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節:滿江紅

靈帝一擡手,幽聲道:“平身!”

管彥應聲而起,垂手立於殿中。

此時,全殿大臣雖都垂手而立,但是眼光卻不約而同的瞟在了這個年方二十的少年身上。

袁隗此時心中極其焦慮,若讓管彥成功領軍出征,自己的如意算盤不僅要落空,還平白多了一個敵人。

袁隗思索了片刻,出列說道:“啓稟皇上,管彥年不過雙十,雖有斬殺賊酋張樑之功,卻只是一人之武勇。此次征戰,乃非尋常征戰。稍有不慎,不僅連累數萬將士客死異鄉,更恐墮我大漢天威啊!” 袁隗說的情真意切,顎下的白鬚隨着袁隗情緒的亢奮,也微微顫抖起來。

靈帝一聽,看着那管彥俊秀年輕的面龐,臉上不起泛起一絲疑慮。

管彥心中明白了:原來是皇帝要自己率軍出征。爲什麼呢?現在這個問題要先放一邊,因爲目前旁邊這個袁隗老頭正針對自己大放厥詞,以管彥的脾氣,若不回敬幾句,還真顯不出自己手段。

管彥一抱拳憤憤地回道:“皇上,甘羅一十二歲拜秦國上卿;彥已雙十,自認文韜武略粗通,皇上要是不信,可考校一二!”

管彥認爲:經過這一年多的惡補,再加上後世的經驗,說出一段讓皇帝眼前一亮的話還是很容的。

袁隗看着管彥成竹在胸的樣子,心中微微有點慌張,一看靈帝正要開口,袁隗忙說道:“皇上,臣以爲不然!”

靈帝看着這羅裡吧嗦的老頭,耐着性子問道:“袁太尉,爲何?”

袁隗眼珠子一轉,說道:“昔日趙國趙括因紙上談兵,斷送趙國四十萬大軍。由此可見陛下在此考究韜略,並無實用!”

靈帝點點頭:“太尉說的有理,那如何考之?”

袁隗笑了笑,輕捻鬍鬚說道:“爲大將者,當有大志大才也!才高則志遠,志遠必爲大才!若管文德能述其遠志,爲陛下認可,方可爲帥!”

自從上次聽了管彥的“愛蓮說”,袁隗認爲管彥最多是個潔身自好的清流人士,這種人延煩世厭俗,一身縱有才學也只能空談而已,讓他敘說大志來打動靈帝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管彥被這忽然的一招有點搞悶了,不禁低頭皺眉思索起來。

不一會,管彥看着閉目囂張的袁隗,臉上揚起了一絲笑容。管彥大袖一揮,負於背後,朗聲道: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高登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管彥昂聲唸完,整個大殿安靜至極。

管彥把後世岳飛傳唱千古的《滿江紅》唸了出來,只是”靖康恥“改爲了高祖劉邦的”高登恥“。

《滿江紅》整篇激昂慷慨,管彥每次讀完都覺得渾身熱血沸騰,此時大殿中的衆人聽完這詞心中也如一團熱火在燒。

片刻後,漢靈帝緩緩站起身來,深幽的眼神看着管彥說道:“文德之志,可衝雲霄!真不愧爲‘復漢’英才也!”

管彥單膝跪地跪地謝恩,順口喊了一句:“臣願驅除韃虜,復我中華!”

管彥這隨口一喊,又把把一千七百年後孫中山反清的口號喊出來了。

漢靈帝一聽這新穎的口號,心中更是大喜,一拍龍椅讚道:“好!汝倒是有大志,既要驅除韃虜,今日朕便封你爲破虜將軍!”

“謝皇上!”管彥答的很乾脆,心中暗道:又是破虜,上次破虜校尉,這次破虜將軍,看來是註定要征戰異賊了!

管彥站起身來,靈帝把右手伸到左袖中掏出一塊金黃色的東西,張讓見狀,忙拿起一旁的托盤,躬身伸向了靈帝。

靈帝看了一下那手中的東西,放到了托盤中,伸手指向了管彥。張讓點點頭,快步走下了臺階,來到了管彥面前。

管彥一看,盤中放着一個動物形狀的銅雕,上面用小篆刻着些字,還真不知道這是幹嘛的。

正當管彥疑惑時,靈帝開口了:“此乃羽翎軍虎符,汝明日調遣三萬羽翎軍出征湟中!”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虎符啊,管彥聞言不禁雙手拿起虎符,仔細左右打量着,這虎符材質似金似銅,入手沉重,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大漢羽翎軍。

管彥看的正出神,面前的張讓看着管彥出神的樣子皺眉輕聲說道:“還不謝恩?”

管彥聞言,慌忙雙手托起虎符,下跪道:“臣,謝恩!”

“嗯~~”漢靈帝揮揮手:“汝速去準備吧!”

“喏!”管彥起身,慢慢退出了德陽殿。

片刻後,靈帝緩緩起身,張讓見狀,上前一步,提起公雞辦的嗓子喊道:“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大臣三呼萬歲,跪送靈帝,這天的早朝便落下了帷幕。

管彥匆匆回到了大將軍府,隨意收拾了一翻便準備去車騎將軍府。

出門時正好遇上了下朝回府的何進。

何進騎在馬上看了下管彥身後的包袱,頓時臉色一變,對着管彥微微拱手,略有不滿說道:“恭喜文德右遷破虜將軍,不過我大將軍府難道竟如此破陋,不容文德多待片刻?”

管彥一聽,心想何進這是對自己有意見了,目前還不能得罪何進。

管彥忙躬身說道:“大將軍這是說哪裡話?管彥承蒙大將軍擡愛,入得將軍府爲兵曹掾;今日又得大將軍厚愛,舉薦爲破虜將軍,征戰西北。彥有今日,乃大將軍所賜,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說完,管彥神情懇切地對着何進深深作揖。

何進臉色這纔好了點,微微點點頭:“那就好,文德這是準備去哪?”

管彥想了下回道:“俗話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家師雖無師徒之實,卻有師徒之名,此次出征當拜別之。”

管彥說這句話不是撇清與皇甫嵩的關係,而是在提醒何進:我與皇甫嵩徒有師徒之名我都沒有忘記他,你何進對我有大恩,怎麼會忘記你呢?

果然,何進滿意地點點頭:“文德有如此孝心,甚是難得啊!那你去吧,明日出徵,本將軍還有要事,不能送行了,待汝凱旋歸來,本將軍再爲你擺上慶功宴!”

“多謝大將軍!”管彥抱拳回道。

“去吧去吧。”何進揮揮手,點點頭說道。

管彥一回禮,翻上一匹駿馬便向車騎將軍府奔去。

-----今天傳的晚,不敢求什麼,求原諒-----

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
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