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

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

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整個官渡都在大興土木,雙方戰兵、輔兵、民夫,基本上都是在土木工程與零散戰鬥之中度過這個夏天的!

最先動手的自然是公孫珣,其人在發現曹操戰略性收縮,官渡對峙不可避免後, 即刻調集司州兵馬,前突到官渡地區,併爲了對抗對方的永久性工事,採用了程普的策略,也就是連營向前,試圖直接逼近對方大營。

但是, 這一策略反過來讓曹操也有所醒悟, 其人也即刻大興土木,就在原本四個前營的基礎上, 開始了連營以對連營!

不過,同樣是連營,二者卻有着一個異常顯著的區別……燕軍的連營是南北連營,從自家立足的大營開始向前方敵營持續推進,目標是爲了將工事鋪到對方營前,從而在抹除工事差異的基礎上攻擊曹軍大營,是縱向的;而曹操的連營卻是左右連營,他的營盤不停在向左右延伸,儼然有在官渡建築起一條簡化版內長城的趨勢,是橫向!

平心而論,這是一個堪稱神來之筆的應對,因爲這種連營能極大壓縮河北騎兵在官渡地區的戰術運動空間……甚至說,如果真讓曹孟德搞出了一條徹底封鎖官渡地區的內長城,那也是真有可能的, 而且是極爲划算的!

因爲這可以徹底切斷燕軍的騎兵優勢,進而解放曹軍身後幾座城中用來防備騎兵的後備兵力!

想想也是, 從西面的山區到東面的汴水, 不就幾十裡寬的距離嗎?長城都能修,一條簡易長營修不得?如今這個局勢下,是曹操沒有人力物力,還是公孫珣沒有人力物力?

實際上,曹孟德醒悟過來以後,一邊不停的動員組織民夫修營,一邊還以更快的速度不停的在兩翼通道上鋪設一種以木柵、拒馬、望樓爲主的簡易騎兵防線……主要的戰鬥便是爆發在這些修築點上,以及更遠的樹林、山區、沙堆等建築原材料產地附近。

數十日內,各種零星戰鬥四處爆發,雙方你來我往,戰鬥瑣碎而又頻繁。

話說,走出門來的這人羽扇綸巾,寬袍素衣,面如冠玉,再加上那副極爲年輕的面孔,宛如誰家的公子哥一般。如此姿態,路上遇見,恐怕誰也不敢相信,這位今年才二十二歲的年輕儒生,居然是被曹操、劉備聯手指定的南軍東線指揮官兼水軍總管,是與夏侯惇、魯肅、荀彧、孫策、呂布等人同級別的臨陣大將!

當然了,蔣幹卻是一定認得的,因爲此人乃是他少年時的總角之交,在淮南求學時一個榻上睡過多少次的親近同學。

而君臣二人既然議定,便也不再多言,而是各去忙碌……賈文和身爲隨軍的兩位軍師之一,本身相當於公孫珣的副貳,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小營,自然要離開。而其人走出門來,看到那兩個負責燒信的中軍大帳雜役,赫然是之前臨陣叛離的那個南軍的千石司馬和他的小舅子,卻是微微一笑,自顧自負手而去了。

“其實,殿下今日之問和之前關於關西、青州的疑慮,在臣看來,都是一件事情。”隔了半晌,賈文和方纔重新開口。“乃是殿下眼見着曹孟德在官渡有哀兵之勢,而且下定決心結硬寨、打呆仗,心中清楚,官渡這裡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取得進展,所以存了開闢新戰場的心思。”

賈詡聞言捻鬚再笑:“之前主公還問公達風向之事,莫不是還想用火攻?”

“臣倒想問一問殿下,爲何會對這些書信有所疑慮呢?”賈詡反過來正色以對。

徐州東海郡郡治琰縣城內,立在此地一處府邸門前的蔣幹聞得身後吱扭作響,回頭見到府門大開,然後一名身材高大、容貌乾淨俊秀的年輕士人疾步而出,便立即昂然拱手相對。

周瑜先是駐足在門外臺階上,仔細打量了對方許久,然後方纔大笑出言向前,就在門外執扇攬住了對方雙手,一時感慨。“之前你在開陽那裡與我寫信求助,我還以爲你將伯父伯母送往北面後就不再回來了呢!”

“文和的意思,我已經懂了!”公孫珣長嘆一聲。“你是要我戒驕戒躁,靜心以待戰機,對不對?你放心,既然文和已經替我分析的那麼透徹,我是不會再急於求成的……否則,戰事受挫倒也罷了,唯獨我的兩個小志向,卻是絕不許它們折戟在此的!”

賈詡起身行禮稱是。

而如果更強的一方還是更敢戰、更能戰的那一方,那麼戰事的走向似乎也就更加清晰無誤了一些。

“然也!”公孫珣依舊坦誠。“但我也是多年用兵之人,問完之後便即刻醒悟了……只要嚴格管理大營,空開間隙,遠離樹木山林,百步一水井,十步一水甕,敵也好,我也罷,哪裡會有火攻的機會?說到底,這種計策,只能等到一方懈怠下來,纔有可能成事,但等到一方懈怠下來,什麼計策不能成?也就無所謂什麼火攻了。”

以剛剛能夠活動的王凌爲首,幾名義從再度俯首稱是,便帶着這堆書信出帳處置去了。

“這是何意?”公孫珣一時好奇,這種人心上的事情他向來是服氣賈文和的,正如戰場上臨機百出他只服荀公達一般。

“所以說殿下想多了。”賈詡再度失笑。“或者說身居上位,不免多疑了……其實,請殿下反過來想一想,這些人既然作出臨陣背主之事,那便如殿下剛剛所言,多爲無德自私之輩,但無德自私之輩,往往也是無遠見之人,這種人註定只能看得清眼前的一時利害,又如何會有那種看破制度的本事呢?所以在他們眼中,只會因爲曹孟德對他們度田而恨曹孟德入骨,卻不會因爲主公在河北做的更徹底而恨主公的,因爲主公在河北度田,可沒有度這些中原豪強之田!”

“公瑾說笑了,你我之間一分南北,雖不敢仿效張益德、李退之兩位將軍那般何問進退,但江湖路遠,何妨一醉再別?”蔣幹也是感慨相對。“今日來此,乃是因爲父母俱已過琅琊,南方人事,獨放不下公瑾而已,所以專門歸來敘舊……你放心,此行真不爲公事……不過你與我說實話,剛纔立在門前,沉吟許久不語,莫不是反而對我存了公事上的心思?”

“所以主公!”賈文和忽然正色。“此戰便是在此了……臣還是之前的意見,主公比曹操更善戰,河北比中原底氣更足,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不懈怠,那麼最先撐不住的必然是南軍!何必倉促求成呢?至於要不要開闢新戰場,臣以爲,主公也不要過於心急,而是應該因勢利導,等到東線或者西線,乃至於官渡自己出現破綻,再行決斷!而不是在曹軍有哀兵之氣時,強行投入兵馬,屆時反而會有失挫之虞!”

實際上,這些對抗與工事進展,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只說明瞭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並沒有因爲之前一戰而爲之失態,反而重新振作。

公孫珣與賈詡一起目送這些人走出去,許久未曾言語。

其二,要不要給關羽加碼?如果加碼,要加多大的碼?何時加碼?畢竟,周公瑾這個人必須要十二分的小心,雖然派去了郭嘉,公孫珣依舊有些忐忑。

“子翼兄!”

實際上,就在兩軍在官渡比賽修築大營的同時,這些天,不僅是公孫珣這裡獲得了許多亂七八糟的信函,便是曹操身後都爆發了數場試圖呼應公孫珣的叛亂……規模都不大,作亂之人也大概都是一些小豪強之類的人物,基本上也都被孫策、魯肅這兩位給一根手指頭就摁下去了。

僅此而已。

“我只是覺得,我從未央宮呵斥天下那時算起,所行所爲,無外乎便是壓制豪強、世族,這些年推行的新政,度田、什伍、科舉,本質上也還是在壓制他們;至於曹孟德,雖然做的不賴,但力度卻明顯要次於我……而這些人既然是牆頭草,便多是無德自私之輩,而自私之輩難道不該在我與曹孟德之間視我爲仇眥嗎?爲何反而要紛紛準備投靠於我?”公孫珣目光掃過寬闊軍帳中那些忙碌的幕僚,倒是難得誠懇。

其三,該如何應對南陽、潁川,乃至於南郡的那些書信……沒錯,官渡一戰後,中原地區的投降派開始大量冒頭!

其實想想也是,官渡一戰之前,雖然河北看起來更強大一些,但從紙面力量來說,得到了劉表、劉備、孫策、呂布,還有小天子支持的曹操,似乎也並不比公孫珣差。而紙面力量恰恰是這些牆頭草,或者說投降派作出判斷的依據。

“非也非也!”周瑜握住對方臂膀,搖頭大笑。“我是真不敢相信此生還能與子翼兄相見……之前失態,也正是爲此!正所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子翼兄難道要我剖開心肝給你看嗎?”

“臣以爲殿下想多了。”已經升級爲土木結構的中軍大帳中,被專門喚來的賈詡略微看過幾封書信後,便失笑而對。“書信確實無誤,這些人也確實存了改換門庭之心,但於大局卻未必有用……”

而這些天,公孫珣的心思也都沒在官渡,而是在思考官渡戰場外的三件事情:

其一,該將剩餘的關西兵投入到哪個戰場?是直接出武關,然後讓趙雲從漢中順漢水東進,一起聯手攻略南陽?還是出陸渾關進軍汝水,嘗試掏潁川后路?又幹脆帶到官渡,甚至於交給婁圭?

公孫珣一時恍惚:“如此說來,倒是我鑽了牛角尖。不過,我也知道文和爲何說他們無用了,這種人既無眼光,又無德行,見弱便起,遇強則滅,又怎麼能作爲戰事的倚仗呢?可是文和,如果這些庸俗猖狂之輩註定無能,誰纔是我新政最終之阻礙呢?須知,我這輩子,如今無外乎就是兩個小心思了,一個便是重新抵定四海,使天下歸一;一個便是定下一個新制度,新政略,代替之前秦漢舊制,不指望千秋萬代,但也能經得起兩三百年的沖刷……唯此而已。”

“公瑾!”

公孫珣一時醒悟,也跟着笑了起來。

不過,正所謂世事難料,就在公孫珣經過賈詡的勸解,已經下定決心要沉下心來因勢利導,坐等中原聯軍自己露出破綻之時,綿延千里的戰線最東方,有些事情卻已經開始醞釀,並將掀起波瀾。

但是,官渡一戰的影響絕對是深遠的,因爲這場遭遇戰是如此激烈,如此直白,所以戰鬥的結果與意義也遠超戰場本身……首先,它證明了公孫珣的河北軍或者燕軍確實如傳聞那般強橫;其次,它證明了處於優勢的公孫珣和燕軍並沒有陷入到傲慢之中,現在這位燕公依然還是當年的那個衛將軍,現在這支燕軍依然還是之前那支橫掃半個天下的北地強軍!

君臣二人笑完之後,公孫珣卻是揮手示意,讓旁邊早已經聽傻了的幾名義從過來:“尋個使者,將這些書信全都送給曹操……”

賈詡捻鬚而笑,並無言語。

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徵兆,也可以演變成燕軍的一種戰術選擇!

再加上曹操主動放棄了近兩百里的縱深,使得潁川、南陽、陳郡、樑國這些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了公孫珣兵鋒之下,也就自然更加震動到了那些牆頭草。

對此,公孫珣自然會有所思索。

下面的軍官、士卒、民夫,自然會因爲這種工事對抗而焦頭爛額,但是對於雙方主帥而言卻未必在意這些細枝末節了。

“不錯。”公孫珣倒也坦誠。“文和一矢中的,我正是看到雙方這種連營之勢實在是麻煩,且毫無破綻,一時無奈……不瞞文和,我都能想到接下來仗會怎麼打了,無外乎是箭樓、土山、起砲、地道……費時費力,卻偏偏難以成大效!”

幾人剛剛俯首稱命,正要上前收拾起几案上的書信,公孫珣卻又臨時改變了命令:“算了,你們辨別一下,有沒有跟曹軍軍中大將有牽扯的人,稍微留存一下,其餘盡數拿出去燒掉就好!以後但凡是此類書信,除非是格外要害之人,也盡數如此處置。”

蔣幹也隨之大笑,二人隨即攜手入內。

———我是攜手入內的分割線———

“漢末,本朝立事初也,以王修之器量、賈詡之籌策、程昱之智勇、荀攸之密重、常林之鑑裁、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蔣幹之高量,並稱八君子也。”——《士林雜記》.燕.無名氏所錄

PS:感謝新盟主先進性建設!第117萌!這是老書友了!

(本章完)

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77章 背德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28章 洛陽城中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30章 歃血第75章 撤屯(上)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64章 臨陣(下)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28章 爺們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89章 移鎮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第156章 謀斷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421章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63章 臨陣(中)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126章 速殺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104章 折返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12章 洶洶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104章 折返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29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幘巾第98章 處置(下)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144章 盛意(上)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230章 歃血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75章 撤屯(上)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105章 渡口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65章 臨陣(終)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58章 驚變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84章 檻車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36章 急轉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
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77章 背德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28章 洛陽城中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30章 歃血第75章 撤屯(上)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64章 臨陣(下)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28章 爺們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89章 移鎮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第156章 謀斷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421章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63章 臨陣(中)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126章 速殺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104章 折返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12章 洶洶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104章 折返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29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幘巾第98章 處置(下)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144章 盛意(上)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230章 歃血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75章 撤屯(上)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105章 渡口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65章 臨陣(終)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58章 驚變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84章 檻車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36章 急轉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