兵是高技術兵種,不經過嚴格訓練,等閒之人很難成爲合格的騎兵。所以,此時就有了這種“騎步兵”,由戰馬載運步兵到戰場,然後步兵下馬作戰。

史學家不是萬能的,對於軍事方面更未必精通,因此在描述這些的時候往往含糊其詞。

“皇上。你說怎麼打,俺們就怎麼打。只要讓後軍上去打頭陣就成。”剛當了幾天武將,胡睦就開始模仿武人,言辭間有意無意地帶着點粗魯。

冉閔點點頭,指着輿圖,思酌道:“依對方腳程來算,明日午後,石琨可能會先到滏陽河東,若是沒有阻礙,申時末,冀州軍能夠渡到河西,這時候鮮卑人極可能攆到河東。寡人意欲分遣兩支人馬,在河東、河西同時展開攻擊。河西一路主攻,要徹底擊潰冀州軍。河東一路以守爲攻,於河岸結陣防禦,不給鮮卑精騎渡河援救石琨的機會;石琨潰敗之後,河西路即刻渡河,聯手河東路,夾攻鮮卑人。。。。。。”

冉閔目光炯炯地注視着諸將,低喝道:“可有人願爲寡人分憂!”

“末將願往!”

“胡睦願往!”

“孫威願往!”

諸將七嘴八舌,躬身請令。

冉閔緩緩點頭,目光環視四周,陡然喝道“好!有汝等爲寡人分憂,何愁襄國不平,羯胡餘孽不滅。諸位退後,聽寡人詔命。”

諸將從矮几旁散開,挺胸直腰,按序就位。

冉閔喝道:“蘇彥聽令!汝率本部五千人馬,即刻出發,前往城南接管後軍防衛。”

“諾!”蘇彥應諾受命。

“張艾聽令。汝率本部五千人馬即刻出發,前往襄國城東,接管戍衛軍防務。”

“諾!”張艾應諾接令,跟在蘇彥身後出了大帳。

冉閔隨後道:“孫威聽令。汝率兩萬五千戍衛軍連夜整頓行裝,趕赴渚陽城佈置防禦,一俟石琨的冀州軍渡過滏陽河,即刻出城攻擊,務必擊潰敵軍。”

話到最末,冉閔目注孫威,喝道:“戍衛軍只有兩萬五千人,汝可有把握擊潰六萬冀州軍?若是不能,汝當早說,寡人另遣他人就是,萬萬不可強撐以至於誤了寡人大事。”

孫威經此一激,亢聲道:“末將願立軍令狀,若不把石琨首級獻給皇上,便以末將首級充數。”

冉閔滿意地一笑。“寡人只需汝擊敗冀州軍即可,石琨首級倒是小事。汝切切小心在意,一俟擊潰冀州軍,即刻率部渡過河西,夾擊鮮卑人。”

孫威凜然稱是。

冉閔繼續道:“胡睦聽令。汝率兩萬後軍,明日三更造飯,四更出發,沿滏陽河東岸北上,在黃丘(渚陽黃丘。網上有不少人認爲,黃丘之戰發生地在饒陽黃丘,我以爲決不可能會在那裡。)埋伏下來,隨時注意渚陽之東滏陽河河段動靜。一俟冀州軍渡過滏陽河,即刻趕至河岸結陣,一則防備鮮卑精騎渡河;二則斷去冀州軍退路,亂其軍心。”

“皇上儘管放心,末將必定叫鮮卑人來得去不得。”

胡睦心願得遂,喜笑顏開,笑呵呵地上去接令。看胡睦滿不在乎的模樣,冉閔有些擔心,想了想又命道:“劉琦聽令。”

左僕射劉琦越衆而出,躬身回道:“微臣在!”

“城西巡防暫且作罷。”

冉閔命道:“汝率五千精騎明日趕到渚陽城南,於十裡之外遊弋,一俟滏陽河戰事開始,汝即刻趕去居中策應。戍衛軍危急,救援戍衛軍;後軍危急,救援後軍。”

“微臣遵命!”

劉琦接令而去。冉閔轉視帳內諸將,喝道:“諸位!汝等各安值守,小心在意,提防襄國城內守軍趁機出城偷襲。下去吧——”

“諾——”

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七章 夜戰第9章 反覆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第8章 紙老虎二十二章 嗬哈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四章 進位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第8章 紙老虎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三十四章 分化十八章 開戰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五章 笑臉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第3章 談婚論嫁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二章 出巡第4章 幫我作間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七十二風滿樓中六十四章 消息第1章 序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1章 天塹變通途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四十五章 逃遁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6章 郎闓的發現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二十五章 聯軍第5章 豫州牧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十九章 新生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四章 夜謀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四十八章 起伏第7章 禽獸不如!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一章 議和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四十七章 跳河第7章 佈政第一步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六十三章 建制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五十六章 金鉤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第10章 聯合操演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3章 連環箭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
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七章 夜戰第9章 反覆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第8章 紙老虎二十二章 嗬哈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四章 進位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第8章 紙老虎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三十四章 分化十八章 開戰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五章 笑臉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第3章 談婚論嫁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二章 出巡第4章 幫我作間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七十二風滿樓中六十四章 消息第1章 序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1章 天塹變通途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四十五章 逃遁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6章 郎闓的發現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二十五章 聯軍第5章 豫州牧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十九章 新生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四章 夜謀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四十八章 起伏第7章 禽獸不如!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一章 議和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四十七章 跳河第7章 佈政第一步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六十三章 建制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五十六章 金鉤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第10章 聯合操演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3章 連環箭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