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

由於在路上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所以,在正月十四的時候,怯不花就率領着五千的人馬,陪同着新任的府尹李普,準備前去上任。

破天荒地,連左丞偰哲篤,參知政事趙鏈,以及其他的一大羣行省官員,都到揚州城的北門口,爲他們送行。

“此去高郵府,希望二位大人不負行省的囑託,將任務完成好。”趙鏈望着兩個即將上任的新官,卻彷彿看到的是馬上要昇天的靈魂,有點替他們擔心。

“放心吧,請各位大人放心,這次出發,一定要將高郵府打理好,以謝左丞大人的提拔之恩以及各位大人的栽培之德。”怯不花說道。

李普就不是很痛快的表情了,望着旁邊的運河,很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他不想去,就是有五千人跟着去,也不如在自己家裡呆着舒服。

“各位大人,請留步吧!”李普黯然說道。

偰哲篤微笑着點了點頭,在一大羣官員的注目禮中,李普和怯不花都騎上了馬,調轉馬頭,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北進發了。

“大人,他們能完成任務嗎?”趙鏈悄悄問道。

“有了五千精銳,如果他們還不能完成任務,那也乾脆不要回來了。”偰哲篤說得很乾脆。

“可是,上次怯不花率領一萬人的精銳,前去偷襲鹽場,結果都被搔擾不斷,一天沒走出泰州界去,損失了幾個百人隊,這次會不會也發生同樣的事情啊?”趙鏈接着說道。

“不可能,怯不花他們,一定會準時到達的。”偰哲篤很有自信地說道。

“爲什麼?”

“當初張士誠奮勇作戰,那是爲了他自己打地盤,現在,地盤也有了,他也滿足了不是?否則的話,打下高郵府,他爲啥還要來向我們彙報?雖然他以爲我們會任命他爲高郵府尹,我們偏不,再派兩個人去,就算張士誠不高興,也得裝出高興的樣子來。”偰哲篤說道。

他覺得,張士誠像是個土財主,只要佔據了地盤,有了一定的勢力,就會放心地睡大覺,根本沒有太多的進取心。和朱元璋那些紅巾軍是不一樣的。即使是知道這個張士誠幹出了分田地這樣的大事,偰哲篤也只是認爲,那是爲了將有錢人家的家財攬過來的一種直接的方法,分田地只是個藉口,否則,他怎麼抄了那麼多富戶的家啊?

只是,行走在路上的李普就沒那麼有信心了,他一直鼓動着怯不花,多派些前哨,將前面的情況打探清楚,可不能無緣無故地陷入了包圍圈,那犀利的火銃聲,是他心中永遠抹不盡的陰影。

騎兵們行進的速度,不是很快。

“大哥,揚州的部隊出動了。”在高郵府裡,張陽已經得到了快馬報信的探子回報,揚州城北,有大約五千的騎兵部隊,向高郵府進發了,因爲對方的哨兵比較多,也沒有探查清楚,不知是否意圖入侵高郵府

“再去探。”張陽說道。

前幾天,回興化安頓了事務之後,張陽就直奔高郵府了,因爲聽說揚州要派新的府尹和達魯花赤過來,張陽也得做足準備,“迎接”他們。

“大哥,這五千的騎兵部隊,是不是攻打我們的?”呂珍問道。“如果他們敢跨入高郵府半步,我們就將他們全部消滅掉!”

打下高郵府之後,士義和呂珍兩人的部隊就駐紮在了高郵府裡,卞元亨的部隊駐紮在城外,防守着高郵湖。現在,高郵府裡的隊伍,就有士義和呂珍的兩個營,八個百人隊的兵力,剩下的兩個在鹽場守衛,張陽來的時候,從興化帶來了兩個大本營的百人隊,加上城外卞元亨的部隊,也只有一千五百人。

如果是其他的紅巾軍,這一千五百人的部隊,絕對是不值一提,還不夠這五千的韃子騎兵塞牙縫的呢。但是,張士誠的部隊的戰鬥力,早已經在整個行省傳開了,沒有一個人敢低估他們的戰鬥力,這一千五百人的隊伍,想要伏擊那五千人的騎兵,簡直是輕而易舉。

“不要衝動。”士義說道:“在沒有探得敵人的行動目的之前,盲目地伏擊敵人是很不明智的。”

“主公,如果我估計得不錯的話,這應該是前來高郵府的新任府尹和達魯花赤。”施耐庵說道。

新任的府尹和達魯花赤?那他們也太有排場了吧?上任就算了,還有五千的韃子騎兵爲他們送行?他們也真有自知之明,怕在上任的路上丟了小命?

“的確有可能。”張陽說道,“那麼,我們現在還需要確定的是,這五千韃子騎兵,是來給他們送行的,還是行省派來準備駐紮在高郵府的?”

諸人心頭一沉,這是個很麻煩的問題,如果要是送行的,送完也就回去了。可是要是派來駐紮在高郵府的,那就麻煩了,這五千的騎兵部隊,該怎麼對付?明刀明槍的打仗,衆人不怕,可是,要是這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前來搞個破壞,該怎麼辦啊?畢竟對方人數上有優勢,要是真的暗中搞什麼動作,還真不好控制。

“報!”這次進來的,是暗中潛伏在揚州城裡的探子。

“可有什麼消息?”

“大哥,行省已經派新任的高郵府尹李普和達魯花赤怯不花,帶着五千騎兵部隊,前來高郵府了,早晨的時候,行省的一大堆官員們,還爲他們送行。”因爲得從揚州城裡面跑過來,比剛纔在半路上探得消息的探子要來得晚。

“這五千部隊是什麼來頭?”張陽問道,這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是派來駐守高郵府的。”探子說道。

“消息確定嗎?”施耐庵問道。

“確定,小的昨天晚上在酒樓裡,看到有幾個喝得大醉的韃子百夫長,說什麼不願意去高郵府,有去無回什麼的,跟了他們半天,看到他們進了怯不花的軍營,今天早晨,就見到了北城門外的排場,知道事情緊急,就立刻趕來了。”

“嗯,下去休息吧,然後接着回揚州,有什麼情況,儘快回報。”張陽說道。

探子下去了,幾個大將們,卻是眉頭緊鎖

張陽看了看呂珍,士義,卞元亨,那種表情,簡直像是要被強殲了似的。“怎麼了?你們幹嗎這麼愁眉苦臉的?”

“大哥,這五千人,我們怎麼對付?”士義問道。

“施先生,你說怎麼辦?”張陽扭頭問了問後面搖着扇子的施耐庵,冷風一直在脖子後面嗖嗖的,得讓他往前站站說會兒話。

“這五千人,我們不能打。”施耐庵說道:“我們現在還算是朝廷的人,我們打高郵府,那是接着平叛的旗號,但是,我們總不能說新來的這批部隊也是反賊吧?在道理上,我們說不過去。”

這還用說!幾個人想到。幸虧沒有湯和在,否則“廢話”兩個字,肯定會從湯和的嘴裡蹦出來,那個更沒有口德的士信也沒有在。

“同時,我們也不能放任這五千人在高郵府裡,我們雖然武器先進,但是,我們沒法同時監督這麼多人,在高郵府裡,他們如果想要背地裡搞點什麼陰謀詭計,我們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很可能會吃虧。”

“那我們怎麼辦?”卞元亨問道。

“束之高閣。”施耐庵說道。

束之高閣?衆人都是大老粗,“啥意思?”

“就是把他們都捆起來,高高地放着。”張陽說道,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衆人搖搖頭,不明白,怎麼把他們都捆起來?

“其實,這五千韃子的到來,對我們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張陽說道:“第一,這五千韃子全是騎兵,等於免費爲我們送了五千匹戰馬,利用這些戰馬,我們可以組建起幾支騎兵部隊來。”

衆人點點頭,那些人不值錢,可是馬卻很值錢,而且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即使有錢,也不可能買到大批的戰馬,韃子免費送來了五千匹戰馬,足足可以將現在的所有部隊,全部變成騎兵了,就衝着這一點,也得感謝行省,真是替大家考慮啊!

想到這裡,愁眉不展的臉龐已經有了喜色。

“第二,這五千人,還是我們一旦跟行省翻臉時的人質。”張陽接着說道:“行省爲我們送來這五千人,等於給了我們五千人質,萬一韃子對我們動武,我們可以全部將這些人都咔嚓了。”

這一點,大夥兒就不敢苟同了,如果真的放他們進了城,誰是誰的人質,還說不準呢。

“士義,呂珍,你們倆的部隊,都還在軍營裡面駐紮着呢吧?”張陽問道。

“就是啊,大哥。”兩人答道。

“一會兒散會後,你們即刻讓部隊都從軍營裡面撤出來,軍營留給新來的韃子。”

兩人有些不願意,這大冬天的,你讓我們的人露宿街頭嗎?不過,兩人並沒有說話,大哥的話就是命令,是要嚴格執行的。

“知道你倆不願意,軍營是留給韃子騎兵的,所以,你們倆要連夜組織部隊,將軍營改造一下。”

改造一下?兩人睜大了眼睛:“大哥,改造什麼?”

“和泰州的軍營一樣,在軍營的外面,挖一條壕溝,什麼地刺了,陷阱了,能有多少,就佈置多少,除了正門那個只能容五人並行的大門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得變成不能通行的封鎖線

。”

再愚鈍的人,聽到這裡,也能夠猜出張陽的意思來了,典型的關門打狗嘛,只要哄着韃子騎兵進了軍營,那就是進了羊圈,再想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兩人的眼中,已經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彷彿已經看到,五千韃子兵,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你們的人,留下一部分看守好大門,防止韃子逃脫,另一部分人,上城頭守衛整個城池,元亨的人,還是巡視高郵湖。”張陽說道。

“大哥,如此分兵,恐怕我們兵力不足啊。”士義說道,畢竟人數有限,力量不夠強大。

“湯和訓練的四個營已經差不多了,我會派人將其中三個營接過來,編入你們的三個營之中,這樣你們每個營再增加五百人,這下夠了吧?”張陽說道。

“夠了,當然夠了。”三人一齊說道。

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是沒有多大戰鬥力的,張陽讓這些人編入現存的幾個營之中,也是爲了讓老兵帶新兵,更好地提高整體的戰鬥力。

“另外,在城外建立一個專門的養馬場,五千的馬匹,可不是個小數目。”張陽接着補充道。“時候不早了,大家快點回去準備吧!”

等衆人都走了,施耐庵才接着和張陽說道:“主公,我們這樣做,會不會讓行省增加對我們的提防啊?”

“即使不這樣做,行省會不提防我們嗎?”張陽說道:“我們和行省之間的和平是虛假的,經不起任何檢驗,因爲我們的根本立場就不同,我們現在,只是爲了積蓄實力,暫時迴避鋒芒而已,我們不這樣做,還能拱手將高郵府的政權再交回去嗎?即使我們同意了,已經分得了田地的百姓會同意嗎?”

“主公英明”施耐庵說道,主公底氣很足,因爲,這幾千人的部隊,只是表面能夠看得到的,一旦真的你死我活,已經分得土地的百姓,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張陽的身後,成爲堅強的後盾。

“那麼明天,新來的府尹和達魯花赤會上當嗎?”

“那就看我們的誠意了,我相信,心誠則靈,只要他們被我的誠意打動,一定會乖乖地進去的。”張陽說道。

東方漸漸發白,威風輕拂,太陽慢慢躍出了灰濛濛的地平線,小半輪紫紅色的火焰,將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鮮豔的朝霞背後,像是撐開了一匹無際的藍色的綢緞。

在高郵府的南門口,此刻已經聚集起了一大羣人,他們排成兩列整齊的隊伍,在焦急地望着遠處的地平線。

終於,地平線上,出現了一隊人馬,全部都是騎兵,那鮮豔的旗幟,在騎兵的中間飄蕩着。

“報告,前面的高郵府城門口,有一大羣人在聚集着。”最前方的哨兵回來報告道。

莫不是要在城頭下消滅我們?李普暗想,對方在城頭居高臨下,正是聚殲的好機會。這一路走來,一直忐忑不安,卻沒有遇到任何搔擾,李普越來越堅信,有一個更大的陰謀,在等着他們。

怯不花擡頭看去,已經能夠遠遠地望到那些朦朧的身影,排成了歡迎的儀仗隊,他笑了笑:“還真是識趣,知道我們要來,居然在城門口就歡迎我們

。”他拍了拍馬,快速向隊伍的前方走去。

“怯不花將軍!”李普無奈,只好跟着上前。

“砰啪砰啪!”突然,前方的人羣裡,響起了一連串爆豆子般的響聲,李普一驚,下意識地就要拔馬向回跑。

“他們是在放爆竹歡迎我們吶!”怯不花說道,他已經看到,在人羣的兩邊,挑出了兩個高高舉起的竹竿,竹竿的頂端,爆竹正在噼裡啪啦地響着,冒出屢屢青煙。

李普這才擡起頭來,向遠處看去,果然是在放炮仗,嚇了他一大跳。

他們這是在歡迎嗎?李普還是不敢相信,說白了,行省派自己來,那是來奪權的,對方還能歡迎自己?

既然來了,總不能顯得太丟人了吧?李普也駕馬上前,和怯不花一起,到了隊伍的隊首,向前走去,向着未知的命運走去。

“興化縣尹兼泰州府尹張士誠,在這裡恭候高郵知府李大人和達魯花赤怯不花將軍!”隊伍前面,一個粗壯的青年,大聲向着來人說道,底氣十足,五音中厚,李普和怯不花聽得清清楚楚。

前面的那個人,是張士誠?李普不敢相信,張士誠居然能親自前來迎接他們?李普都已經做好了進了高郵府之後,要吃閉門羹的準備了,沒想到,張士誠居然能夠親自前來迎接。

既然如此,那也不能失禮,雖然比張士誠的官職大了兩級,李普也和怯不花待走上前之後,紛紛下了馬。

“哎呀,真是讓張大人久等了,這麼冷的天氣,何必在這裡等着呢,等到了府衙之後,再交接不就可以了嗎?”李普將“交接”這兩個字,說得語重心長。

“難得張大人能夠親自前來迎接,足見張大人對行省的重視啊。”怯不花也說道,曾經是敵人,而今,卻還得在面子上能夠過得去。怯不花則着重強調了行省,他在提醒着眼前的張士誠,別以爲招安了,就可以爲所欲爲,你的上面,還有行省壓着呢,還有我們兩個人壓着呢,如果敢有什麼不軌的行爲,行省的幾萬精銳部隊,可都是在揚州準備着呢。

“得到行省要委派二位大人前來的公文之後,士誠每天都在這裡等候,盼着早曰能夠迎接二位大人的到來,這高郵府的反賊,已經全部被士誠拿下了,賊酉哈丹巴特爾,也已經伏法,只是前任李齊大人,唉,死得冤啊!”說到這裡,張陽已經有些哽咽,彷彿李齊與他有莫大的關係似的。

聽到張陽的話語,要不是懷有戒心的話,李普已經感動了,能夠對上任的李大人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真是讓人欣喜啊!

“多虧了張大人能夠及時將反賊制服,才讓高郵府平安渡過了危機。”李普也附和着說道,其實怎麼回事,大家心裡都清楚。

“拿過來!”張陽和後面的一個人招招手。

後面的一個人,舉着一個盤子,蓋着一塊紅布,緩緩地走了過來。

“什麼東西?”李普問道。

“高郵府的印信和戶簿。”張陽說道。

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14章 救人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272章 應對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279章 向高郵府進軍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326章 計中計第191章 夜人得勝湖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38章 訂婚(二)第121章 考覈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4章 粗鹽提純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64章 運鐵礦石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57章 基地開工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78章 鍊鐵(二)第226章 大婚(四)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62章 陳友諒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89章 遭遇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27章 拿下高郵府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289章 收兵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245章 重逢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6章 屍骨未寒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277章 前奏第113章 家規第274章 出軍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206章 大都第81章 另闢蹊徑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18章 勸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57章 基地開工第391章 遷都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75章 宜興水戰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11章 過江第150章 說服第29章 殺人港(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53章 跟蹤第272章 應對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77章 江州第364章 造船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317章 進入平江城第124章 封鎖
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14章 救人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272章 應對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279章 向高郵府進軍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326章 計中計第191章 夜人得勝湖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38章 訂婚(二)第121章 考覈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4章 粗鹽提純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64章 運鐵礦石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57章 基地開工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78章 鍊鐵(二)第226章 大婚(四)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62章 陳友諒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89章 遭遇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27章 拿下高郵府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289章 收兵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245章 重逢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6章 屍骨未寒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277章 前奏第113章 家規第274章 出軍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206章 大都第81章 另闢蹊徑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18章 勸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57章 基地開工第391章 遷都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75章 宜興水戰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11章 過江第150章 說服第29章 殺人港(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53章 跟蹤第272章 應對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77章 江州第364章 造船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317章 進入平江城第124章 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