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

這時,一直細心聆聽的戲志才忽然插口說道:“主公,孟德公之計雖妙,卻有一處須謹慎!”

管彥聞言,開口相詢:“戲先生且講!”

戲志才站起身,對着衆人說道:“此計欲成,先要使董卓深信不疑也!若遣等閒之人前往郿塢,恐董卓心生猜疑,反而不妙!這傳信之人,第一需是我等心腹之人,第二需是董卓相信之人,此二者,缺一不可!”

管彥微微一笑:“戲先生既然如此說,心中必有相薦之人!汝便說出來吧!”

戲志才躬身一行禮,轉身看着曹操說道:“此事非孟德不可!”

管彥目光炯炯地看着曹操點點頭:“戲先生所言甚是!”

曹操看着衆人目光灼灼,不禁苦笑一聲,抱拳說道:“但願曹某幸不辱命!”

數日後,曹操引數十騎,直奔往郿塢。

董卓正與榻上酣睡,忽聽有人相報:天子有詔!

董卓慌忙起身,穿戴整齊,遣人迎天使於客廳飲茶。

“天使何在?”董卓踏入客廳,便大聲嚷叫着。

正端坐飲茶的曹操,忙躬身迎道:“操,拜見太師!”

董卓一見,笑道:“原來是孟德啊!今日是汝來傳詔啊,陛下有何事?”

說着,董卓徑直走向諸位,大大咧咧地坐下,看着曹操,絲毫沒有下跪迎詔之意。

曹操裝作沒看見,忙湊上前去,拱手道:“董公大喜!”

“喜從何來?”

“天子患病未愈,召太常相詢,太常曰:帝不應天!陛下聽聞大驚,爲計康健,漢帝召文武百官相議,欲將禪位於太師也!”

董卓激動地彈坐起來:“果真如此?”

曹操回道:“確實如此!”

董卓興奮地左右轉悠着,忽而回身相詢道:“管彥之意若何?”

“管彥朝上屢次出言相勸,陛下大怒,奪管彥官爵,貶爲庶人!”

“哈哈哈哈~~~管文德啊管文德,當初你力保當今陛下,如今卻被其罷黜被廢,何其可憐也!”

董卓滿臉的幸災樂禍,接着高興地說道:“吾夜夢一龍纏身,今日果然得此嘉信,時哉不可失也!”

當日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京。

看着忙碌準備着的衆人,董卓心中大爲寬喜,謂曹操曰:“吾爲帝,汝當爲執金吾!”

曹操嘴角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忙伏地跪拜到:“臣,謝主隆恩!”董卓哈哈大笑。

臨將出行,董卓入辭其母。董卓之母時年九十餘矣,眼瞎多年,卻身體康健。一聽董卓將出,董卓之母忙問道:“吾兒何往?”董卓回道:“兒將往受漢禪,接掌大漢神器,母親將爲太后也!”董母嘆了口氣說道:“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啊!”董卓不以爲然道:“母親將爲**,豈非吉兆呼?”董卓遂辭母而行。

董卓率軍出了郿塢,前擁後簇,向洛陽城中出發。

曹操縱馬隨在董卓之側,看這董卓義氣風發的樣子,曹操心中暗自好笑。

行約數裡,引車馬匹忽然咆哮嘶吼,掣斷轡頭,撒開蹄子狂奔而去,車架着地,折斷一輪,董卓無奈,下車乘馬。

一出門便遇此事,董卓心裡不太愜意,對曹操問道:“孟德啊,車折輪,馬斷轡,其兆若何?”

曹操聞言,心中擔心起來,若是凶兆,董卓恐怕會立刻迴轉郿塢,那麼想殺董卓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想到這裡,曹操忙搪塞道:“乃太師應詔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

董卓哈哈一笑,雙腳一夾馬腹,迫不及待地向洛陽走去。

再行半日,車仗來到了洛陽城外,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董卓忙以手掩面,格擋煙塵。混沙中,董卓瞥見了一旁的曹操,又問道:“此又何兆也?”

曹操迎着風沙,側臉大聲回道:“董公即登九五,天象異變,以壯天威耳!”

董卓大喜!旋即朝天吼道:“天子在此,天象當迎之!”

說來也怪,董卓吼完後,風沙竟漸漸停歇,天色在此放晴。董卓見狀更是撫掌大喜:“吾果爲天子也!”

車仗繼續前行,來到洛陽城外,百官俱出相迎跪拜到:“參見太師!”

“哈哈哈~~請起,請起!”董卓掃視一圈後,忽然問道:“中郎將李儒何在?”

百官之中,忽有一人出列道:“李中郎抱恙在府,不能出迎!”

董卓視之,乃議郎蔡邕也!

“李儒所患何病?”董卓開口問道。

其實李儒哪患了什麼病,而是被管彥偷偷關押了起來,就是怕李儒壞事。

蔡邕鎮定地回道:“李中郎只是傷風之疾,將養數日便可痊癒,並無大恙!”

董卓點點頭,但是心中有有些不放心。這李儒不僅是自己的女婿,還是手下的第一謀士,這不在身邊還真有點不習慣。

“走,本太師先去李中郎家中探望一下!”說着,董卓便撥馬向洛陽城內走去。

蔡邕大驚,若是董卓去了李儒家,那不都露餡了?當下蔡邕忙喊道:“太師不可!”

董卓眉頭一皺:“爲何不可?”

“這個……”蔡邕情急之下,還就想不出什麼理由來回。

曹操見狀忙走到董卓身旁:“太師,想必蔡議郎是恐誤了時辰吧!”說着曹操還給蔡邕使了個眼色!

蔡邕會意,忙回道:“正是!太師,良辰吉時已近矣,太師當速速移步受禪臺,以繼大統!”

提到禪位,董卓肥嘟嘟的臉上瞬間又佈滿了喜色:“說的也是,既如此,還是莫耽誤了時辰,先去受禪臺,稍後再去中郎將府!”

“太師英明!”蔡邕伏地跪拜。

董卓哈哈一笑,隨意一拍馬,從百官之中昂然進入了洛陽城。

董卓身後的曹操走至蔡邕身旁時,微微側身清聲道:“蔡翁,一切可妥當了?”

蔡邕不易察覺的點點頭:“孟德放心,皆已妥當!”

曹操這才放下心來,忙隨着董卓進入了洛陽城。

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節:青州黃巾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
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節:青州黃巾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