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

管彥一曲唱完,正準備開口,忽聽門外一陣敲門聲:“夫人安歇否?”

“貂蟬妹妹?!”蔡琰聞聲,從思緒中驚起,玉步輕挪,打開房門:“妹妹怎麼來了?”

“拜見夫人!”貂蟬沒有直接進來,而是先屈膝側腰,盈盈行禮。

蔡琰忙扶起:“妹妹,姐姐都說過好多次,你我同侍夫君,當以姐妹相稱,如此多禮,倒是見了外了!”

一邊說着,蔡琰已經把貂蟬引進房中。

此時管彥已經起身,貂蟬一見,忙又行禮拜見:“見過將軍!”

也怪不得貂蟬如此謹慎,第一,在這個時代,妻和妾的身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在一些官宦人家,因爲妾的無禮被活活打死的也不在少數。第二,貂蟬當初是以王允棋子的身份送到管彥身旁,管彥還差點因她遇險,雖說管彥早已釋懷,與蔡琰都以家人相待,但是自小在王允府中看慣了爾虞我詐的貂蟬,還是心懷敬畏,不敢有所階躍。

若是在貂蟬房中,管彥說不定上下其手,連扶帶摸了,可這蔡琰在旁,管彥還是要顯出一份高尚才行。

“嬋兒起來吧,琰兒說的對,無須如此多禮啊。”管彥伸手扶起貂蟬,還是使上了那伎倆:手指輕輕的在貂蟬的手臂上颳了刮,目中含笑地盯着貂蟬的雙眼。

貂蟬媚眼如絲看向管彥,豔脣輕張,貝齒吐言:“謝將軍!”

管彥的暗送秋波,可卻沒有躲過蔡琰的法眼,蔡琰對管彥是恨的牙癢癢:這都是自己的妾室了,居然還搞得跟貓兒偷腥一樣!

蔡琰上前一步,看似無意地把管彥擋到了身後,不顧管彥反應地拉着貂蟬的手走到桌旁坐下:“妹妹所來何事?”

貂蟬瞥了一眼管彥,又看向蔡琰:“妾身忽聞陣陣歌聲,音調奇異,曲詞婉美,特來問詢,想不到竟是將軍所唱!”

既然管彥再在此,這時候不用特意說明也知道是管彥所唱的歌曲,想到管彥那首《愛蓮說》,今日所聞曲詞倒不意外,只是想不到管彥竟然對音律也頗有心得。

蔡琰微微一笑:“我也沒想到夫君竟通音律,我知曉妹妹也甚善此道,不如今晚你我二人將此詞曲細細整理一番,也好爲我們的驃騎將軍揚名一番!”

“姐姐之命,妾身樂從之!”貂蟬也是興致甚高,欣然從命。

看這樣子,是沒我什麼事了,看着二女正興致勃勃的討論着剛纔曲調,詞句,管彥悻然地搖了搖頭,默默地走出了房間。

戌時其實也就相當於後世的晚上七點到九點間,對於後世來講,這纔是夜生活的剛剛開始,但是對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代社會,這已經到了該入睡的時辰了。

沒有了電,夜晚的星辰也掙脫了各種光源的束縛,競相在夜空中閃爍。

這個時代,娛樂活動真是太少了!蔡琰、貂蟬把管彥擠出了房外,管彥唯一能想到的活動就是:出來走走。

“主公!”典韋依舊守在門外。

典韋忠厚謹慎,勇武過人,卻一心跟在管彥身旁,從未提過什麼要求,對於這種人,管彥心懷感激。

“典韋今日喝了多少啊?”管彥伸手,半墊着腳,搭載典韋肩膀上,奈何典韋肩膀太寬,手堪堪吊在典韋脖子上,甚是滑稽。

典韋面不改色,嗡聲回道:“不多,三壇。”

管彥府中的美酒皆是小壇酒,一罈將近四斤,三壇酒就是十二斤呢!莫說是酒,就是喝水也撐不住啊!管彥心中暗歎着,卻看典韋像個沒事人一樣。

“走吧,咱們轉轉!”

“喏!”典韋應聲隨後。

“那邊今日誰住那?”管彥指向客房中尚在搖曳的燈火說道。

“主公,那是鞠義所住。”

“鞠義啊!”管彥一拍腦袋:“我去找鞠將軍,典韋你先歇息吧,不用前來了。”

說着,管彥便留下了典韋邁步前去。

輕釦房門,未等回答,管彥便開口問道:“鞠將軍歇息否?”

幾聲急促的腳步聲,房門應聲而開,鞠義看清了來人後,趕忙拜道:“參見驃騎將軍!”

“鞠將軍何必多禮!”鞠義尚未拜倒,管彥便扶着鞠義的雙臂:“來來來,坐下說。”

二人端坐桌邊,鞠義給管彥倒滿了一杯茶水,桌上的燭光搖曳晃動,正如鞠義此時的心情一般,起伏不定。

場面尚未開始,便有點冷場了,管彥乾咳一聲:“鞠將軍遠道而來,辛苦了!”

“不敢。”鞠義想起身回話,卻被管彥按住,值得坐着繼續說道:“今韓馥爲袁紹賊子所殺,末將本欲從死,以全臣意,幸得將軍不棄,今後願牽馬墜蹬,效犬馬之勞。”

說道牽馬墜蹬,管彥不禁想起了高順,三四年了,高順只在府中養馬,活脫脫一個馬伕,好不容易把你鞠義弄來了,又要去養馬?我驃騎將軍府中的馬伕就這麼吃香?

管彥眉頭皺着回道:“肅綱此言差矣!那韓馥何許人也?素性恇怯,志大才疏,肅綱在其帳下,纔不能盡,言不能從,恕彥直言,與其如此,還真不如我帳下馬伕,人得其用耳!”

這段話說道鞠義深以爲然,這些年在韓馥手下過的什麼日子,他自己清楚的很,若不是爲了報韓馥的知遇之恩,鞠義早就另投他主了。如今韓馥身死,管彥費盡周折將自己接回洛陽,如今對自己如此看重,莫不是有重任相托?此種良機,在歷經挫折的鞠義面前,變得格外珍惜。

管彥站起身:“吾需一人,練精兵三千,號曰‘先登營’,攻可奪城掠地,守可堅兵固城,肅綱!”管彥一轉身,燭火的襯托下,雙目炯炯:“汝可助我否?”

鞠義本也是個西北大老粗,在管彥前的扭捏作態也是因自己過往的不如意逼迫自己而爲之,管彥名聲在外,再加上今日看他與手下衆將的相處,心中早生仰慕,如今管彥如此誠意灼灼的話語,怎叫鞠義不感動?

鞠義伏地而泣:“主公不棄,義願效犬馬,一年之內,當成‘先登’死士!”

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
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