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天降大任坎

) 33 天降大任 坎

33天降大任:坎

當一種力量終於成長爲一種勢力時,回首過去是充滿了艱辛的。但孟子曰:“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那盡歷的艱辛恰恰地促成了我們的成長與進步。正所謂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人,沒有誰不是在艱辛、困苦中壯大成熟!

人,生而有三不可不畏:頭上蒼天,腳下大地,人間法律。畏蒼天,蒙之難也;畏大地,需之難也;畏律法,人之難也。乾坤天地,好比父母,乾壯坤強陰陽和合則屯卦得天地之勢而起。屯卦起,則你我生,你我即生,則三難必至。三難至,爭鬥起,師衆比親,萬物紛紜,好一派繁忙景象。此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萬物之真實也。一也,宇宙之太極也。二也,太極之陰陽也。三者,陰陽和合而生變也。道之爲萬物之真,可能我們永遠是隻能接近而不能到達。一之爲易之太極,不過是萬事萬物宇宙哲理的一個模型。二之爲太極之陰陽,表明宇宙這個統一的模型,是有兩個顯現的對立的面的。但是這兩個面是如何在“一”中即宇宙哲理的那個模型中統一的呢?也即易的最根本原理太極與太極圖及陰陽觀的最底層意義是什麼?想必我們只能站在太空才能發現大地上一個圓球,同理,我們只有站在遠遠高於易的層次上才能發現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體系。

正因爲易作者使用了在當時條件下十分自然的但在現在思維下卻又十分反常的思維視覺,才造成了我們今人讀易總是象隔了一層東西。那層東西,不在於我們的智慧,而在於我們的思維。我們慣常用的邏輯的、科學的思維與易作者慣常用的非邏輯的非常的思維是不銜接的。但是思維的科學是在不斷進步的,所以必須首先從思維方法從邏輯領域突破舊有的桎梏,才能衝破那層隔膜。本章之後,我們將用大段的容量來大略地講述一下非常體系的內容。這一體系幾乎與易無關,但易的思維用的卻是這一體系的內容。這一體系不在通常邏輯所描述的範圍之內,所以我們才貫之以“非常”。而易之所以千年來如此難解,就在於易使用的非常體系的思維方式是遠遠高於和超過當今人們所慣常使用的邏輯思維方式的。易的起點一開始就高的嚇人,所以爲了看清他的全貌,我們纔不得不引入非常體系的觀點。

然而創立(或者說歸納)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其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但好在今天我們已經開始了,難度再大,已經勢成騎虎不得不爲。而且不繫統地引入非常體系的觀念,就永遠也攪擬不清易思維的那種種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所以再大的難度我都會努力克服。而且自我評價一下,現在怎麼着也處在小畜之後同人的階段。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人。人之爲人,懷璧有罪。

Wωω• TтkΛ n• c o

坎者,陷也,莫忘重重艱辛。我們心存憂慮不忘過去的艱辛,是爲了激勵自己奮發圖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以,坎之爲險,卻是愈險愈吉之卦。

坎(卦二十九)

?(坎下坎上)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

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

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шшш☢ tt kan☢ co

《象》曰:水?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初六,習坎,入於坎,?,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勿用。

《象》曰:“來之坎坎”,終無功也。

,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系用徽?,?於叢棘,三歲不得,兇。

《象》曰:上六失道,兇三歲也。

坎,上險下險,重重艱險。只有真誠維繫於心地人才能克服重重艱險,達成目標。“窮且益堅,不輟青雲之志。”困境,必然會激勵人,行動定有收穫,所以“亨通,順利”。

初六:本就身處險境,脫險時又陷入更深的險境,兇。

九二:此爻爲天之險,如夢卦所示。天生來的險,亦天生而去,不必驚慌,蒙之險不過是小心地考驗你一下,只要努力,上下求索,就會小有所得。

六三:此爻爲地之險,如蓄卦所示。地之險只有一個字:等。

六之四:此爻爲人之險,如訟卦所示。人之險,實在險,心懷坦誠,小心謹慎,也只能做到“終無咎”。

九五:“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艱險就總歸有過去的那一天。相信我,沒有災禍。

上六:險之大忌,必死之爻。“系用徽?”人就失去了能動性(內無糧草),“?於叢棘”環境更加險惡(外無救兵),“三歲不得”長期不能解脫(毫無變數、轉機),如此,死地也。大凶。

各爻舉例。

初六:金融風暴,公司破產,自己失業,想在股市上撈一把又被套住,兇。

九二:先隨便找個工作吧,超市理貨員也行,或者乾脆就在家“充電”(不少人就是這麼做的)。要相信孟子的話“天降大任……”。

六三:金融風暴愈演愈烈,破產倒閉的公司一家接一家。遇到這種情況,自己那點老本就不要再拿出來折騰了。

:車,賣了,手機能不用就不用,菸酒更提不上日程,十塊錢能過一天絕不十一塊。工作,給什麼幹什麼,有活幹就行。嚴冬裡,大家儘可能擠在一塊彼此溫暖。

九五:危機還沒有過去,大盤就已經見了底。本以爲會跌到1400,沒料1800就開始反彈了,不錯。

上六:這是最壞的情況,只出現在想象中。存款用盡,房貸緊催,危機愈烈,工作沒有,而且還長期沒有起色。這他媽要逼着人跳樓啊!大凶。

作者題外話:昨日停電,不能上傳,進入補上。

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44 點石成金睽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27 親和論比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71 聚才之道萃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3 第二原則34 龍澤說隨14 生命論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1 老子是半璧63 治國九策其六巽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64 治國九策其七兌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4 訟論15 小議復興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27 親和論比62 晉德爲國晉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2 老子說什麼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62 治國九策其五旅35 財路說蠱臨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1 老子是半璧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6 師比無相論76 治國九策代後記58 治國九策其一艮29 簽約者說同人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20 印度論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17 美國論43 由實力到勢力頤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35 財路說蠱臨58 治國九策其一艮31 強國論32 戰爭論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32 戰爭論44 俗大過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42 登高望遠大畜第22章 龍隱於澤隨42 日食明夷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36 成長的困惑觀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29 簽約者說同人4 第三原則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43 由實力到勢力頤6 實力論31 強國論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43 由實力到勢力頤1 老子是半璧64 治國九策其七兌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49 損益之道益在所益益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45 妄之險坎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62 晉德爲國晉25 師說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56 論腐之敗之26 師比無相論64 治國九策其七兌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8 論決定因素75 天下鼎震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19 日本說
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44 點石成金睽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27 親和論比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71 聚才之道萃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3 第二原則34 龍澤說隨14 生命論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1 老子是半璧63 治國九策其六巽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64 治國九策其七兌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4 訟論15 小議復興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27 親和論比62 晉德爲國晉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2 老子說什麼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62 治國九策其五旅35 財路說蠱臨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1 老子是半璧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6 師比無相論76 治國九策代後記58 治國九策其一艮29 簽約者說同人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20 印度論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17 美國論43 由實力到勢力頤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35 財路說蠱臨58 治國九策其一艮31 強國論32 戰爭論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32 戰爭論44 俗大過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47 財富論一真正的財富42 登高望遠大畜第22章 龍隱於澤隨42 日食明夷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36 成長的困惑觀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29 簽約者說同人4 第三原則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43 由實力到勢力頤6 實力論31 強國論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43 由實力到勢力頤1 老子是半璧64 治國九策其七兌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49 損益之道益在所益益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45 妄之險坎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62 晉德爲國晉25 師說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56 論腐之敗之26 師比無相論64 治國九策其七兌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8 論決定因素75 天下鼎震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19 日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