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節:安喜縣

冀州乃上古九州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東漢建寧年間,政治黑暗,經濟凋敝,又逢連年災荒,廣大民衆生活苦不堪言。其中冀州災情最爲嚴重,冀州鉅鹿人,太平道首領張角正是藉此傳道施符,廣受教衆。

如今張角已死,按照歷史的發展,朝廷左中郎將皇甫嵩應該在八月皇甫嵩到達東郡倉亭,大破、生擒卜己;十一月,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成功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平息了黃巾之亂。

但是,現在由於管彥這個不速之客到來,歷史的軌跡卻發生了一些變化:卜已依舊在東郡過的瀟灑,張寶則還在廣宗一地頑強抵抗。

管彥領着千餘兵馬度過了黃河,朝與樂安隔河相望的樂陵國進發

一路上管彥遇林則探,遇谷則繞,小心謹慎,步步爲營。

陳登嬉笑曰:“主公如此謹慎,有兵法大家之態!”

管彥回敬了個白眼:“小心爲妙,小心爲妙。”

陳登知道管彥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好在這次進兵不以兵速爲重,故陳登只是一笑而過,並沒有阻止管彥。

管彥到達樂陵國後,並沒有入城,而是繼而向黃巾動亂更嚴重的西面進發,一路上,也遇到過幾股黃巾小勢力,被擊散後,管彥則精裝之人入伍,其餘散去。

這天,管彥大軍來到了一名叫安喜縣的小縣城,衆人日夜兼程數十日,具已疲累不堪,最重要的事糧草將近,管彥大型郡城怕碰釘子,便找到這個小城想補充一番。

管彥令大軍城外五里駐紮,自己則帶着一衆親衛入得城來。

安喜縣西漢時稱安險,東漢章帝更名安憙,又稱安喜。東漢官職上,比青州破虜校尉大的官職多的去了,但是對於這個小縣城來說已經是個很大的官了。

縣令得到消息後,帶着縣尉、縣丞和一衆衙役、民壯在城門口迎接着破虜校尉的到來。

看到一身戎裝的管彥越走越近了,縣令由於多年習慣而形成的滿臉笑褶子瞬間提了起來,笑容燦爛地哈腰抱拳道:“安喜縣縣令賀超率喜縣衆人拜見破虜校尉!”

管彥翻身下馬扶着賀超的雙臂笑道:“賀縣令不必多禮,本校尉奉田刺史之命助冀州剿賊,今日要搗擾一翻了啊,哈哈哈。”

“大人言重,大人言重。”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的賀超,眼睛一轉便知道管彥的大概目的,口中雖念“大人言重。”但是眼睛還是不禁抽搐了下。

“哼!青州之賊不去剿,來我冀州作甚?”

一個相當不和諧的聲音在賀超身後衆人中響起,管彥臉上的笑容不禁化成了滿臉尷尬,慢慢的擺下臉色,嚴肅起來。

賀超聞言一看校尉大人的臉色,再看看管彥身後衆將憤憤不平的樣子,慌忙轉身惡狠狠地說道:“誰在胡言?!”

後面衆人一陣喧嚷,一大漢不顧身邊二人阻止,擠出人羣,對着管彥,叉腰瞪眼吼道:“是你三爺說的,你待怎的?!”

三爺?管彥細看此人,八尺身高,燕頷虎鬚,豹頭環眼。管彥心中一驚,忙問道:“可是,張飛、張翼德?”

“正是三爺!”張飛眼睛都不正看管彥,囂張的吼道。

“哈哈。”管彥對張飛態度毫不在意,開心的撫掌大笑:“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正當管彥慶幸遇到大將時,人羣中又擠出兩人,管彥看見這兩人,臉上笑容頓時僵硬了。

一人身高七尺五,白白淨淨,寬面大耳,甚有福相,另一人身高九尺,面如重棗,五屢長鬚,丹鳳眼正細眯着看着管彥。不用猜,與張飛一同出現,又是這種樣貌的,肯定是劉備和關羽了。

怪不得張飛自稱三爺,那肯定是他們已經結拜了啊,哎,晚了一步,晚了一步啊。兩個大將就被大耳賊搞走了。

正當管彥暗自後悔時,劉備上前一步,雍容文雅地對管彥作揖道:“下官安喜縣縣尉劉備拜見破虜校尉。”

管彥恨歸恨,但是依然扶着劉備手臂說道:“縣尉大人不必多禮。”

劉備指着張飛接着說道:“此乃我結拜三弟,生性莽撞,但無惡意。請校尉大人勿要責怪。”

管彥打了個哈哈,大方地笑道:“不怪不怪,只怪本校尉爲說清楚,來來來,我等先行進城,再道明其中原委。”

說罷管彥率先領着衆人向城內走去,縣令賀超也隨後屁顛屁顛地跟上。

劉備和關羽跟張飛嘀咕了幾句後也跟着人羣走了進去。

安喜縣是個小縣城,縣衙自然也大不到哪裡去。管彥將親衛百人留在縣衙外,一行數十人進入了縣衙內,再加上安喜縣上下幾十個芝麻官,將縣衙內擠得水泄不通。

衆人從城門走到縣衙大概有二里路,又都擠進了狹小的縣衙內,每個人頭上都已溢出了汗珠,不多時,整個縣衙內都瀰漫着一股人肉汗臭味。

管彥看着四周黑壓壓的人影,捏了捏鼻子,又把衣領拉開了些,皺着眉對一旁低頭喘大氣的縣令賀超說道:“賀縣令,這縣衙人是不是多點?”

“啊~”賀超茫然一驚,環顧下四周,嘶聲吼道:“都進來作甚?除了縣尉縣丞,都出去!”

“走走走。”一衆人又相互推攘、嘟囔着擠出了縣衙。

不一會,縣衙裡就剩下了管彥數十人、劉備三兄弟、賀縣令和縣丞老頭。

管彥推諉了幾下就坐上了主位說道:“諸位坐吧。”衆人聞言開始尋位就坐,這時管彥心中就在編排着,怎麼回答剛纔張飛的問題。

待衆人坐定,管彥清了清嗓子:“諸位,方纔翼德問我,爲何舍近取遠,跨青州而討冀州之賊,諸位可知原因否?”

管彥耍了個官腔,還是賀超識趣,點頭哈腰一臉疑惑地問道:“不知何由,煩請管破虜教之。”

管彥給了個讚許的眼神,站起身來,滿面敬仰地說道:“這正是我天青州遠見之舉!天青州曾對我言:討逆之事非一州一郡之事,乃大漢天下之事。我等不可只圖一州之安穩,當以天下全勢思之。”

一句話說完,滿場之人皆露贊同之色,唯有劉備和陳登二人心明如鏡,劉備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管彥,而陳登忍不住掩面偷笑。

管彥停頓了片刻接着說道:“張角起兵與冀州,亂賊之勢當屬冀州最盛。田青州派本校尉出兵冀州,就是爲了斷賊人之首,使天下蟻賊成無頭之蛇,再從容破之。田青州是何等的眼光啊!”說罷管彥朝遠方投去一份敬仰地眼神。

“是是是。”一旁的賀超點頭附和着:“田青州高瞻遠矚,乃我等楷模。”

管彥嗯了一聲:“今我大軍來到此處,煩請賀縣令備組三日糧草,我軍方可早日出發。”管彥也不是那種心狠手辣之人,沒想殺雞取卵,只想取足兩千人馬三日之用度便可。試想安喜城雖小,但拿出千於擔糧草還是不成問題的。

果然,賀超一聽,長出一口氣,他就怕這個校尉大人獅子大開口。賀超欣喜地回到:“大人放心,明日下官便備齊。”

“慢!”一個渾厚的聲音打斷了管彥、賀超的對話。縣衙內所有人的眼光齊刷刷的向那人看去。

--------------求收藏,求推薦啊

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四十七節:山虐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九十節:傅燮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
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四十七節:山虐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九十節:傅燮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