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

袁紹被殺,又得大將張郃、高覽,管彥是甚爲開心。

論功行賞,典韋、高覽可謂是立下不世奇功,管彥當即上表,封典韋爲護軍校尉,虎亭侯,高覽升至司隸校尉,張燕舉爲冀州牧,其餘將領各再有封賞。典韋是繼戲志才和周倉後第三個封爵的下屬,衆人紛紛爲典韋道喜,平時好似面癱的典韋竟然也展顏大笑,對衆人回禮。

奏表六百里加急,兩日後送到了坐鎮洛陽的沮授手中,沮授看過內容後,經過兩個時辰的深思熟慮,沮授在上表中,又加上了幾句,這纔在朝堂上呈送給了漢帝劉辨。

翌日,詔書天下,條條內容皆乃管彥吩咐,唯有聖旨上第一條封賞,出乎管彥意料:管彥護國有功,蕩平亂黨,擢升大司馬,封關內侯!

拿着聖旨,管彥苦笑一聲,明白這必然是沮授的刻意安排。如今的自己的興衰成敗已經不僅僅關乎自己或者是自己這個及愛聽,關乎的是

整個管彥一系的數萬人馬。這些人能夠效命於自己,一則是因君臣情誼,二則也是爲了個人和後代的錦繡前程。

管彥的手下如今基本都已封官加爵,可管彥這幾年來的官職和爵位卻一直未動,領導不升,下面的人怎麼升?有了慾望纔有前進的動力!沮授此舉便是要告訴管彥一系的人:跟隨管彥,前途遠大!

接到聖旨,已經是管彥在鄴城逗留的第六天了,冀州之事已安排妥當,張燕在冀州盤旋數年之久,有其坐鎮,必保冀州無恙!只待假以時日,冀州元氣恢復,再尋機平定幽州。

提到幽州,管彥不禁想起了目前還是盟友的公孫瓚,公孫瓚攻下冀州河間後,管彥也未要回,這也算是公孫瓚出兵相助的酬金吧。如今公孫瓚還在河間整頓兵馬,不日將回師幽州,管彥和公孫瓚同攻袁紹,但兩人還尚未有任何交集,河間離鄴城也不過一日路程,管彥想着乘此機會前去擺放下公孫瓚,一爲表同盟之情,二也爲提前瞭解下這個日後的敵人。於是管彥令大軍先行回京,紀靈引兩三精銳於河間界作爲接應以防不測,而自己則帶上典韋,領三百鐵衛前往河間,拜訪公孫瓚。

管彥的到來讓公孫瓚很是重視,畢竟管彥如今代表的乃是大漢朝廷,當初自己爲奪幽州,攻殺劉虞,自領幽州牧,可總顯得名不正言不順,此次藉此良機,請管彥以朝廷名義下一道敕令,也算堵住了悠悠衆生之口,因此公孫瓚親自領兵前往河間界迎接管彥。

天晴雲日高,氣爽人精神!在紀靈的護送下,管彥來到了河間的地界上,河北地區,除了西北的方向的燕山和太行山,東南方皆是丘林草地,管彥悠悠的策馬前行,衆人的馬蹄聲輕緩慢舒,如同一曲美妙的交響樂迴盪在這空曠的山野上。

“主公你看!”典韋指向不遠處,提醒管彥。

管彥眺目看去,只見一隊人馬正向自己奔來,來者一行白馬白甲,手執大旗,上書“公孫”二字;爲首一人四十上下,面若郎星,身材魁梧,頗有威嚴。

管彥心道:必是公孫瓚來了!想至此處,管彥忙拍馬上前,高聲喊道:“可是公孫兄?”

“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公孫瓚已至管彥面前,一個漂亮的翻身,公孫瓚馬前行禮:“幽州牧公孫瓚拜見驃騎將軍……哦不,拜見大司馬纔對!哈哈哈~~~~~~”

管彥也忙下馬扶起公孫瓚,四手交握,管彥嘆道:“公孫兄實在多禮了,此番若無公孫兄相助,袁紹如何能破耶?彥常聞‘白馬將軍’威名,只是無緣的見;今日有幸,如蒙不棄,你我以兄弟相稱如何?”

公孫瓚看來甚是爲自己的名號感到驕傲,也對這個不及而立的管彥心生佩服:“不敢不敢,即如此,下官便階躍稱呼聲‘賢弟’了!”

“哎呀,應當,應當啊!”管彥拍了拍公孫瓚的手,語氣甚爲誠懇。

公孫瓚指了指不遠處:“賢弟,前方三裡處,有一草亭,愚兄已略備薄酒以解乏,待入河間後,再設宴相邀,請!”

二人再次上馬,朝着公孫瓚所指方向策馬奔去。

河間多水,此處有一河名爲“周水”,河寬三丈,水遲多草,多有漁民垂釣於此。這草亭便是漁民在河旁所搭,以避風雨耳。

管彥、公孫瓚對面而坐,一罈清酒,兩三小菜,倒也是愜意無比。公孫瓚爲主,管彥爲客,公孫瓚先敬了管彥一杯以盡地主之誼。

公孫瓚不愧是驅除胡奴,雄踞幽燕的雄將,這酒的烈度都要比管彥再洛陽喝的純柔美酒烈的多,而且酒杯極大,管彥吞幾口,這才堪堪滿飲了一杯。

放下酒杯,烈酒有點沖鼻,嗆出了一點淚水,管彥眺目遠看,以防公孫瓚笑話。

只見公孫瓚所帶幾十人正戰列整齊的排在亭外,個個身姿雄武不亞於典韋精心挑選的三百鐵衛。這些人的白衣白甲倒是讓管彥又想起了一個人——趙雲!

心既念及,管彥不禁問道:“不知子龍將軍今日爲何沒來?”

公孫瓚眼中精光一閃,看向管彥:“哦?賢弟竟然認識我帳下趙子龍?”

“子龍將軍勇武無雙,乃世之大將,何人不知?”管彥想起以前的事來,又訕訕一笑:“何況子龍乃彥之舊交,兄長莫忘了當年征討張燕,乃是趙雲領兵與我同戰?”

舊交……公孫瓚口中囔囔一念,心思泛起。

“兄長,兄長?”管彥連喊兩聲,公孫瓚纔回神:“不知子龍是返回幽州了還是在河間城中?”

“哦,子龍正在河間!”公孫瓚忙回道。

“好!”管彥一拍大腿:“我與子龍也已數年未見,到河間後望兄長安排一翻,讓我與子龍敘敘舊如何?”

“那是自然!”公孫瓚笑的有點勉強,忙舉杯掩飾道:“來,賢弟,再滿飲次杯!”

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十二節:立威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六節:泰山賊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
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十二節:立威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六節:泰山賊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