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

翌日清晨,徹夜未眠的管彥也未曾感到任何睡意,直到周瑜到來,管彥便急忙將一晚上的事傾盤托出告知周瑜。

書房中,早日的暖陽挑動着空中的微微塵粒,照射到了竹榻上慵懶躺着的管彥臉上,管彥眯着眼睛,伸手擋了擋陽光,往旁邊挪了一身位,擡眼看向了正在對面索眉思考的周瑜。

看着管彥詢問的目光,周瑜頗爲感動,堂堂大漢驃騎將軍,卻對自己這個別人眼中乳臭未乾的小子卻如此信任,若不效死力,真是愧對於天地。

想到此處,周瑜回道:“主公此計可行,依瑜之見,徐州可取也!”

周瑜已經把稱呼改爲了“主公”,說明已經從內心深處認可管彥了。

管彥聽到周瑜也贊同了自己的做法,心中的最後一絲忐忑終於消散而去:“公瑾既無異議,如此甚好,吾心可安矣!”管彥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公瑾啊,陪我走走吧,在這書房中熬夜一夜,着實有點乏了!”

“主公宿夜未眠,何不先將息半日,再做商議?”周瑜看着管彥滿是血絲的雙眼頗爲不忍。

“呵呵,無妨!”管彥笑着搖搖頭:“此事非同小可,若無定案,吾實無心安睡。公瑾教我,何人可領兵以進徐州,何人可領兵以出潁川?”

說完,管彥兩手打開房門,大口深呼吸了下,又伸了個懶腰,拍了拍門口鐵塔似的典韋,便往花園緩步走去。

典韋、周瑜二人跟在管彥身後,默聲無言,整個花園中除了幾聲鳥叫,就剩下三人亦步亦趨的腳步聲。

“嗯?”管彥忽然停下腳步,轉身看向周瑜:“公瑾?”

“啊,主公。”周瑜彷彿在思緒中被打斷,忙停步拱手回禮:“徐州領兵之人,瑜有一個人相薦;只是這潁川主將,瑜尚在躊躇一人。”

“哦?!那你來說說”管彥順手摘下身旁的一片樹葉,放在鼻子下嗅了嗅,甚是悠然。

周瑜理了理思緒:“馬騰將軍,沉穩老成,智勇兼備,引兵三千駐於小沛,再有各大家族爲輔,至少一年內,可與劉備分治無憂!”

“嗯,馬壽成老練,再有孟起想輔,何愁那劉備也!公瑾,此路可成!”

“非也!”周瑜忽然擡眼正色看向管彥:“馬超將軍不可同往!”

管彥看着周瑜,略顯稚嫩的面龐上,深邃的雙眼正堅定的看着自己,在這眼神中,管彥看懂了周瑜的意思:馬騰乃是叛將歸降,若不是實在無人能擔此任,也不會冒險推薦他,畢竟徐州之地目前還是管彥實力無法覆蓋的,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若讓馬騰父子得勢,又無後顧之憂,難保不會再出一次“叛亂”。

周瑜想把馬超獨自留在洛陽,無非是希望可以給馬騰上一道“枷鎖”,讓其有所顧忌,不能再起異心。

這小子,心思還挺複雜!管彥笑了笑,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到:“那出兵潁川,公瑾以爲何人爲將?”

提到潁川,周瑜的眉頭又緊鎖起來,俯身拱手回道:“潁川出兵,實爲疑兵,當懂變通,識形勢,精兵道;既不落溫候口實,又能制衡曹操之勢……”

“好了好了,你就說是誰吧。”管彥笑着擺擺手。

周瑜雙手依舊舉着,擡起頭來,面色微紅,直溜溜地看了眼管彥:“瑜……瑜可當此任!”

饒是天塌不驚的典韋,也滴溜溜的轉了下眼珠子,瞥向了一旁的周瑜,心道:這小子膽子真大啊!

想這這瑜先不說其年歲大小、能力如何,單說投靠管彥也不過數日,管彥這兩天能事事找周瑜商議,便已經是天大的信任了,要知此次可是領兵三千出征,那年頭,想那書中孫策先是跟隨袁術征戰四方,最後用了傳國玉璽交換,才得了三千兵馬,而且就靠這三千兵馬打下了江東六郡,奠定了吳國基業。

周瑜剛一開口,心裡就後悔了,暗自責罵道:周瑜啊周瑜,枉你自詡爲經世之才,如此孟浪,斷了前程不說,恐怕送了性命那也是活該啊!

周瑜心中翻涌,忙低下頭,閉上雙眼,額上已溢出汗珠,抱拳行禮的雙手不禁微微抖動,此刻的周瑜真是度日如年!

正當周瑜不知所措時,一隻大手正按在了自己顫抖的手上,一擡頭,只見管彥正微笑地看着他。

“公瑾自薦,吾甚安之!吾即封汝爲虎賁郎中,明日點精兵三千,兵發潁川!”管彥轉頭看向典韋:“典韋,立刻令龐德收拾行裝明日同去,務保公瑾周全!”

周瑜一臉震驚地看向管彥,滿腹感慨,竟無一言相回,最後萬千思緒匯成一句肺腑:“謝主公!”

周瑜退下後,管彥再招馬騰相見,當管彥說出他的想法時,馬騰只是微微一愣便朗聲回道:“主公放心,騰雖不才,定保小沛無恙!”馬騰想了想,接着說了一句頗有關愛的話語:“若騰有不測,望主公照顧好孟起他們幾兄弟!”

“此語不詳,當罰!”管彥略有薄怒地斥責一句:“何況俗話說‘上陳父子兵’,孟起等馬家兒郎,便隨你一同上陣!”

對於周瑜的建議,管彥沒有當場反駁,他了解周瑜的苦心,即使不贊同,也不會斥責周瑜,管彥相信馬騰。

馬騰這個西北男兒,喜歡的就是坦蕩率然,無愧天地,這就是他因兄弟情誼而反,又因倫常大義而降的原因。按照常理馬騰的身份的“考察期”會很長,這次能得領兵重任已經是很難得了,但是孤軍懸於小沛,畢竟是兵行險着,搞不好真的會折在小沛,這纔多嘴請管彥多多照料馬超等兄弟,自己這輩子已經有了“反賊”的不良精力,可不想後代再受牽連,好在管彥甚是喜愛馬超,這纔開口求管彥多家照料,想不到管彥如此信任,馬騰未表現得過於扭捏,虎目堅定地看向管彥,抱拳朗聲道:“謝主公!”

兩聲“謝主公”讓管彥美美地睡了一個長覺,更讓管彥從固守司隸到征伐天下邁出了第一步!

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
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