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

管彥和呂布共除董卓,二人皆有封賞,加官進爵,掌朝中之政。雖然權力極大,但是卻不是位極人臣。

管彥身任左將軍,上面先不說三公九卿,單說武臣一列,上面還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於是管彥很守規矩地列在武臣之列中,卻不敢站在首位。

但呂布則不同,呂布自幼在塞外長大,腦子裡的思想就是誰的力量大,誰的地位就高。如今朝堂之上乃是管彥和呂布獨掌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是呂布一直毫不客氣地站在羣臣之首。

聞聽呂布一言,衆殿中衆人的目光不禁都投向了管彥身上。

“管愛卿,汝意爲何?”

自從上次管彥對峙董卓,保住了劉辯的帝位後,劉辯一直對管嚴另眼相看,滿朝文武,劉辯或懼、或疑,但唯獨對管彥是十分尊敬。

如今朝中大臣爭論,劉辯忙向管彥詢問起來。

管彥緩緩走出臣列,對漢帝拜道:“啓稟皇上,臣以爲,當赦之!”

話剛說完,袁隗立刻閃身走到了管彥面前,慍怒說道:“左將軍,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賊乃是董卓親信!此四賊助紂爲虐,十惡不赦,若陛下赦之,視大漢綱法何計?視天下百姓何計?視江山社稷何計?”

袁隗說的是鏗鏘有力,義憤填膺,彷彿面的管彥乃是一個大奸臣一般。

管彥微微一笑:“袁太傅,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您何必追究呢?”

袁隗冷笑一聲:“其雖知錯,左將軍怎知其必改乎?還望左將軍萬莫婦人之仁!”

說罷,一甩大袖,轉過臉去,彷彿自己清高至極,多跟管彥說一句話好像就侮辱了自己一般。

“吾非婦人之仁,實爲大漢社稷着想!”

“包污納垢,竟言爲社稷着想,實乃大言不慚也!”袁隗今天彷彿吃了**,管彥每說一句便對其狂轟濫炸,不依不饒。

管彥看着袁隗那樣子,管彥聞了聞心神,繼續說道:“太傅大人,若李傕等人知不被赦,而領殘軍攻打洛陽,當如何處之?”

袁隗翻了一個白眼:“敵軍來犯,自當遣軍相戰!”

“董賊雖亡,然京兆三輔之地皆有董賊殘軍,若李傕等人誘集殘餘人馬,兵力不下十萬!到時,李傕、郭汜等輩,縱十萬亡命之徒,合圍洛陽,如何抵擋?”

袁隗雖然心機頗深,但對於軍事還不甚瞭解,據袁隗所知,這洛陽城中,各方人馬加起來也不到三萬人。若李傕真像管彥那麼說,率十萬人馬打過來,這還真難說啊!

想到這裡,袁隗哼了一聲後側過頭去對王允使了個眼色!

王允會意,忙走上前來抱拳說道:“哎呀,左將軍所言甚是,老夫思慮不周,還請左將軍原諒則個!”

如果現在王允冷嘲熱諷,甚至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罵,管彥都能接受。可是現在王允竟然在自己的面前低下了頭,表示歉意,那管彥就有點不太相信了!

管彥正發愣時,王允轉身朝向劉辯拜倒:“啓稟皇上,老臣亦贊同左將軍,奮武將軍之意,赦免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

說完,王允暗暗給袁隗使了個眼色,袁隗雙目微閉,再如老僧入定般,不再言語。

這幅“將相和”的畫面,讓劉辯十分感動:“好好好,既如此,那便傳旨赦免李傕等人之罪!”

“皇上英明!”衆臣高呼。

散朝後,衆臣三呼萬歲跪送皇帝。

管彥起身,正欲離開德陽店,這時王允卻一臉笑容的湊上前來:“左將軍高瞻遠矚,免去朝廷一場災難,真是我大漢庭柱也!”

管彥乾笑一聲:“司徒大人過獎了!不知還有何指教?”

王允連連擺手:“指教不敢,允欲屈將軍車騎,到草舍赴宴,未知鈞意若何?”

請客吃飯?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可是從王允的表面上看又看不出什麼東西來,別人盛意邀請,總不能直接回絕吧?

這時,典韋和周倉已站到德陽店外,等候管彥出去。管彥心中暗自思量,有典韋在惻,想來也不會有什麼事。

管彥回道:“司徒相召,既當趨赴!”

王允連連感謝:“老夫先回家準備,靜候將軍大駕!”

次日晌午,管彥帶着典韋、周倉二人及數十親衛趕往王允府中。

王允大開儀門,身着朝服恭迎管彥。

管彥有點受寵若驚,忙扶起躬身下拜的王允:“司徒何必如此?你我品秩無甚差別,彥實不敢當也!”

王允堅定地回道:“允非拜將軍之爵,而拜將軍之才也!”

這一記馬屁讓管彥很是舒服,管彥哈哈笑道:“司徒過譽了!”

王允微微一笑,側過身揮手道:“將軍請!”

宴席設於前廳正中,錦繡鋪地,帷幔相隔。

王允指着正中諸位說道:“將軍請!”

看王允的意思竟要管彥反客爲主,坐於主位,管彥忙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

“使得,使得!將軍主政朝堂,自當坐這主位!”

說着,王允拖着管彥的手臂直往主位上拉。

王允不過是個上了年紀的書生,身上力氣並無多少,管彥只需微微一發力,便可輕易掙脫,可如今別人盡顯尊意,管彥哪會全力掙脫?

就在半推半搡下,管彥坐上了主位。

“司徒大人,何不共坐同飲?”一看王允要坐於客坐,管彥忙拉着王允的袖子說道。

王允也不推辭,告謝一聲便坐於管彥之側。

王允爲管彥斟滿一杯水酒,說道:“將軍盛德巍巍,非伊尹、霍光不可及也!”

當初董卓謀廢立,整天把伊尹、霍光二人掛在嘴邊,管彥都有點聽怕了,當下一聽王允之話,管彥非但沒有大爲開心,反而眼中閃過了一絲不喜之色。

王允心道奇怪,舉起一杯酒,忙轉移話題道:“將軍身負良、平之才,允敬將軍一杯!”

伊尹、霍光不說了,又提到張良、陳平了,管彥微微一笑,舉杯說道:“同飲!”

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六節:泰山賊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九十一節:內訌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三十三節:趙雲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
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六節:泰山賊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九十一節:內訌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三十三節:趙雲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