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

“取冀州?”管彥吃驚地忙問道:“如何取之?”

沮授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主公書信中,莫要言:敵軍輕戰而敗,反而要大肆渲染敵軍戰力卓越,兵力勢衆。王芬隨被主公以計斬殺,然數萬賊軍遁於冀州四地。請陛下速派大軍前來圍剿!”

“如此說,跟取冀州有何關係?”

沮授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自黃巾之亂起,天下不定,數起叛亂。先有遼東張舉稱帝,後有韓遂爲亂涼州。洛陽大漢官軍已損傷殆盡。前幾日,西北又有王國圍攻陳倉,朝廷已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而以涼州刺史董卓爲主,剿滅王國。若是冀州再起烽煙,恐怕朝廷再無餘力相徵。陛下必然令主公駐守冀州,剿滅王芬餘孽!”

管彥點點頭:“公與此言有理!志才,你看如何?”

戲志才也附和道:“公與先生之計甚妙,主公可依計而行!”

沮授自幼長與北方苦寒之地,雖是讀書人,但是卻沒有印刻上中原傳統文化的儒學思想,沮授爭強好勝,有一衆西北豪俠的風範。

他本想這戲志才應該雞蛋裡挑骨頭,尋個由頭來擠兌自己,沮授的說辭都準備好了。但是戲志才卻誠誠懇懇地贊同自己的想法,並且力挺管彥依照此計而行。

看來真的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沮授尷尬地朝戲志才微微一笑,戲志才也回以一禮,以示禮貌。

管彥卻沒有絲毫注意到二人的動作,而是獨自思量着剛纔話。

良久,管彥雙手拳掌互擊:“就這麼辦,公與,此事就交於你了!”

管彥回身看了看東方初起的太陽,提聲說道:“先進城!”

五日後,洛陽皇宮德陽殿內。

小黃門雙手拖着一封書信,拖着長腔小跑進德陽殿:“冀州急報~~~”

漢靈帝面色一正:“呈上來!”

一側的趙忠接過信件,呈遞給了漢靈帝。

漢靈帝剛讀了開頭幾句便一把抓起面前的筆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狗賊王芬,竟妄圖謀反,另立新帝!劉岺在哪?”

劉岺就是合肥候,管彥派人送來急件的同時,也把合肥候押送到了洛陽。

只見兩守衛押着狼狽不堪的合肥候劉岺走進了德陽殿內。

“劉岺!”漢靈帝用力一拍桌案,站起身來,指着跪在地上顫顫發抖的劉岺怒罵道:“汝既是皇室宗親,不爲宗族計,不爲社稷計,不爲天下計!竟夥同王芬,意欲謀反!不殺你,朕實難消此氣!來人啊,拖出去斬了!”

“皇上息怒!”衆臣聞言,忙紛紛下跪爲合肥候劉岺求情。

倒不是衆臣認爲劉岺罪不至死,而是歷代以來,凡事皇室宗親反叛被活捉的,都是被皇帝囚禁,或者貶爲庶人,但絕無被殺的。

如此做就是爲了顯示皇帝心胸寬仁,不忍殺同宗兄弟。

衆臣也是遵循古禮,勸從皇帝放棄這個不當的想法。

但是漢靈帝本就不是什麼兢兢業業的好皇帝,自然不會用古禮來限制住自己。

漢靈帝對着殿中跪着的衆臣惡聲吼道:“怎麼,爾等欲從賊呼?”

一名御史開口道:“皇上,合肥候雖不容誅,然畢竟是高皇帝后裔,請皇上尊先人之禮逐禁合肥候!”

這時,站立龍椅之側的張讓冷笑一聲:“先人之禮?那謀反也是尊先人之禮?張大人,你是不是也要尊先人之禮,效伊尹、霍光之賢?”

這張讓,嘴巴太毒了!反對就反對吧,還把這張御史比作伊尹、霍光!

伊尹、霍光是什麼人?這可是廢立過皇帝的大臣!每個大臣都希望自己能想伊尹、霍光一樣,名流千古!但是每個皇帝都不希望本朝出現伊尹、霍光之類的大臣!

漢靈帝的目光陰冷了下來:“張御史,朕看你也年逾花甲,還是俗世莫管,注意休息纔是啊!”

漢靈帝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你老了,還是少管閒事,安心養老吧!

張御史聽罷,目光中瞬間溢滿了淚水,顎下的花白鬍須微微顫抖着:“老臣奏請告老還鄉,請陛下恩准!”

漢靈帝毫不在乎地揮揮手:“準了準了!”

張御史彷彿一時間又老了十歲,艱難地站起身來,再次留戀地環視了下這個自己從事幾十年的德陽殿。最後張御史佝僂着身體,慢慢地退出了德陽殿。

由於這件事情,德陽殿內的氣氛也變得沉悶至極,這也把漢靈帝原本滔天的怒火澆滅了。

看着殿中已經嚇得說不出話的合肥候劉岺,漢靈帝嘆了口氣,煩躁地揮揮手:“把他給朕帶下去,關起來!

德陽殿內又清靜了,漢靈帝再次拿起桌上的急件,繼續閱讀起來。

過了片刻,漢靈帝一臉愁容地站起身來,深深地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臣列中的蔡邕忙問道:“陛下,冀州有何難事?”

漢靈帝擡眼一看是蔡邕,閉着雙眼回道:“王芬已被管文德以計殺之!”

“那陛下應當高興纔是啊!”

“哎~~”漢靈帝擺擺手:“管彥說這王芬雖死,但有數萬叛軍遁入冀州各地,恐隨時起事,管彥現在請求朕發兵相助!”

提到發兵,朝堂內的衆臣紛紛皺起眉頭,不再說話。

洛陽城內還有多少官軍,其他人不知道,這些中央大臣還是知道的。

如今洛陽城中除去三千羽翎軍,那就剩下西園八校,加起來不過兩萬多人。

作爲大漢帝都,拱衛城防的人馬還不如一些州郡治所。若是再派大軍前去冀州平叛,恐怕這洛陽的安全就難保了!

這時,張讓再次躬着身子,在漢靈帝旁邊說道:“陛下,此事其實也不難!”

“哦!阿父速速將來!”

“那管彥斬張樑、滅韓遂、平張燕,誅王芬也是戰功累累,可算是棟樑之材!至此危難之際,皇上何不拜其爲冀州牧,令其總領冀州軍政之事,這樣一來,既能表其功勳,又可防僞冀州之亂,何樂而不爲?”

張讓笑呵呵地說着,心中卻在想着家中的那十大箱珠寶。

那是管彥派人提前送到張讓府中的,張讓自然按着管彥的想法去辦事,這種求官送禮的,他張讓也不止做了一次了!

看來趙忠家裡也收了不少,也走上前一步符合着。

“此議甚好!衆卿家覺得如何?”

現在這個情況,張讓的提議是最合情合理,也是最不損害各方利益的。

於是,外戚、黨人、保皇三派人物紛紛附議。德陽殿內,各派人物史無前例的一致通過了一項命令。

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八節:噩夢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
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八節:噩夢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