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

管彥軍令一出,各軍雖然依舊貌似懶散,但是防備卻忽然嚴了很多。

這管彥行軍態度的忽然改變,讓張燕措手不及,張燕安排好的事情一下子被打亂了,偷襲管彥的計劃也只能暫時擱淺。

“大帥,這個把月,看着前去的弟兄們只能挨着管彥打,我這心裡窩火至極!究竟何時才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王當粗着嗓子對着帥位上的張燕發着牢騷。

張燕心中也正苦悶着,正無處發泄,一看王當扯着嗓子發腦騷,張燕一下子怒了,大聲呵斥道:“吵什麼吵?究竟是我是大帥還是你是大帥?”

張燕在冀州賊軍中威名最盛,這王當一看張燕發火,嚇得低下頭不敢言語。

張燕怒視王當後,又掃視了下廳內衆頭領,衆人忙低下頭,不敢與張燕對視。

但是過一會,張燕收起凌厲的目光,低下了頭。這次的確是張燕自己謀劃錯了,但作爲一軍之主,特別是這參差不齊的賊軍隊伍中,個人的威信度是絕對不能損耗的,打碎了牙也得往肚子裡咽。

張燕強擠出一絲笑容:“衆兄弟莫急,管彥的一舉一動都在本帥的計劃之中!不出一月,必活捉管彥小兒!”

多年來張燕帶領這幫老兄弟出生入死,靠着張燕的勇謀,這纔有了黑山軍如今盛大的局面,衆人對待張燕已經到了一種盲目崇拜的地步,張燕說活捉管彥,那必然就是活捉管彥!

想到這裡,大廳中的氣氛不禁輕鬆了許多,衆頭領的臉上也都浮起了笑容。

只是這句話始作俑者——張燕,好像並沒有那麼開心,反而一絲愁容溢在了眉宇之間,顯得與大廳的氣氛有點格格不入。衆頭領似乎沒人感覺到自己大帥的不對勁,依舊滿懷信心地相互談論着,一聲不易察覺的嘆息自張燕口中嘆出,但旋即被大廳的嘈雜聲所淹沒

常山郡中乃是靈壽縣西依太行,東臨平原,進可直取冀州,退可進山據守。像張燕這種習慣反抗官府圍剿的人,選擇屯兵地點時便要考慮好退路了。

管彥大軍已進發到了靈壽城東三十里處。管彥之所以敢直接駐兵在張燕老巢外,那是因爲管彥已經探聽到了靈壽城中兵馬的真正數量只有一萬餘人!

張燕起兵,號稱百萬,任誰聽了都知道水分太大。

東漢末年人口約爲六千萬,其中南方益州八百多萬,荊州六百多萬,揚州四百多萬,南方將近兩千萬人口,北方不到四千萬人口。

這冀州本事富庶之地,人口可近千萬,然經過黃巾之亂後,冀州人口銳減過半,已不到三百萬。

除去老弱病殘,真正可充兵卒的壯丁也不會超過七十萬。這些壯丁有些在官軍裡,有些遠走他鄉,還有的在亂世的夾縫中繼續完成農民的本分。餘下來的約十萬人才有可能是張燕的人馬。

十萬大軍,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一天消耗的糧草也是個天文數字,堂堂大漢朝廷,出動十萬大軍也需要後方的大力支持才能勉強支持十萬大軍的運作。

朝廷尚且如此,何況是張燕呢?若是把這十萬人都留在靈壽,不需十日,估計這些人馬便不戰自散了。

因此張燕將這些人馬分散在常山郡四周的要道之處,一則自給自足,一個地方供養幾千人的部隊還是不成問題的;二則可以犄角相助。

如今朝廷派管彥來剿滅張燕,但是管彥甚至,以一己之力實難平定此亂。故而管彥奏請聖上令北方各州刺史、將軍,各遣兵馬圍剿張燕。

但朝廷拮据,並無賞賜,故而此次平定賊亂所繳獲物資皆爲各人所得。

這些賊寇,大多都是盤踞山頭數年,打劫無數的金銀財寶,這些刺史、將軍也就衝着這一點,這纔派兵出征。除了呂布、趙雲外,還有數十部隊從各個方向殺向了冀州。

估計呂布當初想從管彥手中槍走賊人劉峰,一則爲了搶功勞,二則就是爲了搶奪劉峰的財寶。

張燕想回調各軍夾擊管彥,奈何如今冀州烽煙四起,幾乎每個賊窩都在於官軍激戰,偶爾幾個僥倖沒被發現的賊窩也夾着尾巴,以觀望的態勢注視着各方。

管彥、張燕二人都各自緊鑼密鼓地安排着各個事項,因爲他們誰都擔心,這常山郡四周膠着戰況會被對方打贏,一方若是打贏了,那麼另一方就要面臨着被幾路大軍夾擊的危險。

管彥帥帳中,一幅由斥候剛繪製的靈壽地形圖展開在了大桌上,管彥和一衆將領圍坐在桌旁,細細研究着靈壽周邊的地形。

紀靈看了一會,伸出右手往地圖上一拍:“主公,這賊軍盤踞在靈壽城內,堅守不出,我等可派一軍伏與靈壽城西密林內,再全軍猛攻靈壽城。張燕賊子不敵必西進太行,到時伏兵至,張燕可擒矣!”

一聽完,管彥就搖搖頭,這戰法裡面漏洞太多了:“紀將軍此法不妥!第一,你看着靈壽城內有一高百餘米的小山,若張燕遣人在山頂以作哨臺,那我軍必難以繞過靈壽城。第二,即使我軍能分兵繞過靈壽城,則必是分兵而行。敵衆我寡,分兵乃兵家大忌,不可行之!”

紀靈沒有說“直接打進去”,那就是說明紀靈還是有點腦子的,一聽管彥的解釋,紀靈也就明白了其中關鍵所在,當下眉頭緊鎖,拖着下巴繼續注視着桌上的地圖。

手臂的傷好的差不多的戲志才也正細細地觀察着地圖,忽然問了句:“主公可知這張燕爲何有‘飛燕’之名?”

戲志才又環顧下四周之人,繼續說道:“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謂騎白馬者爲張白騎,謂輕捷者爲張飛燕,謂聲大者爲張雷公,其饒須者則自稱於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張燕身手矯捷,剽悍過人,又喜棋行險招,故而志纔有一計,可擒張燕!”

“計將安出?”

“無他,似涼州敵韓遂之法,引蛇出洞!”

---------羣號105262547,呆子期待着各位讀者大大加入,爲呆子的寫作提供指導-----------

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八節:噩夢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
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八節:噩夢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