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

“杏城,杏城。你這是怎麼了?”看到拿着電報的在哪裡發呆的楊士琦,樑士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要變天了。要變天了。”楊士琦嘴裡唸叨着,眼神卻沒有了焦距。

心急的樑士貽一把搶過電報紙,寥寥一行字讓樑士貽如遭雷劈,手裡的電報如同千鈞巨石,一個拿捏不住就飄落在地上。樑士貽哆嗦着嘴脣,也一個字說不出來“要變天了。”他的心裡也是這麼一句話。

同樣的電文在各地剛剛成立的標準電報局裡,今天電報員們重複最多的電文就是“袁大人遇刺身亡。”這七個字,神州大地上一夜之間就都知道了剛剛開缺回籍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在距離家鄉僅僅不到五里的地方被人刺殺身亡,兇手還非常兇殘的引爆了綁在身上的炸藥,頓時兇手本人和六名北洋軍的衛士被炸的屍骨無存,袁世凱的屍身也被掀翻出去,摔得皮開肉綻,不過還算得上全屍。

從百姓到北洋新軍的士兵,都在問“是誰刺殺了袁世凱袁大人?”答案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革命黨到滿清貴族,從日本人到老毛子,甚至連康梁的保皇黨,拳匪大師兄都被拿出來當成嫌疑人。最後連袁克定都不得不感嘆老爺子這一世活的太超值了,敢情這麼多仇家排隊等着要他老人家的命,能活到今天已經不容易了,算是賺大發了。

不過這些懷疑對象各個喊冤,然後發電報給袁家人表示哀悼,大家才發現本來寫信來悼念還算應有之義,但是電報來得及時,不然別人都發來唁電,你家還在磨磨唧唧的寫信,大家還以爲你不打算悼念袁大人呢?那兇嫌的名號更加摘不掉了。於是吳宸軒小小的發了一筆財,一個個嗚呼哀哉長篇大論的唁電,讓標準電報局發了個利市。

“克敵,克敵。你看看,這是不是昭明他們的手筆?”吃着自己的日本情人小月炫做的鰻魚壽司,加上昨天得到了頭山滿的答覆,可以用煙臺換來的軍火在蝦夷島上訓練革命軍,雖然只有兩百之數,不過讓喬夫的心情還是愉快了一晚上,連小月炫也深切的感受到夫君的興奮。不過今天一早的報紙上頭版的那個新聞差點讓吃壽司的喬夫給噎死“袁蔚亭居然被刺身亡了?”

“喬夫,你也看了新聞了吧。”大胖子黃克敵也衝進來,看起來心情也是不錯,剛剛灤州起義的失敗帶來的陰霾已經煙消雲散了“這下子北洋羣龍無首,正是我們在南方起事的好機會。是不是讓同志們準備一下,策劃在兩廣地區再次舉義?”

“我同意你的意見,但是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喬夫微微一笑“北洋現在正是互相觀望,人心惶惶的時候。如果一支近在京畿的北洋軍能高舉義旗攻擊滿清京城,說不定能帶動整個北洋的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如果團結北洋的各位統制,一鼓作氣攻下京城,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推翻韃虜,再造中華。”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在北洋軍裡的同志這次在灤州都損失的差不多了,暫時也沒有實力再做起義的打算。”

“對了,武翼新軍裡面我們的組織發展的怎麼樣了。”喬夫突然想起山東不也在北方嗎?武翼新軍的戰鬥力也不差於北洋,五鎮武翼新軍也是六七萬虎賁,但有一半倒向他喬夫也是大有可爲。

“我們在武翼新軍中根本發展不了,他們軍中待遇看似不高,但是全額兌現,士兵的軍餉里根本不包括治裝費,伙食費等剋扣,所以拿到手裡的銀子比起北洋軍都要高

上三成。”黃克敵無奈的說道“而且他們軍中普及教育,禁絕會黨,推行軍人不干涉政治的治軍準則,年輕軍官都是畢業於他們自己的軍校,我們在成城學校的黨員根本進不了武翼新軍,就算偶爾有進入新軍的也被他們的情調處和統調處給發現了,然後禮送出境。最可惡的是蔡鶴卿、章炳麟這些光復會的人,竟然在浙東和蘇北的新軍中不光自己不發展組織也禁絕我們在當地發展,好在還算顧及情面,沒有和清廷勾結。不過在他們的聯手打壓之下,我們的組織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現在已經退出這些地方了。”

“吳宸軒都被清廷軟禁了,這幫奸商竟然還是如此頑固。”喬夫也有些生氣,不過小月炫及時遞上來的一杯清茶讓喬夫平息了一下怒氣“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得讓他們吃點苦頭,纔好明白大勢所趨。”

“你是說動用第六鎮的…”

“不錯。德州地處魯冀交界,第六鎮恰好在此駐防,正是天賜良機,我們只需要..”

“可是,我們和吳宸軒有過約定,若是光發展組織也就罷了,可這山東的地面上按約定是不允許舉行起義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吟詩作對,容不得這麼多的顧忌。我們就是要在北洋和武翼新軍之間插上一把刀子,把個舊世界攪得天翻地覆,纔有機會讓革命的光芒照亮漆黑的祖國,只有革命者的鮮血和隆隆的炮聲才能讓沉睡的國人清醒過來。”小月炫的眼睛都閃爍着崇拜的光芒,當下按摩喬夫的小手更加有力氣了,喬夫差點沒舒服的呻吟出來。

黃克敵沒有接茬,不過他也覺得喬夫所說的有道理,現在的吳宸軒也被困在京城,袁世凱也是被解職後橫遭不測,這兩大漢人軍事勢力的瓦解都是可以預見的,再遵從什麼約定似乎有些迂腐了。

窗外的小溪流水潺潺,好像在靜靜的流淌的血液,被毫無眷戀的帶走,流向未知的海域。

“鐵大人,您這也操切了點吧”舒清阿私下裡跟鐵良喝茶,一句話差點沒把正含着一口茶水的鐵良給噎死。

“不是,你,說是我。別價,哥哥我還真是有賊心沒賊膽,啊呸,我他摸的乾脆就沒那個心思好不好。”鐵良也是急的,這袁世凱雖然不是東西,但是他死了也賴上自己啊。“我覺得革命黨的嫌疑最大,畢竟灤州殺了這麼多的革命黨,兩家的樑子算是結下了,而且革命黨慣用槍擊炸彈的搞刺殺。最可惡是那個兇手,人死了還搞個炸藥綁在身上,可真夠狠得,連自個兒都屍骨無存了,還真沒處猜是哪家的人手。”

“你覺得不是咱們的人乾的。”舒清阿也明白,鐵良向來敢作敢當,而且如果是他的手筆,沒有必要瞞着自己。“或許是良弼他們那夥子愣頭青乾的。”

“你說是宗社黨?他們,別說我瞧不起這幫傢伙,他們就是下手也沒這麼利索。一個個說大話吹海螺有的是本事,到了正事上全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還能是誰呢?”舒清阿琢磨着。

“我說,老舒,這個就不用琢磨了。反正他袁世凱也是該着遭此一劫,咱們倒是要好好考慮一下這十幾萬的北洋軍該怎麼處置吧。”

“不用琢磨了,這幫孫子動手了。”正說着,良弼從門外挑簾子進來,滿頭大汗似乎跑了不少路,把舒清阿的一杯茶順手抄起來一仰脖就灌進去“北洋軍三鎮和二十鎮在唐山動手了,連炮都用上了。四鎮、二十三鎮都通

電宣佈中立,第二混成協已經拉上去準備給第三鎮助拳,第十三混成協按兵不動,不過和武翼新軍的中鎮眉來眼去的不幹好事。鎮嵩軍劫掠了開封府庫,退往潼關,和陝西新軍混成協對上了。其他的各個鎮和混成協都沒有表態,不過也是聽宣不聽調的狀態,這個陸軍部真成了個空桶子衙門,還不如改成禁衛軍指揮部來得名副其實。”

“……”這下子鐵良和舒清阿也傻眼了,北洋四分五裂,武翼新軍也是自行其是,堂堂大清國已經沒有可以調動的機動兵力來控制局勢了,只有五萬不可靠的禁衛軍把守四九城。

不管清廷、革命黨如何看待這個局勢,但是處於風暴中心的北洋各軍已經是人心浮動,風起雲涌了。馮國璋、曹錕、王佔元、陳光遠、王懷慶、齊燮元、王承斌、曹鍈、蔡成勳、蕭耀南、孫傳芳、周蔭人、張福來、王汝勤、盧香亭、陳調元、鄭俊彥、劉宗紀、張其鍠這些直系大佬在五道口的馮國璋別墅連夜開會,決定共同進退,以第二鎮、第三鎮、第六鎮、直隸混成協爲基本部隊。馮國璋、曹錕、王佔元三人爲總前委的直係軍閥算是一夜間就搭建成功。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作爲北洋元老的李純李秀山竟然帶着第六鎮第十一協從江西千里迢迢的直奔浙東,五日後到達浙東的台州,宣佈和名爲浙東巡防營實爲武翼新軍後鎮的張紹增部合併,成爲浙東新軍的一部分。

段芝貴、靳雲鵬、盧永祥、倪嗣沖、張懷芝、田中玉、吳光新這些皖系老鄉也不甘示弱。在段芝貴和靳雲鵬的組織下,以第四鎮、第五鎮、第二十九混成協爲主力,紛紛向皖北地區和河南集中,劉鎮華的鎮嵩軍也沒能打過陝西冷娃們,不過軍隊實力還是保留下來,經過接觸,劉鎮華乾脆的和段芝貴他們合作,抱起團來和直系對抗,成爲皖系軍閥的雛形。

接下來的局勢更加混亂,東北方面的第二十三鎮孟恩遠被遼陽巡防營的張作霖、吳俊升、張作相等人設計軟禁,禮送出境。然後第二十三鎮宣佈脫離北洋,成爲佔據關外的一股獨立軍閥。或許受到了張作霖這位新出爐的東北王的影響,薑桂題的老毅軍,趙倜的宏威軍,馬聯甲的安武軍(毅軍分支),張勳的定武軍,閻錫山的的第四十三混成協,陸榮廷的桂軍,龍濟光的振武軍,袁祖銘的黔軍,劉存厚的川軍武備系,劉湘的川軍速成系都紛紛嶄露頭角。

大清的天下一夜之間似乎就四分五裂,各地的督府衙門對這些丘八們也沒有辦法,只得聽之任之,還得籌集糧餉餵飽這幫餓狼,不然動輒劫掠府縣,殺戮朝廷命官和當地士紳,連講理的地方都沒有。

另外新疆王楊增新、甘督張廣建、陸洪濤這三人即不屬於任何軍系,也稱不上是獨立的軍系。雖然他們手頭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兵,但因遠離中原政治*鬥爭的旋渦,正在內訌的北洋軍閥誰也顧不上他們,他們也無意參與關內派系之爭,誰在臺上就擁護誰,因此他們手裡的兵也就只能看作是國家政權中一個省的地方軍隊,而並不屬於任何的派系。

朝野內外,歐美日俄各國都對袁世凱死後這一切鉅變感到瞠目結舌,誰也沒想到那個袁胖子竟然是大清的定海神針,他這一死居然是大清天下馬上就要進入春秋戰國。就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京城裡虎坊橋的那個小宅院裡,吳宸軒已經悄然返回,替身被安全的送出城裡,吳宸軒則每天高枕而眠,魚竿高掛,單等大魚自己拱門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一百八十九節 大通學堂不速客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五十二節 遼東首日遭遇戰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
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一百八十九節 大通學堂不速客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五十二節 遼東首日遭遇戰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