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

管彥和張燕二人並肩而行,帶着大軍緩緩向靈壽城走去。

靈壽城的戰火也已停歇,但是城牆上斑駁的血跡,和地上零落的屍體依稀可以想象出方纔戰鬥的激烈。

一看管彥過來了,在城外列隊等候着的馬騰紀靈忙迎了過來。

“主公,爲何忽然收兵?”

一臉血污的紀靈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對着管彥問道。

看着紀靈的樣子,可知剛纔紀靈剛剛經歷過了一場苦戰!馬騰的樣子也比紀靈好不了多少,歪着頭盔,也在大口喘着粗氣。

管彥看着二人,微微一笑:“二位將軍辛苦了,張大帥已經歸降我軍!今日起,大家便是兄弟了,來來,你二人見過張大帥!”

二人相視一眼,剛纔還在廝殺,現在這怎麼就要見過張大帥了?

見二人愣在那裡,深知事故的張燕忙對其笑容,翻身下馬:“因是在下見過二位將軍纔是!”

說着張燕對着面前的紀靈、馬騰二人深深一拜。

紀靈、馬騰也乾笑一聲,下意識抱拳行禮。但是滿臉的木訥之色顯然還說明者二人心中的不解。

管彥也沒空去解釋了,笑着對張燕說道:“張帥,我等先進城吧!”

“好,待某將前去爲將軍叫門!”張燕說着,翻身上馬,便向緊閉的城門跑去。

“王當、孫輕何在?”

來到城樓下,張燕仰頭大喊。

只見火光下,城樓上冒出兩聲影,一胖一瘦,正是張燕心腹王當和孫輕。

“速速開城!”張燕看見兩人,也不廢話,直接命令道。

“可是……”孫輕在城樓顧慮地喊着,眼光看向了張燕身後管彥的大軍。

“廢什麼話!我現在已降於虎賁中郎將!若爾等還認我這個大帥,便速開城門!”

張燕當年聚合少年爲羣盜時,王當、孫輕便已投靠了張燕。多年來早已習慣喂張燕馬首是瞻,一聽張燕發狠,二人忙齊聲喊道:“開城門!”

縣衙大廳內,燈火通明。管彥和張燕在衆將的注視下並肩走入大廳。二人相互謙讓,最後一左一右同坐主位。

管彥舉起舉起酒杯,開心地說道:“今日兵不血刃,以解冀州之患,全耐張大帥深明大義,棄暗從明。來,衆將軍,我等共敬張大帥一杯!”

衆人舉起酒碗,正欲向張燕敬酒,但張燕哪會不識時務地去搶管彥的風頭?張燕笑呵呵也舉起酒碗,忙說道:“哎不敢不敢,螢火之芒怎與皓月爭輝?應當我等共敬管將軍纔是啊!”

張燕調動氣氛,把焦點聚集到了管彥身上,陳登等管彥麾下將領一看張燕如此識時務,不禁心中甚爲開心,紛紛對着管彥說道:“我等敬主公一杯!”

“哈哈哈~~”管彥開懷大笑,仰頭一飲而盡。

“張大帥……”管彥放下酒杯正欲與張燕說幾句話。

張燕忽然擺手道:“一軍怎可有二帥?這‘大帥’之名,將軍莫要再提。若在將軍帳下爲一馬前卒,燕之心足矣!”

這張燕還真難琢磨,方纔中了埋伏,被大軍包圍,張燕目無懼色便要拼命,按照這個事,這張燕應該是個剛烈之人。不過自降了管彥,張燕妙語連珠,明顯是個深明世故之人。

管彥拍拍張燕的肩膀笑道:“好吧,汝表字爲何?”

“我等出生怎會有表字?只是當初世人皆稱我‘飛燕’,將軍也喚我飛燕便可!”

管彥點點頭:“飛燕啊,冀州既然已無事,汝今後有何打算?”

談到黑山軍的前程了,廳中衆人不禁紛紛放下酒碗,全神貫注地看着諸位上的管彥和張燕,特別是張燕手下的將領,更是兩眼直勾勾地盯着。

張燕乾笑一聲,抱拳回道:“燕既降之,全憑將軍派遣!”

“某有一言,飛燕附耳過來!”

待張燕湊過身來,管彥輕聲說道:“飛燕,汝既爲父帥舊部,吾甚爲心安!今晚汝可率兵再反,逃入茫茫太行之中,表面爲賊,暗中爲我部將。不出一年,我必有大用!”

張燕一臉驚訝地轉過頭看着管彥,管彥的目光深邃而堅定,讓人不容反駁。

良久,張燕才重重點點頭,拱手道:“燕明白!”

管彥又恢復了輕鬆笑容,看着廳中凝神靜聽的諸將說道:“諸位爲何停盞不酌,來來來,喝!”

深夜之後,衆人方盡興而散。

散宴之前,管彥下令:三軍休整,勿須值夜。

陳登聞言,恐黑山軍異動,力薦不可,然管彥拂袖而出,不納其言。

夜半丑時三刻,張燕忽起勢而反,因官軍無人值守,張燕領萬於黑山軍齊出靈壽,西進太行十萬大山,不知所蹤。

看着西邊羣山中的星星火點,那必是張燕行軍點的火把,管彥拉了拉披在肩上的長袍不禁仰頭大笑。

陳登跺腳氣急敗壞道:“縱虎歸山放龍人海,主公怎還笑得出來?”

管彥拍了拍陳登的肩膀,耐心解釋了下張燕反走的原因,陳登恍然大悟,但是旋即疑惑道:“主公爲何不收編黑山大軍?反而令其假意反出太行,這是何意?”

管彥搖搖頭:“木秀與林,風必摧之,若此時招納十萬大軍,必爲他人猜疑,徒招算計。待天下大亂之際,這十萬大軍必是一招妙棋!”

“天下大亂?可是何時纔會天下大亂呢?”

以陳登的眼界自然可以看出天下大亂的趨勢,但是卻不知道天下大亂由何初始。而管彥則不同,管彥早知道只要漢靈帝一死,便是天下大亂的初始。

漢靈帝並不是被刺殺的,而是病死的,縱然時間有所偏差,漢靈帝的陽壽也沒有幾年了。因此管彥這才埋下這伏筆,爲以後起勢而做準備。

管彥幽幽嘆了口氣:“快了,不出三年,天下當復戰國之勢!”

陳登低頭思索了片刻,又說道:“主公,此事還有不妥之處?”

“哦?元龍且講來!”

“張燕雖彪悍驍勇,且有小計,然身旁實無謀劃之人!而且張燕既如太行之中,則極難相交,此與主公不利!”

“那應當如何處之?”

“當派一親信有謀之人,隨張燕,入太行,既可謀劃兵事,又可及時與主公聯繫。”

“不錯,元龍所言甚是,汝看何人可擔當此任?”

“我,陳元龍!”

-----------最近確實有點忙,一定會多更補上!---------

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
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