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

金鑾殿。

李老三早就等急了,什麼情況這是?人怎麼還不來呢?當天子也二十多年了,還真從來都沒有過眼下這種情況,現在想找個人,派人去叫,愣是叫不來?小高也真是的,平常看着挺機靈的一個小子啊,這是怎麼辦的事!?你就算找不到謝直,你也早點回來報個信啊,眼看着朝會都要完事了,還沒結果!那這件事情還處理不處理了!?

再派人去催催!

就在李老三準備派人出去,再找謝直的這麼一個當口,大殿外金吾衛校尉一臉古怪地進了門。

“啓稟陛下,監察御史謝直,已然到了殿外,正在求見!”

李老三一聽,更加生氣,這小高,簡直就是個廢物,我讓你去找人,找了半天沒找着,還是讓人家謝三郎自己過來求見?什麼事這叫!?

還有這個金吾衛的校尉,你怎麼回事,稟事就稟事,滿臉跑眉毛是幾個意思!?你也是不懂事,哪有這樣稟事的?沒看見御史大夫李尚隱都把眼睛瞪起來了嗎,你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呢嗎?

李老三還不知道李尚隱是什麼德行嗎?爲人方正,極重規矩,向來眼裡不揉沙子,別說金吾衛校尉如此表現,頗有失儀的嫌疑,就是沒事的時候,御史臺老大還老帶着御史臺大大小小的御史,子啊朝堂上橫挑鼻子豎挑眼呢,你這樣,不是自己往槍尖上撞嗎?

不過李老三也是個護犢子的主兒,說到底金吾衛乃是天子身邊的儀仗護衛,前前後後的,也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金吾衛校尉如此表現雖然讓他心中不喜,卻不願意因爲這點小事引來李尚隱的彈劾,便假裝沒看見金鑾殿上的種種,直接開口下令。

“宣!”

結果,謝直一上殿,李老三算是知道金吾衛校尉的臉色爲什麼那麼古怪了……

謝直,是掐着高內侍的脖子進來的!

不僅僅是他,包括李尚隱在內的滿朝文武,都驚呆了!

太生性了!

大唐立國百年,敢打內侍的人,不少。敢當着天子的面教訓內侍的,也不是沒有,但是,敢掐着內侍脖子,跟拖死狗一樣把內侍拖上金鑾殿的,謝直,這是頭一個!

最牛逼的地方,上了金鑾殿之後,在天子面前,謝直還絲毫沒有鬆手的意思!幹啥?你還要當着天子的面把他掐死嗎!?

李老三一看就不幹了。

謝直!你這是要瘋啊!這是內侍,是我皇家的奴僕!就說奴僕沒人權吧,那也是相對於我這個主人來說的!你不是精通大唐律法嗎?別說皇家了,就是普通老百姓家,殺、傷奴僕,無罪,是主人無罪,不是你!你個外人要是敢弄死我家奴僕,你犯法你知道嗎!?剛剛我讓他找你去,他是去傳旨,又不是去找你打架,你就敢掐着他脖子過來?你也太拿我們皇家不當事了!

李老三這一動怒,朝堂之上有的是會捧臭腳抱大腿的,都沒等李老三說話,就有人竄了出來。

“大膽謝直,膽敢對皇家不敬!”

謝直一看。

杜九郎。

果然是你!

冷冷一哼,鬆手,把高內侍狠狠扔在了金殿之上。

高內侍落地就是一聲悶哼,都沒來得及慘叫,連滾帶爬地起來,躲得謝直遠遠的,然後纔有時間把目光投向龍椅之上的李老三,當時就哭了,可算是看見親人了!

“陛下,爲奴才做主啊!”

一聲慘叫,讓人肝腸寸斷!

隨即都沒用別人催促,自己就連哭帶抽地把自己“悲慘”的經歷哭訴了一番。

當然,是添油加醋的版本!

“奴才奉了陛下口諭出宮尋找謝御史,找來找去找到了通濟渠,當時謝御史正在端坐在戰馬之上,帶領河南縣的衙役、獄卒,與通濟渠青壯對峙,已經控制住了局面,還有一位綠袍官員拿着花名冊在給通濟渠青壯點名……後來才知道,那是河南縣的主薄張大人……

奴才就直接上去傳旨啊,天子口諭,着謝三郎金殿自辯。

然後……謝御史連自辯什麼都沒問,直接甩給奴才兩個字,等着!

奴才當時就傻了,然後就想,陛下和滿朝公卿都在金殿等着謝御史呢,他謝御史區區一個八品官,還讓人等着?他讓誰等着!?別人還好說,但是陛下是什麼身份,怎麼能等着他啊,奴才便上前理論,卻沒想到,謝御史根本不講理啊!他坐在戰馬之上,用馬鞭在空中虛劈,差點就抽到奴才的臉上,他還揚言有事,一定要讓奴才等着,要不然就要在金殿上告奴才!

奴才也沒辦法啊,也怕謝御史真的有朝廷的公務在身,千不能萬不能因爲奴才的關係耽誤了朝廷的公事,這纔等了他一小會……

然後,我看着謝御史下了嗎,就在通濟渠岸邊看浪花,我當時就想,你這回該沒事了吧?

奴才就上前問他,說陛下和滿朝文武都等着你呢,你要是沒事了,咱們就趕緊走吧,別讓天子等着急了!

結果……

結果謝御史根本就不講理啊……二話不說,上來就一腳,直接就把奴才給踹翻了,還命令他的手下將奴才抓捕,一把刀子,就頂在奴才的脖子上,都見血了!

陛下,謝御史這是要殺我啊!

奴才死不足惜,可是,奴才出宮是奉了陛下的口諭,奴才死了就死了,但是耽誤了陛下的事情,奴才百死莫贖啊……”

滿朝文武都驚了!

都說謝直牛逼,但是誰都沒有想到,他竟然這麼牛逼!

天子傳召,你要是真有事,讓傳旨的內侍等等,其實也不算什麼,就算你態度極其惡劣,說到底也是爲了朝廷的公事,這事兒最多就是天子不高興,找個由頭申飭兩句也就過去了。

但是,出手毆打傳旨的內侍,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律疏裡面有明確規定,這叫不敬,乃是十惡不赦之罪!

謝三郎這是瘋了不成!?

杜九郎震驚之餘,不由得心花怒放!臥槽,謝三郎你作死的姿勢都這麼清奇,那咱們也就別客氣了。

“啓稟陛下,臣,監察御史杜九郎,彈劾監察御史謝直恣意妄爲,其人沐浴皇恩,不思回報,竟然不敬天使、肆意辱罵毆打,實在不殺不足以正視聽!

臣,親斬謝直,以謝天下!”

一語出口,簡直引發了一場席捲朝堂的風暴!

爲啥?

因爲這是個落井下石的好機會啊!

實打實的說,謝直抵達洛陽一年有餘,固然在洛陽城,在大唐朝闖下了諾大的名頭,什麼明法榜首、制科甲等、什麼一代能吏、萬民相送,行,都是他,確實厲害,任誰也不得不說一句,汜水謝三郎,厲害。

但是,這一切作爲之中,又得罪了多少人?

夜審楊七,把弘農楊氏的臉面踩到地上摩擦……

建言科舉改革,擋了多少權貴子弟的上進之路……

選官河南縣尉,直接佔據了衆人眼中的美職……

打黑除惡,固然把漕幫折騰得星散,卻又傷害了多少和漕幫有牽連的既得利益者……

逾此者死,更是把武惠妃、咸宜公主等人得罪的死死的!

悍然抓捕林會長,讓洛陽糧商敢怒而不敢言!

世家、權貴、官員、幫派、後宮、商賈……整個洛陽城裡面,除了老百姓說謝直的好話,還能有誰能待見他!?

平常的時候,大家拿他沒辦法,尤其謝三郎被天子親授了監察御史的職位,大家更是把對他的所有惡意埋藏到了心底,因爲誰都知道,監察御史這樣的職位,必須是天子親近之人才能擔當,不管謝直調任的時候有多少內幕,但是有了這個結果,說明天子李老三對謝直還是親大於疏……都是當官的,誰還能沒有這點眉眼高低?要是對付謝直的話,李老三會不會不高興?算了,咱也別嘗試了,犯不上……

但是,今天不同了。

你謝直再和李老三親近,也沒有動手毆打傳召內侍的道理啊!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掐着高內侍的脖子上金殿,李老三就算想和你親近,還親近得起來嗎!?這等於謝直親手把自己最大的靠山給推倒了!

沒有了天子的親近,就憑你一個小小的正八品上的監察御史,算個屁!?

“臣,請斬謝直!”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杜九郎,這是和糧商牽連比較深的……

張員外郎,直接就是跟謝直有仇……

李林甫一系的官員,這是準備抱武惠妃大腿、捧咸宜公主臭腳的……

甚至還有很多中立的官員也站了出來,請斬謝直!

嗯……以戶部的官員居多……

爲啥!?

因爲他們恰好知道了一個消息……

剛纔,李老三在金殿之上跟朝臣議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說完了,謝直卻還沒有到場,李老三又不想就這麼結束這場朝會,就開始沒話找話,好巧不巧,問到了張九齡,鹽法改革準備到什麼程度了?張九齡就簡單地彙報了一下,並且提出了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沒有合適的人選主導鹽法的改革,言下之意,還是希望能夠做通謝直的工作,讓汜水謝三郎來主持鹽法改革。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人家張相的意思其實很直接,鹽法改革是人家謝直提出來的,他對改革有個整體的認知,堪稱高屋建瓴,讓他來主持的,事倍功半,乃是最符合朝堂利益的選擇。

但是,這番話,落到別人的耳朵裡面,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尤其是戶部的那些官員,一個個都不樂意了,張相,您這是啥意思啊?我們忙前忙後的,給大唐鹽法改革做準備,落到你的眼睛裡,合着是誰幹都行唄,真正的靈魂人物,還得是汜水謝三郎!?我怎麼就這麼不痛快呢!?他謝直當先提出了鹽法改革是不錯,有眼光,有魄力,但是也不見得非他不可吧?我們戶部多少人呢,天天跟錢財打交道,難道還不如他一個明法出身的八品小官不成?

再往深了多說一句,鹽法改革,裡面牽扯了多少利益,別說親自主持了,就是跟鹽法改革沾個邊,估計都能吃個溝滿壕平,您高風亮節,自認不成,可是我們怎麼辦?難道只能看着謝直髮家致富嗎?

現在,機會來了。

這些戶部官員一琢磨,這是個好機會啊!要是能借着這個機會把謝直搬到,他死不死的,我們不管,但是總不能在保薦他去主持鹽法改革了吧?如果謝直不去的話,那豈不是我的機會就來了!?

對,就這麼辦!

所以,這些戶部的官員也紛紛附議,帶動得很多中立官員,也開始對謝直喊打喊殺!

到了最後,整個朝堂之上,除了有限的幾個人之外,都紛紛“請斬謝直”!

張九齡和嚴挺之相識苦笑,你說一個小小的八品監察御史,也能混到這種“舉朝皆論斬”的程度,也真他娘是個人才!

李老三端坐在龍椅之上,卻沉默了。

他是人,所以會和一般人一樣,有喜悅、有憤怒……自然,也有偏向。

但是,他也是天子,他的原名叫做李隆基,他平滅了武后還政、韋后亂政、太平公主謀逆三場政變,才成就了大唐至高無上的存在,也正是他年輕的時候勵精圖治,一手開啓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高峰的開元盛世,最簡單的一個結論,他不是個傻子!

他知道,如果一個人想殺謝直,可能是私怨,如果三五個人想殺謝直,可能是黨爭,但是,如果滿朝文武都想殺謝直,那麼,這件事情就蹊蹺了。

李老三高坐龍椅,將朝堂之上的衆人都收入眼底。

裴耀卿,事不關己。

張九齡,苦笑連連。

李林甫,蠢蠢欲動。

杜九郎,滿臉熱切。

高內侍,暗帶竊喜。

數不清的官員,請斬謝直,低頭行禮以示尊重,李老三看不清朝堂之上袞袞諸公隱藏在陰暗之中的表情……

至於謝直……

嗯?

雲淡風輕……?

李老三都懵了,在“滿朝皆請斬謝直”的情況下,竟然就是這麼一個德行!?心得有多大!?你是個傻子嗎!?還是……

“謝三郎,你怎麼說?”

第541章 保險第549章 攔不住第181章 李老三第65章 大唐宗室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11章 當官去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3章 大唐驛站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270章 林會長何許人也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87章 李旭上門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539章 連環計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498章 逼出邢縡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492章 你配嗎?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337章 突兀第359章 少女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220章 減、贖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529章 讓他查!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60章 精氣神第47章 另有其人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177章 交卷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369章 跋扈第74章 壓迫第144章 三告第153章 大氣運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76章 金!箭矢……第572章 案中案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464章 破門!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406章 他憑啥!?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469章 足夠了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344章 不信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307章 楊玄璬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397章 避嫌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369章 跋扈第48章 劉四殺妻第45章 無頭女屍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549章 攔不住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24章 臨都驛第171章《論鹽》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465章 衝
第541章 保險第549章 攔不住第181章 李老三第65章 大唐宗室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11章 當官去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3章 大唐驛站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270章 林會長何許人也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87章 李旭上門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539章 連環計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498章 逼出邢縡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492章 你配嗎?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337章 突兀第359章 少女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220章 減、贖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529章 讓他查!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60章 精氣神第47章 另有其人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177章 交卷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369章 跋扈第74章 壓迫第144章 三告第153章 大氣運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76章 金!箭矢……第572章 案中案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464章 破門!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406章 他憑啥!?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469章 足夠了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344章 不信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307章 楊玄璬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397章 避嫌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369章 跋扈第48章 劉四殺妻第45章 無頭女屍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549章 攔不住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24章 臨都驛第171章《論鹽》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465章 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