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

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

雨水沒有徹底的停下來,邯鄲城外的袁軍大營則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蕭索氣氛中。

之所以說是詭異,乃是說整個大營其實都在忙碌,收屍、整理軍械、挖掘排水溝、安置傷員……同時別忘了,頭頂上的細雨依舊在噼裡啪啦的敲打着帳篷。但是,偏偏一個如此忙碌的大營卻顯得極度消沉與安靜, 這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想想也是。

兩位兩千石戰死,一位千石司馬戰死,連着自我踐踏、誤傷的,袁軍上下攏共有兩千餘死傷減員……當然了,平心而論,這對袁軍而言倒稱不上什麼傷筋動骨的慘敗。其中,兩千傷亡對於八萬大軍而言真的只是毛毛雨,而且還都是分散傷亡,所謂建制還在, 隨時可以補充;三位戰將身亡可能有點過分,但說實話,袁紹握有十九郡國,真不缺這種爲了出人頭地而來此建功的世族子弟、豪強頭子。

死了一個武安國,必然還有武安邦,沒了一個高覽,或許還有一個高閱在等着。

唯獨這一戰,幾乎是關雲長獨自領千人所爲,而其人一個六七年前以勇猛著稱的武將,卻居然能把握天時,掌握戰機,以一己之力將袁軍八萬之衆、三州英傑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幾乎全身而退,實在是太讓人難堪了!

配合着攻城一方最討厭的雨水, 也就難怪袁軍上下士氣格外低落了。

中軍帳中,無數幕僚、軍將、吏員彙集, 而往日往往面紅耳赤, 爭執不休的這個要地,此時卻鴉雀無聲,大概就是這種士氣低落的最直接體現了。

“明卿的屍首已經裝殮好了嗎?”隔了不知道多久,倒是剛剛用熱巾敷過了額頭的袁紹扶刀從後帳轉出,尚未落座便主動詢問,算是打破了沉默。

“公臺見笑了。”幾乎不能起身的袁紹扶着陳宮臂膀,滿臉焦急,再不復剛纔風度。“可我數子皆未成年,幼子年方兩歲……這若是落入賊手,有所閃失,該當如何啊?公孫文琪好毒的計策!”

帳中呼氣連連。

袁紹一言未定,周圍便有許多有準備之人主動閃出,然後俯身行禮……從總攬幕府、本就有背鍋責任的陳宮,到這次計劃的制定者辛評,再到失了東門守區的沮授,還有諸多昨日參戰將領……不用想都知道,這些人此時紛紛出言,儼然是要請罪的。

“頭髮與你,今日事後,還請你替我將頭髮懸到將臺之上,明告軍中上下,罪將袁紹已經處置,望全軍莫要再視軍紀爲無物。”

“關雲長這人,本以爲只是一勇之夫,所謂樊噲、英布之勇,卻不料彼輩明天象,知戰機……”袁紹站起身來,繼續四顧而言。“如此人物,已經堪比古之名將了!還有審正南,其人慷慨激烈,忠貞果敢,也是古名臣風範!便是之前的公孫伯圭,平原一敗,也絕不是他不能戰!至於公孫文琪其人,早在討董之前,便已經是公認的天下統兵之人第一了!而我袁紹呢?出身世族,自幼養於洛陽繁華之地,成年後盡孝讀書,何曾會打過仗?!若不倚仗你們,我可有半分勝算?!高祖能勝項羽,靠的是蕭何、張良、韓信,不是他自己!若讓高祖與項王各領十萬兵,一決勝負,他早死一萬次了!所以這一戰,罪皆在我,諸君無過!”

而就在沮授接手大任之際,忽然間,放下的帳門卻被人猛然掀開,一名滿身雨水之的翎羽甲士帶着一股水氣與涼氣匆匆入內,並向袁紹跪交了一封油紙封皮的軍報。

“仲治何必如此失態?想想便知道了,公孫文琪如何出兵如此之速?”袁紹復又在座中笑道。“他又不會飛……前日趁着大雨,突然攻陷鄴城的,乃是分成十餘部的數萬太行山匪,爲首者喚做於毒……黑山賊是也!”

陳宮半跪着起身接過頭髮,卻又幾乎落淚:“明公何至於此?臣等無能……”

袁紹一時恍然。

袁紹登時正色:“速速講來。”

“若是衛將軍的兵,你我今日便已經亡了!”陳宮黑着臉在旁答道。

“什麼決斷?”依舊披頭散髮的袁紹正色相詢。

袁紹沒有理會,而是先與沮授授刃,這才接過軍報,撕開封皮,稍作瀏覽……而瀏覽完後,其人不慌不忙回到座中,方纔不動聲色從容開口:“兩千石與車騎將軍府中幕僚留下,其餘人等全都出去。”

滿帳愕然。

“臣謝過主公!”聽得此言,陳宮捧着對方的頭髮領頭謝過袁紹的恩典,卻是已經改了稱呼。

“八萬之衆圍堵一千輕兵,卻損兵折將,本該斬首以正軍法。”披散着頭髮的袁紹收起刀子,起身來到帳中,對着跪倒一片的衆人緩緩而言。“但三州十九郡國皆將討賊事託付於我,不得已要留有用之身以對將來,所以只能割發代首,以正視聽……軍法官是元圖,但他如今替公臺去了清河處置季氏,尚未歸來,那公臺……”

這段話,袁紹一開始聽得糊里糊塗,但聽到此處,卻是恍然大悟:“你是說秋後河北乏糧?”

袁紹不急不緩,只是在衆人茫然的目光中解下頭上的進賢冠,復又撤掉髮髻,然後一手握髮,一手卻兀自從懷中掏出一把短刀來,手起刀落,乾脆利索,將自己的滿頭秀髮從根部給直接割了下來。

“都起來吧!”一口氣說完,停了半晌,袁紹方纔回到座中,然後示意衆人起身。“也不用謝了,此戰的責任到此爲止,不必再提,今日我只聽有用之言……”

“諸君。”袁紹將信件遞給了身側的陳宮,然後環顧作用,平靜言道。“今日連夜收拾,明日便撤軍……”

“可是……”一旁辛評滿頭大汗。“明公,你不是讓高元才(袁紹外甥高幹)去了河內穩住張稚叔了嗎?如何失陷的鄴城?衛將軍從哪裡出的兵?”

袁紹一時猶豫:“我也有此念,但邯鄲不管了嗎?”

“前日暴雨忽至一事,讓屬下心懷耿耿,所以昨日專門尋到了軍中做輔兵的一些本地年長耕作之士,詢問天象。”沮授認真回覆道。“這場雨,恐怕還有的說。”

“本該親自爲明卿主持葬禮,但戰事如此,也不好輕易脫身。”袁紹一聲感慨,這才坐下。“我長子袁譚,剛剛束髮,如今正在鄴城,待會我派人寫封信去,便讓他替我往渤海走一趟,也算是聊表哀思之意……”

“明公!”辛評咬牙上前。“前面斥候來報,說是昨日邯鄲公然開了西門,關雲長和其部堂而皇之帶着城中補給物資回到西營,依舊如前……事到如今,需要做個決斷了。”

“回稟明公,已經裝殮好送往渤海了。”陳宮避無可避,只能黑着臉應聲。

“不是整個河北,昌平那裡是燕山氣候,而是太行以東,自河內至常山一代,恐怕麥糧將要受損。”沮授終於說明了一切。“這種損失,對彼對己皆是一樣的,且都只能算是局部地區局部受災……但無論如何,邯鄲正在其中,屬下不知道邯鄲城中存了多少糧食,但食敵一斗,勝過己收一石,總要防着他出城搶收粟麥!既如此,何妨留一支真正精銳兵馬,不用多,兩萬人,在此不求破城,只求看住咱們的大營,兼防審正南出城活動?這樣,也不算是撤圍了。而等我們在魏郡那裡整編完畢,天色放晴,軍中士氣復起,甚至於收好秋糧,再突然殺回來,說不定反而有奇效。”

“我的家眷也在鄴城……”袁紹似乎是明白衆人心意。“也未見如此失態!”

“屬下有一言。”忽然出列的乃是沮授。

“公與請講!”對於沮公與,袁紹還是很尊重的。

陳宮恍然醒悟,再度回身放下頭髮,然後扶起自家主公。

“哪裡是懇切?”袁紹坐定在高腿几案後的太尉椅上,一時搖頭。“分明是愧疚,此戰……”

袁紹這下子倒是狠狠點了下頭,而其人凌亂的頭髮也是跟着甩動了起來:“公與戰敗知恥,復能窺的先機,吾之子房,或許便是公與了吧?”

“確實。”陳宮稍一思索,也不由感慨。“幸虧此時秋糧未收,其餘糧草也皆在樑期。”

wWW ●ttκá n ●¢ ○

可憐袁紹素來以容貌聞名天下,此時突然去發,所謂中間禿,四面長,倒是顯得格外滑稽

然而事發突然,衆人無法阻止且不說,此時既然見到袁紹斷髮,滿帳上下,卻又誰人敢笑?實際上,只是片刻之間,帳中就無人再立着了。

“主公如此懇切,若高將軍泉下有知,想來也會感激的。”郭圖在旁微微俯身稱讚。

“何至於如此急促?”辛評大爲不解。

衆人先是面露恍然,卻又愈發驚慌——山賊固然容易驅趕,但他們的家眷可是在城中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還不如讓公孫文琪的正經軍隊來呢!

但是,袁紹連連擺手,卻是將這些人的爭先恐後給揮手打斷:“都不用說了,前日一戰,若是論罪,那自我以下皆有罪,可若要尋一個人來擔此罪,卻不如讓我一人爲諸君擔起來……此戰到此爲止,諸君全都盡力了,是我這個一軍主帥指揮無能,以至於出師不利,我當領罪以謝天下。”

沮授趕緊在其餘幾位幕僚的面無表情中尷尬推辭。

“鄴城丟了。”一旁正看信的陳宮一臉平靜的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之語。

而其餘人等雖然沒有像陳宮這般認主,卻也紛紛叩首謝恩。

“據營中本地老農講,這場雨看起來是一場,其實是兩場。”沮授正色答道。“前日乃是夏日暴雨,而昨日到現在,卻算是連上了秋雨綿綿……換言之,今日往後非但雨水會繼續綿綿不止,還會漸漸降溫,此時全軍強行留下,未免失策。”

帳中一時愕然。

然而,陳公臺回身抓起頭髮便要轉身離去之際,卻又被袁紹給喊住了:“公臺稍緩……扶我站起!”

衆人不解其意,但也只好依言而行。

“不許泄露軍機,違令者斬!”袁紹復又在座中從容下令。“就依剛纔所言,沮公與在此統兩萬兵監視審正南與關雲長,但安守便可!其餘諸部,連夜收拾,準備撤回……文將軍與鞠將軍爲先鋒,現在便動身,晚上還可以趕到樑期城安歇,明日便要回到鄴城城下!”

然而,李退之也好,其餘諸將也好,卻是面色如常……一來,袁紹已經擔起了所有責任,二來,拋開李進前日也是死了一個侄子不說(當時不知道),大部分參戰之人或多或少也是付出了不少傷亡的,所以算是另類的腰桿挺直。

“非只如此。”沮授進一步言道。“那些老農還說,這種雨勢雖然往年也偶爾出現,但每一年都會在秋收前引起澇災,而且,若是往年多種粟米時這種澇災還好,只要及時排澇,秋收前及時放晴,還是可以搶收粟米的。但這些年,麪食漸漸常見,種麥的多了起來,麥稈脆弱,卻是容易在這種秋收前的風雨中倒伏,而且麥收早於尋常秋收,怕是已經損傷不少了……”

“一事不煩二主!”袁紹懶得理會太多,而是從懷中將剛剛割發的那個短刀取出,兀自起身上前交與對方。“我讓韓猛爲你副將,留兩萬人在此,軍中上下,皆由你做主,誰敢違逆,你便執此刃格殺勿論。”

而辛評也知道這時候追責是壞了袁紹大局,所以只是看了一眼,便乾脆將自己的建議給全盤托出了:“明公,屬下非是說追究責任,而是說需要改革軍制。譬如說,凡出戰指定將領統帥一方,須予虎符、將旗,乃至於節杖!讓其人有臨陣決斷之權責,也有處置兩千石之權責……明公握有十九郡國,天下四分有其一,麾下兩千石亦衆,總得有個階級分劃!所以,屬下的意思是,我軍既然被挫,又遇雨水,拿關雲長一時也沒轍,何妨將大軍撤回到鄴城、樑期之間,先做整頓?”

“主公!”

“前日一戰,我仔細想了,還是在於軍中指揮不暢,兵馬半歸將有,以至於各營一旦失主則失戰心……”辛評說着乾脆的從一衆武將身側掃過,最後停在了李進身上。

衆將轟然應諾,各自告辭,便是各有所掌的郭圖、辛評等人也即刻去準備,而陳宮更是去而復返……他差點忘了從几案上將袁紹的頭髮拿走掛起來。

袁紹一時意動……他是真的想好好整頓一下自己的兵馬,不僅僅是什麼制度上權責什麼的,而是說在軍中安排一些可靠之人監督各營,以免武安國一死整個兩千人的部署就一鬨而散,以及李整被俘三千李氏子弟兵就不敢動彈,那些荒唐事再度在戰場上發生。

“我可以無能,敵將可以智勇兼備,但你們卻不可以無能!”披散着頭髮的袁紹俯身厲聲相對。“若你們都無能了,我拿什麼與公孫文琪並爭天下?!”

“明公!”

一言既罷,袁本初幾乎落淚。

“無妨的。”郭圖閃出從容言道。“主公不必憂慮,如今只是七月中旬,夏秋之交而已,秋收都尚未開始,衛將軍來不了那麼快。等我們在魏郡那裡整編完畢,天色放晴,軍中士氣復起,再突然殺回來也不遲!”

“諸君不必驚慌。”袁紹見狀不慌不忙,反而失笑。“事已至此,驚慌何用?要我說,丟了便丟了,回師奪回便是,並不誤大局。”

“將軍!”

不過,就這麼撤軍,總覺哪裡不對……

“屬下在!”陳宮這才擡起頭來。

沮授也是感動一時,然後毫不猶豫立即俯身接刃。

衆人陡然一肅,今日之袁本初,卻是讓人心服口服。

陳宮則默然以對。

————我是比袁紹還英雄的分割線————

“紹方圍邯鄲數日,爲關羽所破,又逢淫雨,方與諸將共會,論及退兵,忽聞黑山賊於毒以長安命乘雨覆鄴城,殺太守慄成。賊十餘部,衆數萬人,聚會鄴中。坐上諸客有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啼泣,獨紹容貌不變,端坐自若也,其口指劃令,留後、先發俱全,左右遂安。”——《新燕書》.世家第一

PS:鄭重推書,回到明朝當暴君,暴君要完本了,距離萬訂只差57均(此處羨慕57s),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標準的萬訂精品歷史文啊。

還有,袁紹拿到鄴城第二年被於毒攻下是歷史事實,不要說不合理了。

(本章完)

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7章 軟紙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7章 歸家第74章 秋風第156章 謀斷第85章 首尾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243章 億錢予一錢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144章 盛意(上)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49章 不見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76章 撤屯(中)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55章 望氣第42章 請和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130章 一招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57章 歸家第66章 插曲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78章 撤屯(終)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131章 求見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364章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完本總結第107章 內堂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160章 秋獵(上)第88章 巡視(8k)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93章 過河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19章 崩壞(上)第55章 望氣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464章第82章 雞湯(下)第28章 洛陽城中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106章 郎署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3章 僞書盜印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28章 洛陽城中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94章 放火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153章 無力(下)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115章 夜訪第103章 麥飯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378章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261章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
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7章 軟紙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7章 歸家第74章 秋風第156章 謀斷第85章 首尾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243章 億錢予一錢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144章 盛意(上)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49章 不見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76章 撤屯(中)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55章 望氣第42章 請和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130章 一招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57章 歸家第66章 插曲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78章 撤屯(終)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131章 求見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364章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完本總結第107章 內堂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160章 秋獵(上)第88章 巡視(8k)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93章 過河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19章 崩壞(上)第55章 望氣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464章第82章 雞湯(下)第28章 洛陽城中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106章 郎署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3章 僞書盜印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28章 洛陽城中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94章 放火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153章 無力(下)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115章 夜訪第103章 麥飯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378章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261章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