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正式宣戰

炮擊後的摩加迪沙市舊港,港區內一片狼藉,包括在這裡作業的商船,都受到不小的損失。

而逃回港區的亞歷克斯,僥倖撿回一命,但是其指揮艦還有另外一艘炮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傷,恐怕要返廠大修。

同時,在外海被擊沉的“安德烈斯號”,只有二十多名倖存者看着救生艇逃回摩加迪沙,其餘一百多人失蹤。

……

而在索馬里海戰發生僅僅四分鐘後,東非海軍和中央政府就收到了消息,這次索馬里海戰結果雖然在情理之中,但是依舊引發了東非的軒然大波。

尤其是海軍部門,斐迪南大公大發雷霆,而接下來斐迪南大公也沒有心情再探究摩加迪沙海軍的損失,現在這支英國艦隊明顯是衝着東非來的,而且不出意外,很有可能趁着夜色摸到東非東部沿海。

這意味這次戰爭的第一戰由海軍開始,接下來東非海軍纔要開始面對一場硬仗。

……

第一鎮市。

“英國人已經不宣而戰,目前摩加迪沙市的損失還在清點,不過摩加迪沙的海軍已經宣佈報廢,接下來我們將面對更嚴峻的形勢,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立刻開始對全面戰爭進行部署,東非全國進入戰爭狀態,大使館方面直接遞交宣戰書,這次戰爭我們必須勝利。”

隨着軍令發出,東非軍隊開始正式接管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東非兵工廠開始進入戰時狀態擴充產能。

尚未等到東非有大動作發生,在馬普托的聯軍指揮部,羅伯茨伯爵也正式下發作戰命令。

英國,葡萄牙和布爾共和國同時間向東非宣戰,各國軍事力量開始在南非大地上集結。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南非這場“突兀”的戰爭吸引。

本來南非在國際上是沒有多少熱度的,但是一但英國人下場,那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集中在非洲的土地上。

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它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關注,而且這次葡萄牙明顯也要加入英國對東非的戰爭,所以南非戰爭註定會舉世矚目,至於布爾人因爲實力“太弱”,不值得各國重視。

柏林,巴黎,華盛頓,北平……各個域外國家都在思考,這場戰爭發生的原因以及它的規模。

第一鎮市,達累斯薩拉姆市,桑給巴爾各國大使館,通過電報實時將戰爭消息向國內傳遞。

……

奧匈帝國。

“英國人這是怎麼了,他們爲什麼要在南非發動這樣一場戰爭?”這是此時弗朗茨在思考的問題。

作爲東非的盟友,現在奧地利非常尷尬,不聲不響的東非就和英國開戰了,那自己是加入還是不加入?

還有東非人之前爲什麼不事先向奧地利政府透露相關信息,這是直接拉奧匈帝國下水麼!

對於東非和英國之間的戰爭,奧匈帝國政府是持中立態度的,東非雖然弱,但是有本土作戰優勢,而且東非實力還算不錯,應該不至於被英國瞬間擊潰。沒有錯,包括弗朗茨爲首的國家,沒有人認爲東非在戰爭中存在優勢,即便能夠擊退英國和葡萄牙聯軍,那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所以奧匈帝國現在並不想插手兩國之間的戰爭。

不過畢竟是盟友還是要關切一下,弗朗茨說道:“問問東非政府是怎麼回事?他們和英國怎麼就直接開戰了?這麼大的事情之前連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出來!”

和弗朗茨一樣困惑的大有人在,但是大多數國家雖然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感到意外,甚至不知道東非的位置,但是能讓英國和葡萄牙聯手的一定是硬茬。

不過大家還是以“看戲”的態度對待這場戰爭,因爲非洲在世界版圖中地位“並不重要”,除了北非和之前被各國瓜分的西非,對於東非和南非,大家是非常陌生的,而且有人能給英國添麻煩,那真是……太好了!

……

柏林。

新繼位的腓特烈三世沒有想到自己剛剛登基,東非人就給他送來一份大禮。

相對於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對於東非並不熟悉,所以他叫來俾斯麥幫他參謀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還有是什麼原因能讓英國和葡萄牙聯手。

俾斯麥:“東非人太極端了,這場戰爭恐怕從一開始就是蓄謀已久,英國和東非各有各自的算盤,他們從一開始就準備確定南非地區的霸權。”

雖然東非因爲早期國家區域問題,名字已經被固定下來,但是整體對非洲大陸而言,東非其實就是南非,在非洲大陸的南部,包括這次戰爭的幾個勢力都是如此,所以戰爭也就被稱爲南非戰爭。

而且相較於其他國家對南非戰爭的兩眼一抹黑,德國卻立刻猜到了東非和英國的意圖。

這主要是得益於德國情報系統的高效,早在三年前,德國就察覺到英國人向南非的兵力調整。

不過當時德國並沒有想到英國是爲了這次戰爭做準備,而是誤認爲殖民需要,畢竟在殖民方面,德國現在還不是很積極,情報系統更加註重歐洲。

所以對英國在南非的兵力調動並沒有深入分析,如果當時德國仔細調查絕對能發現英國在南非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支持一場大規模戰爭,而這顯然不是土著能承受的。

至於對東非這個同爲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國度,德國是比較看好的,反正不管輸贏,未來東非都會繼續和德國關係更加密切。

俾斯麥:“東非的實力其實不算弱,他們的陸軍完全是按照我們陸軍方式訓練,而且有自己的工業體系,這恐怕也是黑興根王室敢於獨自面對英國和葡萄牙人挑戰的重要原因。”

腓特烈三世在繼位前常年在軍隊服役,對東非瞭解不是很足,所以他問道:“東非能確保自己在戰爭中的產能問題麼?而且他們這個國家成立時間那麼短,工業建設情況恐怕並不是多好,這樣貿然和英國這種世界強國開戰,恐怕很難有好結果。”

“那不是我們該關心的問題,我們只需要關注戰爭的走向,如果東非頂住了壓力,那就值得我們拉攏,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位置很尷尬,如果有一個域外的強大盟友,對我們應對歐陸局勢是件好事,而且東非的經濟實力不弱,我們很多原材料都從東非進口,所以我們有必要在戰爭的關鍵時期拉東非一把,而且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就可以試探英國人的實力。”俾斯麥說道。

俾斯麥的態度可以總結爲“觀望”,但是德國必須發揮作用,東非是一個重要的德意志國家,但是兩國之間的合作還是不夠密切,如果英國能給東非一個教訓,讓東非知道“盟友”的重要性,那會省去德國很多事,當然,如果英國想直接滅亡東非,德國也不可能袖手旁觀,在“必要”時候,俾斯麥就打算調停戰爭。

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41章 回國第727章 艦隊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749章 南下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27章 地圖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69章 送別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71章 生意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56章 氣吐血第298章 香蕉園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769章 籌碼第360章 安排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05章 運河背後還在審覈……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50章 教育第633章 “故”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0章 農業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章 普奧聯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35章 廓爾喀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10章 數據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616章 行蹤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58章 方針第330章 跑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29章 教育第56章 平衡第496章 交戰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488章 情報戰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390章 勸離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19章 繳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67章 鐵甲艦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章 接觸戰第9章 接觸戰第619章 繳獲第101章 招人第80章 農業第119章 農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606章 後悔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467章 觀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298章 香蕉園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
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41章 回國第727章 艦隊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749章 南下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27章 地圖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69章 送別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71章 生意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56章 氣吐血第298章 香蕉園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769章 籌碼第360章 安排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05章 運河背後還在審覈……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50章 教育第633章 “故”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0章 農業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章 普奧聯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35章 廓爾喀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10章 數據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616章 行蹤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58章 方針第330章 跑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29章 教育第56章 平衡第496章 交戰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488章 情報戰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390章 勸離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19章 繳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67章 鐵甲艦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章 接觸戰第9章 接觸戰第619章 繳獲第101章 招人第80章 農業第119章 農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606章 後悔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467章 觀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298章 香蕉園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