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說李建成是如何給李秀寧寫的信,這父子二人商議的結果,便是李建成在得到消息的第三日,親自帶三千輕騎趕往雁門關主持大局。
之所以只帶三千人馬,是因爲這三千輕騎便是如今李唐軍最後的機動力量了,如今李淵手上也就還剩下不足五千的老弱守軍和一萬多新近募來尚在整訓的青壯,其餘成建制的老兵等於是全數填在了雁門關的戰局。
至於雁門關這邊的情況,此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先是李神通和李孝恭的部隊在無法與李世民聯繫之後陸續轉回,跟着便有一隊突厥人馬前來寇關,兩軍進入對峙階段。
先說李神通和李孝恭他們,二人當初領了軍令各帶五百人馬出發後,最先是向北追擊的李神通率先發現了劉武周殘部,在追出二十里後見僅是一隊不足千人的步卒,正護着一百多輛裝滿糧秣物資的馬車在官道上狂奔之後,李神通當即也不客氣,呼嘯一聲便領着五百甲騎蜂擁而上。
劉武周殘部這邊帶隊的本是馬邑土著,且大部分都是前隋的府兵,自然都是些見過大世面的老兵油子,見着李唐騎兵一露面便發起衝鋒,也就明白自己要是負隅頑抗的話肯定沒什麼好下場,加上他們本來就狂奔了半日體力已盡,而此地距離馬邑尚且還有數十里遠,且兩條腿的人豈能跑過四條腿的畜生,頓時心有靈犀的一齊紛紛大喊着放下武器舉手投了降。
據戰後李神通清點,此戰李唐軍俘獲兵卒和民夫計有一千二百餘人,得糧秣一百四十二車,繳獲主糧和馬料約四萬餘石,不過這些糧秣大部分都是從雁門關的糧庫裡搬出來的,因此只能算是挽回了損失而不可能算是斬獲。
至於李孝恭這邊,卻是足足追了五十多裡,在逃兵將要躲入神武縣城(今山西山陰縣東北),纔將之攔截在半道。
比起李神通的收穫來說,李孝恭這邊要更爲豐富一些,這隊劉武周的人馬由二百餘輕騎和十六輛馬車組成,車中裝有今次劉武周南下所獲的貴重財物,和他沿途擄來自用的十餘個女子。
只不過,這二百餘騎人馬本是劉武周心腹,加上任務又是保護的貴重財貨和家眷跑路,倒也沒有聞風而降或是潰逃,反而見李孝恭部也就區區五百人,竟也有膽轉身搏殺,當即雙方如兩股浪潮懟在了一處,便是一場血腥廝殺。
最終自然還是李孝恭率領的李唐鐵騎大獲全勝,當即陣斬了五十餘騎,又俘了近百人,只是經過這麼一耽擱,卻叫車隊一溜煙跑得沒了影兒,待追上去一瞧,其中大半躲入了神武縣城,只有三架裝滿了銅錢因爲負載略重,因爲疾奔而跑斷了車軸的馬車丟棄在半道。
李孝恭見這已經吃到嘴邊的鴨子居然飛了,頓時也是怒不可遏,待得問清楚神武縣城之中並無成建制的守軍,只有百餘衙役領着數百青壯守城之後,當即下令攻城。
此時李孝恭部的折損也不算大,方纔一戰也才死了十幾人,傷了二十多,於是便押着俘虜逼至城前,先讓俘虜試着賺門(騙開城門),無果之後李孝恭靈機一動,便將繳獲的兵器發給俘虜,讓他們上前攻城,並承諾只要攻下城池,便可赦免其罪,將之招爲唐軍。
這些俘虜既是劉武周心腹,之前也還有勇氣跟李唐軍開打,倒也不全是慫人孬貨,只不過也就是技不如人和以少敵多,如今得了這般死中求活的機會,倒也還是懂的把握。
而那神武縣城也不過邊塞小縣,城防倒也不算嚴密,城牆更是僅有兩丈六七,因此僅是一波攻城,便叫攻破了城門殺入城中。
也不想想看這李孝恭乃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右領軍大將軍李安之子,以五百多人攻破一個小小的縣城,與他而言本是正常操作。
隨後,李孝恭與李神通各自派出斥候傳了消息,在得知了各自斬獲和情況後,一算路程發現此時轉回雁門關肯定不夠時間了,於是李孝恭便佔了神武縣城,李神通則押着俘虜車隊轉道往神武縣行來。
雖然此時李神通部距離馬邑縣城倒也不遠,可惜天色已晚,加上他這邊俘虜比軍卒多了一倍有餘,爲了穩妥自然是轉進神武兩家合兵一處。
便說李神通部轉道東進之後,於天黑之前入得神武,一夜無話,翌日一早自然先派信使聯絡李世民和鎮守函谷關的李元吉,很快便也得到了李世民追擊劉武周遭伏,被突厥大軍包圍後退入打箭谷困守的消息。
得了如此消息後兩人一合計,也就知道若是守在神武縣城不走,萬一被突厥大軍圍了,斷絕了跟雁門關的來往,很有可能是也是困守之局。
可他二人的部隊加起來也就區區一千人馬,加上一千多的俘虜和守城的衙役青壯,想要死守一個小小的縣城硬扛突厥大軍,也實屬是吃多了撐得慌。
在探得突厥大軍在打箭谷外設下連營,並且尚未派出大股的部隊展開劫掠之後,二人便也決定將全軍撤回雁門關,順帶把神武縣城的百姓也一併遷反,反正這小小的神武縣城之內也沒多少人,也就四百餘戶五千來人。
然後這神武縣距離雁門關也就八十里官道,當日下午出發後,李唐軍押着全縣百姓趕了一夜的路,第二日的清早便入了關城,結果沒過兩個時辰,便有一隊人數過萬的突厥騎兵直奔關前封鎖了道路。
而再來說李元吉這傢伙,之前得了李世民被困的消息後,他雖然鬧騰着要帶兵出關救援,但有中軍主薄陳叔達壓着,自然不能讓他亂來,待得李神通和李孝恭領軍撤回以後,他的膽子便也如受了刺激的蟾蜍一般鼓脹了起來。
到了第三日一早,他便與李神通、李孝恭一道領了千騎人馬出關列陣,然後便大着膽子與封鎖了道路的突厥人叫起陣來。
這隋末的軍隊作戰方式,大家應該也在電視上看過,也就是兩軍各自列陣,讓後將領出列一通嘴炮,罵過癮後就開始進入點名單挑的階段。
而這李元吉雖然此時不過年方一十六歲,但一身武藝還是不錯,尤其是在射術方面與他二哥李世民也是不相上下,叫陣之後竟是一連三場都將突厥派出鬥將的勇士給射死了。
(PS:神武門之變時,便是李元吉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射中,結果也才叫李世民反殺成功,一箭射死了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