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

謝直辭別樑升卿、孫逖、辛二三人,帶着張巡張五郎,來到了臨都驛的大堂門口。

牛佐還在這兒看着呢,手按刀鞘,眼大如鈴,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的宮中之人。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這幫人硬是沒敢動彈。

小宦官侯勝,還在地上躺着呢……

帶隊的邊公公,愣是一動沒動……

其他人更是如此,就在洛陽城八月份的“秋老虎”照耀之下,硬生生地挺立在臨都驛的庭院之中……

也不能說所有人——就有一位中年宦官的位置變了,站在邊公公的身邊,也是汗流浹背的。

謝直一見,這位宦官三十多歲的年紀,身形微胖,面白無鬚,正一臉諂笑地看着闊步而來的謝直謝三郎,這貨能夠跟邊公公並肩而立,想必也是這羣宮中人的帶隊宦官之一,一開始沒有進入臨都驛,估計是在外面照料,等聽了謝三郎就在臨都驛,這才趕緊過來和邊公公一起等待。

謝直冷哼一聲,沒有理會他和邊公公,而是揚聲問道:

“金吾衛何在!?”

一聲斷喝之後,只聽得臨都驛門外一陣鎧甲作響,一名將領闊步而來。

這位將領走到謝直身前五步之外站定,叉手爲禮,微微低頭。

“金吾衛,朗將,張大成,見過謝御史。”

要說起來,金吾衛的朗將,也是六品的武職官員了,與正八品上的監察御史見面,按道理是謝直當先行禮纔對,但是人家就是主動行禮了……

爲啥?

因爲謝直現在是欽差!

Www●ttκa n●¢O

欽差,欽差,欽命的差遣。

欽命是怎麼體現出來的?

旨意!

這次謝直返京,是天子親自下旨,經政事堂,到了御史臺,指名點姓給了謝直。

旨意上說得清楚,檢選沿途行宮,探查長安宮城維護修繕情況,以及……籌備天子返京的一切相關事宜。

前面兩項還好說,畢竟有明確的任務指向,最後的一項就厲害了,“一切相關事宜”,等於說,天子返京這件事情相關的一切事務,人家謝三郎都有權過問,有權管理。

這便是欽命的差遣了!

按照小說演義的說法,這叫“見官大三級”,別說張大成一個小小的金吾衛朗將,就是金吾衛大將軍來了,事關天子返京一事,都得聽人家謝直的。

所以,人家張大成朗將,這才當先向謝三郎行禮報名,完全是把謝直當做自己的上官了。

謝直點了點頭。

“臨行之前,金吾衛大將軍,對張朗將可有交代?”

“臨行之前,我家大將軍說了,此次返京,一切以謝御史爲主導,讓在下聽從謝御史的調遣!”

謝直點頭,這才轉向了邊公公和那位中年宦官。

“你們宮中之人,到底是誰帶隊?”

兩名宦官對視一眼,還是邊公公開口。

“回稟謝御史,在下乃是內侍省內常侍邊令誠,奉皇爺回京辦差,宮中衆人,俱要聽從在下的調遣……”

說到這裡,邊公公想了想,還是把身邊的中年宦官介紹給了謝直。

“這位乃是尚食局的尚食,王公公王尚食,算是……算是在下的副手……”

謝直點頭,同樣的問題又問了一遍。

“你們出宮之前,陛下可有交代?”

邊公公聽了謝直和張大成的對話,哪裡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趕緊叉手回話。

“回稟謝御史,出宮之前,皇爺特意交代過,此次回京,一切都以謝御史爲主,我等宮人,除了行宮以及長安宮城之外的事務,都要聽從謝御史的安排。”

謝直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這是幹啥呢!?

很簡單,明確主導權!

別看天子的旨意是下給謝直一個人的,但是這些事情,絕對不是謝直一個人就全能辦了的,別的不說,就說謝直令旨之後,御史臺就給他派了兩名書吏、四名白值,再搭上常伴謝直身邊的牛佐,謝勇,完成可以組成一個小小的團隊,書吏處理實際任務,白值幫忙之外,還得跟牛佐兩人一起,保護一行人的安全。

僅僅御史臺一個衙門,如果再算上謝直,就是整整十個人了。

這裡面,肯定還需要其他衙門的配合。

宮中肯定也得出人,無論怎麼說,終歸也是要以天子的衣食住行爲主來準備,真正要說起天子衣食住行的忌諱,肯定是這幫子內侍更爲熟悉啊,就算直接交給謝直,謝三郎堂堂“清貴”監察御史,能管天子吃喝拉撒嗎?就算他想管也管不明白啊!

宮中既然出人了,金吾衛也得出人。

天子出行,別的都可以從簡,但是安全一事從來不可能從簡,即便金吾衛不負責天子身邊的種種保衛工作,起碼也得跟着走上一趟,好肅清地面,以確保安全,再說了,這麼多的宦官宮女出宮辦差,怎麼也得派點“保鏢”啥的吧……

所以說,別看僅僅是給天子返京打個前站,卻也是多部門的聯合行動。

既然是多個部門在一起配合行動,那麼以誰爲主導就非常重要了,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總不能到了一個地方,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真要是那樣的話,別說區區兩個月了,就算明年的這個時候,恐怕都準備不好天子返京的相關事宜。

那麼,御史臺、金吾衛、宮中人,到底要以誰爲主呢?

簡單!

李老三直接給出了答案。

聖旨在誰的手上,就以誰爲主。

所以,只能是以謝直爲主了。

不過,今天,在臨都驛,這是謝直第一次見到宮中人的帶隊太監和金吾衛的張朗將,見面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確這個主導權,省得有什麼不開眼的東西心存僥倖,有事沒事地搗亂。

好了。

既然金吾衛的張朗將和宮中的帶隊太監,都明確表示了要以謝直爲首,謝直也就當仁不讓,開始安排起工作來。

“此行前往西京長安,乃是天子親令,無論金吾衛還是宮中人,以及我御史臺衆人,都是深受皇恩之輩,自然要盡心竭力,爲天子籌備好返京的一切相關事宜。

不過,諸事繁雜,不能人人自行其是。

既然天子下旨讓謝某總覽全局,金吾衛、宮中人又剛剛表示以謝某馬首是瞻,謝直就講一下我等返京籌備天子返京的具體分工。

西京長安宮城一事,因爲有留守太監坐鎮宮城,需要我等回到長安城之後,再和留守太監具體商議如何行事,此事暫且不提。

謝某直說返回長安城這一路之上的分工。

金吾衛,負責一行人在路上的安全,這個自然不用多說。

宮中人,各司其職,一路經過各出行宮之後,根據自家執掌,對沿途行宮進行摸底排查,兩個時辰之內完成,彙總到邊公公處。

邊公公將彙總之後的問題處理一下,列出需要的物資、人力清單,交給我,由我御史臺出面與當地衙門溝通……

時限,一個時辰……”

謝直的話音剛落,院內的宦官、宮女,頓時就是一片大譁。

他們對謝直分配的工作倒是沒有什麼意見,這本來就是他們的事兒,爲了給李老三打前站,一次性派出來二百多人,就算是有白吃飯的,也不可能二百人全是白吃飯的,就算謝直不安排,他們進了沿途的行宮之後,也得好好得行宮的情況摸清楚,然後該採買就採買,該徵用民夫就徵用民夫來修繕行宮。

真正讓他們不高興的,是謝直安排之中的兩點。

第一點,時間。

雖說沿途的行宮,就是個天子落腳的地方,極盡奢華也好,莊嚴肅穆也好,那都是風格,具體到規模的話,終究不大,不用說跟長安宮城、洛陽宮城相比了,就算是跟都亭驛這樣最大規模的驛站相比,也比不了啊,仔細想想,恐怕也就跟臨都驛這樣的驛站大小差不多吧……

但是……這也不小了啊!

別的不說,就臨都驛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的院子,這麼多的房間,要一間一間地走下來……二個時辰不是說一定走不完,但是這一趟走下來,可就是一點空閒都沒有了……

說白了,人家謝三郎這個時間,正好卡在了這羣宮中宦官的脖子上,想幹完,只能緊鑼密鼓地忙活,一點偷懶的空閒都沒有。

如果說,謝直如此安排,這些宮中的宦官,還能勉強接受的話,那麼讓他們不滿的第二點,可就是要了親命了。

第二點,謝直直接杜絕了這些宦官和地方官員接觸的途徑!

這個就厲害了!

以前這些宦官出宮,大部分都是幫着皇家採買,他們爲啥要爭前恐後地搶着這樣的任務來幹?

就是因爲代表皇家、代表天子來採買,能夠接觸到地方衙門、接觸到商家。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會打着皇家的旗號,玩了命地壓價,然後把採買到的東西,按照原價,甚至虛高的價格,回宮上報。

這其中的差價,纔是他們出宮真正的動力!

現在可好,謝直這個規矩說出來,直接砍了他們伸向地方衙門、地方商家的手,讓他們連見都見不到,又怎麼能不讓這幫子宦官、宮女大譁!?

一羣人羣情激奮,卻又敢怒而不敢言。

這要是別人,就這幫人,就能把他噴成篩子!

但是,面對謝直。

他們不敢!

人家汜水謝三郎是什麼名聲,他們難道不知道嗎?高力士的侄子、牛仙童,都是折在了他的手上,如果說這些事情都是耳聞,不算親眼得見,那麼今天,這些宦官和宮女算是開了眼——剛纔謝直出面,二話不說,一刀鞘就把小猴子砸倒了!到了現在還在地上躺着呢!

然後呢?

人家謝三郎回去該喝酒喝酒,該聊天聊天,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僅如此,就安排了身邊一名武夫守在了大堂的門口,說是讓看住了院中的衆人……結果,院子裡面這幫人,就硬生生地不敢動!

這還說啥!?

人家汜水謝三郎的威勢,起碼對宦官、宮女的威勢,顯露無疑!

可是不敢說話也不行啊,他們出宮這一趟是幹啥來了!?

難道真是一門心思出宮爲皇爺辦差?這話,你問問他們自己信不?

還不是要給自家弄點實惠!?

事實上,好多宦官、宮女,都是拿出自家的親錢送禮託關係,這才“搶”到了這麼一個機會……

現在,全被謝三郎給毀了!

他們能幹嘛?!

不幹,又不敢說話,咋辦?

出了事,找領導!

一羣宦官、宮女譁然之後,迅速閉上了嘴巴,卻把目光投向了謝直的身前,在那裡,站着的,正是此次出宮的兩位帶隊宦官,內侍省內常侍,邊公公,以及尚食局尚食公公,王公公。

讓衆人失望的是,邊公公竟然無動於總,攏着雙手站在原地,一雙眼睛緊緊盯着眼前的謝直,微微彎腰、低頭,那恭謹的模樣,彷彿在天子寢宮裡面伺候李老三就寢一般。

不過,好在還有個王尚食王公公。

只見王公公聽了汜水謝三郎的安排之後,濃眉倒數,小眼圓翻,彷彿馬上就要勃然大怒一般。

衆人一看,心中頓時升起了希望。

還有機靈的,紛紛把目光投向同在尚食局當差的幾名宦官,只見他們臉上只見怒色、不見惶然,跟普通宦官、宮女措手不及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要不怎麼說,這些能夠出宮辦差的宦官、宮女,都是機靈人呢,一看王公公的這幾位下屬,一個個都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由得一個個的也都把心放到肚子裡面了。

有腦袋大的在前面頂雷,無論如何,也劈不到自己的腦袋上面了。

到了這種事情,好多人都反應了過來,怕啥,我不過是出宮辦差的一個小宦官而已,搶這樣的機會,固然需要投入點財貨,但是,那纔多少錢財啊?

人家尚食局的王公公呢,那是帶隊的副手,搶到這樣的職位,要投入多少!?

兩下一比較……

踏實了!

你認賠,我就認賠!反正我肯定比你賠的少!

咱就看看王公公怎麼硬頂傳說中的汜水謝三郎吧!

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198章 美娘案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115章 不高興第154章 敲打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11章 當官去第466章 陣斬劉普會第330章 臣彈劾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633章 求不來!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689章 你跑啥!?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401章 傳召第343章 姓陳!第491章 糟心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144章 三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47章 還有人!?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80章 謝正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86章 酬功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299章 過堂第57章 洛陽初見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73章 兩個疑點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407章 換茶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149章 蕭夫子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45章 投名狀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434章 出發第73章 兩個疑點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520章 覆盤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532章 留得好!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409章 貴人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45章 無頭女屍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43章 姓陳!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23章 大唐驛站第376章 辛評事第349章 高主事第547章 還有人!?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560章 訓徒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58章 你坑我?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354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593章 上牆!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33章 用計
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198章 美娘案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115章 不高興第154章 敲打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11章 當官去第466章 陣斬劉普會第330章 臣彈劾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633章 求不來!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689章 你跑啥!?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401章 傳召第343章 姓陳!第491章 糟心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144章 三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47章 還有人!?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80章 謝正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86章 酬功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299章 過堂第57章 洛陽初見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73章 兩個疑點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407章 換茶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149章 蕭夫子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45章 投名狀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434章 出發第73章 兩個疑點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520章 覆盤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532章 留得好!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409章 貴人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45章 無頭女屍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43章 姓陳!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23章 大唐驛站第376章 辛評事第349章 高主事第547章 還有人!?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560章 訓徒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58章 你坑我?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354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593章 上牆!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33章 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