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高下立判

“讓他查!”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安祿山一錘定音。

“多謝東平王!”

高明也納悶,不過既然達到了目的,誰還管那些沒用的?生怕安祿山反悔一樣,直接從懷中掏出一沓“通緝令”。

“此乃落網的六名黑衣人的畫影圖形,乃是丹青聖手,綜合了多人口述的最終結果,極其接近黑衣人的本來面目。

賴忠!

帶人去偏院,按照畫影圖形,一一點驗東平王的隨行人員,一個都不要放過!”

賴忠等人,乃是高明的護衛,自然沒有資格進入長樂驛的正堂,現在聽了高明的命令,大喝一聲領命,結果畫影圖形,氣勢洶洶地就奔了長樂驛的偏院。

“父王!”

安祿山身邊的壯漢,斷然沒有想到,安祿山能夠如此輕易地答應了高明的“非分要求”,那高明也是真不客氣,二話不說,直接下令,不過一眨眼的功夫,事態竟然發展到瞭如此程度,不由得他一聲長呼,聲音透着不可置信。

安祿山卻沒那麼大的反應,擺了擺手,又衝着身邊欲言又止的白袍文士嚴莊搖了搖頭,示意他們都稍安勿躁,然後一指壯漢,卻對高明說道:

“認識他嗎?”

高明搖頭。

安祿山也沒指望這高明回答,直接說道:

“這是我的嫡長子,名叫慶續,得天子看顧,封了他一個東平王世子,等到我安祿山撒手人寰的時候,如果沒有意外,東平郡王這個爵位,應該是由他繼承纔是。

這小子,還算不錯,也曾在幽州方鎮跟着我摸爬滾打,如今也是一級兵馬使,手上統領人馬三千,比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管的人還多呢……”

高明聽了,點點頭,不置可否。

他是真不明白安祿山是什麼意思,介紹他兒子給自己認識?不能吧?有病啊?你兒子還用介紹嗎?就你們爺倆長得這個像,跟從一個模子裡面扣出來的一樣,就差那幾十斤肥肉而已,如果安慶緒再胖點,活脫脫就是另外一個安祿山,就這面相,這還有啥可介紹的?

只聽安祿山繼續說道:

“原本,我以爲我兒安慶緒,在年青一代之中,也算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了,雖然現在行事略顯稚嫩,不過也就是年紀尚小的緣故,等他在我身邊再摔打幾年,想必也就好了……

結果,今天,我見到了你,高明,高御史。

我這才發現,原來是我安祿山坐井觀天了……”

“父王!”

旁邊的安慶緒,雖然不明白安祿山爲啥把話題轉移到了他的身上,但是誰還不想多聽兩句好話啊,尤其還是他親爹說的,正在沾沾自喜呢,結果一聽話風急轉直下,頓時鬧了一個大紅臉。

安祿山一點也沒慣着他,瞪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你在也在軍中統兵多年,出塞作戰也有十餘次了,親手砍下來的頭顱,經我報功者,不知凡幾,你身上這個兵馬使的職位,固然是因爲你是我安祿山的嫡長子,更多的,也是因爲你自己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結果,面對一個手無寸鐵的監察御史,竟然連刀子都抽不出來,還被人家逼得步步後退!

難道,你還指望着我誇耀你的能爲不成!?”

安慶緒聽了,滿臉通紅,訥訥欲言,卻終究在安祿山的逼視下不敢開口了。

倒是他們父子兩個身邊的嚴莊,幫着說了一句公道話。

“王爺對世子太過苛求了吧?且不說世子在幽州塞外爬冰臥雪,只說剛纔,分明是高御史突兀近身,世子身配長刀,一時之間難以施展……”

安祿山卻搖了搖頭。

“嚴夫子,您平日裡多是運籌帷幄,就算親臨戰陣也是隨軍贊畫,對戰陣之上的事情瞭解得還是太少……

剛纔續兒明明已經抽出了半刃,難道僅僅是嚇唬人?他就不想想,你既然敢亮刀子,就需要防備人家也亮刀子衝着你!

說什麼突兀近身,不過是給他安慶緒留臉而已,也就是人家高御史心中沒有惡意,如果有的話,半尺長的刀子,就能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到了那個時候,他安慶緒都到閻王殿上報道了,還說什麼其他?

你們不要看高御史剛纔如同坊間少年一樣,扯着衣服、露着脖子、頂在續兒的面前,就被他這種市井手段所迷惑了,據我所知,人家高御史看重進士之前,投身淮南軍整整三年,從緝私營一路趕到揚州艦隊的陸戰隊旅率,那是真正的從軍,甚至在他退伍之後,好多同袍才知道他就是傳說中的淮南大少爺!至於續兒什麼幽州塞外爬冰臥雪,又親衛特意鋪兩條毯子的爬冰臥雪嗎?”

說着,直接搖了搖頭,阻攔住嚴莊的再次進言,自顧自地說道:

“兩廂對比,高下立判啊……

不僅僅高御史這份身手,最重要的,是人家高御史剛纔對時機的把握……

一步上前,頂在眼前,看似兇險,其實最爲安全不過,而且在一瞬間就扭轉了形式,讓自己氣勢凌人!

這份眼光,不俗!

在一瞬間能夠看到,並且能夠做到,更爲不俗!”

這話一說,連嚴莊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長樂驛的滿朝文武,更是聽得連連點頭,剛纔高明一個勁兒得要點驗安祿山的隨行人員,逼得安慶緒拔刀,高明不退反進,硬生生地頂了上去,讓長樂驛之中的氣氛,一度變得十分緊張。

即便安祿山一錘定音,讓了一步,讓高明開始點驗他的隨行人員,這種緊張,也並沒有緩解,甚至還有更加嚴重的傾向。

弄得滿朝文武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一聲,生怕這雙方人馬就在長樂驛的正堂幹起來。

直到現在,安祿山開始出言誇耀高明,整個氣氛這才緩緩地舒緩開來,到了這個時候,滿朝文武一邊聽着安祿山的言語,又一邊回想剛纔的情境,竟然發現,高明剛纔的“市井手段”,竟然是當時局面之下最好的選擇。

也難爲人家高明高御史,竟然在電光火石之間就能做出這樣的選擇來。

不說他們,只說高明,更懵了。

他纔不信安祿山有這麼好心,一路天花亂墜地誇耀,把自己說得天上少有、地上難尋的,是真爲了自己揚名,就算是幫自己揚名,也沒有踩自己兒子的道理,還是個嫡長子……

所以,高明聽了安祿山長篇大論的誇讚之後,非但沒有開心,反倒是面色凝重地盯着安祿山,等着他翻開底牌。

卻沒有想到,這樣的表現,落在安祿山的眼中,卻引來了他的一陣大笑。

“哈哈哈……看看,看看,這就是高御史!

剛纔我順嘴誇了續兒兩句,他什麼表現,一張大嘴都要裂開了。

你們現在再看看人家高御史,聽着這麼多的好話,竟然面如平湖、不露聲色,隱隱之中,還帶着一絲戒備……

這份心性,又是高下立判!”

說着,安祿山又是一陣失笑。

良久之後,笑聲漸歇。

隨着笑聲消散在長樂驛正堂之中,安祿山臉上的笑容也全然不見,倒是有了一份若有若無的感慨。

“這些年,我和汜水侯,一直明爭暗鬥,我從來沒有服過他!”

一句話出口,整個長樂驛的正堂,又是爲之一靜,很多人都臉色凝重,這麼多年了,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安祿山和謝三郎之間,會在公開的場合評價對方,以前從來沒有過,今天,卻見到了,不少人都意識到,恐怕要出事!

只聽得安祿山說道:

“但是,今天,見到了你高明高御史,我卻不得不承認,在教導下一輩的這一方面,我安祿山,不如汜水侯!”

信手一指,指向安慶緒。

“剛纔說了,他乃是我的嫡長子,從小就被我悉心培養,在幽州一地,也算是年輕一代的俊彥了,但是和你高御史相比,差得遠。

說實話,自從開元二十三年,汜水侯砍了我兩刀,史思明又回射了他一箭之後,我和汜水侯之間,就已經結下了死仇!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安祿山的年歲也越來越大,有的時候也再想,這個仇,在我安祿山的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報了?

如果不能報,是不是要留給下一代了?

說句不怕你高御史笑話的話,在今天之前,我看待我兒安慶緒,還真是信心十足!

結果今天見識了你高御史的種種,我就知道,我想錯了!

如果真把我和汜水侯的仇怨留給下一代,他們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說到這裡,安祿山竟然微微躬身,如同蒼鷹一般,居高臨下地盯着地上的獵物,緩緩說道:

“所以,這場仇怨,還是在我這一代瞭解了吧!”

“東平王慎言!”

“萬萬不可!”

“東平王,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一番話出口,長樂驛大堂之上,竟然如果開了鍋一般,說不清的朝廷重臣紛紛開言,就算一時之間沒有開口的,也紛紛面色凝重。

終於,要到了這麼一步了嗎?

安祿山統領者幽州、河東兩鎮邊軍,軍事勢力在大唐首屈一指。

謝三郎,手握天下鹽鐵之利,執掌揚州艦隊、威震大唐海疆,還通過多年積累,鍛煉出來一支新軍、坐鎮淮南。

這兩位,都是大唐數一數二的人物,他們要是真打起來來,恐怕大半個大唐都要捲入戰亂之中!

縱然早就知道這二位的恩怨難解,也有有識之士,知道幽州跟淮南之間早晚都要做過一場才行,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而且這個契機,也是分外讓人無語。

竟然是因爲高明高御史的表現太過出彩,完全壓住了安祿山嫡長子的風頭,這才逼得安祿山下定了決心!

意料之外,仔細想想,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也對啊,明顯自己下一代不如人家,還不趕緊把恩怨瞭解了?等啥呢?等着自己死了之後,人家年輕一代成長起來,把自家的下一代子弟全滅了?

這麼等下去,不怕人家連你的墳圈子都給你平了!?

說實話,設身處地爲安祿山想一想,長樂驛在場的這些大唐精英,有大部分都要做出和安祿山一樣的選擇。

等?

絕對不能!?

如果真把這場恩怨留給下一代,那不叫“等”,那叫遺禍子孫!

想明白了這一切,剛剛紛紛出言的文武百官,竟然不知道如何勸慰下去,難道勸安祿山以蒼生爲念,把脖子洗乾淨了,等謝三郎來砍嗎?安祿山洗不洗脖子,不知道,但是真要是有人怎麼說,安祿山當場就能抽刀子!

卻不說文武百官阻攔一句之後,竟然不知道如何繼續,只說安慶緒。

“父王,兒臣無能……兒臣……”

這位東平郡王府的嫡長子,滿臉通紅半跪在安祿山的面前,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六尺高的漢子,竟然急得眼淚都出來了。

安祿山見了,暗歎一聲,彎腰,伸手,將他拉了起來,說道:

“你道我爲何,讓高明點驗我的隨行人員?

一來,我心中無愧,知道那什麼黑衣人、三千斤火藥,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就算點驗,也什麼都點驗不出來。

二來,如果不讓高御史點驗,你說,下一步會怎麼樣?我要走,他不讓走,事涉三千斤火藥,就算李相都不敢給我安祿山做這個擔保,一來二去,最終,還不是要上報天子?等到天子下令,我再趕赴幽州……我能等,塞外胡人等得了嗎?

不是我安祿山自吹自擂,你我父子不在幽州坐鎮,麾下兵馬只得被動防守,難以集中力量消滅塞外胡人,真要是因爲這三兩天的耽擱,讓我幽州將士喪身塞外……你我父子,百死莫贖!

所以,查……就讓他查吧……

哪怕是早回幽州一天,也值得……”

這番話,雖然是安祿山對着安慶緒說的,卻也讓長樂驛滿堂文武聽得清清楚楚,還真有不少人聽得心生惻隱,看待高明的眼神都不對了……

就在此時,有人進門。

賴忠。

這是,點驗完成了……吧?

第385章 屏風第386章 不行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133章 合謀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516章 轟!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無題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442章 刺啦……第518章 示恩第412章 老成謀國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330章 臣彈劾第497章 套路3+1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42章 傳首第233章 一共仨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81章 二哥第503章 第一局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8章 交差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121章 下油鍋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59章 罵楊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29章 讓他查!第437章 狠辣謝三郎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401章 傳召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63章 白馬寺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442章 刺啦……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279章 狠辣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394章 主導權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401章 傳召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551章 小義第637章 我要面聖!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448章 刑訊第516章 轟!第114章 小義,換紙第51章 在下不服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118章 不管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3章 兩個疑點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
第385章 屏風第386章 不行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133章 合謀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516章 轟!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無題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442章 刺啦……第518章 示恩第412章 老成謀國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330章 臣彈劾第497章 套路3+1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42章 傳首第233章 一共仨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81章 二哥第503章 第一局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8章 交差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121章 下油鍋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59章 罵楊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29章 讓他查!第437章 狠辣謝三郎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401章 傳召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63章 白馬寺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442章 刺啦……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279章 狠辣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394章 主導權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401章 傳召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551章 小義第637章 我要面聖!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448章 刑訊第516章 轟!第114章 小義,換紙第51章 在下不服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118章 不管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3章 兩個疑點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