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

王允來訪,管彥自當親迎出門。

“哎呀,王司徒今日親臨寒舍,彥誠惶誠恐也!”管彥一出門,便拱手寒暄道。

王允一身灰色儒袍,顯得很是低調。

“左將軍,允未先告知,而來攪擾,還請將軍原諒則個!”

“不敢,不敢,請!”管彥一側身,將王允迎進了府中。

二人分主客落座,管彥令下人端上了新沏的香茶。

“司徒大人今日來此有何要事啊?”

王允端起茶杯,輕輕吹散了漂浮着的茶葉,抿了一口香茗,長舒一口氣道:“好茶!”

接着王允慢慢放下茶杯,從懷中套出一小布包放在了桌面上:“昨日,允尋到了一塊玉器,特來請左將軍鑑賞一下!”

鑑賞玉器?管彥有點納悶了,這王允忽然帶玉器來找我鑑賞!關係還沒這麼親密吧?何況自己對玉器是一竅不通,鑑賞個屁!

還未等管彥說話,王允便左一層右一層地慢慢展開了那巴掌大的小布包。

當展開了最後一層綢布時,一隻翠綠色的玉鐲呈現在眼前。

王允小心地捧着玉鐲,遞到了管彥面前。看着王允小心翼翼的樣子,管彥也被感染了,忙謹慎地雙手接過。

管彥微微舉起玉鐲,雙眼瞪得老大,細細打量起來。

王允面含笑容的捋着鬍鬚,片刻後,開口問道:“左將軍,如何?”

管彥一臉迷茫的放下玉鐲,對着王允尷尬地笑了一聲:“司徒大人,彥實在不熟此道,並未看出什麼名堂!”

王允聞言,心中一驚,右手不自覺地一使力,差點把鬍子拽下來。

“這個……左將軍,呵呵……”王允也不不知道說啥,唯有乾笑幾聲,努力想着化解尷尬的方法。

管彥也感到很丟人,忙說道:“司徒大人,彥手下一人名曰戲志才,此人博古通今,學識過人,其必懂這金石之道!不若令其前來鑑賞一翻?”

王允今天過來做要做的事正要用此玉鐲做文章,想不到管彥竟然一竅不通。一聽管彥的提議,王允忙點頭答應。

不一會,戲志才匆匆趕來,一看坐在一側王允,戲志才先對管彥行禮道:“主公喚我何事?”

管彥先未曾回答,而是指着王允說道:“來來來,此乃王司徒,戲先生速速見之!”

戲志才聞言,對着王允行禮道:“拜見王司徒!”

王允扶起戲志才:“先生勿要多禮!”

戲志才起身後,管彥這才拉着戲志才走到桌旁說道:“志纔可懂金石之道?”

“略通一二!”

“好!”管彥把玉鐲遞給戲志才說道:“來,汝來看看這鐲子!”

戲志才端起玉鐲,透着天穿投下的陽光,仔細端詳起來。

片刻後,戲志才兩指捻着玉鐲,輕輕在桌面一敲,側耳聆聽了片刻。接着又將管彥的茶水撒了一些滴在玉鐲之上。

這一連串的動作讓管彥看的雲裡霧裡,不知何意!而王允卻看的眼中驚喜連連。

最後,戲志才把玉鐲放回綢布之上,點點頭說道:“此鐲玉體透亮,光澤油脂,。聽玉聲清脆悅耳,觸玉體冰涼潤滑,水聚露,而凝於其上,久而不散,真是好玉,好鐲也!”

王允滿意地點點頭:“戲先生果真深諳金石之道!”

該誇的也誇了,管彥忙把這寶貝雙手捧到王允面前,讓其收回,哪知道王允卻伸手一推,搖晃着腦袋說道:“左將軍,允正想將此鐲獻於將軍。”

戲志才眉頭一皺,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允微笑道:“司徒此鐲,價抵萬金,如此重禮,吾主恐收之不宜也!”

說着,戲志才偷偷給管彥使了個眼色,管彥會意,也揮手說道:“司徒太客氣了,無功不受祿,彥怎敢受司徒如此重禮?”

王允卻毫不在意地說道:“左將軍大婚之時,允因要事在身,未曾親賀之,故而常常自疚也!自得此鐲,允日夜思量着送與將軍,以成允告罪之心也!何況老夫與蔡翁同朝爲臣,其女出嫁,允還未送上賀禮,這鐲子便送與昭姬,左將軍意下如何?”

送給蔡琰?管彥有點心動了,可是這算不算賄賂家屬啊?王老頭莫非有事相求?

看着管彥猶豫的樣子,王允彷彿看透了管彥的內心,微微一笑說道:“左將軍,此鐲送與昭姬,乃是長輩贈與晚輩,絕無他想!將軍且放心!”

話都說道這份上了,戲志纔對着管彥微微一點頭,管彥這才說道:“既如此,我先叫昭姬出來,若她喜歡,那在下便厚顏手下此鐲!”

王允連連點頭:“如此甚好!”

管彥對着僕人吩咐道:“請夫人出來!”

不一會,一身鵝黃絲衣的蔡琰從後堂盈盈而出。

雖說管彥和蔡琰在私下裡嬉戲打鬧,完全是一對親密無間的情侶。但是在人前,蔡琰就必須裝作是一個謹守婦道的妻子。

婦道,是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爲、修養上進行的規範要求。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爲人知的就是“三從四德”。

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既然是既嫁從夫,那麼蔡琰在人前就必須要對管彥表示足夠的順從,纔不會遭他人指責!

蔡琰走到廳內,首先便是對着管彥行禮:“夫君!”

蔡琰初爲人婦,與管彥還在“蜜月”期,平時膩膩歪歪,何事如此正式過?

管彥微微一笑,上前扶起蔡琰,抓着他柔若無骨的手說道:“這位乃是王允王司徒,與岳父相熟!”

王允這名字蔡琰曾聽蔡邕說過,蔡邕曾評價王允“剛愎自用,必不得好死!”

因此當管彥提到面前這人是王允時,蔡琰還愣了下,但旋即恢復了常態,依禮拜道:“司徒大人!”

王允忙虛扶道:“夫人請起!”

見過禮後,管彥這纔拿起桌上的翠玉桌子放到蔡琰手上:“昭姬,試試這鐲子喜不喜歡!”

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
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